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差错原因与预防措施

高敏;徐元翠

关键词:静脉药物, 配置, 差错, 原因, 预防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差错原因与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1~6月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1000例配置事件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观察配置中各类差错发生率和发生原因,采取干预措施后差错发生率。结果:2012年1~6月差错发生率为3.0%,差错原因主要为医师处方差错(33.3%)、药师差错(26.7%)、护师添加药物错误(13.3%)、割破输液袋(10.0%)、忘记更换注射器(6.7%)、未进行无菌操作(6.7%)等;2012年7~12月实行预防干预措施后,差错发生率明显下降,与1~6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要制定严格的配置方针,加强配置管理,以减少差错的发生,提高用药安全。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人工排便对早产儿黄疸的影响

    目的:观察早期人工排便对早产新生儿黄疸的影响,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早期通便法,对照组待其自然排便,观察两组早产儿黄疸出现的时间及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黄疸出现时间较晚,达到高峰时间迟,程度轻,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人工排便有利于减轻早产儿黄疸,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高丽丽;吴江红;张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克林霉素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克林霉素为林可霉素的半合成衍生物,口服吸收度高,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应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各种感染。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关于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逐渐增多,主要表现在胃肠反应、肝肾损害、神经损伤及变态反应等,规范用药成为临床医师面临的问题。现对近年的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参考,减少患者不良反应。

    作者:王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原发性胼胝体变性一例报告

    患者,男性,45岁,因意识模糊、言语不清伴四肢乏力6h入我院急诊科就诊。既往有20余年酗酒史,每日白酒量100-300g,多以酒当饭。体检:T36.4℃,P70次/min,R16次/min,BP125/80mmHg。心肺腹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神经内科情况:神志不清,意识模糊,言语不清,四肢肌张力正常,双下肢肌力 V级,未引出病理征,肌腱反射正常;辅助检查:三大常规正常,谷草转氨酶:56IU/L,谷丙转氨酶:60IU/L。头颅 MRI 平扫示:横断面胼胝体膝部、压部见对称性长T1长T2信号,矢状面T1Flair胼胝体萎缩变薄呈长T1信号,多考虑为原发性胼胝体变性。以“原发性胼胝体变性”转神经内科治疗,予对症积极治疗为主,入院2周后,患者情况稍好转,言语对答正确,语次偏慢,四肢乏力好转,反应迟钝未见明显恢复,计算力差,患者及家属要求自动出院。

    作者:温小良;揭苏平;廖佳隆(通信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对剖宫产手术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剖宫产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剖宫产手术产妇100例根据护理干预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所有产妇均接受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积极地心理护理。结果:两组分娩前SAS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分娩后组内与组间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后治疗组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恐惧等因子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剖宫产手术患者能缓解围手术期的焦虑状况,促进其生活健康恢复。

    作者:苗华中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血液透析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情志护理方法与体会

    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由于各种生理功能的损害,医疗费用的巨大支出以及家庭情况和经济收入的影响,使他(她)们心理状态复杂,而其心理变化直接影响透析治疗效果。因此,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做好情志护理至关重要。我院血透室自开展中西医结合情志护理以来,收效良好。

    作者:孙青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护理体会,以提高对小儿肺炎的护理水平。方法:通过大量阅读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等方面的相关文献,分析了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90例小儿肺部支原体感染的患儿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经过。结果:经过积极治疗以及有效的护理,90例患儿的情况均好转,几乎都治愈出院,个别好转带药出院。结论: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一方面进行积极的药物治疗,另一方面采取对症护理和心理护理,同时为防止交叉感染加强呼吸道隔离等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可以使病程缩短,临床症状减轻,从而促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彭冬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健康社区行”活动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干预

    健康社区行活动是在我市爱卫会和健康教育所主导下,以医院为单位,通过走进社区开展卫生知识健康讲座,专家咨询义诊,卫生科普宣传,卫生宣传画册资料发放,行为干预等形式的健康宣讲和干预。我院积极落实组织实施,制定活动方案,推动全民健康运动,控烟,减盐,限酒,积极营造有益于健康社区环境,引导城乡居民建立科学、文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全面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

    作者:杨德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输液反应及预防

    1发热反应1.1原因发热是常见的输液反应,常因输入致热物质(致热原、死菌、游离的菌体蛋白或药物成分不纯)、输液瓶清洁消毒不完善或再次被污染;输入液体消毒、保管不善变质;输液管表层附着硫化物等所致。1.2症状主要表现发冷、寒战、发热(轻者发热常在38℃左右,严重者高热达40-41℃),并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脉快、周身不适等症状。

    作者:杨艳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如何在分娩过程中减少医疗纠纷

    目的:探讨分娩过程中如何有效的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谢曼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高敏C反应蛋白的来源

    目的: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体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来源。方法:在SHR高血压形成过程中,检测血清hsCRP浓度的动态变化,并从蛋白和mRNA水平同时检测主动脉平滑肌和肝脏CRP的表达情况。结果:5周龄后SHR的收缩压随着周龄的增加而增加,其血清hsCRP水平和主动脉平滑肌CRP的表达量进行性增高,但其肝脏CRP却始终为低表达。相关分析显示,SHR的收缩压水平和血清hsCRP浓度呈正相关;主动脉平滑肌CRP的表达量与血清hsCRP浓度也呈正相关;但是肝脏CRP的表达量却与血清hsCRP水平无相关性。结论:SHR高水平的hsCRP主要来源于主动脉平滑肌而不是肝脏。

