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丽君;黄惠根;胡亚妮;蓝惠兰;肖柳红
目的:调查儿科护士离职意愿和心理契约现状,并分析二者的关系,为促进儿科护士的科学、有效管理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离职意愿量表和心理契约问卷,对徐州地区17家三级综合性医院的358名儿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儿科护士离职意愿条目均分为(2.17±0.67)分,心理契约条目均分为(4.13±0.46)分,员工责任得分高于组织责任得分;分层回归分析表明:心理契约中的组织规范责任、组织人际责任、组织发展责任能影响儿科护士的离职意愿,能独立解释其离职意愿22.6%的变异。结论:儿科护士的离职意愿较强,心理契约是其离职意愿的重要因素。
作者:李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为了让广大护理工作者了解我国护理发展现状及国家新护理政策信息,医院评审标准和护理工作要求,并帮助临床护理工作者提高科研写作能力,将护理工作与科研工作相结合,让大家学会从临床实际工作中选题,采用科学、有效的手段进行护理科研,解决实际问题,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的指导及宁夏回族自治区护理质量控制中心的支持下,由《中国护理管理》杂志社主办、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承办的“医院评审与护理质量提升暨护理科研写作研讨会”将于2016年9月8-9日在银川市召开。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本文从护患沟通中的“语言暴力”入手,运用工作中的实例详细阐述了“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总结“非暴力沟通”对护患沟通的启示及意义,提出护理人员如何获得“非暴力沟通”能力与技巧的具体建议,即学校教育中开设“非暴力沟通”课程,通过系统的“非暴力沟通”知识培训及模拟情景、角色扮演等实践方法,使护生掌握“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及其运用技巧,各级医院也可邀请专业教师对在职护理人员进行“非暴力沟通”知识讲座,甚至建立“非暴力沟通”程序及标准用语,让护患沟通更顺畅,从而减少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疗环境。
作者:伍彩红;刘雁;姜志连;谭佳琦;朱进;汪青;蒋碧华;肖佳;李妮吉娜;肖扬帆 刊期: 2016年第06期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新一轮医疗改革将步入全面推进的决胜阶段,护理改革也将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为推动护理行业发展和护理学科建设,传播业内先进经验,交流护理改革成果,5月26-27日,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指导下,由《中国护理管理》杂志社主办,健康报社、湖南省护理基础质量控制中心、北京护理学会、台湾护理学会、香港护理学院协办的“2016中国护理管理大会--?融合·引领·创新”在湖南长沙隆重召开,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近2000名护士参加了本次会议。
作者:李婷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我国于2010年正式开展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目前全国已有多所院校对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进行了探索,但其中高等中医院校开展较少,并未形成一套适合我国高等中医院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统一培养体系。本文拟在国家“硕士专业学位”背景下,探讨高等中医院校如何开展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
作者:何诗雯;杨玉佩;陈偶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个案管理、保健管理和保健协调是近四十多年来英、美等国护理界先后采用的服务模式。本文论述它们的发展演变、服务模式、实施要求和功能作用,并探讨其对我国护理的启示。
作者:韦凤美;赵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调查新护士核心能力与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现状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和自我职业生涯管理问卷对太原市4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459名新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新护士核心能力总分为(154.88±32.00)分,自我职业生涯管理总分为(48.47±6.42)分,均处于中等水平。新护士核心能力与自我职业生涯管理呈正相关(P<0.01)。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控制人口学变量后,职业目标、继续学习对新护士的核心能力具有预测作用。结论:加强自我职业生涯管理是提升新护士核心能力的有效途径,护理管理者及护士个人应当采取措施加强自我职业生涯管理,从而提升核心能力水平,达到个人与医院双赢的目标。
作者:史月;王斌全;李育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科学研究的选题多从临床经验和日常工作实践中发现问题,通常来自:①个人的实践活动;②受他人研究结果的启发;③现在或未来需要探讨的内容;④研究者的兴趣等。研究题目的方向常见有:①研究各临床科室专业问题;②比较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治疗或护理方法;③评价新的研究方法或护理模式;④健康教育和医院管理方面的问题;⑤发展测量工具等。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ICU护士道德困境对其职业认同感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温州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ICU护士198名进行问卷调查,了解ICU护士道德困境和职业认同感的现状,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ICU护士职业认同感总分为(32.58±6.47)分,ICU护士道德困境与其职业认同感呈负相关,回归分析显示,控制人口学变量之后,价值冲突、个体责任共可以解释职业认同感的28.6%。结论:护理管理者应根据ICU护士道德困境的不足之处,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增进ICU护士的职业认同感。
