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琴原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者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常规的西药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病情,但是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中医治疗主要是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病因、病理分析,进而采取辨证施治。然历代医家对胃脘痛的论述颇多,并且杂乱。笔者通过十五年来对脾胃病的临床诊治,总结出在胃脘痛诊治方面,首辨病因,次辨缓急,再辨寒热、虚实、气血;后辨证与辨病结合,起到了执简驭繁的效果。今将临床常见证型提出来,并把自己的治疗经验融入其中,期与同道商确。
作者:韩振杰;张凤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捆绑式胰胃吻合术(BPG)后出血内镜下治疗的护理配合。方法:收集2010年2月至2013年1月行捆绑式胰胃吻合术后出血并发症的患者行胃镜检查明确出血原因后,在胃镜直视下凝血酶喷洒、氩离子凝固术(APC)、人体组织粘合剂(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注射治疗,探讨各种止血措施的疗效53CA护理配合。结果:45例接受胰胃吻合术的患者中共有6例出现术后出血,其中1例经内镜下凝血酶喷洒及氩气刀电凝治疗出血停止,2例患者经上述方法止血无效,后经内镜下人体组织粘合剂注射治疗止血成功。3例患者直接行内镜下人体组织粘合剂注射治疗止血成功。结论:内镜下人体组织粘合剂注射是治疗胰胃吻合术后出血的有效手段,充分的术前准备、娴熟的术中医护配合和细致的术后护理是诊治成功的关键。
作者:臧蕾;张毅;徐雷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发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大肢或双下肢麻林、疼痛,有的伴下腰部及下肢感觉异常。市场经济社会使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脑、汽车日渐普及家庭,这就使原本多发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更加觉,年龄呈年青态势。临床上以腰痛伴或不伴有下肢放射痛为主要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上,常采用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及界于两者之间的介入疗法。手术治疗因其创伤较大,费用较高,不做首先治疗方法,临床上多采用非手术治疗的方法,也就是说有80-90%的患者通过保守治疗可以治愈。非手术方法包括硬膜外腔冲击松解、牵引、理疗、手法、按摩、骶管注射等。手术治疗有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小开窗髓核摘除、棘间入路髓核摘除法。介入治疗包括经皮穿刺切吸,等离小刀消融,胶原酶溶解等。手术及非手术治疗中,护士应给予患者怎样的指导,使患者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以尽快康复。
作者:叶红;王倩;田露娜;李玲霄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儿童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剂脱落原因和脱落后罹患龋病较少的原因。方法:对769例儿童的2800颗第一恒磨牙进行窝沟封闭,并对封闭后3,6,12个月的封闭剂保留情况和罹患龋病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分析。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窝沟封闭剂的脱落率升高,3、6、12个月后窝沟封闭剂保留率分别为96.68%,91.54%,88.19%;封闭组龋病发病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窝沟封闭是目前保护第一恒磨牙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具有减少龋病发生的作用,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韩晓利;冯昭飞;杨洪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1病例报道患者:某女,25岁,因停经35+2周,下腹阵痛4小时于2009年1月4日17:30分入院。患者末次月经2008年5月2日,预产期2009年2月9日。孕期经过平顺,于2009年1月4日13时30分无明显诱因出现规律性腹痛,16时出现阴道溢液,遂要求入院待产。入院诊断:孕4产0孕35+2周,LOA早产,患者平素身体健康,2007年异位妊娠行手术治疗,具体术式不清,23岁结婚,婚前行3次药物流产。
作者:张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基于问题的学习(PBL)结合多媒体教学法在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蒙医学专业医学文献检索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蒙医学专业六个班分成试验组(n=225)和对照组(n=229),试验组采用 PBL 结合多媒体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结果:PBL 结合多媒体教学法激发了蒙古族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加深了他们对医学文献检索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查阅文献和阅读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了该门课程在民族院校中的教学质量。考试成绩显示,试验组学生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结合多媒体教学法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是一种有益的教学方法,值得推广应用和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辛颖;刘宗旭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了解影响首发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本院近4年入院且符合相应条件的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采用 BPRS 量表评定疗效,用TESS量表评定副反应,并在出院后进行随防。结果:本组患者预后与其病前诱因、起病形式、病程、家族史、病前个性、自知力、依从性、家庭支持等相关。结论:首发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有一定规律。
