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护理

刘秀花

关键词:无抽搐电休克, 护理
摘要: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过程,护理措施是综合性的,包括基础护理,麻醉护理,人工給氧等方面。充分的治疗前准备,完善的疗中、疗后护理是确保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顺利完成的必要条件。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三种药物组合安抚治疗有临床症状的龋齿

    自2001-2011年以来使用氧化锌水门汀+碘仿+罗红霉素分散片+丁香油调拌混合物糊剂对有临床症状的龋齿进行安抚治疗,現報告如下:病例:1.视诊检查:患牙有牙面有黑褐色的改变,有食物嵌塞腔洞形成。2.探诊检查:用探针的尖头探测有钩拉或插入的感觉,探测洞低或牙颈部的龋洞时有变软和一过性过敏症状。3.温度刺激试验:患者诉说对冷热酸甜刺激出现一过性敏感和酸痛。4.叩诊检查:阴性。5.X线检查:检查龋洞的深度及其与牙髓腔的关系。6.牙周检查:无牙结石或轻微龈上结石,根尖区未见红肿,牙龈未见充血水肿。共选择此类临床症状的患者有176例,女有109例,男有67例,年龄在15-50岁,但15-30岁占76%。

    作者:孙海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高血压患病率调查及患病判断标准的探讨

    目的:掌握无锡市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现状并对患病判断标准进行探讨。方法:于2012年6-12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45061名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血压测量,并对血压升高者进行非同日3次随访测量血压。结果:通过调查时了解抽样人群的高血压患病史和对调查时血压升高者随访以明确诊断,获得高血压患病率为23.02%,而如果没有随访以明确诊断,则高血压患病率为29.05%。结论:对血压升高者进行非同日3次随访血压后得出的患病率更能准确反映实际患病情况。

    作者:徐明;马文娟;董昀球;杨志杰;董美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四川省基层卫生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现状调查

    通过对四川省各地区基层卫生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调查,了解他们继续教育的现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四川省18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中随机抽取10个市,每个市再随机抽取一两个县(区)做问卷调查。发现基层卫生单位从业人员学历偏低,接受再教育的情况较差,年龄结构以年轻医生为主。因此,本课题组对基层卫生继续教育现状作出了客观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作者:王嘉聆;林志武;黎树冰;孟艳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95例故意杀人案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分析

    目的:探讨肇事肇祸精神病医学鉴定中故意杀人案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对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中95例故意杀人案例的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文结果显示在故意杀人案中以男性、低年龄、低文化程度者居多,作案时多无明显的诱因、作案前也无准备,作案动机多受精神病理影响,伤害对象多以其亲人及邻居、朋友居多,作案后多无自我保护,其中在故意杀人案中精神分裂症者居多。结论:一方面应该把精神卫生知识普及到低文化层次的落后地区,同时应该在有精神病的人群(包括其亲属、邻居、朋友)中宣传精神病防治知识,提高此类人群的警惕性,以避免悲剧的发生;另一方面还应该加强对此类病员的看护。

    作者:王彩霞(通讯作者);高成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目的:探讨应用椎弓根钉棒固定系统复位固定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胸椎骨折52例运用椎弓根钉系统(GSS-Ⅱ)固定,结合椎弓根入路椎管前方减压治疗.结果:本组52例,32例采用短节段固定20例采用长节段固定.26例行椎管探查,其中19例行椎管前方减压术,术后无脊髓神经症状加重.未出现感染,52例伤椎高度及脊椎序列恢复满意.结论:GSS-Ⅱ椎弓根系统复位固定简便、牢固,适用于胸腰椎各个部位长、短节段的复位与固定.

    作者:刘保和;龚乐;陈海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止血的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对内镜下氩离子凝固(APC)止血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在内镜下进行氩离子凝固止血治疗;对照组40例,在内镜下喷洒去甲肾上腺素止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止血疗效,分析两组方法的优缺点。结果:实验组患者完全止血时间、成功止血率、止血操作次数、出血复发率、术后合并症等均显著优越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得良好的治疗,未发生死亡病例,同时未发生因治疗措施而导致的严重不良后果。结论:采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止血治疗消化道出血可明显缩短完全止血时间、提高成功止血率、减少出血复发率、降低术后合并症发生,患者获得较好的治疗,无严重不良反应和死亡病率发生,安全性较高。

