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冬梅
目的:调查上海郊区妇女乳腺癌预防及乳腺自查知识的认知情况。对象为上海市闵行区、松江区、青浦区20岁以上的非乳腺癌、非医务工作者的城镇及农村妇女共378名。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资料收集,主要统计方法为一般性描述和百分比。结果:大多数郊区妇女不做乳腺自查,对乳腺癌预防知识不了解;极少数郊区妇女能正确做乳腺自查。结论:郊区妇女对乳癌预防知识及乳腺自查知识的认识急待提高,应该掌握正确的乳腺自查方法,科学规范地做乳腺自查。
作者:杨冬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草药和芳香精油均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和养生保健、美容等行业;二者在取材、制作、保存、使用、功效等方面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东、西方人对植物运用的异同。
作者:杨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利用小剂量肝素钠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进行的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急性肾小球肾炎治疗的4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下利用小剂量的肝素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治疗并口服硝苯呲啶、利尿的药物进行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并对各项指标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0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1.42%(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蛋白尿、血尿、尿少、浮肿等临床症状明显得到了缓解,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小。结论:在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时利用小剂量的肝素钠能有效的减小患者的临床病症,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了患者的治疗时间,能有效防止肾功能的衰竭。
作者:张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脊髓蛛往膜下腔置管持续引流治疗急性外伤性脑积水的疗效。方法:对84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出现急性脑积水肿的患者,用一次性硬膜外麻醉包行脊髓蛛网膜下腔穿刺置管。结果:84例患者,46例治疗效果良好,中残10例,重残6例,死亡22例。结论:脊髓蛛网膜下腔置管持续引流是治疗急性外伤性恼积水的有效实用的方法。
作者:张磊;王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外用他克莫司联合卤米松辅以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稳定期白癜风不同部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0例:0.03%他克莫司软膏每晚一次;卤米松乳膏,每晚一次,隔周交替外用,辅以谱中波紫外线光疗,每周两次。疗程16周。对照组40例:单用外用药,方法同上。结果:试验组有效率65%,对照组有效率42.5%。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皮损位于面颈部、躯干和四肢者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肢端皮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治疗后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他克莫司软膏联合卤米松乳膏辅以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疗效满意,面颈部、躯干、四肢的皮损疗效优于肢端皮损。
作者:张佩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讨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人力资源配置难点和所采取的相应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人力资源配置情况,总结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结果:做到合理、有效地配置和使用有限的人力资源。结论:只有合理的人力资源才能保证医疗器械集中式处理的正常开展,提高集中式处理的工作效率,保证全院复用器械的质量。
作者:黄惠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护理体会,以提高对小儿肺炎的护理水平。方法:通过大量阅读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等方面的相关文献,分析了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90例小儿肺部支原体感染的患儿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经过。结果:经过积极治疗以及有效的护理,90例患儿的情况均好转,几乎都治愈出院,个别好转带药出院。结论: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一方面进行积极的药物治疗,另一方面采取对症护理和心理护理,同时为防止交叉感染加强呼吸道隔离等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可以使病程缩短,临床症状减轻,从而促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彭冬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伴心率增快患者应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的效果。方法:高血压2级伴RHR>80次/min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左旋氨氯地平2.5mg,qd.观察组给予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qd.对照组给予培哚普利4mg,qd.连续治疗4周。结果:两组治疗后24hSBP、24hDBP、晨峰SBP、晨峰DBP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观察组治疗后RHR 明显下降,P<0.005,对照组治疗后RHR无变化。结论: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伴心率增快患者的疗效确切,不但降低了患者的血压,而且也明显降低了患者的RHR.
