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丽芳;余道兵
目的:探讨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DSG-Ⅲ型辅助治疗慢性乙型性肝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2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患者使用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DSG-Ⅲ型肝病治疗仪)辅助治疗治疗并给予心理护理做好病例选择,注重消毒隔离,创造良好环境等护理措施。结果:对慢性乙型性肝炎患者采用治疗仪照射肝区及针对性护理,患者的舒适度及依从性得到提高,使用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DSG-Ⅲ型肝病治疗的病人临床症状显著改善,肝功各项指标均改善。结论:良好的护理能提高病人对该项治疗的舒适度及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吴勇英;吴登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护理告知程序在内镜黏膜剥离术(ESD)术前、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护理告知程序,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结果:比较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告知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它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张光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微量注射泵输注生长抑素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护理要点,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通过使用微量注射泵输注生长抑素,充分满足了患者的治疗需求,68例患者病情逐渐好转,均痊愈出院,且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效果满意。结论: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有很好的疗效,强调严格控制药物浓度、注射速度及操作规范、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是保证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温占红;李红霞;高秀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7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结果:两组干预后FM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同干预前比较均明显改善,干预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干预组FM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单玉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对策。方法:对156例行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患者出现并发症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30例并发症中出血16例,感染6例,腹腔积液2例,尿外渗3例,气胸1例,结石残留2例。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并细心观察病情和护理是促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术后并发症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作者:王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晚期癌症患者采取多项护理,同时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探讨和分析其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此次所收治的224例晚期癌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为112例。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多项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疼痛以及护理满意度等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癌症患者进行精心的临终人文关怀护理,使得患者的身体疼痛得到了减轻,同时也减少了患者对死亡的恐惧心理,对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身体情况有了很明显的改善。
作者:贺桂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病窦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动态心电图特点。方法:从病窦综合征患者的动态心电图记录中挑选长RR间距≥3.0s的患者,对其病史、临床症状、动态心电图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病窦综合征患者常见于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病、下壁心肌梗死等基础性心脏病;②多数患者均有反复晕厥症状发生,但也有部分患者无明显感觉,此现象在长RR间距>8.0s的患者中尤为常见;③可并发多种心律失常:除窦性停搏及继发的交界性逸搏外,以各种房性心律失常为主,室性心律失常少见。④长RR间距多发生在夜间,而合并有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其长RR间距往往发生于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终止时。结论:动态心电图可作为评估窦房结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王黎;马兰(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老年病人行三瓣膜(主动脉瓣、二尖瓣和三尖瓣)置换术后的临床情况。方法:选择2002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行主动脉瓣、二尖瓣及三尖瓣置换手术的老年病人(年龄≥60岁)18例,观察手术后并发症,评估心功能分级,比较其手术前后心脏彩超(左、右房直径;左、右室直径;射血分数)和胸片(心胸比)结果。结果:术后并发脑出血死亡1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心功能I级2例,心功能Ⅱ级16例,术后右室直径、左房直径、心胸比较术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加强术后治疗和监护,可能可以降低老年病人在三瓣膜置换手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改善病人心功能。
作者:张文;张勤斌;胡大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在围手术期应用心理护理对耳鼻咽喉疾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耳鼻咽喉科入院患者先进行焦虑自评量表测评,将分值在60分以上的中度焦虑者134例作为入选患者,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2例,给予干预组患者一般护理和心理护理,对照组只给予一般护理,应用围手术期患者心理护理评分表进行评分,并用问卷测评患者心理状态改变程度。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入院后SAS、SDS评分无显著差异,出院前SAS、SDS评分有显著差异;干预组入院后与出院前SAS、SDS评分有显著差异,对照组入院后、出院前SAS、SDS评分无显著差异。结论:对患者应用有效的心理护理可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消除抑郁及紧张等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更快、更好地全面康复。