    作者:吴同利;华启洋;成金弟;刘永艳;孙凤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病人静脉输液头皮针选择的对比性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型号头皮针对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内科老年病人23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选择患者双侧上肢浅静脉,观察组选用5.5号头皮针,对照组选用7号头皮针,观察2组输液速度,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穿刺时疼痛情况。结果:5.5号头皮针的输液速度能满足内科老年患者输液的滴速要求,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疼痛发生率,与对照组有差异(P<0.005)。结论:内科老年病人选用5.5号头皮针静脉穿刺输液能满足输液滴速要求,可明显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病人穿刺时的疼痛,患者愿意接受。

    作者:仇伟红;张蜜蜜;王艳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方法:对60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患者性别、吸烟史、血脂、血压、血糖等内容,并对其进行Gensini积分判断。结果:男性及体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mmol/L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Gensini评分)显著高于女性及体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mmol/L的冠心病患者,且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患者体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Gensini评分)与吸烟史、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因素无关,对比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医师可利用医学检查方法对冠心病患者体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预测患者可能发生的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情况,并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并对男性冠心病患者给予有效预防措施,降低冠状动脉血管病变危险性。

    作者:刘平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上消化道出血在基层医院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总结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基层医院的护理方法和观察要点,增加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方法:针对临床156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实施积极全面的急救、观察和护理。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细致的观察,配合医生实施抢救,治愈154例,中途转院2例,抢救成功率98.7%。结论:积极做好基础护理,加强病情观察,重视心理护理,密切配合医生积极抢救,是提高护理质量及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张志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B超监视妇科手术仪配合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探讨B超监视妇科手术仪配合米索前列醇在育龄人群人工流产术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78例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终止妊娠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于术前2小时口服米索前列醇0.6毫克,术中B超妇科手术仪全程操作进行人工流产。对照组术前不用任何药物按传统方法进行人工流产终止妊娠,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疼痛、宫颈口松弛、出血量及手术并发症和手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手术并发症少,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 超监视妇科手术仪配合米索前列醇在育龄人群计划生育手术中具有直观性,术中可动态观察宫腔内情况变化,可减少人工流产术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基层推广。

    作者:赵永华;王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药足浴联合口服治疗偏头痛失眠症疗效观察与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联合中药口服治疗偏头痛失眠症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48例偏头痛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口服中药,治疗组联合应用中药足浴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0.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足浴联合应用中药口服治疗偏头痛失眠症,疗效提高,无明显不良反应。针对不同患者个体化护理,是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徐青青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免疫紊乱分析及综合护理效果的研究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数量和比例的变化,观察综合护理模式对其疗效的作用。方法:选择20例UC患者,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Th1、Th2、Th17细胞的数量及Th1/Th2比值,ELISA法测检UC患者综合护护理前后PBMC培养上清中IFN-γ、IL-17、IL-4细胞因子水平,用采用综合护理模式观察其效果,与同期选择的健康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UC患者综合护理前PBMC中IFN-γ+Th1、IL-17+Th17细胞的数量,Th1/Th2比值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综合护理处理后,Th1、Th17细胞的数量及Th1/Th2比值的与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综合护理处理前IFN-γ、IL-17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综合护理处理后,细胞因子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UC患者外周血免疫紊乱在其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可改善其免疫紊乱状态,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

    作者:章丽芳;余道兵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疑似维生素D中毒1例病例分析

    于钧一,婴儿,男,孕36周出生,剖宫产,出生体重2300克,人工喂养,生后两周到我儿科门诊就诊,该婴儿烦躁、多汗、夜惊、睡觉不实,伴有喉喘鸣,因其上述表现我儿科大夫给予其维生素D800IU/日。一周后,烦躁等表现未有减轻,并伴随脐疝,我科大夫给予其维生素D1600IU/d,并配以小儿四维钙1袋/d,再加上其配方奶中含有维生素D7ug/100g奶粉平均含量。服用4周后,来就诊时,该婴儿烦躁不安、恶心、时有呕吐、大便1次/7-8天、体重不增、尿频等表现。我儿科大夫依据其体重不增、烦躁不安、便秘可疑其维生素D中毒。遂嘱咐婴儿家长立即停服维生素D,继续喝配方奶,多喝水。因其奶粉中含有钙,停服维生素D1周后,化验血钙不高,大便1次/2-3日,无恶心症状,时有呕吐,只在睡觉前后烦躁。