作者:杜秋波;赵祝萍;孙丹丹;付一汐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便秘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穴位敷贴法,对照组口服乳果糖口服液。总观察时间为4周,前2周分别予对症治疗,后2周停用任何治疗便秘的药物和中药穴位敷贴等手段。结果:第7天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5%(P>0.05);第14天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P>0.05);第28天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P<0.05)。结论: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便秘病人疗效肯定,且标本兼治,耐药性低,效果持久。
作者:谷红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心理康复疗法治疗脑溢血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脑溢血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给予心理康复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的MBI、MSSS、HAMD,对比分析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的MBI、MSSS、HAMD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χ2=19.9076,P=0.0000)。结论:心理康复疗法治疗脑溢血患者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MBI、MSSS、HAMD评分,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年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女性,25岁。因“死胎引产后出血3小时余”于2013-09-14,16:30 Pm入本院。1病史采集:G5P1。2年前行剖宫产手术。此次妊20余周,发现胎死宫内,外院行引产,阴道分娩出死胎后,胎盘娩出不完整,阴道出血不止,静点缩宫素及清宫效果欠佳,宫腔填塞纱布后急转入我院。2入院情况及诊疗经过:一般状态欠佳,血压97/52,75/55mmHg,脉搏118次/分,口唇苍白,意识模糊,阴道大量出血。H b 55g/L ,PLT为60x109/L,入院后予补液、输血抗休克同时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入院诊断为产后出血、胎盘植入、失血性休克、重度贫血。抗炎对症治疗期间,生命体征仍不稳定,反复高热,间断性阴道流血。上级医师会诊并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后,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术中探查盆、腹腔各组织粘连严重,胎盘全层植入至子宫下段及宫颈阴道上部的前壁,穿透子宫壁,侵蚀至膀胱后壁及盆底部,出血点位于膀胱与右侧髂窝内,请泌尿科会诊后决定行双侧髂内动脉结扎,后予盆腹腔纱布填塞止血,关腹,留置引流管。术中失血11000ml,输红细胞40.5u,血浆1850ml,血小板2u。术后引流袋引出新鲜血400ml,急行动脉造影寻找出血小动脉,右侧子宫动脉通过侧枝循环显影,子宫动脉在后方造影剂外溢,估计次级血管间可能存在异常动脉,明胶海绵栓塞供应子宫动脉的侧枝循环,直至动脉血流停止,生命体征稳定后,安返病房。3天后再次在注入肾上腺素盐水同时,开腹取出填塞纱布。十日后切口全部拆线,Ⅱ/甲级愈合,出院后口服甲硝唑1周。出院前复查血常规示Hb恢复正常,痊愈出院。
作者:刘婷婷;金正一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报导相对少发的有偏侧不自主运动样的腔隙性脑梗死的病例,引起临床医师重视。方法:对15例有偏侧不自主运动样的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老年发病;有长期高血压病史;有手足徐动症、偏身投掷运动、舞蹈症的症状和体征;头CT检查可证实存在与神经功能缺失一致的病灶。结论:本病预后良好,多在2-3个月明显恢复,死亡率和致残率较低,复发率较高。治疗上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一旦诊断明确,应该引起患者及家属的重视,预防疾病的复发。
作者:郭春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低年资护士应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提高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的佳培训方法。方法:通过查找工作5年以内的护士应急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制订规范化培训方案,定期培训考核。结果:低年资护士的应急能力得到了系统、规范培训,应急能力明显提高。结论:说明规范化培训提高了低年资护士的应急能力,保障了临床护理工作安全,提升了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春慧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自2011年6月以来的二年里,我们应用自拟中药退白汤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用于治疗白癜风。进行了疗效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治疗方法1.1病例选择:寻常性白癜风患者,年龄18~65岁,男女不限,不包括近1个月内系统应用治疗白癜风的中西药物、糖皮质激素类制剂、免疫调节剂等药物治疗者,也不包括近半月内使用过NB-UVB照射治疗及其它局部外用过治疗白癜风的药物,并征得患者同意,能做到定期复诊者作为研究者。
