学术投稿

中药足浴联合口服治疗偏头痛失眠症疗效观察与护理体会

徐青青

关键词:百乐眠胶囊, 中药足浴, 偏头痛失眠症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足浴联合中药口服治疗偏头痛失眠症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48例偏头痛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口服中药,治疗组联合应用中药足浴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0.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足浴联合应用中药口服治疗偏头痛失眠症,疗效提高,无明显不良反应。针对不同患者个体化护理,是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水中微量汞

    目的:快速准确检测水中微量汞。方法: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结果:r=0.9992,检出限0.94μg/L,RSD1.21~5.62%,回收率96~104.4%。结论:本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强,节省试剂及设备,简便快速适用于基层化验室。

    作者:阎善信;邓清;高曙光;高凤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围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总结护理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8例膀胱肿瘤行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腹壁造口术患者的术前和手术后护理方法。结果:患者术后产生回肠造口刺激性皮炎4例(14.3%),造瘘口狭窄2例(7.1%),经积极干预后所有病人均顺利康复。结论:做好围术期的心理护理、健康宣教、术后护理、康复指导能有效缓解病人的紧张、焦虑情绪,对术后造口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护理,是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关键[1,2]

    作者:邓燕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排队叫号系统在社区门诊输液流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排队叫号系统在社区门诊输液流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发放调查问卷,对比使用排队叫号系统前后社区门诊输液患者的满意程度,探讨排队叫号系统在社区门诊输液流程中的优势与不足。结果:采用排队叫号系统后,大大缩短了患者的等待时间(P<0.01),减少了排队环节,没有出现插队与混乱的现象,患者的满意度较以前大幅度提高(P<0.01)。结论:应用排队叫号系统在社区门诊输液流程中,可以节省人力资源,缩短患者输液时等待时间,提高患者的服务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林雪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产房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分析和改进措施

    目的:通过检查确定产科护理文件书写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方案,保证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有效杜绝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方法:通过对归档病历的抽查和出院产科护理文件的检查,对我院2012年3月-2012年10月产科病史890份产房护理内容书写进行检查和分析。结果:病史缺项漏项严重,缺乏及时性、重点不突出、医护记录不一致等情况普遍存在。这与人员结构层次,工作责任心、护理管理机制和法律意识薄弱等因素相关。结论分析护理文件书写缺陷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各个薄弱环节,加强质控管理,不断优化护理文件书写内容,达到改善产房护理文件书写的目的。

    作者:蔡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妊高征合并甲亢分娩期的护理

    妊高征是产科特有的一种常见病,妊高征合并甲亢则不多见,但往往病情严重。妊高征本身对甲亢是一种过重负担,能使心血管系统症状加重。轻者或经治疗后能较好控制病情的一般不影响妊娠。重者或不易控制病情的容易引起心肾功能不全或衰竭、甲亢危象、凝血功能障碍、胎儿窘迫、早产、死胎、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产后感染等。因此,必须做好护理工作,预防、防止并发症的发生。1临床资料我科2001年共分娩1777例,妊娠合并甲亢22例。其中妊高征合并甲亢8例,孕28周至37周10例,孕37周以上12例,初产妇19例,经产妇3例,年龄大36岁,小20岁,平均住院7天。

    作者:刘红灵;杨桃;杨淑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以人为本实施护理岗位大练兵的实践与启示

    目的:通过岗位练兵提高全院护士的业务技术素质和文明礼仪服务水平。方法:以人为本,明确目标,立足实际,完善体系,建立机制,科学施训,开展分层次的护理岗位大练兵。结果:岗位练兵见实效,护士满意,病人满意,医院三个效益提高。结论:立足实际,开展具有实效的岗位练兵活动,是提高全院护士素质和基本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必须坚持、巩固发展,使之成为一种长效机制。

