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2例重度烧伤病人护理体会

苏秀蓉

关键词:基层医院, 重度烧伤,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重度烧伤病人的护理方法,以减少重度烧伤病人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通过对病人实施严密隔离、特护、生命体征及出入量进行严密监护,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疗效满意。结果:护理措施实施后,重度烧伤患者全部抢救成功,均获痊愈。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注射用维生素C与注射用阿昔洛韦存在配伍禁忌

    注射用维生素 C.用于治疗坏血病,也可用于各种急慢性传染性疾病及紫癜等辅助治疗;慢性铁中毒的治疗;特发性高铁血红蛋白症的治疗。其形状为无色或微黄的澄明液体。注射用阿昔洛韦用于1.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用于免疫缺陷者初发和复发性粘膜皮肤感染的治疗以及反复发作病例的预防;也用于单纯疱疹性脑炎治疗。2.带状疱疹:用于免疫缺陷者严重带状疱疹病人或免疫功能正常者弥散型带状疱疹的治疗。3.免疫缺陷者水痘的治疗。4.急性视网膜坏死的治疗。其形状为白色疏松块状物或粉末。

    作者:范新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析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的变化对围产期管理的影响

    目的:浅析国际妊娠合并糖尿病研究组织(IADPSG)推荐,美国糖尿病学会(ADA)2011年1月采用,2011年12月1日我国亦开始执行的新的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下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围产期管理的影响。方法:抽取2008年5月-2011年9月在我院分娩依照原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确立的GDM病例42例为A组,2013年1月-2013年8月在我院分娩依照新的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确立的GDM病例12例为B组,对比两组孕产妇发病率、孕产妇及围产儿并发症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妊娠期糖尿病新的诊断标准下,GDM发病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病例妊娠高血压、巨大儿、死胎、新生儿低血糖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学意义。B组病例入院分娩时空腹血糖(FPG)普遍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新的诊断标准下,GDM发病率升高,但经过围产期的干预处理,降低了孕妇母胎的并发症。

    作者:文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早期护理干预对腹胀的影响

    目的:分析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早期护理干预对腹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80例分为对照组(90例),给予常规护理;与观察组(90例),给予饮食、体位、早期锻练和心理等护理干预,观察、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腹胀发生率和肛门排气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腹胀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比对照组短,两组差异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妇科腹腔镜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患者术后腹胀症状,使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作者:彭艳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两种胸腔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采用细胃管与常规胸腔闭式引流管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01月~2013年06月在我院需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的6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1例应用细胃管作为胸腔引流管,对照组29例应用常规胸腔闭式引流管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切口疼痛程度、引流管拔管时间及并发症等临床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疗效、拔管时间和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实验组在切口疼痛程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对于常规胸腔引流管而言,细胃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性高,可明显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玉学;徐绍敏;董泽清;李陆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孙思邈《千金方》将妇科篇前置的探秘

    《千金要方》妇人篇三卷,共有论十八条、药方五百六十三首、灸方二十八首,对唐以前的妇科著作做了系统的总结,并结合了孙思邈本人的临床经验,对后世妇产科学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千金要方》三十卷涉及内外妇儿、杂病、养生、脉诊、针灸等临床各科,各科均方论齐全,对后世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但是孙思邈为何将妇科卷前置呢,可见孙氏非常重视妇科,绪论后紧跟的第二、三、四卷即为妇人卷。他说“夫妇人之别有方者,以其胎妊生产崩伤之异故也。是以妇人之病,比之男子十倍难疗。妇人者,众阴所集,常与湿居,十四以上,阴气浮溢,百想经心,内伤五脏,外损姿颜,月水去留,前后交互,瘀血停凝,中道断绝,其中伤堕不可具论矣。然五脏虚实交错,恶血内漏,气脉损竭,或饮食无度,损伤非一,或疮痍未愈,便合阴阳,或便利于悬厕之上,风从下入,便成十二痼疾,所以妇人别立方也。”孙思邈将妇人病归纳为十二经、九病、七害、五伤、三痼等三十六病,并指出妇人病难治的原因:“女人嗜欲多于丈夫,感病倍于男子,加以慈恋、爱憎、嫉妒、忧恚、染着坚牢、情不自抑,所以为病根深,疗之难瘥。”其中孙氏又将求子篇置于妇人卷之首,认为“阴阳调和,二气相感,阳施阴化”方能得子,并指出“凡人无子,当为夫妻俱为五劳七伤,虚羸百疾所致,故有绝嗣之殃……胎产之道始于求子,求子之法,男子贵在清心寡欲,以养其精;女子应平心定志以养其血”。治疗上主张男女同治,“绝嗣之殃,夫治之法,男服七子散,女服紫石门冬丸,及坐药荡胞汤,无不有子也”[1]。另外孙氏还提出妇人在妊娠时务以养胎保胎为要,“妊娠受胎后应居处简静,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弹琴瑟,调心神,和情性,节嗜欲,庶事清净,生子皆良”。《千金方》中还附有徐之才的逐月养胎法,以及妊娠饮食禁忌。对于产后护理,孙氏主张“凡产后满百日,方可会合,不尔,至死虚羸,百病滋长,慎之。”对于哺乳,则强调“凡乳儿不欲太饱,饱则呕吐,每候儿吐者,乳太饱也,以空乳之即消”、“母欲寐则夺其乳,恐填口鼻,又不知饥饱也”。在产后病的治疗上,孙氏认为产后多虚多瘀,“妇人产讫五脏虚羸,维得将补,不可转泻,若其有病,不须快药,若行快药,转更增虚,就中更虚,向生路远”、“凡产后七日内,恶血未尽,不可服汤,候脐下块散,乃服羊肉汤”。一则嘱产后多虚,宜补而不可转泄。另强调产后多瘀,不可早进补益[2]。

