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蜜制金黄膏外敷治疗丹毒疗效观察

李亚南

关键词:丹毒, 金黄膏, 中药外敷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蜜制金黄膏外敷治疗丹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7.01-2011.01年治疗的100例丹毒患者,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将50例丹毒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用蜂蜜调和金黄膏外敷治疗,对照组25例用黄柏煎液湿敷治疗,并比较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60℅,2组疗效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蜜制金黄膏外敷丹毒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精神障碍误诊肺性脑病2例

    随着老年人口增多,老年疾病多样化,一些不常见疾病也随着人口老年化多发,尤其是精神疾病更加突出。1临床病例:病例1:患者XXX,男性,84岁,因“反复咳喘20余年,再发加重1天”入院。入院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心病,肺功能不全Ⅲ级,心功能不全Ⅱ级。入院后经抗炎、祛痰、止咳、平喘、改善心肺功能治疗2周后,咳嗽、咯痰、喘息症状好转,心肺功能改善。住院第19天晚查房时发现患者胡言乱语,计算能力差,并怀疑有人欲偷东西。查体:生命征正常,痴呆,计算能力下降,口唇青紫,颈静脉高枕位怒张,双肺闻及散在干罗音,心律齐,无杂音,双下肢不肿。指脉氧饱和度96%,急查血气分析未见异常。值班医生考虑“肺性脑病”,予氧疗,醒脑等处理,次日上述症状仍无好转。复查血气分析未见明显异常,发现患者仅存在定向不准,但其思维并不混乱,结合患者长期住院,室外活动少,且家人与之交流少,平时少语,考虑抑郁引起精神障碍,逐给“利培酮口崩片”2mg 每日1次口服抗精神障碍治疗,经上述治疗2天后上述精神障碍症状好转。

    作者:江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标本离心时间对凝血项目检测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离心时间对血标本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浓度检测结果的差异,以明确实际工作中的佳离心时间。方法:将50例门诊患者的抗凝全血,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离心5min、10min和15min,用CA-7000全自动血凝仪进行凝血项目的检测。结果:APTT结果在三种不同离心时间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其余三项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标本至少3000r/min离心10min后进行测试。

    作者:孙爱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防治腰椎压缩性骨折腹胀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护理干预防治腰椎压缩性骨折腹胀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脊柱骨科在2012年1月-2013年6月期间收入院的经X线片确诊为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178例,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遵医嘱用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饮食指导、腹部按摩、腹部热敷、腹式呼吸、排便训练、运动锻炼等精心护理措施,后对比两组效果,以十天为观察期,以腹胀发生率、缓解率为观察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均出现腹胀,腹胀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患者腹胀得到缓解56例,缓解欠佳34例,腹胀缓解率为62.9%,观察组中,患者腹胀得到缓解79例,缓解欠佳10例,腹胀缓解率为88.8%,对照组劣于观察组,两组腹胀缓解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予以精心护理措施,能有效缓解腹胀情况,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生活质量,值得在骨科护理从业人员中推行。

    作者:陈群芬;孙兴红;张桂媛;张爽;郭欣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输尿管结石的超声显象

    应用超声显象诊断泌尿系肾及膀胱结石较常见,2008年12月至2013年4月,我室采用高度充盈膀胱法,应用超声显象仪检查输尿管结石36例,其中19例经手术及追访证实。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本组输尿管结石19例中,男15例,女4例;年龄21~60岁,平均38岁;临床以疼痛,血尿(肉眼或镜下),尿频,尿急,少尿,腹部肿块等就诊;均作超声显象,腹平片检查,平片结石未显影者加作静脉肾盂造影;16例输尿管结石超声显象检查先于 X 线检查,采用 GEL3型实时凸阵超声显象仪,探头频率3.5MHz。以高度充盈的膀胱为声窗,检查下段输尿管结石时,适当降低总增益及远场增益。

