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爱丹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护理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将80例COPD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护理干预前后血气指标。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0.00%,显著低于观察组(92.50%)(P<0.05);两组护理干预前后 PaO2及 PaCO2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干预后 PaO2及 PaCO2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作者:杨伟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过程,护理措施是综合性的,包括基础护理,麻醉护理,人工給氧等方面。充分的治疗前准备,完善的疗中、疗后护理是确保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顺利完成的必要条件。
作者:刘秀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颌面部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对78例颌面部骨折患者术前进行宣教、充分的准备,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口腔护理、饮食护理、功能训练。结论:78例患者经治疗护理后均无牙龈炎、牙周炎、口腔溃疡等并发症,康复出院,随访一年后经X线检查提示骨折愈合。
作者:万荣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MRI对颈椎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岁以上180例经临床确诊、影像证实的颈椎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颈椎曲度改变68例,椎体、椎小关节骨质增生180例,椎体内骨髓变性21例,椎间盘变性357个椎间盘,椎间盘突出357个椎间盘,后纵韧带肥厚或骨化49例,硬膜囊及脊髓受压占全部病例,椎间孔改变27例,颈椎滑脱36例,椎管狭窄180例。结论:颈椎病作MRI检查具有特征性阳性表现,对明确诊断具有极高的价值,是目前理想的检查手段,对临床治疗及预后的判断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袁忠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再入院的影响。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病4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分别进行传统教育和自我管理教育。结果:自我管理教育组患者再入院事件间隔明显长于传统教育组。结论:对COPD患者实施有效自我管理教育,是减少患者再入院的有效途径。
作者:杨国云;徐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60岁以上老年脑梗死患者合并冠心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是目前危害我国老年人健康的两大主要疾病。本病是当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流行病学资料表明,我国卒中年发病率为116~219万/10万,估计每年有200万例新发卒中,复发性卒中占所有卒中的1/4左右,每年有150万人死于脑血管病,有卒中存活着700万人,2/3的卒中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这部分患者出院后是否能遵从医嘱规范用药,与病情的稳定与复发直接相关[1]。依从性就是按医嘱服药,按时、按量、按要求服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本研究通过132例60岁以上老年脑梗死合并冠心病患者出院后用药依从性调查,为二级预防提供依据。
作者:孟令海;尚淑玲;刘云平;于心洋;张贺齐;李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观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健康意识逐步提高。人们对疾病防治、健康保障有了更大的需求。在社区健康教育工作中,积极开发中医资源及中医学中朴素的健康教育思想,使其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人类的健康发挥积极作用,是十分必要的。中医学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摄精神、注意饮食起居、重视锻炼身体、药物预防疾病、人工免疫以及保持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等。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疾病谱的不断变化,中医学健康教育在现代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1]。中医养生知识运用于社区人群的健康教育中,有一定的治疗保健作用,具有适用性[2]。
作者:张军;高晓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复方大承气汤联合针刺穴位治疗胃瘫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科2005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20例发生胃瘫的患者,在给予心理护理、持续有效地胃肠减压、肠外营养支持疗法等基础上,加用复方大承气汤联合针刺穴位治疗和护理,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20例患者中有8例患者经治疗10-12天痊愈出院,12例患者14-21天治愈出院。结论: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通过复方大承气汤联合针刺穴位等中医中药治疗胃瘫,能明显缩短胃瘫患者的病程,效果可靠。
作者:韩亚妹;王铁;张志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索会阴侧切口全层外“8”字缝合术在产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住院分娩的初产妇,其中行会阴侧切者在缝合切口时分别采用传统缝合术(即褥式缝合术)和全层外“8”字缝合术两种方法进行比较。观察组采用全层外“8”字缝合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缝合术。结果:观察组伤口拆线时间比对照组短,切口愈合率比对照组高,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全层外“8”字缝合术,手术操作简便,切口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产妇无异物感及线头反应,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卢锦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儿童大叶性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50例未进行肺泡灌洗的大叶性肺炎患儿(未灌洗组)和60例经过肺泡灌洗的大叶性肺炎的患儿(灌洗组),对比两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日,平均抗生素使用时间及短期及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灌洗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日及平均抗生素使用时间明显短于非灌洗组(P<0.01),短期并发症发生率灌洗组高于非灌洗组(P<0.05),远期并发症发生率非灌洗组高于灌洗组 P<0.05。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儿童大叶性肺炎可明显减少患儿平均住院治疗时间及抗生素使用时间,其短期并发症多呈一过性,安全可靠,同时可减少大叶性肺炎的远期并发症。
作者:何艳芳;刘凤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易误诊为智齿冠周炎的几种常见原因。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诊断为智齿冠周炎的96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3例误诊为智齿冠周炎。结论:误诊原因是多方面的,对患者病史采集不全面,临床检查不细致,临床经验不足等。
作者:李金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导致死亡率的迅猛增加,必然需要社会、家人更多的付出,临床医护工作者需要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及技能,以便服务于这类人群。探讨临床治疗与新的医学管理模式是摆在医务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我院在老年病以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人的治疗与管理模式上采取“三位一体”病人管理新模式,取得了一定经验,现分享如下。1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即病人入院后,根据病人年龄,性别,疾病等特点进行分类管理,有一名主管医生、一名主管护师、一名康复师(心理咨询师),组成一体,针对患者病情进行专人管理、专人治疗、专人康复的“三位一体”式一对一,一站式病人服务管理模式。即患者从入院,到康复出院均有三位主管人员对患者躯体性疾病、心理性障碍、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康复功能的锻炼、进行综合性治疗与康复。病人再次入院时均有以上主管人员为其终生服务。
