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内科护生体温单专人专项带教方法实践与效果

张莉;王琳;周蓉;王楠;姚春红

关键词:护生, 体温单, 带教
摘要:为提高护生的毕业临床实习中体温单绘制技能,实施体温单专人专项带教。该方法对传统的带教模式进行了改革,更新教育观念,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管理意识的培养,激发了护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了护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自信心。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格列齐特联合拜糖平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格列齐特联合拜糖平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探讨,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44例,分组采用单纯拜糖平治疗和格列齐特联合拜糖平治疗,一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体征积分和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体征积分有显著性改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格列齐特联合拜糖平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优于单纯拜糖平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周剑晃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改变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以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减少腹膜透析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1评估分析传统健康教育模式对腹膜透析患者进行宣教时存在的护理问题。2制作腹膜透析患者健康教育内容的多媒体进行健康教育。3利用多媒体和模具现场示范,以集中教育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留取互动时间。4发放和健康教育幻灯片内容相似的健康教育手册。5健康教育后对患者或者家属进行操作及理论的考核。结论:腹透护士在腹膜透析治疗是否成功中起很关键的作用。改变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将健康教育工作系统化、规范化,能够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减少腹膜透析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是值得临床应用推广的。

    作者:李慧;杨柳;黄瑾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

    目的:探讨和分析超声诊断甲状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59例在我院接受诊治的甲状腺癌患者为分析对象,对选取对象的超声检查显示的甲状腺二维声像图像进行观察,分析和总结图像中的特征。结果:内部微钙化、无包膜以及低回声对甲状腺癌的鉴别和诊断有较为明显的价值,59例患者,其中低回声型、低回声并钙化型、囊实性并钙化型及等回声型患者人数依次为24例、21例、10例及4例,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6.4%。结论: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甲状腺癌进行鉴别和诊断,诊断准确高,其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参考价值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卢凌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血液透析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情志护理方法与体会

    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由于各种生理功能的损害,医疗费用的巨大支出以及家庭情况和经济收入的影响,使他(她)们心理状态复杂,而其心理变化直接影响透析治疗效果。因此,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做好情志护理至关重要。我院血透室自开展中西医结合情志护理以来,收效良好。

    作者:孙青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主动脉脉压差对冠脉病变的预测作用

    目的:探讨主动脉脉压差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400例疑诊冠心病的冠心病并进行冠脉造影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冠脉造影阳性(主要血管直径≥50%)作为诊断冠心病的标准,以累积冠状动脉支数分组,分析各组的主动脉脉压差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冠状动脉病变组主动脉脉压高于冠脉正常组,且与冠脉严重程度呈线性相关。结论:主动脉脉压差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刘伟;魏恒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148例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及防控对策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11年1月~2011年12月度来我院发生的148例产后出血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其危险因素。结果:宫缩乏力居首位62例,占41.89%;其次剖宫产42例,占28.38%;阴道分娩26例,占17.57%;胎盘因素14例,占9.46%;软产道裂伤4例,占2.70%;凝血功能障碍2例,占1.35%。结论:产后出血原因子宫收缩乏力占首位,剖宫产产后出血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者,做好计划生育宣传指导工作,加强孕期保健,正确处理产程,减少宫缩乏力的发生率,降低剖宫产率是减少产后出血的关键。

    作者:权旭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综合营养干预在孕晚期孕妇营养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综合营养干预在孕晚期营养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6月-8月在我院产科门诊产检的孕晚期孕妇200例,其中100例为对照组,10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孕妇于孕晚期开始在产科门诊常规产前检查中通过发放宣传手册、挂历等书面资料获取营养相关知识,观察组孕妇于孕晚期开始由专职护士为其进行综合营养干预: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向孕妇宣教孕晚期营养知识;进行24小时膳食回顾调查,分析膳食结构,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制定个体化食谱。结果:观察组孕妇每周体重合理增长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别有显著意义;观察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剖宫产率、胎儿生长受限和巨大儿出生率、产后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别有显著意义。结论:孕晚期孕妇营养管理中实施综合营养干预对提高孕晚期孕妇每周体重合理增长率,降低孕晚期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剖宫产率、胎儿生长受限和巨大儿出生率、产后出血率有积极作用。

    作者:刘家琼;毛文霞;董国凤;赵秀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无痛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无痛性心肌梗死(PMI)非典型临床表现,以提高早期诊断,减少漏、误诊率及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我院诊治的无痛性心肌梗死98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病情稳定48例(49%),死亡16例(16.3%)、心原性休克9例(9.18%),心律失常12例(12.2%),心力衰竭13例(13.2%)。结论:应掌握无痛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早期明确诊断,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仁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产后出血治疗研究进展

    产科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本文就近年国内产妇产后出血的治疗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催产素、米索前列醇、卡孕栓、欣母沛、卡贝缩宫素、脑垂体后叶素等药物的研究应用,乳胶管止血带在前置胎盘术中出血的应用、动脉栓塞(TAE)治疗在产科出血中的应用、子宫体部环形捆扎术、改良B-Lynch缝合法、经阴道宫颈缝合和宫腔水囊压迫止血法等手术治疗对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效果明显。1991~2005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由80.0/10万降为47.7/10万,下降幅度为40.4%。

