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流程重组

关键词:医疗机构, 业务流程重组, 职能型组织结构, 过程型组织结构, 再设计, 管理思想, 服务效果, 质量, 功能整合, 信息技术, 实现技术, 巨大改善, 管理手段, 服务技术, 打破传统, 成本, 现代化, 戏剧性, 彻底性, 中国
摘要: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是20世纪9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并被广泛实施的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初于1990年由美国的Michael Hammer提出,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首次引入中国,逐渐被国内医疗机构所熟悉。BPR是对医疗机构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地再思考和彻底性地再设计,从而获得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业绩的戏剧性的改善。BPR强调以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利用先进的服务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大限度地实现技术上功能整合和管理上职能的整合,以打破传统的职能型组织结构,建立全新的过程型组织结构,实现医疗机构在成本、质量、服务效果和效率等方面的巨大改善。
中国护理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病人一览表智能化系统应用实践

    ?目的:应用病人一览表智能化系统,以解决传统住院病人一览表信息局限,且需要护士手工填写的现状。方法:病人一览表智能化系统与医院HIS系统、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实时连接,通过无线网络实时、动态显示病人的基本信息和医嘱信息等。结果:病人一览表智能化系统在妇产科应用后,护士每天可节约用于填写、修改每个病人一览表的时间大约为30s至1min;能实时更新病人的医疗信息,保证数据准确。结论:病人一览表智能化系统的应用,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有利于对高危病人的管理,可以为护理管理者提供基础数据。

    作者:李森;吴晓英;王泠;孙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混杂偏倚

    混杂偏倚(confounding bias)指在研究过程中,由于一个或多个混杂因素(即外变量)的影响,夸大或缩小了研究因素(自变量)与研究指标(因变量)之间的真实联系。在研究中,如果某些对研究结果有干扰的混杂因素在各组间分配不均衡,就会产生混杂偏倚,常见的混杂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护士的职称、学历、工作年限等。在研究设计阶段,可通过随机化、匹配、分层、限制等方法控制混杂偏倚;在资料分析阶段,可采用分层分析和多因素分析技术等方法来控制混杂偏倚。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以夫妻为中心的心理干预在老年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在老年乳腺癌患者中实施以夫妻为中心的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乳腺癌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观察组对夫妻双方同时实施心理干预,对照组仅对乳腺癌患者单独实施心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家庭功能、社会支持、情绪状态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家庭关怀度指数量表的合作度、情感度、亲密度维度得分以及总分,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及总分, FAC T-G生活质量自评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与抑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夫妻为中心的心理干预能够改善老年乳腺癌患者的家庭功能与社会支持,减轻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效果优于单独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

    作者:李明士;张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石家庄市44家二级及以上医院一次性输液器使用现状调查

    ?目的:调查石家庄市一次性输液器使用现状,为制定正确使用输液器的相关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运用问卷调查法从石家庄市所有二级及以上医院(11家三级甲等医院和33家二级医院)中随机抽取309个科室进行调查。结果:二级医院科室普通输液器使用率高于三级医院(P<0.05);精密过滤输液器的使用率低于三级医院(P<0.05)。二级医院在输注脂肪乳剂、化疗药物以及中药制剂时精密过滤输液器使用率低于三级医院(P<0.05)。二级医院与三级医院均约有40%的调查科室无避光输液器,只有约10%的调查科室使用不含有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材质的输液器。三级医院在输注一种新药前根据说明书选择输液器的习惯或制度也好于二级医院,但均无药剂专业人员指导,存在为特殊人群输液时输液器选用不当现象。结论:石家庄市二级及以上医院在输液器的选择和使用上均存在一定问题,应进一步加强培训与检查,确保护患双方安全。

    作者:赵改婷;孙秀梅;雷琤;刘思文;刘志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护理学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标项目情况分析

    目的:对护理学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标情况和资助特点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同行学者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网站,Medsci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查询网,百度、搜狗搜索引擎,全面收集护理学科中标项目信息并进行分析。结果:护理学科从2006年开始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至2015年10年间,总计资助53项,累计金额1954万元,资助数量和金额总体呈上升趋势;依托单位共计26个,其中23个为高校,3个为大型综合医院;资助的主要领域为慢性病综合防控、中医、重大传染病防控、护理服务与质量管理等。结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护理学科的资助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但与其他医学专业的差距仍较大,护理科技工作者应积极申请,提高护理学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中标率。

    作者:张凤娃;宋秀荣;韩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2016年《中国护理管理》编委会暨通联站工作会议召开