作者:李均林;陈新潮;闫丽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药的真伪优劣直接关系到药物的临床疗效和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如何鉴别中药的真伪优劣,杜绝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市场,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的前人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些好记易懂的经验术语和简便易行的经验鉴别方法,对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如何鉴别中药有很大的帮助,如水试法、火试法及水火共试法等。
作者:朱玉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2010年1月,卫生部在全国卫生系统启动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以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为总体目标。2010年6月,我科响应医院护理部的号召,成为第一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试点病房。通过5个月的努力,我科的优质护理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具体做法与体会报道如下。1具体做法1.1教育动员组织全科护士学习相关文件,让全体护士在思想上认识到此次活动的意义所在,充分调动大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思想认识,理清工作思路,理解活动实质,培养护理骨干。注重讨论酝酿,汇集集体智慧。针对如何落实好基础护理、如何有效改善服务、如何使护理工作贴近临床和服务患者、如何改革排班模式等问题展开讨论,自下而上互动交流,有效地启发思路、激发热情,坚定科室护士创优的信心和决心。
作者:陈亦兵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本文就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护理要点及效果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1月至2012年9月期间收治的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9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结果:本组的9例患者在接受对症处理和相关护理后,全部康复出院,治疗及护理效果较为理想。结论:针对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同时辅以综合的、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
作者:谈梅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院内干预与院外指导对减少儿童哮喘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4月间收治的66例哮喘患儿,随机等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3例。常规组患儿开展家庭自护理;干预组患儿开展院内护理干预及院外指导。患儿出院后均接受1年的随访,期间观察并记录患儿的发病及就诊次数、住院总天数以及PEF值。结果:随访期间,常规组/干预组的发病次数、就诊次数以及住院总天数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过上述对照可知,针对哮喘患儿积极开展院内干预及院外指导能够提高患儿哮喘控制效果,发病及就诊次数明显减少。
作者:李保存;郝春霞;徐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环磷酸腺苷(cAMP)和环磷酸鸟苷(cGMP)是细胞内第二信使,对于细胞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其浓度的调节主要由核苷酸环化酶的合成和磷酸二酯酶(PDEs)的水解作用之间的平衡决定。PDEs 在人体内分布广泛,生理作用涉及多个研究领域。研究发现,PDEs家族至少包括11种成员,主要分布于心肌、平滑肌、血小板及血细胞、腺体等细胞内。其分类主要根据对底物作用的特异性、选择性,抑制剂的敏感性和钙/钙调素的依赖性决定[1、2]。近年来,非选择性PDEs抑制剂的抗炎、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研究发现 PDE 抑制剂(PDEI)的抗炎作用与其 PDE 的抑制活性有关。而选择性 PDE 抑制剂作为新的治疗靶点,引起众多学者广泛的关注,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有人预测,在将来可能分离出20~30种 PDEs 同功酶,每一种同功酶抑制剂可以通过特异性抑制不同组织和细胞的同工酶,以发挥特异性的调节机制,达到不同的治疗目的。下面就近年来关于PDE抑制剂Ⅲ(PDEⅢ)在循环系统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曹军松;李占全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法治疗产后风湿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8例产后风湿病患者临床资料,采用中药熏蒸治疗方法,并采用综合护理措施。结果:38例产后风湿病患者治愈25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74%。结论:中药熏蒸法加科学、系统的护理措施对治疗产后风湿病效果显著,具有实用性和推广的价值。