    作者:唐荣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Leep刀手术治疗宫颈疾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

    探讨门诊Leep刀手术治疗中的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的作用,针对术前、术中和术后存在的不同护理问题所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减少手术对患者带来的身心损害,降低并发症,促进个体尽快恢复至正常非疾病状态。

    作者:王秀华;王素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干扰素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干扰素联合消旋卡多曲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治疗效果,探讨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收集本院住院治疗的128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补液,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口服蒙脱石散及肠道益生菌,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干扰素肌注,及消旋卡多曲口服,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5)。结论:干扰素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袁玉肖;康莺歌;于凤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药师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干预研究

    目的:探讨研究药师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干预。方法:对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干预的48例案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药师干预临床不合理用药的48例患者中,药师在干预不合理用药的项目为患者用药时的方式和药量不合理为20例,不符合患者病症的为14例,多种药物相互作用的为5例,注射剂溶剂不合理的为3例,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应对为6例。结论:药师在干预患者用药时要有充分的理由依据,能更好的规范临床用药的行为,使发生不合理用药的几率降低,提高了治愈率。

    作者:乔忠;武爱民;张建瑞;白小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正常患者阴道分娩终止妊娠时机选择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正常患者阴道分娩终止妊娠时机选择。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妊娠期糖尿病于41周终止妊娠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260例近预产期终止妊娠孕妇2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经催产素引产所需时间,平均产程,引产失败率,新生儿结局。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引产所需时间,平均产程,引产失败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新生儿结局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好患者可像正常孕妇一样妊娠至41周计划终止妊娠,提高引产成功率,不影响新生儿结局。

    作者:南蓓蓓;周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在B超引导下行肝穿刺取活检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B超引导下行肝穿刺取活检术进行全程护理干预。方法:我科115例患者在B超引导下肝穿刺取活检术采用术前观看DVD,对术前、术中、术后全程护理干预。结果:患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肝穿刺患者实施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干预是肝穿刺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秀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

    亚急性甲状腺炎(Subacut Thyroiditis.SAT)又称为病毒性甲状腺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由病毒及病毒产生的病病变反应引起的甲状腺炎症。该病常伴有继发于流行性感冒和病毒性腮腺炎,以20-50岁女性居多。本文应用二维(2D)和彩色多普勒检查血流(CDFI)对 SAT 患者甲状腺二维图像及血流分布状况进行分析,探讨其声像图特征及临床诊断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20例。女16例,男4例。年龄20-54岁,平均43岁。病程为10天-3个月。均经针吸活检病理组织学证实或经典型临床表现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显著诊断为亚急性甲状腺炎。所以患者均行超声、甲功测定。其中15例患者有颈部疼痛、头痛、发热症状。

    作者:陈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动静脉内瘘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的主要替代疗法。动静脉内瘘则是其生命线。动静脉内瘘术是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将患者的邻近动静脉吻合在一起,使之建立成血流通道。动静脉内瘘的优点是患者活动不受限制,无导管脱落危险,感染和血栓的发生率也大为降低,如合理保护,可长期使用。如何保持患者内瘘,一直是倍受关注的问题。为提高手术的安全性,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我科对5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了前臂动静脉吻合内瘘术,现将护理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4例透析病人,男28例,女26例,平均年龄(52.33±15.78)岁,肾功能衰竭原发病:慢性肾炎22例,药物肾损害12例,高血压病3例,糖尿病14例,痛风肾病1例,梗阻性肾病2例。经过治疗及精心护理,本组病人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每周血液透析2次~3次,4--5小时/次。

    作者:葛俊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医疗设备使用风险控制对策探讨

    本文从医疗设备使用风险控制的重点难点入手,就目前医院医疗设备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作者:叶海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对一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交感电风暴患者的护理体会

    心肌梗死是一个十分凶险的疾病,它的一个并发症-心律失常将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交感电风暴是因为患者心肌梗死后心肌缺血缺氧而在24h内自发的室速/室颤〉2次的严重心律失常。通过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患者的症状、患者的心律、及时除颤、用药护理、尤其心理护理等降低患者烦躁紧张的情绪,帮助患者度过危险期,痊愈出院。

    作者:李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鼻中隔矫正术后鼻中隔穿孔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

    目的:探讨鼻中隔穿孔发生的原因,寻找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鼻中隔矫正术后鼻中隔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在中隔手术中破损黏膜所致,术后鼻腔填塞后穿孔3例,术后应用鼻内类固醇激素2例。结论:鼻中隔矫正术是医源性鼻中隔穿孔的主要原因,注意围手术期手术各个环节,预防鼻中隔穿孔的发生。

    作者:龙红兵;覃继新;廖培生;罗小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痴呆的预防及护理

    老年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认知和记忆功能不断恶化,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性减退,伴有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展的加快,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数量在不断增加,据中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2011年的公布调查结果显示,保守估计全国老年痴呆患病人数高达800万以上,越来越严重地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作者:黄汉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