    5月26日,“2016年《中国护理管理》编委会暨通联站工作会议”在长沙与“2016中国护理管理大会”同期召开,数百名编委及通联站负责人欢聚一堂,共同探讨杂志未来的建设与发展。本次会议是《中国护理管理》第四届编委会改选后的第一次集体会议,众多新老编委共聚长沙,了解《中国护理管理》的发展现状,并为杂志社未来发展建言献策。会议由《中国护理管理》常务副主编张洪君主持。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护理中心主任、《中国护理管理》主编么莉出席编委会并讲话。她对杂志社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和工作人员的迅速成长给予了肯定,同时也对杂志社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杂志社能够按照“十三五”医疗护理发展规划,围绕“健康中国”的相关要求,应用“新媒体”等更迅捷的宣传手段,再接再厉,为广大护理工作者提供更加实用、贴近护理行业需求的报道和知识。《中国护理管理》杂志社社长李月东首先对各位编委和通联站负责人表示感谢,肯定他们在杂志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接着,李社长为大家介绍了为适应当前社会大环境的发展及公立医院医疗护理改革步伐,杂志社在内容定位及发展规划上的一些变化和调整,并表示《中国护理管理》将在各位编委和各地通联站的支持和协助下,继续保持领先水平,打造精品期刊,使其刊载内容更加贴近临床;继续办好各项活动,为广大护理工作者提供学习的机会;承担媒体宣传的责任,报道护理行业典型,为护理行业发展尽心尽力。《中国护理管理》常务副主编张立新向与会代表详细介绍了杂志社过去一年来进行的一些具体工作,包括杂志的改版、来稿刊稿情况,承编的护理管理及信息书籍,杂志内容的进一步丰富,新媒体平台的建设与发展,杂志社成立“中国护理管理科研基金”、组织课题研究的工作,以及杂志社取得的一些成绩。本次会议还颁发了“2016《中国护理管理》优秀通联站”奖项。目前,本刊通联站已达31家,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输液器材质对输注药物吸附作用的研究进展

    一次性输液器在临床静脉输液治疗中应用极为广泛,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安全问题,聚氯乙烯作为目前一次性输液器使用率极高的材质,对一些醇溶性、脂溶性药物有较强的吸附性。本文综述了不同输液器材质对抗肿瘤药物、循环系统药物、镇痛和镇静药、抗生素、中药注射剂和生物制品的吸附作用,以便于保证用药的安全和有效。

    作者:余强;李佳宁;郭亮;高竹林;盛丽娟;赵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国外护理服务模式转变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个案管理、保健管理和保健协调是近四十多年来英、美等国护理界先后采用的服务模式。本文论述它们的发展演变、服务模式、实施要求和功能作用,并探讨其对我国护理的启示。

    作者:韦凤美;赵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从院长视角看护理专业发展方向--访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院长秦环龙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创建于1910年,是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老字号”医院。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目前该院实际开放床位1775张,拥有在职职工2469余人。自1996年以来,医院连续十届获“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连续7年社会满意度调查名列全市前茅。

    作者:李婷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护士执业环境的研究现状

    护士执业环境是促进或制约护理专业实践的工作场所的组织因素,是影响患者与护士结局的关键因素之一。健康的护士执业环境可以培养护士的专业行为,提高工作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有效的护士执业环境测评工具可以对护士执业的整体环境进行评价,进而指导医疗机构建设健康的执业环境。

    作者:营晓;张海燕;简伟研;么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影响因素Meta分析

    ?目的:综合分析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为预防PICC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Web?of?Science、PubMed、Cochrane?Library、OVID?EBM?Reviews、?CNKI、万方数据、CBM及VIP,并辅以手工检索、文献追溯等方法收集符合标准的文献,采用Stata?12.1软件进行合并分析。结果: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6篇,合计样本量1277例,其中血栓组253例,对照组1024例,血栓发生率为19.81%。Meta分析结果显示,化疗史、糖尿病、高血压、COPD、活动量减少与PICC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有关。结论:化疗史、糖尿病、高血压、COPD、活动量减少是PICC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作者:于瑞;陈利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ICU住院患者发生院内获得性压疮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ICU住院患者发生院内获得性压疮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自制的ICU压疮发生情况资料收集表与ICU压疮预警相关因素资料收集表对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ICU (MICU、CCU)住院的468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ICU压疮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ICU住院日延长、舒张压偏低、清蛋白偏低、有机械通气、有大便失禁为ICU压疮的独立危险因素,Braden总分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应针对ICU压疮高危人群和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警惕高龄、ICU住院日延长、舒张压偏低、清蛋白偏低、机械通气及伴有大便失禁的患者,重视Braden评分的准确性与规范化。

    作者:邓小红;王乔凤;李明珂;胡爱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选题的来源

    科学研究的选题多从临床经验和日常工作实践中发现问题,通常来自:①个人的实践活动;②受他人研究结果的启发;③现在或未来需要探讨的内容;④研究者的兴趣等。研究题目的方向常见有:①研究各临床科室专业问题;②比较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治疗或护理方法;③评价新的研究方法或护理模式;④健康教育和医院管理方面的问题;⑤发展测量工具等。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ICU护士道德困境对其职业认同感的影响

