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颈椎病的MRI诊断价值

袁忠武

关键词:颈椎病, 磁共振成像, 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MRI对颈椎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岁以上180例经临床确诊、影像证实的颈椎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颈椎曲度改变68例,椎体、椎小关节骨质增生180例,椎体内骨髓变性21例,椎间盘变性357个椎间盘,椎间盘突出357个椎间盘,后纵韧带肥厚或骨化49例,硬膜囊及脊髓受压占全部病例,椎间孔改变27例,颈椎滑脱36例,椎管狭窄180例。结论:颈椎病作MRI检查具有特征性阳性表现,对明确诊断具有极高的价值,是目前理想的检查手段,对临床治疗及预后的判断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孙思邈《千金方》将妇科篇前置的探秘

    《千金要方》妇人篇三卷,共有论十八条、药方五百六十三首、灸方二十八首,对唐以前的妇科著作做了系统的总结,并结合了孙思邈本人的临床经验,对后世妇产科学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千金要方》三十卷涉及内外妇儿、杂病、养生、脉诊、针灸等临床各科,各科均方论齐全,对后世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但是孙思邈为何将妇科卷前置呢,可见孙氏非常重视妇科,绪论后紧跟的第二、三、四卷即为妇人卷。他说“夫妇人之别有方者,以其胎妊生产崩伤之异故也。是以妇人之病,比之男子十倍难疗。妇人者,众阴所集,常与湿居,十四以上,阴气浮溢,百想经心,内伤五脏,外损姿颜,月水去留,前后交互,瘀血停凝,中道断绝,其中伤堕不可具论矣。然五脏虚实交错,恶血内漏,气脉损竭,或饮食无度,损伤非一,或疮痍未愈,便合阴阳,或便利于悬厕之上,风从下入,便成十二痼疾,所以妇人别立方也。”孙思邈将妇人病归纳为十二经、九病、七害、五伤、三痼等三十六病,并指出妇人病难治的原因:“女人嗜欲多于丈夫,感病倍于男子,加以慈恋、爱憎、嫉妒、忧恚、染着坚牢、情不自抑,所以为病根深,疗之难瘥。”其中孙氏又将求子篇置于妇人卷之首,认为“阴阳调和,二气相感,阳施阴化”方能得子,并指出“凡人无子,当为夫妻俱为五劳七伤,虚羸百疾所致,故有绝嗣之殃……胎产之道始于求子,求子之法,男子贵在清心寡欲,以养其精;女子应平心定志以养其血”。治疗上主张男女同治,“绝嗣之殃,夫治之法,男服七子散,女服紫石门冬丸,及坐药荡胞汤,无不有子也”[1]。另外孙氏还提出妇人在妊娠时务以养胎保胎为要,“妊娠受胎后应居处简静,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弹琴瑟,调心神,和情性,节嗜欲,庶事清净,生子皆良”。《千金方》中还附有徐之才的逐月养胎法,以及妊娠饮食禁忌。对于产后护理,孙氏主张“凡产后满百日,方可会合,不尔,至死虚羸,百病滋长,慎之。”对于哺乳,则强调“凡乳儿不欲太饱,饱则呕吐,每候儿吐者,乳太饱也,以空乳之即消”、“母欲寐则夺其乳,恐填口鼻,又不知饥饱也”。在产后病的治疗上,孙氏认为产后多虚多瘀,“妇人产讫五脏虚羸,维得将补,不可转泻,若其有病,不须快药,若行快药,转更增虚,就中更虚,向生路远”、“凡产后七日内,恶血未尽,不可服汤,候脐下块散,乃服羊肉汤”。一则嘱产后多虚,宜补而不可转泄。另强调产后多瘀,不可早进补益[2]。

    作者:于丽霞;隋娟;李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高血压患病率调查及患病判断标准的探讨

    目的:掌握无锡市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现状并对患病判断标准进行探讨。方法:于2012年6-12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45061名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血压测量,并对血压升高者进行非同日3次随访测量血压。结果:通过调查时了解抽样人群的高血压患病史和对调查时血压升高者随访以明确诊断,获得高血压患病率为23.02%,而如果没有随访以明确诊断,则高血压患病率为29.05%。结论:对血压升高者进行非同日3次随访血压后得出的患病率更能准确反映实际患病情况。

    作者:徐明;马文娟;董昀球;杨志杰;董美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278例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和术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冠脉介入术的术前及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近3年施行冠脉介入术的278例患者资料及护理措施。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进行冠脉介入术,术后9例术后出现穿刺部位血肿,2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但均无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冠脉介入术是一种安全、效果显著的治疗冠心病的方法,术前及术后的护理工作对于能否顺利手术及术后的恢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美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神经内科护生体温单专人专项带教方法实践与效果

    为提高护生的毕业临床实习中体温单绘制技能,实施体温单专人专项带教。该方法对传统的带教模式进行了改革,更新教育观念,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管理意识的培养,激发了护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了护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自信心。