    作者:杨卫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探讨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对肝硬化患者肝脏切除术的影响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时对肝硬化患者行肝脏部分切除术时血流动力以及患者手术后苏醒的影响。方法:对在我院自2011年l2月至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80例肝硬化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复合麻醉组(GEA组),另一组为单纯全麻组(GA组),每组有患者40名。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全麻进行麻醉,实验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进行麻醉。记录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 HR和 MAP等指标。结果:本次实验中,T2时间段,GEA组患者HR和MAP指标与GA组患者相比下降幅度更大;T3和T7时GA组的HR及MAP与T0时间段相比有所升高,而GEA组患者水平保持稳定;与GA组比较,GEA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等均缩短,且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应用于肝硬化患者肝脏切除术中效果比较显著,值得我们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龙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新发明酸性清洗复合灭菌消毒剂及其使用方法

    目的:新发明一种酸性清洗复合灭菌消毒剂,用于医院对各类毛刷、玻璃试管、塑料试管架、搪瓷尿壶、陶瓷座便器等物品及传染病房器具的消毒。也可小包装用于家庭消毒牙刷及家有传染病人的物品,用后再清洗厕所便池。方法:用带有盖子的塑料箱作为容器放振荡器上,将需要消毒的物品置于盐酸中,浸泡震荡10min,加入高锰酸钾震荡5min静置15min,加入硫代硫酸钠震荡5min静置20min。消毒液由浓度0.6mol/L盐酸、高锰酸钾和硫代硫酸钠组成,优选的摩尔比为1:0.0315:0.064。稀盐酸在浸泡物品的过程中可以杀死部分细菌和病毒,而高锰酸钾遇有机物即放出新生态氧有杀灭细菌的作用,在盐酸作用下释放出氯气,进一步消毒杀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结核杆菌和细菌芽孢、螺旋体等病原体,灭菌漂白;后再与硫代硫酸钠作用生成硫磺再一步起消毒杀菌的作用,同时还产生有漂白和防腐作用的二氧化硫(毛刷易产生霉菌和真菌,二氧化硫和硫磺对其特效)。结果:该酸性清洗复合灭菌消毒剂集消毒、灭菌、漂白的功效于一体,清洗毛刷缝隙污垢效果好,且具备几重复合杀菌效果,使灭菌范围增加,杀灭病原体是单独消毒剂所不具备的。用后的消毒液还用于清洗医院公共便池,既能消毒,又能清洗干净尿垢等,可用做高效灭菌清厕剂。结论:具有广谱、高效灭菌的酸性清洗复合灭菌消毒剂,可杀灭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放线菌以及真菌、霉菌、寄生虫等。可根据用户的需要盐酸、高锰酸钾和硫代硫酸钠的量设计为三元包装的成品,满足配制0.5L、1L、5L、10L、50L酸性清洗灭菌消毒剂供应市场。通过限定其中各组分的用量及浓度,少或不逸出有毒气体对环境影响小,该消毒剂价廉达到了经济环保。

    作者:方艳玲;程学志;李自创;李凤文;张明昕;王云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慢性泪囊炎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组给予人工鼻泪管植入术。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6.7%,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能提高治疗疗效,减少创伤,加快机体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文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流动人口对不同类型传染病传播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不同的流动人口罹患消化道,呼吸道,接触性,血液传染病等。流动人口传染病管理对策主要从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管理制度,落实流动人口国家公共卫生服务内容;根据流动人口的特点,加大宣传力度,实行多种形式的免疫服务等方面入手。

    作者:罗桂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方式及内容。方法:通过单人指导和集体教育两种形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重点进行基础知识、饮食、心理、运动、药物等方面的健康教育。结果:提高了患者医疗保健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减少了疾病复发频率,促进了患者康复,同时也增加了护士的责任心,密切了呼唤关系。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正确的健康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切必要的护理工作。

    作者:时冬玭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腹部手术术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影响腹部手术术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选取在我院外科行腹部手术,术后发生术口感染的78例患者为感染组,选取78例未发生术口感染的患者为对照组。通过自制的调查表收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等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腹部手术术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结果显示,感染组患者的性别、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情况和对照组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感染组的年龄、身体质量指数、住多人病房的比例、在夏季接受手术的比例、合并糖尿病的比例、备皮至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肥胖、病房病人多、过早备皮、手术时间长是腹部手术术口感染的危险因素(OR值=3.09、2.73、3.01、3.72)。结论:肥胖、病房病人多、过早备皮和手术时间长是腹部手术术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加强健康教育和病房消毒工作、控制病房人数、掌握好手术备皮时机、尽量缩短手术时间以降低腹部手术术口感染的风险。

    作者:肖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原因及早期干预后的预防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90例产妇临床护理资料,总结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原因及早期干预方法。结果:产后抑郁症以生理因素、社会因素为主要发病原因。结论:产后抑郁症发病率高,应受到重视。早期干预对预防产后抑郁症有明显的效果。

    作者:杨仙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