    作者:宋清香;靳瑞英;续丽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完善新生儿腕带在儿科母婴同室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检查对照核心制度执行与落实时,发现在查对制度中,经完善后新生儿患者在接受特殊检查、治疗的身份识别中仍存在模糊因素。方法:调查新生儿腕带在护理工作中的依从性,新生儿患者在接受特殊检查、治疗时有了明确的查对执行依据。结果:病儿家属认知不足,护士操作欠规范,健康教育不完全到位,在护理工作中仍存在不足。结论:完善查对制度,规范腕带流程,杜绝了重大医疗事故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耿秋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药灌肠结合西医治疗盆腔炎120例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与西药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性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2013年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等分为:西药治疗,中药灌肠治疗,中药灌肠与西药结合治疗三组,对其治疗效果进行临床观察。结果:西药组治愈率为27.0%,中药灌肠组治愈率为35.0%,中药灌肠与西药结合治疗组的治愈率为75%。中药灌肠与西药结合治疗组与中药观察组、西药组相比P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中药灌肠与西药相结合治疗盆腔炎效果显著。

    作者:安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186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方法:本人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诊治的18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中医辩证施治。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36%,对照组总有效率69.09%,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数据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按照中医分型对慢性浅表性胃炎进行辩证施治,治愈率高,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景金贝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经尿道电切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膀胱结石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膀胱结石的配合方法。方法:对2011年08月~2012年12月我院泌尿外科开展的32例膀胱结石的患者,其中单纯膀胱结石28例,合并前列腺增生4例,实施电切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膀胱结石的术中护理配合方法,包括术前仪器、器械的准备及病人准备,术中巡回护士、器械护士的手术配合及注意事项。结果:由于充分的术前准备及熟练的手术配合,32例手术全部取得了成功。结论:术前准备充分,仪器设备完好,术中配合医生习惯,熟悉术中特殊是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

    作者:陈春梅;罗江勤;骆银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不同宫内节育器临床应用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3种宫内节育器(IUD)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9年1月~2013年1月在昆山市花桥人民医院妇产科要求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健康妇女761例,以随机方法分为三组,放置三种不同的IUD,其中吉妮柔适(GeneFiexIUD)261例、爱母环(MCuIUD)253例、母体乐(MutileIUD)247例,于放置后1月、3月、6月、12月及24月进行随访。结果:3种IUD24月脱落率分别为0.77%、2.37%、2.83%,放置吉妮柔适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带器妊娠率分别为0.38%、0.79%、0.81%,3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因症取出率分别1.15%、4.35%、1.62%,放置(MCuIUD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累积续用率分别为95.02%、91.30%、94.74%,放置GeneFiex吉妮柔适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GeneFiex吉妮柔适,24月续用率高,副反应少,脱落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樊健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急性重症胰腺炎( sever acute pancreatitis , SAP)是一种起病急骤、病因复杂、病情凶险的一种临床急腹症,并具有并发症多、发病机理复杂,死亡率高等特点[1]。本文针对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做了以下阐述。1临床资料我科自2011-2012年共收治了7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其中男3例,女4例,年龄24-70岁,(平均47岁),住院时间为15-30天,平均住院时间为22天,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腹痛,压痛以及腹膜刺激征,血清或尿淀粉酶高于正常3-5倍,均采用非手术治疗[2]。七例患者除一例转上级医院继续治疗外,余均治愈出院。

    作者:贺永芬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单纯性颅脑外伤患者白细胞介素-6、血管紧张素Ⅱ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单纯性颅脑外伤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紧张素Ⅱ(AngII)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51例单纯性颅脑损伤患者根据GCS评分标准划分中度(M组)、重度(S组)。对照组(C组)来自健康体检者。分别于入院后即刻(0h)、12h、24h、3d、7d 采集M、S组患者血样,测定血清中AnglI、IL-6水平。结果:M组患者血清中AnglI检测值伤后12h内上升达高峰,并在高水平维持,随后逐渐下降,7天后恢复到低水平;S组患者伤后高峰后,高水平维持到入院后1天,至第7天时总体下降至低水平,其各时点血清中AngII水平高于M组及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组、S组血清IL-6检测值皆于伤后即达高峰。M组随后逐步下降,7天后恢复至低水平。S组伤后3天内一直处于较高水平,7天后恢复至低水平。两组各时点血清IL-6检测值比较及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住院期间,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入院时AngII、IL-6检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ng II、IL-6参与了单纯性脑损伤患者的炎症反应,监测其变化有助于指导临床诊疗及临床预后的判断。

