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年珍
安全是指通过持续的危险识别和风险管理过程,将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风险降低至并保持在可接受的水平或其以下。实验室安全包括环境安全、物品安全及人员的安全,通往实验室安全的路径为实验室管理人员的高度责任心,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及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及学生的安全教育。
作者:李艳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静脉留置针可避免反复穿刺,减轻患者痛苦,有效保护患者的血管,保持静脉通道,减轻护患精神压力。因此,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护理也显得极为重要。
作者:张淑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做好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护理是提高PCI成功的保障。方法:结合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开展的608例PCI患者的护理,对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及心理护理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608例PCI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2例住院期间死于再梗死,余均治愈出院。结论:PCI患者有效的实施心理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术后早日康复至关重要。
作者:王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通过对健康儿童(不包括病儿)的有效护理措施,可以预防和解决为大多数家长们所担忧的儿童正常发育和健康茁壮成长的问题提供保障和护理的依据。
作者:崔桂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评价闭合复位经皮平行克氏针以第四掌骨为支架治疗拳击骨折疗效。方法:对22例新鲜闭合性拳击骨折一期采用闭合手法复位经皮平行克氏针以第四掌骨为支架治疗。结果:所有骨折于术后6周内达临床愈合,12周内达骨性愈合,第五掌指关节功能良好,无骨折不愈合发生。结论:采用闭合手法复位经皮平行克氏针以第四掌骨为支架治疗拳击骨折,固定牢固、对第五掌指关节影响小、恢复快、疗效可靠。
作者:龚乐;王晓莉;朱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对于口腔修复的作用效果,以对口腔修复的方法与措施做出进一步的改进,提高口腔修复质量,保障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择作者所在医院的88例口腔修复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从1号到44号依次进行排序,并根据单双号将他们随机、等份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于对照组予以传统的局部义齿治疗法进行治疗,对于观察组予以正畸治疗口腔修复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经分组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不论是在发音、咬合、有效修复率、美观程度以及不良反应上,都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有效修复21例,满意度96.8%,无1例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有效修复16例,满意度82.3%,4例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对比呈现出明显的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者采用正畸治疗口腔修复,比传统的局部义齿治疗修复,能够取得更加良好的治疗修复效果,这对于提高患者口腔美观程度,保障患者生活质量意义重大,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加大推广与实践力度。
作者:彭秀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讨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人力资源配置难点和所采取的相应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人力资源配置情况,总结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结果:做到合理、有效地配置和使用有限的人力资源。结论:只有合理的人力资源才能保证医疗器械集中式处理的正常开展,提高集中式处理的工作效率,保证全院复用器械的质量。
作者:黄惠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亚叶酸钙片剂在肿瘤化疗中的增效减毒作用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对小鼠进行皮下注射甲氨蝶呤,并于20小时后使用亚叶酸钙进行灌胃,并对小鼠的生存情况进行观察。并使用MTT法对亚叶酸钙在5-氟尿嘧啶中增效情况。结果:模型组以及联合组,死亡率均高于正常组,联合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在5-氟尿嘧啶的增效上,亚叶酸钙组的Hep-2癌株的抑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叶酸钙在肿瘤化疗中具有很好的增效减毒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靖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肺结核引起呼吸困难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总结相关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对我院2008年3月~2012年9月所收治的肺结核引起呼吸困难患者80例,分别实施针对性、专业性临床护理措施,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本组80例患者经临床专业护理,临床症状均出现明显好转,临床护理效果显著。结论:专业化、个体化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肺结核引起呼吸困难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利于结核病患者的后续治疗及效果,值得临床研究。
作者:郭宇兰;修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运用计算机编程程序及数据库技术,挖掘中医药在辩治皮炎湿疹过程中的客观规律,为提高临床辨证论治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检索相结合,对接触性皮炎和急性湿疹的文献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应用现代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接触性皮炎和急性湿疹使用频率较高的“核心证型”与“核心药物”。结果:基本上能够反应本病的治法及用药规律,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作者:李中辉;余珊珊;张伟;陈爱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护士针刺伤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防范措施。方法:利用问卷调查形式对500名临床一线的护理人员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被调查的护士中,被针刺伤者达60%以上,且大多数护士未接受过预防职业性损害的培训。结论:预防针刺伤,做好职业性防护势在必行。
