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师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干预研究

乔忠;武爱民;张建瑞;白小平

关键词:药师, 临床合理用药, 干预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药师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干预。方法:对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干预的48例案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药师干预临床不合理用药的48例患者中,药师在干预不合理用药的项目为患者用药时的方式和药量不合理为20例,不符合患者病症的为14例,多种药物相互作用的为5例,注射剂溶剂不合理的为3例,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应对为6例。结论:药师在干预患者用药时要有充分的理由依据,能更好的规范临床用药的行为,使发生不合理用药的几率降低,提高了治愈率。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用药过程中不合理医嘱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为督促临床用药合理性,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现针对我院审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医嘱进行回顾、总结。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郑州人民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自2012年10月-2013年9月出现的不合理医嘱进行分析整理,主要以药物说明书、药典及相关文献等为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分析结果显示,常见不合理医嘱包括药物之间配伍不当、溶媒使用不当、给药频次不合理、超剂量用药及给药方式不当等。结论:药师对医嘱的二次审核,有效减少了不良反应发生,间接的为临床服务。

    作者:冀波;余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康复科全体护士全程参与病区“8S”管理的体会

    目的:规范病区环境管理,提升全科护理人员整体素质及工作效率。方法:采用“参与”和“授权”的方法。结果:提高了工作热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善情绪,和谐关系;规范了服务行为;提高效率;降低了不安全因素。

    作者:陈瑶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高原眼科患者护理风险与防范措施分析

    目的:探讨高原眼科患者护理中的风险相关因素与防范措施。方法:对我科护理人员了解护理工作的风险相关因素,并探讨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眼科护理工作中的相关风险因素:语言、心理、睡眠障碍、便秘、生活能力降低、体位不适、感染。结论:眼科疾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护理工作者一定要针对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做到细心、体贴、操作严谨,树立护理的风险意识,仔细评估护理风险,掌握处理风险的基本方法,以应对临床中出现的突发事件,确保患者的安全。

    作者:余淑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0例COPD 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对其施行健康教育,时间为12个月,于干预前后分别进行疾病认知水平主观指标和肺功能比较。结果:经过干预后,干预组的83例患者的认知水平较对照组的67例患者明显提高(p<0.05),干预组患者的肺功能较对照组有所提高,但是没有明显好转(p>0.05)。结论:健康教育对能明显改善COPD患者对疾病认知水平,和能提高肺功能检测指标。

    作者:葛梅;柏风云;卢丽;宋喜珍;程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创元铝业电解部员工尿氟监测分析

    目的:监测创元铝业电解部员工尿氟水平,评价员工身体状况,以便及时调离工作岗位。方法:离子选择电极法,采集电解部员工尿样共482份。结果:尿氟值的高低与职业密切相关,与接触年龄关系不明显。结论:电解车间由于存在氟化物危害,应对员工定期进行身体监测,更好的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

    作者:陈烨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消化性溃疡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给予泮托拉唑联合奥硝唑及左氧氟沙星静点,对照组给西咪替丁联合奥硝唑及左氧氟沙星静点,一周后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93.9%,对照组显效率75.5%。两组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5)。结论:泮托拉唑联合左氧氟沙星及奥硝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有显著疗效。

    作者:闫建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临床831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现状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利于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12年1月1日---2013年8月30日分离的831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现状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分离的831株主要在外科、老年医学科及重症监护室(ICU),以伤口分泌物标本分离多,高达35.7%。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高,达81.8%,其次是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达77.0%。耐药率低的是亚胺培南和妥布霉素,分别为12.6%、13.2%。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为医院病原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应加强耐药性检测,合理应用抗菌药。

    作者:陈昌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正阳县2892例为抗狂犬病毒IgG抗体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正阳县在2012年内犬咬伤人群接种狂犬疫苗后抗体产生的情况。方法:对正阳县2012年狂犬病抗体IgG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892份血清标本,阳性2753份,总阳性率95.19%。其中男性1530份,阳性1450份,阳性率94.77%;女性1362份,阳性1303份,阳性率95.67%;男女之间之差异(X2=1.27, P>0.05)。各年龄组之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33,P<0.05)。抗体阳性率各季度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7.78,P<0.05)。结论:狂犬疫苗常规免疫后进行抗体检测十分重要,特别是对暂时未产生抗体应及时加强免疫,确保免疫效果。

    作者:李强;王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颅盆环牵引术的护理

    自2010年以来,我院为矫正脊柱畸形施行颅盆环牵引术158例,均获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工作综合报道如下。1牵引装置及操作方法颅盆环牵引装置主要包括颅环、盆环、支撑杆三部分。颅环通过螺钉与头骨连接,盆环通过两根骨圆针或螺钉与骨盆连接,支撑杆连于颅环和盆环之间进行支撑。具体操作方法:1.1在颅骨眼眶上缘2厘米及耳尖上1厘米两侧各钻2枚螺丝钉,穿过颅骨外板,将以金属头环固定于颅骨伤。

    作者:程敏;齐锦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蜜制金黄膏外敷治疗丹毒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蜜制金黄膏外敷治疗丹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7.01-2011.01年治疗的100例丹毒患者,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将50例丹毒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用蜂蜜调和金黄膏外敷治疗,对照组25例用黄柏煎液湿敷治疗,并比较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60℅,2组疗效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蜜制金黄膏外敷丹毒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作者:李亚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康力迪灌肠器在神经内科便秘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康力迪灌肠器在神经内科便秘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神经内科住院便秘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康力迪灌肠器灌肠,对照组采用传统灌肠法。由此对两组患者灌肠时的舒适度、灌肠液外漏现象、排便效果及所护士操作所需时间等方面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使用康力迪灌肠器灌肠比传统方法好,有显著性差异(p <0.01)。结论:使用康力迪灌肠器灌肠操作简单轻松便捷,并且安全高效卫生,能有效节省时间,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患者的治疗舒适度,减少灌肠液外漏,减轻患者的痛苦,获得良好的解除便秘效果。