    作者:李军根;陆士奇;徐峰;丁礼;肖接承(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左卡尼汀对慢性肾功能衰竭非透析患者红细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目的:研究左卡尼汀对慢性肾功能衰竭非透析患者红细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肾功能衰竭非透析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仅予基础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左卡尼汀1.0g iv qd,疗程8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红细胞内SOD、MDA浓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红细胞内SOD浓度明显升高,MDA浓度明显降低,P<0.01。结论:左卡尼汀能显著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非透析患者红细胞抗氧化能力。

    作者:张倩;郑金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伴严重休克患者的治疗及护理

    急性胰腺炎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胰酶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所致的急性炎症。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属于急性胰腺炎的特殊类型,是一种病情险恶、并发症多、病死率较高的急腹症,占整个急性胰腺炎的10%~20%。近年来,随着SAP外科治疗的进展,治愈率有所提高,但总体死亡率仍高达17%左右。我院自1995-06/2012-12共收治急性胰腺炎96例,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16例,死亡3例,占18.8%,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经过全科医护人员的抢救治疗及精心护理,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李艳侠;杨洪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鼻咽癌患者心理护理应用研究

    鼻咽癌是发生于鼻咽黏膜上皮的一种耳鼻咽科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一半以上?鼻咽癌好发于“两广”地区,罗定位于广东与广西省交界处,鼻咽癌的发生率较高?癌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十分复杂:恐惧?抑郁?焦虑?绝望始终贯穿于其心理反应的全过程,这些负性情绪会使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降低,严重影响治疗的效果,影响疾病的预后?因此,研究鼻咽癌患者的心理状况并制定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策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们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50例鼻咽癌患者进行了调查,并进行早期的临床护理及心理辅导,成效令人满意。

    作者:郭伟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面部年轻化手术40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面部年轻化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9月到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自愿进行面部除皱术患者40例,都给予改良Round-block技术面部除皱术,同时在围手术期应用早期护理干预。结果:所有患者都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6个月患者的下颌缘形态老化评分与鼻唇沟老化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出院时对于手术效果满意度得分为(32.02±0.36)分,护士工作满意度得分为(32.36±2.11)分。结论: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面部年轻化手术患者可以有效提高术后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曹晨;任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问题与对策研究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生活水平在日益提高,同时心血管类疾病的发病率也持上升趋势。作为一类常见病,心血管疾病对人类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只有做好心内科的护理工作,才可以有效保障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命安全,才可以为患者及其家人营造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从而保障心血管疾病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分析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方面存在的诸多安全隐患,同时提出几点消除隐患的措施,以供参考。

    作者:刘振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预警干预护理在预防脑卒中卧床患者褥疮发病中的应用

    目的:对脑卒中卧床患者实施预警干预护理,探讨和分析其预防患者发生褥疮的效果。方法:对我院此次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卧床患者,根据Braden评分法来对患者发生褥疮的危险度进行预测。同时按照分值来进行分组,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为50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传统型的分级护理;试验组:对患者采用预警干预护理。结果:试验组:发生褥疮的患者为2例,占4.0%;其中I期1例,II期1例。对照组:发生褥疮的患者为7例,占14.0%;其中I期5例, II期2例。试验组患者发生褥疮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脑卒中卧床患者采用Braden评分法进行预警干预护理,降低患者发生褥疮的几率,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白洁琼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16层螺旋CT后处理关节分离技术在膝关节骨折中的优势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MSCT)后处理重建关节分离技术在膝关节创伤中的应用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经手术证实的膝关节涉及关节面骨折的MSCT资料,所有病例均行MSCT扫描,并行后处理重建,重建技术有多平面重组(MPR),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及关节分离技术,对照普通X线膝关节正侧位,分析显示骨折情况。结果:胫骨髁骨折42例,股骨髁骨折19例,髌骨骨折4例,混合性骨折3例。X线共发现62例,66处骨折, MSCT轴扫发现68例,73处骨折,VR及关节分离技术共发现68例75处骨折。对所有涉及关节面的骨折,VR可清晰显示骨的三维图像,而关节分离技术显示关节面受累佳。结论:16层螺旋CT后处理关节分离技术在膝关节涉及关节面的骨折中具有很大的优势。

    作者:李继龙;马爱红;彭荣杰;陈勇;杨润;李娅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