    作者:杜春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对小儿急性阑尾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进一步探究护理干预对小儿急性阑尾炎的效果。方法:现对笔者2009年2月至2012年8月接诊的90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并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给与干预性护理。结果:两组在护理前身体指数无任何差异性(P>0.05),通过治疗效果对比得知,干预组有效率95.5%,对照组有效率为77.7%,干预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实施干预性护理(术前及术后护理),并做好出院指导能够大限度地缩短病程,提高疾病治愈率和患儿家长满意度,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效果。

    作者:卢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复苏术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

    心肺呼吸骤停的复苏,关键在于迅速果断,分秒必争,如果稍有延误,既增加了复苏的困难,更影响病人的预后。所以清醒病人一旦出现神志消失,同时大动脉如颈动脉,股动脉,或腹股沟动脉搏动消失,应立即确立诊断并进行抢救。千万不能谋求所谓的摸脉搏,做心电图检查,听心音等所谓的“明确诊断”而延误了抢救时间,否则会导致由于心肺脑组织长时间缺氧缺血而引起的大量脑细胞死亡,发生不可逆性损害。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13例,其中男5例,女8例,年龄在35-75岁,均属继发性心肺骤停,其中2-3分钟复苏者12例,4-6分钟复苏者1例,1例出现脑水肿,2例出现循环不足。本组病例均采用疏通呼吸道,人工呼吸(气管切开),胸外按摩,复苏药物的应用等措施。

    作者:陈益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多层螺旋CT影像分析

    目的:分析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临床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11例手术病理证实的PSH的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表现。结果:11例均单发,呈圆形、边缘光滑,9例密度均匀、2例不均匀、1例可见钙化。空气新月征2例,血管贴边征3例。6例增强呈明显强化。结论:边缘光整、密度均匀、明显持续强化是PSH的主要特点,“空气新月征”及“血管贴边征”是PSH的典型特点,可进一步提示本病。

    作者:王暖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经腹、阴道两者联合超声诊断异位妊娠65例分析

    异位妊娠破裂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如果延误诊断或者错过佳治疗时机,可能会延误病情,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生命,B超作为诊断异位妊娠重要的检查手段,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本文主要研究在对于异位妊娠经腹超声(TAS)与经阴道超声(TVS)联合应用诊断宫外孕的临床价值。

    作者:丁丽虹;梁惠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外科护理安全隐患的控制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外科护理安全隐患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1年3月在我院外科接受优质护理的患者96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2009年5月-2010年5月在我院外科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101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者82例,感觉一般患者12例,不满意者2例,护理风险事件发生1例;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者63例,感觉一般23例,不满意者15例,护理风险事件发生8例。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外科护理可得到很好的护理效果,能有效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减少护理中意外事件的发生,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梁好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脊柱侧弯患者呼吸功能训练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脊柱侧弯患者呼吸功能训练的护理体会,以提供临床护理人员护理参考,促进患者疾病早日康复,提高护患者满意率。方法:手术前评估患者肺功能状况,再根据结果采取相应措施,如有效咳嗽、缩唇呼吸、吹气球、爬楼梯等运动,还有超声雾化吸入、胸部叩击排痰等方法。结果: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都得到了很好预防控制,患者术后呼吸功能良好,全部顺利出院。结论:脊柱侧弯患者手术前后积极指导并督促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训练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之一,也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周凤曲;杨晓蓉;雷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基层卫生工作中药物的合理储存管理

    药物储存对环境要求相当高。每一种药物都会有适宜的保存环境,在正确的环境下存放才能保证药物的品质。药物的不正确的放置可能会导致其有效期的降低。本文首先概述了基层卫生工作中药物的合理储存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层卫生工作中药物的合理储存管理的措施:加强对于湿度的控制、合理实行低温保存和注意短缺药物的管理,后提出了相关配套措施。

    作者:孟玉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社区高血压治疗健康教育与合理用药体会

    社区医生承担着高血压防治和健康教育的工作。高血压治疗,药物选择是关键。高血压健康教育中普及合理用药知识是社区防治高血压的重要工作之一。为加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从思想上提高他们的认识,社区医生自身也要不断学习,树立医务人员的学术权威性,增加患者对医生的依从度。要利用健康管理的平台,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患者用药等方面进行追踪指导。终达到高血压的合理控制,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作者:王平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原因分析及社区防治

