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建峰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80例,上述患儿采用数字随机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退热、镇咳祛痰等对症治疗,同时均给予阿奇霉素每天10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连续应用3天,而后停用4天,反复应用3个疗程。对照组采用以上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每天0.5ml/kg静脉滴注,连续应用3~5天。记录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退热时间、咳嗽好转时间、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评定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临床疗效评定总有效率为7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好转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能够显著改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症状和体征,缩短住院时间,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霍春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7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结果:两组干预后FM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同干预前比较均明显改善,干预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干预组FM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单玉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总结分析儿童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提供该病的诊断治疗线索,供临床参考使用。方法:将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46例突发性耳聋儿儿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给予糖皮质激素和抗病毒治疗,在此基础上给观察组患者加用高压氧治疗,对两种治疗方式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两组患儿相对于入院时治疗后听力均有好转,但是使用高压氧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3.91%)疗效比对照组(治疗有效率39.13%)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突发性耳聋是对儿童危害性极大的一个疾病,其发病原因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联合使用高压氧治疗可显著提高疗效,促进患儿听力改善。
作者:杨昌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明确中医本科护理课程教学内容的科学指标体系。通过科学的测试手段,分析现状,获得中医本科护生临床能力的综合指标,作为传递信息,以反馈教学内容的差距与不足。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实习的本科护生1024名,为主要调查目标。结果:从社会因素的影响、学校因素中的影响、教学因素中的影响、学生因素中的影响、影响临床能力的相关测试等5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论:本调查结果分析出影响中医本科护理教学与临床实践之间偏离度的主要因素,在护生的人文思想和行业责任感上影响值都是较高的,而在抢救能力、假期实践活动及科研活动等影响值较低。因此有关教改措施应主要放在以上几个方面,提高教改的效率,并使中医学子更快更强的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作者:王洋;赵东旭(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选择不同注射部位、运用局部手指按捏、分散注意进针力的方法,在肌肉注射时减轻患者疼痛的效果。方法:将400例成年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每组各200例。A组按照传统“十字定位法”和“两快一慢”无痛肌肉注射法注射,B组按臀中小肌定位法,进针前局部手指按捏,进针时分散其注意力,同时做到“两快一慢”进行注射。结果:B 组患者在肌肉注射时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 A 组。结论:应用改良无痛注射法在肌肉注射时可明显降低患者的疼痛,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黄玲;翟佳;刘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肥胖/超重的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68例肥胖/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利拉鲁肽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降糖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结束时FPG 2hPG HbA1c TG HOMA﹣IR BMI均下降,HOMA﹣β升高。组间比较观察组更明显,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有部分患者胃肠不良反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低血糖反应。结论:对于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利拉鲁肽联合口服降糖药可显著改善血糖、降重、降脂、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世敏;魏丽;邱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在生产和生活中,凡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均会产生一氧化碳气体,如果防护不当或通风不良,吸入过量的CO后均可发生急性中毒。现将我科收治钡盐公司发生不同程度急性CO中毒4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4例均为男性,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26岁,在突然停电的情况下吸入高炉燃烧不充分释放的高浓度CO气体。主要症状:头痛、头昏、胸闷心悸、恶心乏力3例,意识模糊、呕吐、谵妄、幻觉、频繁抽搐一例,惊厥、中度昏迷2例。体查:呼吸、脉搏增快4例,发热1例,血压升高1例。瞳孔改变,对光反射迟钝2例。腱反射减弱1例,肌张力增高1例。辅助检查: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升高2例,心电监护:心动过速2例(一天后变为心动过缓),根据《职业性急性CO中毒诊断标准》,诊断时属于轻度中毒1例,中度中毒1例,重度中毒2例。
作者:吴晓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的应用实践与探索。方法:对我科2011年11月以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护士综合素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对护士满意度提高。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有利于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终实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从而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何水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和钢板悬吊两种不同固定方法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的手术方法与疗效。方法:2005年9月-2013年9月收治24例单侧膝关节单纯ACL损伤的患者,根据ACL重建时选用固定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B组,A组12例,完全采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B组12例,采用钢板悬吊法固定。所用手术病人的移植物均选用自体股薄肌肌腱和半腱肌肌腱编织缝合而成。手术后平均随访12月,根据Lysholm评分系统来评估膝关节手术前和手术后稳定性。结果:A组、B组手术前后对比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后A组、B组对比,B组优于A组,各项指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镜下应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和钢板悬吊两种不同的固定方法重建膝关节ACL,通过早期6月-2年随访结果,患者疗效满意,无感染、膝关节松弛打软等不良后果,而且采用自体肌腱作为移植物,患者无排异反应,相对医疗费用少,取材方便;钢板悬吊固定手术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闫宇旺;刘国亭;杨文国;孙宏武;刘琦;陈刚;蔡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主要阐述山楂叶的主要化学活性成分、药理作用以及心肌缺血再灌注实验。