    作者:于丽霞;隋娟;李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消化性溃疡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给予泮托拉唑联合奥硝唑及左氧氟沙星静点,对照组给西咪替丁联合奥硝唑及左氧氟沙星静点,一周后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93.9%,对照组显效率75.5%。两组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5)。结论:泮托拉唑联合左氧氟沙星及奥硝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有显著疗效。

    作者:闫建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及预防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术后预防,观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及相应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收治的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密切观察、积极预防,对3例发生DVT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术后早期密切观察和预防可及时发现DVT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并发DVT,采取积极的预防和适宜的护理措施,可有效地防治DVT,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莉;张荣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艾司洛尔对麻醉期间高血压降压作用的观察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对麻醉期高血压的降压作用。方法:选择高血压患者20例,ASAⅡ-Ⅲ级,10例有不同程度左心室肥厚,8例伴有偶发室早,肝肾功能正常,麻醉诱导用咪达唑仑0.02mg/kg,芬太尼5ug/kg,丙泊酚2.0mg/kg和维库溴铵0.1mg/kg,快速诱导气管内插管后开始手术,选择在气管内插管即刻或手术开始后血压升高超过基础值20%以上为研究对象,即静脉内注射艾司洛尔10mg,观察用药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的变化。结果:1-3分钟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下降明显,作用的高峰在5分钟左右。

    作者:才力夫;姜丽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残胃胃炎胃镜和X线、超声诊断比对分析

    目的:探讨胃镜和X线气钡双重造影、超声对残胃胃炎诊断优劣,寻找佳检查手段。方法:收集120例胃镜、X线气钡双重造影、超声检查的残胃炎病例,胃镜检查阳性率为95.8%,上消检查阳性率为92.5%,超声检查阳性率为78.3%。结论:胃镜检查和X线检查对诊断残胃炎有相当高的价值,超声无痛性、无辐射广为病人接受。

    作者:范瑜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原因及早期干预后的预防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90例产妇临床护理资料,总结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原因及早期干预方法。结果:产后抑郁症以生理因素、社会因素为主要发病原因。结论:产后抑郁症发病率高,应受到重视。早期干预对预防产后抑郁症有明显的效果。

    作者:杨仙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141例慢性重度乙型肝炎患者凝血功能与HBV标志物模式 HBV-DNA载量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慢性重度乙型肝炎患者HBV标志物模式(HBV-M )、病毒载量(HBV-DNA)与凝血功能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临床诊断为慢性重度乙型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141例,对照组为同时期健康体检人员46例。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标志物模式(HBV-M)、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乙肝病毒DNA载量(HBV-DNA),同时检测凝血功能四项(PT、APTT、TT、FIB)。依HBV-M将研究对象分为五组:A组(HBsAg+HBeAg+HBcAb+),B组(HBsAg+HBeAb+HBcAb+),C组(HBsAg+HBcAb+),D组(HBsAg+HBeAb+),E组(HBsAg+),F组(HBeAb+);依HBV-DNA载量将研究对象分为7组:第1组(HBV-DNA载量≤103)第2组(103