作者:赵婧;马云;谢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血液是抢救缺血患者生命的重要特殊资源,向医院提供优质安全的血液,确保输血安全是血站的宗旨。因此,了解、分析造成无偿献血采集的乳糜血液报废的原因是非常必要的。乳糜血是指血浆中含有过高的脂类物质,主要是指胆固醇、甘油三脂、磷脂和游离脂肪酸等,血浆呈乳白色。乳糜血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献血者在献血前进食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如肥肉、鸡蛋、牛奶、豆制品等造成。为有效的降低乳糜血的报废率,针对乳糜血的报废原因,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减少血液的浪费,合理利用血液资源,对我站从2012年10月1日到2013年9月30日报废的1941袋乳糜血(100ml78袋150ml586袋200ml1277袋),其中有通过我站的乳糜血浆回收技术回收784袋(100ml42袋150ml240袋200ml1502袋)血浆从献血者的献血地点(饮食习惯)、性别、年龄、体重、季节等方面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飞;梁婷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CRRT)由Kramer先开发,是以对流和弥散来达到清除溶质的主要方式。其特点是将患者血液引出通过含高通透性膜的滤器,经过对流或(和)弥散清除毒性物质和体内储留的水分。纠正酸碱代谢紊乱,并补充适当的置换液以血液净化和容量控制的目的。治疗过程连续24小时进行。因治疗时间长,清除毒素和水分缓慢均匀,更适用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易发生低血压或需要营养支持治疗的肾衰竭患者。2008年4月~2009年6月我科实施床边CRRT 患者104例,通过严密的监测及正确的科学的护理,保证了CRRT的有效运转,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应用CRRT对急慢性肾功能不全、胸腹水急性胰腺炎及严重创伤患者并发多脏衰(MODS)等危重患者救治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硝苯地平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功能不全及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取得了满意疗效,随着应用的广泛,常出现一些与治疗目的完全相反的矛盾效应,使得临床治疗复杂化,若不能正确识别可能导致不可预测的严重后果。鉴于此,本文综述硝苯地平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矛盾效应,以引起临床使用中注意。1抗高血压与诱发高血压的矛盾硝苯地平通过钙通道阻滞作用,即阻滞钙离子进入平滑肌细胞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缩,降低外周动脉阻力使血压下降机制,用于各型高血压的治疗。并且对于低肾素型高血压可增加肾血流量,对于不能耐受利尿剂及β受体阻滞剂者亦有效。硝苯地平还可遏制高血压靶器官的病理过程并使其逆转。目前作为第一线抗高血压药广泛用于临床,疗效显著。与原本治疗高血压相反,使用过程中或突然停药可诱发或加重高血压,甚至出现高血压危象。Bursztyn⑴报道一例71岁高血压患者,用硝苯地平治疗4个月停用,3天后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心率120次/分,血压300/200mmhg,并有肺水肿,立即恢复硝苯地平治疗后血压下降。认为硝苯地平使钙离子丧失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对钙超敏感,一旦停用因血管对钙超敏,引起周围血管阻力骤然增大所致。从而提示抗高血压取得满意疗效后应逐渐减量至完全停用,不可突然停药。
作者:崔颖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行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植入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及康复训练指导,完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脊髓神经功能,加强切口及引流管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做好功能锻炼指导、饮食护理和出院宣教。结果:2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一例患者出现神经根损伤、脑脊液漏、腰椎间隙感染、椎间盘突出再发及植入物移位等并发症,伤口一期愈合,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结论:科学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石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基层医院的护士长即为病房护士长,在护理部的领导和科主任的业务指导下,为医院护理管理中一线护理工作的管理者,是病房护理单元的具体领导者和组织者,在完成病房管理和基础护理业务技术管理中起着主导作用[1];是临床护理工作的指挥者和实践者;是护理管理工作的主体,在医院的护理工作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现将本人在工作中的体会与大家探讨一下。
作者:金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具体探讨生物钟基因Per2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4月至2013年1月间32例于我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作为样本,同期选择32例正常肠道组织作为对照样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生物钟基因Per2蛋白的表达。结果:切片镜下显示肿瘤中较配对的正常肠道组织中Per2蛋白的表达呈明显增高,在细胞核及细胞浆中均见强阳性。随Dukes分期的增强,Per2表达阳性表达率及阳性强度呈递增趋势,Per2中度及强阳性表达与Dukes分期呈正相关(P<0.05)。结论:结直肠肿瘤存在生长凋亡的昼夜节律性,生物钟基因Per2可能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
作者:孙永红;刘露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