    作者:张莉;王琳;周蓉;王楠;姚春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分析

    肱骨外科颈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手术治疗多适用于明显移位的二部分骨折、三部分骨折、四部分骨折的患者[1]。常用的固定方法主要有克氏针固定、三叶钢板或T型钢板固定,均各具优缺点。锁定加压钢板(LCP)为老年应有较为广泛的一种内固定方法,我院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4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该组共45例患者,其中男性31例、女性14例;年龄31-69岁,平均51.3岁;左侧骨折23例,右侧骨折17例;车祸伤29例,摔伤11例,坠落伤5例;均未合并,血管、神经损伤。按照 Neer 评分标准分类,在二部分骨折13例、三部分骨折29例、四部分骨折3例,均为闭合性骨折。

    作者:王国元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肺癌胸壁转移1例

    患者女,52岁,因发现左侧胸背部肿物1个月,左肺上叶肿物1周,而于2012年09月3日来我院就诊。患者于入院前1个月,在洗浴时发现左侧胸背部肿物,无明显自觉症状。患病后未在意,来院检查时发现左肺上叶肿物。患者自发病以来,偶感咳嗽,无咳痰及咳血,无头痛、头晕,无腹痛、腹胀,体重略减轻,无吸烟史。体格检查:一般状态尚可,营养中等,神清语明,自动体位,查体合作良。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胸廓对称,两侧肋间隙无明显增宽及变窄,两侧触觉语颤无明显增强及减弱,在左侧肩胛下方胸壁可触及约2.0×2.0cm的肿物,表面光滑,界限清,有轻度触痛,移动度差,未触及骨擦感及握雪感,叩诊双肺为清音,听诊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

    作者:张玉辉;冷维刚;牛恒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瘢痕子宫再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对本院收治瘢痕子宫住院分娩的孕产妇5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抽取同期非瘢痕子宫孕产妇资料进行比较。结果:经阴道分娩18例,分娩率为31.03%;成功13例,成功率72.22%;再次剖宫产45例。瘢痕子宫与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组比较,除产后出血量有差异外,产程时间、手术助产率、新生儿Apgar 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瘢痕子宫孕产妇,只要符合阴道试产条件,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肖满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涎腺淋巴上皮病的诊断和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涎腺淋巴上皮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收治的12例涎腺淋巴上皮病患者资料,分析发病特点、临庥表现、常规体检和影像检查,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发生于腮腺者行腮腺浅叶及肿瘤切除5例,肿瘤加腮腺浅叶深叶部分切除4例。发生于颔下腺和舌下腺者均行全部腺体切除。结果:均以腺体肿大或腺体内发现肿瘤为主要症状。术前误诊为混合瘤者8例(67%)。术后病理诊断良性淋巴上皮病11例,淋巴上皮癌1例。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1例淋巴上皮癌术后行补充放射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10年,无1例复发。结论:涎腺淋巴上皮病缺乏临床特征性表现,容易误诊。手术治疗是本病主要治疗方法。

    作者:周晓霖;王旭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棓丙酯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棓丙酯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方法:将22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棓丙酯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2周后对比疗效,并观察临床症状、心电图、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心电图、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棓丙酯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安全有效。

    作者:顾仕琼;程昌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癌30例诊治分析

    目的:对3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诊治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对2011年2月-2013年8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3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冰冻切片检查的准确率为70.00%,术前B超检查的准确率为36.67%,术中冰冻切片检查的准确率明显高于术前B 超检查。术前、术中检查结果与术后确诊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术前 B超检查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癌的难度较大,术中冰冻切片检查准确性相对较高。因此各手术医师应结合患者的具体临床表现不断扩大患者的手术适应症,再结合术中患者实际情况行个性化治疗。

    作者:范建生;于陈宝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32例重度烧伤病人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重度烧伤病人的护理方法,以减少重度烧伤病人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通过对病人实施严密隔离、特护、生命体征及出入量进行严密监护,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疗效满意。结果:护理措施实施后,重度烧伤患者全部抢救成功,均获痊愈。

    作者:苏秀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和处理

    目的:分析妇产科护理中常见的风险,提出对应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措施。方法:通过分析妇产科护理风险产生的原因、风险控制方法两个大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结果: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护理质量,让患者更加满意。结论:通过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来应对妇产科护理中常见的风险因素,保证了患者的安全,减少了护理工作中发生错误的次数,也避免了医患之间的纠纷。

    作者:柏明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预防接种门诊中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目的:探讨研究在预防接种门诊中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为进一步开展预防接种工作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所进行预防接种的。适龄儿童未发生以及陪同儿童前来预防接种的家长为研究对象,并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接受健康教育后的儿童接种率以及家长知晓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家长对于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率已达到98%,基础免疫和二类疫苗的接种率相对健康教育前而言,有很大的提高。且有效减少了接种后不良反应以及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结论:开展健康教育对于预防接种门诊工作的顺利实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姚青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理管理中分层次管理的应用分析