作者:朱宝琴;金玉华;王艳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临床诊断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滴注,疗程3-5天,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立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B超引导PICC置管在单侧乳腺癌化疗患者中临床应用的可行性与优越性。方法:将100例乳腺癌化疗行PICC置管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置管方法置管,实验组采用超声引导下改良赛丁格技术置管。观察分析两组穿刺指标及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周内静脉炎发生率,带管期间感染率,导管脱出及断裂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超声引导下改良赛丁格技术置管,能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医疗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较常规置管优势明显。
作者:杜清妹;林丽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现就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9月共收治的左半结肠损伤及梗阻患者20例治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其中左半结肠梗阻10例(乙状结肠扭转2例,梗阻性左半结肠癌5例,降结肠腺癌2例、黏液癌1例);左半结肠损伤8例(脾曲、乙状结肠刀刺伤各2例,车祸致结肠破裂3例,直肠上段破裂、乙状结肠1例)。1.2术前准备:有效的胃肠减压,积极纠正水电解质失调,纠正休克、贫血及低蛋白血症,给予有效的抗生素治疗(用的抗菌素有头孢噻肟钠、甲硝唑、左氧氟沙星,通常给予联合用药),改善全身情况,为手术做好准备。
作者:冯佳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1应激的概念:应激作为医学心理学重要的概念之一,其发展经历了较长的历史过程。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各个时期关于应激和应激理论的认识,是由早期的分别重视应激反应或者应激刺激,到以后重视应激作用的“过程”,而近年的发展趋势则越来越关注应激多因素作用的“系统”。1.1应激概念的提出:关于应激的概念,首推加拿大病理生理学家塞里(selye H)提出的应激学说。1936年,塞里提出著名的“一般适应综合征”和应激概念,标志着现代应激研究的开始。塞里在一次动物实验中,发现给小鼠注射各种器官提取物(有害刺激)后,小鼠都会表现出相同的症状,包括肾上腺皮质肿大、胸腺、脾及淋巴结缩小,胃肠道溃疡、出血等现象。塞里认为,每一种疾病或有害刺激都有这种相同的、特征性的和涉及全身的生理生化反应过程。他将其称作“一般适应综合征”(GAS),将机体在不同刺激作用下出现的一系列非特异性反应称为应激(STRESS)。而且塞里首先提出,GAS 是机体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对有害刺激所作出的防御反应的普遍形式。
作者:张东子;段斐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保留子宫全盆底重建术在盆腔器官脱垂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50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给予保留子宫全盆底重建术进行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后,有47例治愈,3例复发,治疗有效率为94.0%;术后出现尿潴留、阴道感染、神经损伤、网片脱出、网片侵蚀等并发症,经过后期治疗均痊愈。结论:给予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保留子宫全盆底重建术进行治疗,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使用。
作者:罗汝琼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2年6月在大连市友谊医院神经内科确诊并复位治疗的80例老年(≥70岁)BPPV患者的资料,于诊治后12个月进行电话随访。对出现复发患者的双温试验结果和共患颈椎病、高血压病、后循环缺血、高脂血症、糖尿病,睡眠状况等情况比较,采用二值Logistic回归分析BPPV复发因素。结果:高血压[P=0.028,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223~7.854,优势比(odds ratio,OR)=2.927]和失眠(P=0.012,95%CI 1.273~7.985,OR 3.175)为BPPV复发的危险因素;颈椎病、后循环缺血,高脂血症、糖尿病、双温试验异常与复发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老年BPPV患者高血压及失眠与复发相关。
作者:杨旭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护理方法。结果:经过积极治疗及有效临床护理,达到了预期的治疗效果。结论:做好临床护理工作,可以有效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丽;周秀玲;闫美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宫腔超声及造影术诊治和评估子宫腔内占位性病变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基于医院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子宫粘膜下肌瘤、内膜息肉2组患者,每组30人。分别观察其在宫腔超声及造影术声像图、宫腔镜下表现、手术后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子宫内膜息肉组:宫腔超声及造影术28例(敏感率93.3%),术后病理诊断为20例(准确率71.4%);宫腔镜29例(敏感率96.7%),术后病理学诊断为27例(准确率93.1%)。子宫粘膜下肌瘤组:宫腔超声及造影术26例(敏感率86.7%),术后病理诊断为24例(准确率61.5%);宫腔镜27例(敏感率90.0%),术后病理学诊断为25例(准确率88.9%)。结论: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粘膜下肌瘤上宫腔镜检查敏感性、准确性较宫腔超声及造影术高,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宫腔镜联合宫腔超声及造影术可提高检查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宫腔超声及造影术可指导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更好地提高安全性、有效彻底性。
作者:王东杰;柴婷婷;焦顺;王洪燕;江卓飞;黄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临床应用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收集我院呼吸内科2012年收治的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无创呼吸机临床应用有显著的效果,同时也给患者心理和生理带来负面影响。结论:临床护理中处理好负面影响就能取得患者密切地配合,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就能更快地康复出院。
作者:姚伟;兰晓娥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