    作者:杨娜;蒲泽宴;刘禄;李文凯;魏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小儿先心病术后呼吸窘迫综合征超声诊断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对先心脏病术后确诊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研究发病特点及确定诊治原则提供帮助.方法:搜集我院自2006.7-2012.2先心病术后发生ARDS的患者,进行手术前后超声检查结果回顾性分析,超声检查过程中均采用左侧卧位及平卧位,分别于胸骨旁,胸骨上窝,剑突下采取图像,测量心脏各大血管径线、缺损部位的大小及血液分流情况、各房室腔内径、左右心室舒张末和收缩末容量、搏出量及射血分数,并对肺动脉压力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术前左室间隔缺损大小为9-17mm,主动脉瓣环内径约为12-18mm,主动脉骑跨率约为50%-80%,右室流出道或肺动脉前向血流速小值大于3.8m/s,术后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VED大于术前,右室舒张末期前后径RVED小于术前,而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内径较术前均有增宽,证实本组主要为RV扩大、LV较小的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结论:左心发育情况及左心功能,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发育情况是术后常见并发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关键因素。

    作者:李俊青;贺焱;谢楠楠;谷青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3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临床治疗与观察

    目的:主要探讨盐酸氨溴索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加重期中的辅助治疗效果,以不断改进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治疗措施,提高治疗质量,为患者的生命健康予以保障。方法:选择作者所在医院的3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从1号到32号进行排序,并根据单双号将他们随机等份的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保持两组患者在各项临床数据上的可比性。对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性的镇咳、祛痰、抗感染、吸氧以及解痉平喘等治疗措施,对观察组在常规性的治疗措施之上,进一步予以他们盐酸氨溴索进行辅助治疗,后对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分析出两组治疗效果的优劣。结果:根据相关疗效判定标准进行观察,观察组的16例患者中获得显效治疗效果的有11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16例患者中获得显效治疗效果的有7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1.25%,两组在治疗的总有效率上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盐酸氨溴索进行慢性阻塞性肺病加重期辅助治疗,能够取得比单纯的常规治疗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加大推广与实践力度。

    作者:陈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支原体肺炎的X线分析

    肺炎支原体是引起儿童和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PA)的重要致病菌之一,占CPA的10%-40%,其中儿童是及年老体弱者是MP的易感人群[1-2]支原体肺炎经呼吸道传播,引起支气管粘膜及周围间质充血水肿、多核粒细胞侵润。在成人中,男、女无明显差异,本文收集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经临床确诊支原体肺炎共110例进行临床及X线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10例支原体肺炎中,儿童76例,成人34例,全年均有发病,以冬春两季发病率较高共82例(74.54%),以上研究中110例支原体肺炎短期恢复均较好,大多只需实验室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MP-IgM 或咽拭子MP-PCR及肺部X线检查,少数患者合并胸腔积液、血尿需其他影像学诊断。

    作者:欧阳长城;余小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无创呼吸机临床应用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临床应用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收集我院呼吸内科2012年收治的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无创呼吸机临床应用有显著的效果,同时也给患者心理和生理带来负面影响。结论:临床护理中处理好负面影响就能取得患者密切地配合,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就能更快地康复出院。

    作者:姚伟;兰晓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如何在分娩过程中减少医疗纠纷

    目的:探讨分娩过程中如何有效的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谢曼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患者静脉穿刺成功护理对策及心得体会

    成功穿刺静脉是基础、常用的一项护理技术操作方法,不仅取决于护士的穿刺技术,还与护士的心理素质有极大的关系。如何根据老年患者手背静脉血管的特点、位置及病情选择不同的穿刺方法,妥善固定与正确拔针的方法来保护好患者局部皮肤及血管,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我们通过对近三年来中医科住院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体会进行总结,探讨老年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的护理对策。

    作者:刘改枝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排队叫号系统在社区门诊输液流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排队叫号系统在社区门诊输液流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发放调查问卷,对比使用排队叫号系统前后社区门诊输液患者的满意程度,探讨排队叫号系统在社区门诊输液流程中的优势与不足。结果:采用排队叫号系统后,大大缩短了患者的等待时间(P<0.01),减少了排队环节,没有出现插队与混乱的现象,患者的满意度较以前大幅度提高(P<0.01)。结论:应用排队叫号系统在社区门诊输液流程中,可以节省人力资源,缩短患者输液时等待时间,提高患者的服务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林雪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士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

    目的:对护士针刺伤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防范措施。方法:利用问卷调查形式对500名临床一线的护理人员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被调查的护士中,被针刺伤者达60%以上,且大多数护士未接受过预防职业性损害的培训。结论:预防针刺伤,做好职业性防护势在必行。

    作者:朱宝琴;金玉华;王艳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的专病护士出院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的出院健康指导。方法:对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实施健康教育及护理指导。结果:通过对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实施健康教育及护理指导,提高病人的遵医行为,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财枝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