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患者延续护理的研究进展

吴雅晶;尹永田;陈莉军

关键词:高血压, 延续护理, 综述
摘要: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维护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延续护理的形式、内容和效果评价进行综述,旨在为高血压患者延续护理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中国护理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性医院安宁疗护模式的实施与效果评价

    目的:调查综合性医院安宁疗护模式的构建及其在临终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构建综合性医院安宁疗护模式,明确组织构架和职责,开展安宁疗护相关知识培训,制定工作制度,确立准入条件、服务原则、服务内容和服务流程,监控服务质量并予以实施。结果:综合性医院安宁疗护模式实施后患者需求满足程度在80%以上,家属满意度高达91.5%,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宁疗护团队成员的专业知识、服务意识、沟通技巧、团队精神、科研能力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综合性医院安宁疗护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提高了团队成员的整体能力,让临终患者及家属得到了全方位照护,同时提升了医院的服务品牌。

    作者:诸海燕;孙彩萍;张宇平;王玲欢;马红丽;陈素娥;肖辛丰;沈林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高血压患者延续护理的研究进展

    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维护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延续护理的形式、内容和效果评价进行综述,旨在为高血压患者延续护理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作者:吴雅晶;尹永田;陈莉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护理学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标项目情况分析

    目的:对护理学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标情况和资助特点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同行学者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网站,Medsci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查询网,百度、搜狗搜索引擎,全面收集护理学科中标项目信息并进行分析。结果:护理学科从2006年开始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至2015年10年间,总计资助53项,累计金额1954万元,资助数量和金额总体呈上升趋势;依托单位共计26个,其中23个为高校,3个为大型综合医院;资助的主要领域为慢性病综合防控、中医、重大传染病防控、护理服务与质量管理等。结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护理学科的资助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但与其他医学专业的差距仍较大,护理科技工作者应积极申请,提高护理学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中标率。

    作者:张凤娃;宋秀荣;韩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以夫妻为中心的心理干预在老年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在老年乳腺癌患者中实施以夫妻为中心的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乳腺癌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观察组对夫妻双方同时实施心理干预,对照组仅对乳腺癌患者单独实施心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家庭功能、社会支持、情绪状态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家庭关怀度指数量表的合作度、情感度、亲密度维度得分以及总分,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及总分, FAC T-G生活质量自评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与抑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夫妻为中心的心理干预能够改善老年乳腺癌患者的家庭功能与社会支持,减轻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效果优于单独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

    作者:李明士;张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高等中医院校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与展望

    我国于2010年正式开展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目前全国已有多所院校对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进行了探索,但其中高等中医院校开展较少,并未形成一套适合我国高等中医院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统一培养体系。本文拟在国家“硕士专业学位”背景下,探讨高等中医院校如何开展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

    作者:何诗雯;杨玉佩;陈偶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儿科护士心理契约和离职意愿关系的研究

    目的:调查儿科护士离职意愿和心理契约现状,并分析二者的关系,为促进儿科护士的科学、有效管理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离职意愿量表和心理契约问卷,对徐州地区17家三级综合性医院的358名儿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儿科护士离职意愿条目均分为(2.17±0.67)分,心理契约条目均分为(4.13±0.46)分,员工责任得分高于组织责任得分;分层回归分析表明:心理契约中的组织规范责任、组织人际责任、组织发展责任能影响儿科护士的离职意愿,能独立解释其离职意愿22.6%的变异。结论:儿科护士的离职意愿较强,心理契约是其离职意愿的重要因素。

    作者:李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2005-2015年我国高血压社区健康教育研究的计量学分析

