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消化性溃疡临床治疗体会

闫建峰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 泮托拉唑, 西咪替丁
摘要: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给予泮托拉唑联合奥硝唑及左氧氟沙星静点,对照组给西咪替丁联合奥硝唑及左氧氟沙星静点,一周后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93.9%,对照组显效率75.5%。两组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5)。结论:泮托拉唑联合左氧氟沙星及奥硝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有显著疗效。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鼻部疾病诱发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临床诊治

    目的:探讨鼻喷激素治疗鼻源性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于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就诊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鼻源性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者进行追踪治疗及随访。结果:应用布地奈德后患者涕倒流、慢性咳嗽、鼻堵、头痛等主观症状逐渐改善,8周后症状明显改善(P<0.05)。结论:鼻喷激素对鼻源性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谷曼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一例血小板无力症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

    血小板无力症(Glanzmann.s thrombasthenia, GT),作为临床上罕见病的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血小板功能缺陷性疾病[1],临床护理经验及措施较少,而有关儿童血小板无力症的报道更是鲜有报道,现就我科1例血小板无力症患儿报告如下。1病例简介:患儿,女,2岁,家属发现患儿脸色苍白半天,呕咖啡渣样物半小时,于2012年5月22日急诊入院。入院时患儿面色、口唇苍白,皮肤可见散在出血点,就诊过程中呕咖啡渣样物约200ml。既往史:患儿于2010.10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诊断为“血小板无力症”,期间皮肤仍间断出现瘀斑,予以止血处理后症状控制尚可。T 37.0℃ HR 136次/分 R 24次/分 BP:90/52mmHg,面色、口唇苍白,神志清楚,全身皮肤可见散在出血点及瘀斑,入院后查 WBC 10.82×10^9/L,N 52.9%,L 41.00%,RBC 2.03×10^12/L,HB 68g/L,PLT:252×10^9/L;电解质、肝肾功能、心肌酶谱未见明显异常,治疗上予以输注2单位浓缩红细胞、1单位冷沉淀,维生素 K1、止血敏止血,奥美拉唑护胃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1周后患儿好转,治愈出院。随访至今患者无不适。

    作者:喻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妇产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的分析与策略

    目的:针对产科护理中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进行探讨并加以分析,同时根据相关的不安全因素提出对应的预防策略。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入住出现安全风险的孕产妇21例进行调查,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将这些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总结。结果:患者在护理中所在的潜在危险性因素有:医务人员服务性不强,占78.6%。有64.3%是由于护患沟通不够,有61.9%是由于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不强,有67.9%是因护理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不强,有75.1%是因患者自身因素而导致。结论:在妇产科护理中,全部的护理工作人员及医务人员都要重视并明确自己的职责,严格按照医院的有关规章制度进行执行,及时排除和解决产妇护理中所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做好防范工作,保证患者生命的安全和健康,从而促使治疗及对应的护理疗效获得进一步的提高。

    作者:杨秀芬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多层螺旋CT影像分析

    目的:分析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临床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11例手术病理证实的PSH的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表现。结果:11例均单发,呈圆形、边缘光滑,9例密度均匀、2例不均匀、1例可见钙化。空气新月征2例,血管贴边征3例。6例增强呈明显强化。结论:边缘光整、密度均匀、明显持续强化是PSH的主要特点,“空气新月征”及“血管贴边征”是PSH的典型特点,可进一步提示本病。

    作者:王暖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护理干预的效果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化疗时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NHL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化疗期间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的焦虑状况明显改善,患者遵医行为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HL 患者化疗时进行个体化护理的干预,能改善患者的焦虑状况,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提高疗效,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