作者:董立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结合我院(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医保血透病人的管理情况,探讨该病种病人的管理难点及对策。方法:以成都市医保局165、155、154号文件规定为依托,结合我院实际情况血透病人按门诊特殊疾病管理的相关对策。结果:通过实施医保政策宣传,医患沟通,信息化管理等对策,使此项工作顺利开展,血透参保人员逐年增加,并受到患者好评。结论:严格执行国家医改政策,加强管理力度,完善信息化管理措施,保障血透参保人员基本医疗,提高血液透析病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彭叶;李小玲;季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安全是指通过持续的危险识别和风险管理过程,将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风险降低至并保持在可接受的水平或其以下。实验室安全包括环境安全、物品安全及人员的安全,通往实验室安全的路径为实验室管理人员的高度责任心,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及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及学生的安全教育。
作者:李艳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CAD/CAM氧化锆全瓷冠桥修复体的临床修复效果。方法:对采用CAD/CAM氧化锆全瓷冠桥为61例患者进行修复,共72件修复体,其中单冠59件,冠桥13件,随访12-36个月,对修复体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期间对61例患者,72件修复体的临床观察结果显示:在黏结12个月,有2颗后牙全瓷冠崩瓷,有一例全冠出现挂探针,但未探入裂隙;24个月时有一颗后牙出现牙髓炎;36个月有3颗牙龈红肿出血;牙龈边缘着色和继发龋未见。结论:氧化锆全瓷冠桥修复体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是一种临床效果满意的修复方式。
作者:陈丽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留置尿管是下腹部手术的基本的操作之一,由于传统的膀胱空虚时拔尿管,常导致病人自行排尿时间延长,排尿困难,拔尿管后易发生尿潴留。为预防尿潴留的发生,我院自2011年2月-12月随机将200例下腹部手术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拔尿管前夹闭尿管,待膀胱充盈有尿意时拔管的方法,与对照组膀胱空虚时拔尿管方法对比,效果满意,不易发生尿储留。
作者:尹宝兰;高学彬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超声诊断甲状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59例在我院接受诊治的甲状腺癌患者为分析对象,对选取对象的超声检查显示的甲状腺二维声像图像进行观察,分析和总结图像中的特征。结果:内部微钙化、无包膜以及低回声对甲状腺癌的鉴别和诊断有较为明显的价值,59例患者,其中低回声型、低回声并钙化型、囊实性并钙化型及等回声型患者人数依次为24例、21例、10例及4例,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6.4%。结论: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甲状腺癌进行鉴别和诊断,诊断准确高,其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参考价值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卢凌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正常患者阴道分娩终止妊娠时机选择。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妊娠期糖尿病于41周终止妊娠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260例近预产期终止妊娠孕妇2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经催产素引产所需时间,平均产程,引产失败率,新生儿结局。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引产所需时间,平均产程,引产失败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新生儿结局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好患者可像正常孕妇一样妊娠至41周计划终止妊娠,提高引产成功率,不影响新生儿结局。
作者:南蓓蓓;周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差错原因与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1~6月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1000例配置事件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观察配置中各类差错发生率和发生原因,采取干预措施后差错发生率。结果:2012年1~6月差错发生率为3.0%,差错原因主要为医师处方差错(33.3%)、药师差错(26.7%)、护师添加药物错误(13.3%)、割破输液袋(10.0%)、忘记更换注射器(6.7%)、未进行无菌操作(6.7%)等;2012年7~12月实行预防干预措施后,差错发生率明显下降,与1~6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要制定严格的配置方针,加强配置管理,以减少差错的发生,提高用药安全。
作者:高敏;徐元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临床上异位妊娠的死亡率是很高的,孕妇常常是因为异位妊娠导致大出血而死。以前由于技术和设备的限制,异位妊娠在早期是较难发现的,当发现时已经晚了,给孕妇的生命造成极大的威胁。腹腔镜的出现是妇产科疾病诊治中新的进步和跨越,这种技术的应用为临床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技术保障。本文将从什么是异位妊娠和腹腔镜技术、腹腔镜在异位妊娠诊治中的应用、腹腔镜诊治异位妊娠的并发症三方面对腹腔镜技术在异位妊娠诊治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作者:张云珠;杨宾烈 刊期: 2013年第11期
PICC 是一种由外周静脉插入,导管末端定位于中心静脉的静脉通路建立技术,被用于输液、营养支持、肿瘤化疗、抗生素输入等。由于它不限制患者的日常活动,操作简单、穿刺成功率高、安全、并发症少、能够安全的输入刺激性药物,留置时间长、保护患者血管,减少了因治疗需要而进行的反复静脉穿刺,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护理工作量等优点,成为肿瘤化疗及长期大量输液患者首选建立静脉通路的方法[1]。但由于同时缺乏完善的培训和管理机制,临床护理方法不成熟,经验缺乏,导致置管过程中和置管后发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尤其患者出院后有关置管方面知识的缺乏,会出现诸多并发症,如机械系静脉炎,穿刺部位肿胀,渗血,导管脱出,静脉血栓,感染等。带管期间如何做好导管的自我管理,是PICC患者面临的严峻问题。基于Oream的自理理论,让患者带管回家,教会患者在院外对导管的管理已成为趋势[2]。通过总结分析,提出改进措施,现对患者出院后常见并发症及相对的护理措施分析如下。
作者:田艳秀;郭传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但在基层医疗单位,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因势利导、因人而异,给予职工充分的尊重、信任、理解、包容,保障他们的正当权益,注重他们的全面发展,并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手段,才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真正发挥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的作用,使医院走上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快车道。所以,坚持以人为本是新时期做好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
作者:甘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妇产科腹部切口手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腹部切口手术患者130例,对她们进行饮食调节和心理健康护理,分析医护人员对于手术后腹部切口的护理情况。结果:通过对患者手术前后的饮食调节、科学心理指导,在手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对患者的好转与康复起到了强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结论:及时而又合理的护理,可以有效地推进患者腹部切口的缝合和康复,很大程度的提高妇产科手术的成功率,也减少了手术的风险,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医患纠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孟惠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