    目的:分析ICU护士道德困境对其职业认同感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温州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ICU护士198名进行问卷调查,了解ICU护士道德困境和职业认同感的现状,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ICU护士职业认同感总分为(32.58±6.47)分,ICU护士道德困境与其职业认同感呈负相关,回归分析显示,控制人口学变量之后,价值冲突、个体责任共可以解释职业认同感的28.6%。结论:护理管理者应根据ICU护士道德困境的不足之处,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增进ICU护士的职业认同感。

    作者:林丽艳;李贤连;陈洁;胡碎钗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融合·引领·创新--2016中国护理管理大会在长沙隆重召开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新一轮医疗改革将步入全面推进的决胜阶段,护理改革也将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为推动护理行业发展和护理学科建设,传播业内先进经验,交流护理改革成果,5月26-27日,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指导下,由《中国护理管理》杂志社主办,健康报社、湖南省护理基础质量控制中心、北京护理学会、台湾护理学会、香港护理学院协办的“2016中国护理管理大会--?融合·引领·创新”在湖南长沙隆重召开,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近2000名护士参加了本次会议。

    作者:李婷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基于信息化的静脉血栓栓塞症上报系统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基于信息化的静脉血栓栓塞症上报系统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于2014年6-12月期间,首先采取焦点小组访谈法建立静脉血栓栓塞症上报表,之后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相对接,并形成有效的上报制度和质量控制制度,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有效培训,形成静脉血栓栓塞症信息化上报系统。2015年1月在全院范围内正式上线使用。结果:静脉血栓栓塞症信息化上报系统的应用可明显提高我院护理人员血栓防治管理水平(知识水平、技能操作正确率均有明显提升,P<0.05)。结论:建立静脉血栓栓塞症信息化上报系统可提高临床对血栓的防治管理水平,降低患者痛苦;同时为相关卫生管理部门制定措施和制度提供数据和依据。

    作者:陈亚萍;王晓杰;徐园;邓海波;张燕;马玉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综合性医院安宁疗护模式的实施与效果评价

    目的:调查综合性医院安宁疗护模式的构建及其在临终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构建综合性医院安宁疗护模式,明确组织构架和职责,开展安宁疗护相关知识培训,制定工作制度,确立准入条件、服务原则、服务内容和服务流程,监控服务质量并予以实施。结果:综合性医院安宁疗护模式实施后患者需求满足程度在80%以上,家属满意度高达91.5%,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宁疗护团队成员的专业知识、服务意识、沟通技巧、团队精神、科研能力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综合性医院安宁疗护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提高了团队成员的整体能力,让临终患者及家属得到了全方位照护,同时提升了医院的服务品牌。

    作者:诸海燕;孙彩萍;张宇平;王玲欢;马红丽;陈素娥;肖辛丰;沈林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全国147家三级甲等医院PICC应用现状调查

    ?目的:调查三级甲等医院PICC应用现状。方法:采用中华护理学会静脉治疗护理专业委员会设计的“全国三级甲等医院静脉治疗护理现状调查问卷”,于2013年3-5月便利抽取全国27个省份147家三级甲等医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146家(99.3%)三级甲等医院已经开展了PICC技术,分别有90家(61.2%)、101家(68.7%)开展了塞丁格技术和超声引导下PICC穿刺技术;89家(60.5%)医院成立了PICC门诊;②大多数医院目前使用的是进口(94.6%)、三向瓣膜(85.7%)、硅胶材质(72.8%)的导管;③104家(70.7%)医院在PICC穿刺时消毒范围以穿刺点为中心直径≥20cm;④20.4%的医院并没有规定在经PICC输注药物前通过回抽血液确定导管在静脉内;⑤透明敷料、纱布敷料在147家医院广泛应用。结论:PICC置管患者的延续护理需求有待满足,感染控制有待进一步加强,操作技术有待进一步规范。同时,建议探索不同种类PICC导管之间的差异,不同敷料的使用效果,以促进我国静脉治疗专科的健康发展。

    作者:李欣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高等中医院校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与展望

    我国于2010年正式开展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目前全国已有多所院校对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进行了探索,但其中高等中医院校开展较少,并未形成一套适合我国高等中医院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统一培养体系。本文拟在国家“硕士专业学位”背景下,探讨高等中医院校如何开展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

    作者:何诗雯;杨玉佩;陈偶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某医院ICU护士谵妄评估现状及障碍因素调查

    目的:调查ICU护士谵妄评估实施现状,分析影响其评估的障碍因素,为促进ICU谵妄评估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四川省某医院256位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94.9%的护士护理过谵妄患者,80.5%的护士通过临床经验识别谵妄,14.5%通过评估工具,5.0%则是通过精神科医生会诊意见。插管患者评估困难、镇静患者评估困难及认为自己缺乏ICU谵妄评估相关知识是ICU谵妄评估的三大障碍因素。通过临床经验评估谵妄者、未接受过谵妄评估培训者、自评相关知识不能满足临床工作者的障碍因素得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CU谵妄评估现状尚须改善,护士缺乏谵妄评估相关技能和知识是主要障碍因素。

    作者:李智;田永明;李霞;唐志红;胡秀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中国护理管理杂志

中国护理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