作者:陈洪宽;刘洪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颈椎周围结构毗邻复杂,术后病情复杂,特别是呼吸道并发症,处理不及时可致严重后果。术后常见的呼吸道并发症有咽部不适、呛咳及声嘶、肺部感染、呼吸困难等,其中严重是急性呼吸道阻塞而窒息[1]。术后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保证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将术后有效的呼吸道护理干预综述如下。1生命体征及呼吸情况的监测术后心电监护生命体征及监测血氧饱和度48~72 h,严密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及深度,口唇、肢端颜色及精神状态的变化,注意患者有无胸闷、气促等呼吸困难症状,必要时进行血气分析[1]。
作者:郭梦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胺碘酮注射液具有膜的抑制及延长膜电位的作用,能阻断折返激动,降低心肌组织复极的不均匀性,从而达到治疗心律失常的目的[1]。临床上用于危及生命的阵发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的终止和预防,也可用于其他药物无效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包括合并预激综合征者及持续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电转复后的维持治疗。2012年12月,我科在为患者经手背静脉泵入盐酸胺碘酮时引发胺碘酮外渗,致局部肿胀、疼痛、感染。经及时对症处理后,第9天痊愈。现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45岁。因言语不清、左侧肢体活动不灵1天,以“脑干梗塞”收入我科治疗,患者往有心房纤颤病史,左侧肢体上下肢肌力0级。住院第2天晚18:00患者突然出现心悸、胸闷不适。立即给予持续心电监护,示心率140-190次/min,心电图提示:房扑、急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部分 ST-T 改变。给予5%葡萄糖50ml+盐酸胺碘酮300mg 用微量泵以10ml/h 速度泵入,19:00持续心电监护示:心率140-160次/min,将胺碘酮泵调至8ml/h泵入。22:20时发现左侧手背穿刺处液体渗漏,渗漏面积约3cm×2.5cm 大小。拔出针头后按压穿刺点,并在另一侧手背应用留置针穿刺继续泵入,至次日晨8:00交接班时发现患者左侧手背明显肿胀,触碰疼痛剧烈。局部皮肤温度较高,指导患者抬高患肢,给予新鲜老土豆洗净切片(约0.5 cm 厚)贴于局部皮肤肿胀处,外用保鲜膜覆盖,用胶带固定,每2小时更换土豆片一次。第2,3天症状稍有改善,第4天,手背肿胀明显改善,触碰疼痛明显减轻,但是用棉签按压穿刺点处有少许脓性渗出物。给于0.5%的碘伏棉签沿血管走向,向离心方向挤压局部,从针眼处挤出少许脓液,然后消毒处理后,用安普贴薄膜贴在患处。并遵医嘱给与阿奇霉素口服。第5天,安普贴薄膜膨胀、发白。揭开安普贴薄膜,继续给于0.5%的碘伏棉签沿血管走向,向离心方向挤压局部,脓液基本消失,给予0.5%的碘伏消毒处理后更换新安普贴薄膜。第9天,揭开安普贴薄膜后,棉签按压局部没有脓性渗出液。局部皮肤颜色基本恢复正常,触疼消失。
作者:王海英;宫云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病历是指患者在医疗机构中进行各种诊疗过程中所有医疗文书资料[1]。随着各项社会功能和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和完善,病案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几乎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从各种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到商业保险;从司法鉴定到劳动保障部门的伤残鉴定;从个人了解病情到转院治疗等等,病案信息资料的服务范围也越来越广,要求复印的内容范围越来越高,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开展病案资料复印的人性化优质服务、寻求新的管理模式成为病案管理者必须面对的主要问题。1为病案资料复印提供优质服务1.1人性化优质服务观念的转变。变以往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在开展各项工作时,我们要进行“换位思考”在向“客户”不断提供大化优质服务的同时,发挥医院后服务窗口作用,留住客源,实现医院的持续发展。
作者:温婷晔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7例急性酒精中毒心肌损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全部病例均化验心肌酶CK、CK-MB、LDH、AST、做心电图,经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在治疗原发疾病的基础上,治疗组用磷酸肌酸钠,对照组用1,6-二磷酸果糖、三磷酸腺苷等常规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及心肌酶CK、CK-MB、LDH、AST、心电图的好转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心肌损害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使用方便、见效快、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鲁志炜;张家贵;刘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讨论前列腺增生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83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正确的护理。结果:83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经手术及术后精确护理均完全康复无任何并发症。结论:认真的观察患者患者的病情、科学有效的护理对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师丽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3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诊治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对2011年2月-2013年8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3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冰冻切片检查的准确率为70.00%,术前B超检查的准确率为36.67%,术中冰冻切片检查的准确率明显高于术前B 超检查。术前、术中检查结果与术后确诊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术前 B超检查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癌的难度较大,术中冰冻切片检查准确性相对较高。因此各手术医师应结合患者的具体临床表现不断扩大患者的手术适应症,再结合术中患者实际情况行个性化治疗。
作者:范建生;于陈宝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对慢性肾炎患者的护理应用体会。方法:我科2012年12月到2013年8月共收治的慢性肾炎病人30例,对其进行心理、饮食、用药、预防感染等护理。结果:本组的30例慢性肾炎患者,通过及时的对症治疗和全方面的护理,病情均得到了有效控制,均好转,并顺利出院;在住院期间,患者均没有出现并发症;随访1年,患者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慢性肾炎疾病病程较长,多数患者伴有肾功能障碍,对此种疾病的患者进行全方面的护理,可以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袁红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左卡尼汀对慢性肾功能衰竭非透析患者红细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肾功能衰竭非透析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仅予基础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左卡尼汀1.0g iv qd,疗程8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红细胞内SOD、MDA浓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红细胞内SOD浓度明显升高,MDA浓度明显降低,P<0.01。结论:左卡尼汀能显著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非透析患者红细胞抗氧化能力。
作者:张倩;郑金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