    作者:覃舒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1例静脉泵入盐酸胺碘酮外渗患者的护理

    胺碘酮注射液具有膜的抑制及延长膜电位的作用,能阻断折返激动,降低心肌组织复极的不均匀性,从而达到治疗心律失常的目的[1]。临床上用于危及生命的阵发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的终止和预防,也可用于其他药物无效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包括合并预激综合征者及持续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电转复后的维持治疗。2012年12月,我科在为患者经手背静脉泵入盐酸胺碘酮时引发胺碘酮外渗,致局部肿胀、疼痛、感染。经及时对症处理后,第9天痊愈。现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45岁。因言语不清、左侧肢体活动不灵1天,以“脑干梗塞”收入我科治疗,患者往有心房纤颤病史,左侧肢体上下肢肌力0级。住院第2天晚18:00患者突然出现心悸、胸闷不适。立即给予持续心电监护,示心率140-190次/min,心电图提示:房扑、急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部分 ST-T 改变。给予5%葡萄糖50ml+盐酸胺碘酮300mg 用微量泵以10ml/h 速度泵入,19:00持续心电监护示:心率140-160次/min,将胺碘酮泵调至8ml/h泵入。22:20时发现左侧手背穿刺处液体渗漏,渗漏面积约3cm×2.5cm 大小。拔出针头后按压穿刺点,并在另一侧手背应用留置针穿刺继续泵入,至次日晨8:00交接班时发现患者左侧手背明显肿胀,触碰疼痛剧烈。局部皮肤温度较高,指导患者抬高患肢,给予新鲜老土豆洗净切片(约0.5 cm 厚)贴于局部皮肤肿胀处,外用保鲜膜覆盖,用胶带固定,每2小时更换土豆片一次。第2,3天症状稍有改善,第4天,手背肿胀明显改善,触碰疼痛明显减轻,但是用棉签按压穿刺点处有少许脓性渗出物。给于0.5%的碘伏棉签沿血管走向,向离心方向挤压局部,从针眼处挤出少许脓液,然后消毒处理后,用安普贴薄膜贴在患处。并遵医嘱给与阿奇霉素口服。第5天,安普贴薄膜膨胀、发白。揭开安普贴薄膜,继续给于0.5%的碘伏棉签沿血管走向,向离心方向挤压局部,脓液基本消失,给予0.5%的碘伏消毒处理后更换新安普贴薄膜。第9天,揭开安普贴薄膜后,棉签按压局部没有脓性渗出液。局部皮肤颜色基本恢复正常,触疼消失。

    作者:王海英;宫云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肺癌胸壁转移1例

    患者女,52岁,因发现左侧胸背部肿物1个月,左肺上叶肿物1周,而于2012年09月3日来我院就诊。患者于入院前1个月,在洗浴时发现左侧胸背部肿物,无明显自觉症状。患病后未在意,来院检查时发现左肺上叶肿物。患者自发病以来,偶感咳嗽,无咳痰及咳血,无头痛、头晕,无腹痛、腹胀,体重略减轻,无吸烟史。体格检查:一般状态尚可,营养中等,神清语明,自动体位,查体合作良。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胸廓对称,两侧肋间隙无明显增宽及变窄,两侧触觉语颤无明显增强及减弱,在左侧肩胛下方胸壁可触及约2.0×2.0cm的肿物,表面光滑,界限清,有轻度触痛,移动度差,未触及骨擦感及握雪感,叩诊双肺为清音,听诊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

    作者:张玉辉;冷维刚;牛恒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医院现行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中的薄弱环节及完善措施

    健全、有效的医院内部控制,对医院实现发展目标,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加强竞争力,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从医院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入手,分析了医院现行内部控制执行中的薄弱环节,并就此提出了具体的完善措施。

    作者:闫志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4000张门诊处方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应用调查

    本文介绍了随机抽取澜沧县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度门诊处方4000张,进行回顾性调查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我院门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使用率为28.1%;1124张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处方中,合理应用处方858张,占76.3%。不合理应用处方266张,占23.7%。

    作者:刘琼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迪瑞FUS-2000全自动尿液分析工作站性能评价

    目的:评价FUS-2000全自动尿液分析工作站检测尿液有形成分的性能。方法:随机选取200份新鲜尿液样本,对FUS-2000进行准确性、重复性、检出限、识别率以及携带污染率的检测。结果:FUS-2000的对低值与高值的重复性分别为12.16%,4.88%;检出限达到100%;对红细胞、白细胞与管型的符合率分别达到74.88%、82.76%和73.89%,假阴性率为2.46%;稳定性检测的重复率为5.35%;携带污染率为0.05%。结论:FUS-2000可提供清晰的图像信息,且样本无需离心、检测速度快,省时省力,其检测结果准确性好与镜检结果符合率高,综合性能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杜东娜;王敬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ITS2序列鉴定临床分离丝状真菌

    目的:建立以ITS2为靶序列鉴定临床分离丝状真菌的分子生物诊断方法。方法:利用通用引物扩增真菌核糖体转录间隔区2(ITS2),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在GenBank中对测序结果进行Blastn等分析。结果:9株真菌测序结果与表型鉴定符合,鉴定出7株临床分离丝状真菌。结论:ITS2测序可以作为临床丝状真菌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之一。