    作者:梁锦玲;于洁芳;黄新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试论数码互动显微镜实验室的日常管理与维护

    数码互动实验室的管理与维护,直接关系到学科的实验教学质量,对提高显微镜的使用寿命、提高学生实验素质和技能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本文从多种角度探讨了数码互动显微镜实验室的管理与维护,可供相关人员参考。

    作者:杨琴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外伤性空腔脏器破裂的诊断和治疗

    为了进一步提高外伤性空腔脏器破裂诊治水平特总结我院诊治的外伤性空腔脏器破裂9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为外伤性空腔脏器破裂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做一些探讨。

    作者:董全民;张田;栾宏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复方大承气汤联合针刺穴位治疗胃瘫的效果观察和护理

    目的:探讨复方大承气汤联合针刺穴位治疗胃瘫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科2005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20例发生胃瘫的患者,在给予心理护理、持续有效地胃肠减压、肠外营养支持疗法等基础上,加用复方大承气汤联合针刺穴位治疗和护理,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20例患者中有8例患者经治疗10-12天痊愈出院,12例患者14-21天治愈出院。结论: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通过复方大承气汤联合针刺穴位等中医中药治疗胃瘫,能明显缩短胃瘫患者的病程,效果可靠。

    作者:韩亚妹;王铁;张志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艾司洛尔对麻醉期间高血压降压作用的观察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对麻醉期高血压的降压作用。方法:选择高血压患者20例,ASAⅡ-Ⅲ级,10例有不同程度左心室肥厚,8例伴有偶发室早,肝肾功能正常,麻醉诱导用咪达唑仑0.02mg/kg,芬太尼5ug/kg,丙泊酚2.0mg/kg和维库溴铵0.1mg/kg,快速诱导气管内插管后开始手术,选择在气管内插管即刻或手术开始后血压升高超过基础值20%以上为研究对象,即静脉内注射艾司洛尔10mg,观察用药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的变化。结果:1-3分钟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下降明显,作用的高峰在5分钟左右。

    作者:才力夫;姜丽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医辩证分型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辩证分型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气滞血瘀型(60例)和湿热阻滞型(60例),又将气滞血瘀型和湿热阻滞型分为中医理疗组和西医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中药结合针灸治疗用于气滞血瘀型中医理疗组,中药结合微波治疗用于湿热阻滞型中医理疗组,以抗感染治疗用于西医对照组,观察各组临床疗效及症状积分情况。结果:气滞血瘀型和湿热阻滞型中医理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100%,气滞血瘀型和湿热阻滞型西医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3.3%,80%,气滞血瘀型中医理疗组比西医对照组临床疗效显著(P<0.01);湿热阻滞型中医理疗组比西医对照组临床疗效显著(P<0.05)。结论:慢性盆腔炎实施中医辩证分型治疗,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陈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MSCT对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胰源性门脉高压的MSCT表现和侧支循环开放的特点,以期能提高对胰源性门脉高压的认识。方法:45例胰源性门脉高压的患者(包括胰腺癌13例,急性胰腺炎24例,慢性胰腺炎6例和胰腺周围病变2例)。对其CT、临床和解剖学基础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观察和分析胰腺本身病变、胰腺周围病变、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受累状况及其肝外门静脉系统侧支循环开放情况。结果:45例胰源性门脉高压患者,其中单纯脾静脉阻塞或狭窄为75.6%(34/45),单纯肠系膜上静脉阻塞或狭窄为8.9%(4/45),脾静脉阻塞或狭窄合并肠系膜上静脉和门静脉主干阻塞或狭窄为15.6%(7/45)。侧支循环开放主要表现为不同区域静脉血管的扩张、增多和增粗,分别为(1)脾门胃底区增多、增粗血管:胃短静脉88.2%(30/34)、胃冠状静脉76.5%(26/34);食管下段静脉4.5%(2/45)(2)胃大弯区增多、增粗血管:胃网膜左、右静脉68.9%(31/45)(3)胰腺沟突平面区增多、增粗血管:胃结肠干静脉51.1%(23/45);结肠右上静脉35.6%(16/45)、结肠中静脉40%(18/45)和胰十二指肠后上静脉24.4%(11/45)。9/45(20%)例CT上可见腹腔出血,3/45(6.7%)例可见胃肠腔内积血。结论:MSCT不但能显示胰源性门脉高压的直接病因,还能显示其伴发征象,为临床正确诊断和进一步处理提供了重要线索。

    作者:赵建春;雷中东;张慎忠;季国军;朱庆强(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小型医疗设备的效益分析

    目的:本文旨在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备的管理水平,并为政府职能部门提供相应的数据参考。方法:对本社区卫生服务站内现有中小型医疗设备的年总成本进行分析及成本核算,并对医疗设备在社区的投入进行投资效益的分析。结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中小型医疗设备使用率较高,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结论:一定的医疗设备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并为其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只有加强设备的经济化、科学化管理,进一步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益,才能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冯燕;贺婷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综述护理对住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影响

    目的:护理对住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通过住院期间有针对性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药物及非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日常保健等知识及心理干预等。结果: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率,日常生活行为有所改善。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健康教育对相关疾病患者的康复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吴琼;刘慧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水中微量汞

    目的:快速准确检测水中微量汞。方法: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结果:r=0.9992,检出限0.94μg/L,RSD1.21~5.62%,回收率96~104.4%。结论:本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强,节省试剂及设备,简便快速适用于基层化验室。

    作者:阎善信;邓清;高曙光;高凤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