作者:董桂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金黑子牌野生黑枸杞茶的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实验观察金黑子牌野生黑枸杞茶对H2O2诱导的红细胞氧化溶血和大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的保护作用。结果:金黑子牌野生黑枸杞茶能够抑制H2O2诱导的红细胞氧化溶血和肝组织匀浆脂质过氧化反应。结论:金黑子牌野生黑枸杞茶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
作者:赵宁钢;蒋宝平;余云;许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浅析国际妊娠合并糖尿病研究组织(IADPSG)推荐,美国糖尿病学会(ADA)2011年1月采用,2011年12月1日我国亦开始执行的新的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下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围产期管理的影响。方法:抽取2008年5月-2011年9月在我院分娩依照原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确立的GDM病例42例为A组,2013年1月-2013年8月在我院分娩依照新的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确立的GDM病例12例为B组,对比两组孕产妇发病率、孕产妇及围产儿并发症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妊娠期糖尿病新的诊断标准下,GDM发病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病例妊娠高血压、巨大儿、死胎、新生儿低血糖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学意义。B组病例入院分娩时空腹血糖(FPG)普遍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新的诊断标准下,GDM发病率升高,但经过围产期的干预处理,降低了孕妇母胎的并发症。
作者:文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高血压病是危害老年人类健康常见的疾病之一。在我国,老年高血压的发病率日益增高,应针对老年高血压病人的特点加大健康教育的指导,控制饮食、合理用药及监测血压,坚持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旨在控制老年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徐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1临床资料女,33岁,已婚,飞行员,飞行时间800h,健康疗养入院。入院当日诉有轻度头晕和疲乏,自认为是路途疲劳和列车上空调温度过低所致,故未向医生禀报。第2日夜间自觉头晕加重,四肢酸痛,伴有口干咳嗽,无痰,无咽痛,无畏寒发热,值班医生以“上感”予速效伤风胶囊、抗病毒口服液口服,症状稍有好转。第三日16:00时诉头痛头晕,畏寒发热,四肢酸痛加重,并伴有咽痛。查体:T39°,急病面容,颜面潮红,精神差。检查见口唇干燥,舌苔厚白,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充血,表面糜烂,有炎性分泌物,两扁桃体各有2~3个0.5cm~0.8cm大小脓点,咽后壁充血。急查血常规:WBC8.9×10e9/L,GRAN80%,余未见异常。胸部透视未见异常。诊断: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立即予以头孢曲松钠(皮试阴性)2.0静滴,Bid,氧氟沙星注射液0.2静滴,Bid,并予以湿毛巾头部冷敷。夜间体温一度达40°C,出现烦躁伴轻度谵妄,予以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mml退温,湿毛巾敷头,静滴5%糖盐500ml和维生素C(2.0g)和B6(200mg),次日体温维持在37.0°C ~38.5°C之间,治疗三天后临床症状消失,复查血常规正常,再予巩固治疗三天,扁桃体脓点愈,无肿大。出院诊断: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治愈)。飞行结论:飞行合格。
作者:刘喜楠;王道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超声诊断甲状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59例在我院接受诊治的甲状腺癌患者为分析对象,对选取对象的超声检查显示的甲状腺二维声像图像进行观察,分析和总结图像中的特征。结果:内部微钙化、无包膜以及低回声对甲状腺癌的鉴别和诊断有较为明显的价值,59例患者,其中低回声型、低回声并钙化型、囊实性并钙化型及等回声型患者人数依次为24例、21例、10例及4例,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6.4%。结论: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甲状腺癌进行鉴别和诊断,诊断准确高,其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参考价值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卢凌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一种为区域血液供应链运行管理提供决策参考的绩效评价模型。方法:选取临床用血保证率、血液过期报废率、HIV 残余危险度为评价指标,应用直觉模糊集相似度量公式,构建区域血液供应链运行绩效评价模型并进行应用分析。结果:血液过期报废率与HIV残余危险度指标未达到较优值时,即使临床用血保证率较高,区域血液供应链运行绩效也仅为一般。结论:应同时从血液供应和质量两个维度提升区域血液供应链运行绩效。
作者:朱明;胡慧颖;王婧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了解南通市耐多药疫情情况,为采取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9-2012年肺结核病病人采用酸性罗氏培养基分离培养结核分枝杆菌,取得分离培养物后采用中性罗氏培养基比例法药敏试验。193例MDR-TB中,原发耐多药占15.02%,获得性耐多药占84.98%。结论:耐药形成原因中,MDR-TB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肺结核病人初始治疗阶段不规则用药和不满规定疗程自行停药,因此 MDR-TB产生主要是人为造成的,合理化疗和贯彻全程督导治疗原则对减少耐多药肺结核病人的产生至关重要。
作者:王小平;张哲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