    护理管理是现代的保障现代临床护理效果的关键[1],其不仅关系着整个医院的护理程序、对于医生、护理人员以及患者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且对医院的临床治疗质量也产生着相当重要的影响[2]。随着临床护理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要求的不断提升,护理方式不断细化,护理质量不断改善,护理人员的工作要求和方式出现了新的变化,护士分层次管理在护理管理中逐渐运用,并因此取得了更为理想的护理效果。我院即在护理管理中采用护士分层次管理方式,整体效果明显,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在职护理人员1300名,年龄19-48岁,平均27.4±6.7岁;学历:中专470,大专789,本科43名;工龄1-23年,平均7.5±2.3年;职称:初级护士802名,初级护师363名,主管护师115名。所有护理人员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名。两组的年龄、学历、职称等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夏光红;乎尔西旦·阿巴白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68例分析

    目的:观察宫缩剂用于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因宫缩乏力引起胎儿娩出至产后2h内出血量≥500mL的病人68例,在常规给予按摩子宫、注射缩宫素、卡孕栓舌下含服给药治疗无效后,采用欣母沛宫体或肌肉注射,重复使用间隔15分钟。结果:68例病人中,62例显效,3例重复注射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达95.5%,有7例出现1种或1种以上不良反应。表现为面部潮红、头痛、恶心、呕吐、胸闷,不良反应发生率达10.2%。结论:宫缩剂用于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显著。

    作者:苏丹;谢维青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及严重污染创面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对30例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及严重污染创面行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术,执行保持创面持续有效的负压、引流管的护理、预防的漏气发生、严密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性质和数量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9例病人持续负压引流5~7d,创面经植皮后再次进行持续负压封闭引流后植皮全部成活,创面愈合,12例病人持续负压引流7~14d后,创面经植皮加带蒂皮瓣修复术创面愈合,9例创面经植皮纱包加压包扎植皮成活治愈。结论:持续负压封闭引流不仅具有引流通畅、不易堵塞管腔的优点,而且还能及时清除引流区渗出物和坏死组织,有利于改善局部微循环和促进组织水肿消退,负压下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同时抑制细菌的生长,并与周围环境隔离,减少外来感染的可能,从而加速创面愈合。认为保持创面持续有效的负压、对术后管道落实综合护理措施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史秀凤;杨作勤;刘艳梅;杨丽;薛倩;王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我市某单位职工体检的血脂分析报告

    目的:分析该单位查体职工的血脂情况,以了解该单位职工的健康状况,为其相关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对象为2012年12月在我院体检的272名男性职工,血脂检测用酶比色法。结果:该单位职工血脂异常率高于我国平均人群。结论:血脂检测应该纳入该单位健康体检项目的范围,对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的发现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宋守花;张光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肝癌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护理方法和经验,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对我科144例患者进行介入前、介入中、介入后护理,积极给与健康指导。结果:本组症状改善104例,症状稳定28例,恶化12例。3个月生存率91.3%,6个月生存率83.2%,12个月生存率64.6%.结论:肝癌介入治疗患者辅以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增加治疗效果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张智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处方对高血压患者遵医用药及生活方式的研究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处方在高血压方面的价值,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及其生活质量。方法:将8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0例。对照组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指导,出院后保持联系。试验组住院期间至出院后制定健康教育处方,随访两年。比较两组高血压患者并发症及住院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对高血压的相关知识及测血压频率、遵医用药、生活方式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住院频率及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表明对高血压患者制定全面的健康教育处方,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水平,可减少高血压患者的并发症及住院频率。

    作者:毛玉芳;余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女飞行员疗养期间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1例

    1临床资料女,33岁,已婚,飞行员,飞行时间800h,健康疗养入院。入院当日诉有轻度头晕和疲乏,自认为是路途疲劳和列车上空调温度过低所致,故未向医生禀报。第2日夜间自觉头晕加重,四肢酸痛,伴有口干咳嗽,无痰,无咽痛,无畏寒发热,值班医生以“上感”予速效伤风胶囊、抗病毒口服液口服,症状稍有好转。第三日16:00时诉头痛头晕,畏寒发热,四肢酸痛加重,并伴有咽痛。查体:T39°,急病面容,颜面潮红,精神差。检查见口唇干燥,舌苔厚白,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充血,表面糜烂,有炎性分泌物,两扁桃体各有2~3个0.5cm~0.8cm大小脓点,咽后壁充血。急查血常规:WBC8.9×10e9/L,GRAN80%,余未见异常。胸部透视未见异常。诊断: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立即予以头孢曲松钠(皮试阴性)2.0静滴,Bid,氧氟沙星注射液0.2静滴,Bid,并予以湿毛巾头部冷敷。夜间体温一度达40°C,出现烦躁伴轻度谵妄,予以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mml退温,湿毛巾敷头,静滴5%糖盐500ml和维生素C(2.0g)和B6(200mg),次日体温维持在37.0°C ~38.5°C之间,治疗三天后临床症状消失,复查血常规正常,再予巩固治疗三天,扁桃体脓点愈,无肿大。出院诊断: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治愈)。飞行结论:飞行合格。

    作者:刘喜楠;王道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