    目的:总结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的原因和社区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辖区内2010年1月-2013年7月老年糖尿病管理患者19例20次发生低血糖反应患者的临床表现、诱因、社区防治方法。结果: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中枢抑制症状(意识障碍、嗜睡等);主要诱因为能量摄入不足、药物使用不当、剧烈运动、肾功能不全等;防治方法:饮食控制、用药指导、运动指导,严密观察,及时评估,必要时进行动态血糖监测。结论:大部分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缺乏糖尿病相关知识,未能正确预防是引起并发低血糖的主要原因。

    作者:潘力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吸烟、饮酒与青年脑梗死相关性探讨

    目的:探讨吸烟、饮酒与青年脑梗死发病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年龄在25~45岁脑梗死患者,观察吸烟、饮酒等危险因素在患者中的分布情况。结果:吸烟、饮酒等为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影响因素,并且青年脑梗死的严重程度与烟龄、每日吸烟数量及摄入酒精量呈正相关。结论:长期大量吸烟、饮酒是诱发青年脑梗死的主要致病因素。

    作者:杨娜;李学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人性化护理在产科的应用进展

    护理学是医学领域中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整个生命科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产科护理作为护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形成独具特色的专科。人性化护理是当今护理界的热门话题,因为护士面对的是人,护理服务不是简单的、一般的职业服务,而是特殊服务。人性化护理在尊重人性的基础上开展各种服务举措,使被服务者体会到人性的存在,人性化护理应用到产科护理中要求护理人员不仅局限于护理、助产等单纯的技术操作,而应更注重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并针对个体、家庭、新生儿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需求及时调适,为其提供安全性和高质量的健康照顾,尤其强调提供促进家庭成员间的凝聚力和维护身体安全的母婴照顾。

    作者:祁盈盈;张卫卫;吴雪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探讨临床教学中的新模式

    临床教学教育是实践性的科学,对临床医学生来说对疾病的认识要有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在临床实习和实习教学中教师要把患者作为载体,把医学基础理论、临床知识和技能、疾病实际表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实际的环境中深化医学基础理论,在操作和实践中学习临床知识和技能,实现从单纯理论认知到理论与实际结合的知识建构的转变。临床教学必须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临床带教老师与学生之间也是不同于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关系,而是一种新型师生关系,因此我们必须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医学人才为根本目的,构建既能与国际医学教育标准接轨,又符合中国国情,并为打破旧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思想与观念的束缚,建立以“培养医学生创新能力”为基本取向,教学过程以“学生为本”“能力为本”的医学临床教学新模式。

    作者:郑金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含明胶食品中总铬

    目的:建立一种食品中总铬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方法处理样品,样品消化液经赶酸后定容,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总铬的含量。结果:测定总铬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μg/L~20μg/L;相关系数为:0.9987;回收率为:91.4%~98.5%;方法的检测限为0.32μg/L。结论:用本方法测定含明胶食品中的总铬精密度好,准确度高,是完全可行的。

    作者:王永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临床护理实践标准在我国实行的意义

    在实践中通过贯彻护理的程序来实现护理的专业化,同时在人类健康服务中把护士提升到能够独立思考、决策和行动的专业角色,这已经成为世界护理界发展的方向。中国护理的历史与现状,决定我们必须经过以“护理临床与管理同时系统地贯彻护理程序”为基本特征的护理改革,才能实现目标。本文将围绕这一关键问题,讨论建立中国护理临床实践标准在护理专业化和护理改革两方面的重要意义。

    作者:朱秋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一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护理

    通过对1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观察分析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及护理体会,并进行出院指导,通过各项护理措施,该产妇治愈出院。

    作者:施秋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外伤性空腔脏器破裂的诊断和治疗

    为了进一步提高外伤性空腔脏器破裂诊治水平特总结我院诊治的外伤性空腔脏器破裂9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为外伤性空腔脏器破裂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做一些探讨。

    作者:董全民;张田;栾宏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