作者:林丽艳;李贤连;陈洁;胡碎钗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综合分析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为预防PICC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Web?of?Science、PubMed、Cochrane?Library、OVID?EBM?Reviews、?CNKI、万方数据、CBM及VIP,并辅以手工检索、文献追溯等方法收集符合标准的文献,采用Stata?12.1软件进行合并分析。结果: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6篇,合计样本量1277例,其中血栓组253例,对照组1024例,血栓发生率为19.81%。Meta分析结果显示,化疗史、糖尿病、高血压、COPD、活动量减少与PICC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有关。结论:化疗史、糖尿病、高血压、COPD、活动量减少是PICC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作者:于瑞;陈利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维护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延续护理的形式、内容和效果评价进行综述,旨在为高血压患者延续护理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作者:吴雅晶;尹永田;陈莉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基于信息化的静脉血栓栓塞症上报系统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于2014年6-12月期间,首先采取焦点小组访谈法建立静脉血栓栓塞症上报表,之后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相对接,并形成有效的上报制度和质量控制制度,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有效培训,形成静脉血栓栓塞症信息化上报系统。2015年1月在全院范围内正式上线使用。结果:静脉血栓栓塞症信息化上报系统的应用可明显提高我院护理人员血栓防治管理水平(知识水平、技能操作正确率均有明显提升,P<0.05)。结论:建立静脉血栓栓塞症信息化上报系统可提高临床对血栓的防治管理水平,降低患者痛苦;同时为相关卫生管理部门制定措施和制度提供数据和依据。
作者:陈亚萍;王晓杰;徐园;邓海波;张燕;马玉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混杂偏倚(confounding bias)指在研究过程中,由于一个或多个混杂因素(即外变量)的影响,夸大或缩小了研究因素(自变量)与研究指标(因变量)之间的真实联系。在研究中,如果某些对研究结果有干扰的混杂因素在各组间分配不均衡,就会产生混杂偏倚,常见的混杂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护士的职称、学历、工作年限等。在研究设计阶段,可通过随机化、匹配、分层、限制等方法控制混杂偏倚;在资料分析阶段,可采用分层分析和多因素分析技术等方法来控制混杂偏倚。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根据手术室存放危险化学品(以下简称危化品)的特点和现状分析,以危化品的安全使用和风险控制为中心,探索建立了手术室危化品管理机制,包括管理制度体系、管理人员队伍、设施技术保障系统;以手术室危化品使用路径为主线,突出安全与风险控制构建科室危化品管理流程,实现了手术室存放危化品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确保了手术室存放危化品的安全和高效使用,保障了手术的质量和效率。
作者:刘怀燕;周爱芹;孙青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在老年乳腺癌患者中实施以夫妻为中心的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乳腺癌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观察组对夫妻双方同时实施心理干预,对照组仅对乳腺癌患者单独实施心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家庭功能、社会支持、情绪状态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家庭关怀度指数量表的合作度、情感度、亲密度维度得分以及总分,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及总分, FAC T-G生活质量自评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与抑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夫妻为中心的心理干预能够改善老年乳腺癌患者的家庭功能与社会支持,减轻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效果优于单独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
作者:李明士;张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一次性输液器在临床静脉输液治疗中应用极为广泛,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安全问题,聚氯乙烯作为目前一次性输液器使用率极高的材质,对一些醇溶性、脂溶性药物有较强的吸附性。本文综述了不同输液器材质对抗肿瘤药物、循环系统药物、镇痛和镇静药、抗生素、中药注射剂和生物制品的吸附作用,以便于保证用药的安全和有效。
作者:余强;李佳宁;郭亮;高竹林;盛丽娟;赵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应用病人一览表智能化系统,以解决传统住院病人一览表信息局限,且需要护士手工填写的现状。方法:病人一览表智能化系统与医院HIS系统、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实时连接,通过无线网络实时、动态显示病人的基本信息和医嘱信息等。结果:病人一览表智能化系统在妇产科应用后,护士每天可节约用于填写、修改每个病人一览表的时间大约为30s至1min;能实时更新病人的医疗信息,保证数据准确。结论:病人一览表智能化系统的应用,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有利于对高危病人的管理,可以为护理管理者提供基础数据。
作者:李森;吴晓英;王泠;孙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前在国外认知刺激疗法已被广泛运用到痴呆患者的治疗中,本文从其产生、运用效果及发展等方面对认知刺激疗法进行了回顾,以期为国内学者实施该干预提供参考。
作者:王玮荻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调查综合性医院安宁疗护模式的构建及其在临终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构建综合性医院安宁疗护模式,明确组织构架和职责,开展安宁疗护相关知识培训,制定工作制度,确立准入条件、服务原则、服务内容和服务流程,监控服务质量并予以实施。结果:综合性医院安宁疗护模式实施后患者需求满足程度在80%以上,家属满意度高达91.5%,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宁疗护团队成员的专业知识、服务意识、沟通技巧、团队精神、科研能力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综合性医院安宁疗护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提高了团队成员的整体能力,让临终患者及家属得到了全方位照护,同时提升了医院的服务品牌。
作者:诸海燕;孙彩萍;张宇平;王玲欢;马红丽;陈素娥;肖辛丰;沈林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ICU住院患者发生院内获得性压疮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自制的ICU压疮发生情况资料收集表与ICU压疮预警相关因素资料收集表对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ICU (MICU、CCU)住院的468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ICU压疮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ICU住院日延长、舒张压偏低、清蛋白偏低、有机械通气、有大便失禁为ICU压疮的独立危险因素,Braden总分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应针对ICU压疮高危人群和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警惕高龄、ICU住院日延长、舒张压偏低、清蛋白偏低、机械通气及伴有大便失禁的患者,重视Braden评分的准确性与规范化。
作者:邓小红;王乔凤;李明珂;胡爱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