    作者:黄根牙;肖爱梅;彭良欢;杨静;朱灿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40例行颈动脉检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0例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124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已经形成,颈动脉硬化斑块检出率为88.57%。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准确有效的评价颈动脉病变的程度,为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血管性病变提供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道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的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出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我院所收治的妇产科患者之中的90例进行分组回顾分析。结果:对两组妇产科患者主要以护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责任感、沟通能力、服务态度以及患者的病情康复程度等主要内容调查后进行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妇产科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对提高护理满意度帮助很大,也能有利于患者的积极恢复。

    作者:和旭青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负面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影响,旨在探索降低肿瘤患者负面情绪的有效护理干预。方法:分别在入院时和心理护理干预后应用Zung编制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90位肿瘤住院患者的SDS和SAS标准分,应用SPSS软件对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肿瘤患者抑郁和焦虑的发生率分别为65.6%和46.7%。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肿瘤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得到显著改善,心理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的干预效果与性别无关。结论:护理干预可降低肿瘤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程度,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

    作者:雷蕾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凯时--加压气泡法给药

    目的:介绍凯时佳输注方式。方法:加压气泡法。结果:加压气泡法给药,保证了药量准确,输注时间短,静脉炎发生极少,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莉;叶红;梁艺华;陈俪;朱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内皮素在子宫内膜腺癌、子宫内膜增生症及增殖期子宫内膜中的研究

    目的:探讨内皮素(endothelin,ET)在子宫内膜腺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Flow cytometry method,FCM)检测子宫内膜腺癌、子宫内膜增生症及增殖期子宫内膜中ET蛋白的相对含量及增殖指数和凋亡率。结果:在子宫内膜腺癌、子宫内膜增生症及增殖期子宫内膜中ET蛋白相对含量分别为(4.40±0.30),(3.99±0.26),(3.48±0.29),增殖指数分别为(48.74±2.05),(44.41±2.14),(41.57±2.97),凋亡率分别为(17.67±1.76),(14.86±2.09),(11.49±1.90),在子宫内膜腺癌、子宫内膜增生症及增殖期子宫内膜中三者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内皮素、凋亡率、增殖指数三者之间皆呈正相关(P<0.01)。结论:ET在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促进作用。

    作者:常迎香;陈红青;周冬云;郝淑维;孙菊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重症监护治疗急性肺梗塞的护理体会

    急性肺动脉栓塞(A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主干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1)因其临床症状和体征均不具有特异性,误诊,漏诊较多,且病死率高。认识肺血栓的各种危险因素,提高辨别能力,警惕性,加强患者病情观察,采取早期干预措施,是降低急性肺动脉栓塞(APE)发生率和病死率的关键。我科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共收治APE患者28例,通过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病人总数28例,男性19例,女性9例。年龄31-65,住院16天-59天.基础疾病:深静脉血栓并发肺栓塞1例,剖宫产术后5例,外伤骨折5例,高血压病2例,心肌病1例,不明原因2例。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胸闷,咯血,咳嗽等。所有患者均经过胸部X片,螺旋CT,心电图,超声心动图,D-二聚通体,血气分析,下肢深静脉超声等确诊。

    作者:汤雪清;邹永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烧伤患者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烧伤病人烧伤感染特点,确定烧伤后创面的感染细菌及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方法:对本院2011~2012两年来380例烧伤患者感染创面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380例烧伤患者创面分离出细菌222株,真菌8株。检出率由多到少的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37.8%,铜绿假单胞菌占18.0%,表皮葡萄球菌7.2%,大肠埃希菌占5.9%,阴沟肠杆菌、肠球菌属各占4.1%。结论:烧伤患者病原微生物以条件致病菌为主并呈多重耐药性,及时掌握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情况,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有重要意义。

    作者:崔东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86例直肠癌造口术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探索行低位直肠癌根治术(M iles手术)不能保留肛括约肌而需作永久性结肠造口术患者术后的有效护理策略。方法:收集我院86例经Miles式直肠癌手术治疗且术后改良护理资料,并进行评价。结果:患者术后5个月排便规律者60例(69.77%),排便时无不适者63例(73.26%)。结论:术后有效的护理,出院前、后造口护理指导,规律饮食习惯及造瘘悉心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从而为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周苗华;林丽;周丽静(通讯作者);彭守华;简红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的专病护士出院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的出院健康指导。方法:对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实施健康教育及护理指导。结果:通过对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实施健康教育及护理指导,提高病人的遵医行为,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财枝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骨折患者并发症的护理

    有句话叫“伤筋动骨100天”由于骨折患者往往需要长期卧床休息,再加上术中麻醉剂的应用及手术创伤而使机体很容易在术后发生多种并发症,因此我们应注意预防一些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目的:探讨新的护理措施能否降低骨折并发症的发生。方法:从一家三甲医院骨科里收集50例骨折病例,将其分为A 组和 B 组,对比其在采取护理措施前后的发生率。结果:在未做处理前,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用新的护理措施的患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褥疮、泌尿系统感染、坠积性肺炎、关节僵硬和废用综合征等。

    作者:李莉;江美齐;余晓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