作者:王军;张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麻醉苏醒期是指从麻醉用药停止到患者自主呼吸、意识、肌肉张力恢复的这段时间。因为麻醉深度变浅或消失,患者自我保护性反应逐渐加强,血液动力学、呼吸方面的一些不良反应易发生在此阶段[1]。因此,如何做好气道管理更是患者安全度过苏醒期的重要措施和关键。1临床资料我院复苏室2012年10月~2013年3月共收治在全麻气管插管下手术的患者1468例,其中男826例,女642例;年龄大86岁,小2岁。2带管的管理2.1用物的准备:接到患者即将进入 PACU,根据麻醉医师的医嘱,备好床单位,调整好呼吸机各项参数,使之处于待机状态。准备负压吸引装置,选择合适型号的吸痰管,无菌手套及生理盐水等。
作者:陈丽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COPD 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患病率和死亡率高。肺炎是指包括终末气道、肺泡腔及肺间质等在内的肺实质炎症,当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呼吸频率≥30次/分,PaO2<60mmHg,动脉收缩压<90mmHg等征象时即可诊断为重症肺炎,对老年患者的健康威胁极大,病死率高。我科于2013年8月收治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肺炎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晓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老年髋部骨折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尤其是粗隆间骨折的病人。目前,全球髋部骨折的发生率每年超过170万,预计2050年达到每年630万人。该类患者通常合并多种内科疾患,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死亡率及致残率高,终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自AO/ASIF推出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PFNA)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近端、股骨粗隆间骨折之后,由于其具有微创、机械力学和生物力学特性好等优点,应用非常广泛。我院自2010年至2012年采用PFNa不用牵引床闭合复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0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闫庆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在功能上对单细胞或其他生物粒子进行定量分析和分选的检测方法。在近些年的研究中,将流式细胞术应用于免疫学检查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本研究对流式细胞术的原理和在免疫检查中的应用做了一定的阐述,后对流式细胞术将来的发展做了一个展望。
作者:胡惠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26例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病例分析,总结对本病诊断及临床外科的治疗经验,提高胃肠外科医师对缺血性肠病的诊断和治疗的认识,初步的了解缺血性肠病的发病的基本临床特征。方法: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救治的2009年1月到2012年12月的26例缺血性肠病的病例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的资料分析方法。结果:本组26例患者全部行剖腹探查手术,3例死亡,死亡原因分别为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因经济原因失去治疗时机放弃治疗。结论:缺血性肠病无特异性的临床特征,误诊、漏诊率较高,应当准确把握时机,尽早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作者:华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不同的流动人口罹患消化道,呼吸道,接触性,血液传染病等。流动人口传染病管理对策主要从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管理制度,落实流动人口国家公共卫生服务内容;根据流动人口的特点,加大宣传力度,实行多种形式的免疫服务等方面入手。
作者:罗桂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病案信息化的开发与应用,提高其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9年日照市人民医院相继应用HIS系统和RIS系统和PACS系统,建立“乳腺癌及癌前病变”档案库,从这一个案,研究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对某一病种医疗档案的建立,及其在病人复诊、随访、医疗教学和科研的应用,并与传统纸质资料档案方法建立某一病种档案库管理方法对照。结果:通过HIS、RIS和PACS系统,能有效建立“乳腺癌及前驱病变”数据库,建立病人临床病理医疗档案,方便病人复诊、随访和统计分析,较好地应用于医疗教学和科研,实现病案信息化的开发与应用。结论:基于HIS、RIS和PACS系统,可建立病案网络信息化,提高其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的应用。
作者:梅岚;郭小艳;王刚平;张红;张晓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生殖道感染是女性常见病,目前我国各类医疗机构门诊55%~80%的患者与生殖道相关[1],生殖感染得不到正确的治疗可导致慢性盆腔炎、不孕症、异位妊娠等[2],所以规范生殖器感染的诊治,合理使用抗生素可降低国民医疗费用,提高人口素质和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常见的生殖道感染的抗生素应用进行简述。1阴道感染阴道感染性疾病约占妇科门诊的三分之二。常见的阴道感染包括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滴虫性阴道炎(TV)、细菌性阴道炎(BV)和萎缩性阴道炎。
作者:张金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围术期护理措施。通过手术前有效地改善心肺功能,手术后对循环系统检测,呼吸道管理,胸腔引流管的管理,对患儿进行精心的护理,及时发现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本组患者580例,10例死亡,死亡率为1.72%,有效地降低了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结论:加强围术期护理是降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因素。
作者:朱国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舌癌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口腔癌32.3%-50.4%,好发于40-60岁。由于舌体有丰富的淋巴管和血液循环,加之舌活动频繁,故舌癌早期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手术是治疗舌癌的首选方法,一般在切除原发灶的同时,行颈淋巴清扫术。术后并发症较多手术风险大,尤以呼吸道并发症多见。围手术期针对个体实施相应护理,进行呼吸道并发症的预防,是促进患者平稳度过手术期,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的关键。我科自2010年至2013年手术治疗8例舌癌患者,围手术期进行了护理干预,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010年至2013年共手术治疗8例,其中女性1例,男性7例;年龄大65岁,小40岁;均有吸烟史、嚼槟榔习惯、喜食滚烫食物。
作者:何永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