    作者:吴奎海;马均宝;崔东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8月-2013年2月在本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47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并将患者的临床疗效作回性分析。结果:47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的手术穿刺成功率为100%,临床总有效率为1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38%。结论: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手术成功率高,治疗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春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0~7岁小儿臀部肌肉注射抱卧姿势探讨

    臀部肌肉注射是每一位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操作技能之一。0~7岁的小儿由于生理、心理的特殊性,在执行臀部肌肉注射时,给护理人员的安全操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随着医疗行业法律法规的逐步健全,公众自我维权意识大大增加,对医疗安全更加关注,这就需要每一位护理人员细心,安全地执行每一项操作,严防医疗事故的发生。

    作者:张艳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格林巴利综合症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

    格林-巴利综合征亦称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主要临床特征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的多发性脊神经根(或伴脑神经)麻痹和肢体瘫痪的一组自限性疾病。病人出现呼吸麻痹时死亡率极高,若及时改善呼吸功能是抢救病人的关键,而气管切开及实施辅助呼吸是其重要手段。气管切开术又称气管造口术,是为了保证气道畅通,将病人颈部正中气管上段前壁第3~5气管环切开,并插入气管套管或硅胶管套管,以开放呼吸道,改善呼吸的手术。我科自2012年7月~2013年7月共收治12例格林-巴利综合征病人,均出现呼吸困难,经过及时气管切开抢救及呼吸机辅助呼吸,对病人实施身心护理,转危为安,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白芍总苷的临床应用与制剂研究进展

    白芍总苷是从传统中药白芍干燥根提取的有效部位,具有抗炎、免疫调节、保肝等作用,目前剂型主要有片剂、胶囊等,常用于慢性肝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的治疗。本文综述了近年白芍总苷除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肝炎等以外的临床应用和制剂研究进展。

    作者:凌庆枝;章聪敏;高莉莉;江海龙;冯定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高血压引发脑出血患者的术后护理探究

    目的:探究高血压引发脑出血患者手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71例高血压引发脑出血的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38例选择综合的护理,对照组33例患者选择常规方法的护理。结果:实验组护理有效率为92.1%,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78.8%,差异较大(P<0.05)。结论:对高血压引发脑出血的患者在手术后进行综合护理,能够使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韩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实践中应用情况。方法:研究我国近几年来有关儿科循证护理的相关研究,分析其结果、结论,总结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实践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等。结论:虽然我国已较早的开展了循证护理的相关研究,但是从EBN运用与儿科护理实践中的研究材料可以看出,我国在儿科方面护理人员对于循证护理的掌握情况仍然不是很乐观,缺乏大量的实验研究,可靠性有待考量。

    作者:王晓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B超监视妇科手术仪配合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探讨B超监视妇科手术仪配合米索前列醇在育龄人群人工流产术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78例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终止妊娠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于术前2小时口服米索前列醇0.6毫克,术中B超妇科手术仪全程操作进行人工流产。对照组术前不用任何药物按传统方法进行人工流产终止妊娠,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疼痛、宫颈口松弛、出血量及手术并发症和手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手术并发症少,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 超监视妇科手术仪配合米索前列醇在育龄人群计划生育手术中具有直观性,术中可动态观察宫腔内情况变化,可减少人工流产术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基层推广。

    作者:赵永华;王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托幼机构感染性疾病与消毒质量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托幼机构感染性疾病与消毒质量的关系,为制定预防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泰安市辖区内9所托幼机构进行调查。结果:托幼机构儿童感染性疾病患病率为29.8%,消毒质量平均总合格率为45.99%。消毒质量监测各项目合格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餐饮具>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表面>室内空气>紫外线灯。致病菌均未检出。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托幼儿童感染性疾病患病率在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表面、总合格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63~8.474,P值均<0.05)。结论:托幼机构消毒卫生质量关系到儿童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建议加强消毒效果监测,加大消毒知识宣传,正确选用消毒剂,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提高消毒质量水平,预防感染性疾病发生。

    作者:赵爱华;马德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金黑子牌野生黑枸杞茶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目的:研究金黑子牌野生黑枸杞茶的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实验观察金黑子牌野生黑枸杞茶对H2O2诱导的红细胞氧化溶血和大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的保护作用。结果:金黑子牌野生黑枸杞茶能够抑制H2O2诱导的红细胞氧化溶血和肝组织匀浆脂质过氧化反应。结论:金黑子牌野生黑枸杞茶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

    作者:赵宁钢;蒋宝平;余云;许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