    目的:分析2005-2015年我国高血压社区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和发展现状,为深入拓展相关研究提供依据及建议。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学术论文数据库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2005年1-11月的相关文献,对文献发表趋势、期刊分布、发表地域以及关键词等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文献911篇,发表量大致呈上升趋势;核心期刊收录文献共167篇(18.33%),基金论文仅6篇;发表文献地域分布前3位是江苏、广东和浙江;文献类型以实验性研究和类实验性研究较多;关键词排序前3位是老年、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结论:目前我国高血压社区健康教育研究已受到较高重视。但建议加大偏远地区的科研投入,完善科研设计和提高质性研究比例。重视研究高血压发展的年轻化和前期人群的新动态,研究中医防治的优势及应用并完善高血压社区健康教育的评价体系。

    作者:祁雯雯;陶莹;张怡;董丽华;李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混杂偏倚

    混杂偏倚(confounding bias)指在研究过程中,由于一个或多个混杂因素(即外变量)的影响,夸大或缩小了研究因素(自变量)与研究指标(因变量)之间的真实联系。在研究中,如果某些对研究结果有干扰的混杂因素在各组间分配不均衡,就会产生混杂偏倚,常见的混杂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护士的职称、学历、工作年限等。在研究设计阶段,可通过随机化、匹配、分层、限制等方法控制混杂偏倚;在资料分析阶段,可采用分层分析和多因素分析技术等方法来控制混杂偏倚。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非暴力沟通”在护患沟通中的应用

    本文从护患沟通中的“语言暴力”入手,运用工作中的实例详细阐述了“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总结“非暴力沟通”对护患沟通的启示及意义,提出护理人员如何获得“非暴力沟通”能力与技巧的具体建议,即学校教育中开设“非暴力沟通”课程,通过系统的“非暴力沟通”知识培训及模拟情景、角色扮演等实践方法,使护生掌握“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及其运用技巧,各级医院也可邀请专业教师对在职护理人员进行“非暴力沟通”知识讲座,甚至建立“非暴力沟通”程序及标准用语,让护患沟通更顺畅,从而减少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疗环境。

    作者:伍彩红;刘雁;姜志连;谭佳琦;朱进;汪青;蒋碧华;肖佳;李妮吉娜;肖扬帆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融合·引领·创新--2016中国护理管理大会在长沙隆重召开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新一轮医疗改革将步入全面推进的决胜阶段,护理改革也将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为推动护理行业发展和护理学科建设,传播业内先进经验,交流护理改革成果,5月26-27日,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指导下,由《中国护理管理》杂志社主办,健康报社、湖南省护理基础质量控制中心、北京护理学会、台湾护理学会、香港护理学院协办的“2016中国护理管理大会--?融合·引领·创新”在湖南长沙隆重召开,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近2000名护士参加了本次会议。

    作者:李婷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男护士职业生活质量对其离职意愿的影响

    目的:调查男护士职业生活质量和离职意愿的现况,分析男护士职业生活质量对其离职意愿的影响。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离职意愿量表及护士职业生活质量量表,对广东省27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628名男护士进行调查。结果:男护士职业生活质量得分为(160.79±23.29)分;离职意愿得分为(15.80±3.35)分,离职意愿较高及以上者达83.3%。男护士的职业生活质量与离职意愿呈负相关,影响男护士离职意愿的的因素依其作用大小分别为:工作环境、择业原因、工作家庭平衡、工作量及对科室的喜欢程度。结论:男护士职业生活质量处于中等水平,而离职意愿处于较高水平。建议护理管理者应通过人性化管理、改善男护士的工作环境、减轻护士工作量等有效措施,提高男护士的职业生活质量,从而降低其离职意愿,稳定男护士队伍。

    作者:魏丽君;黄惠根;胡亚妮;蓝惠兰;肖柳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护士执业环境的研究现状

    护士执业环境是促进或制约护理专业实践的工作场所的组织因素,是影响患者与护士结局的关键因素之一。健康的护士执业环境可以培养护士的专业行为,提高工作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有效的护士执业环境测评工具可以对护士执业的整体环境进行评价,进而指导医疗机构建设健康的执业环境。

    作者:营晓;张海燕;简伟研;么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延续护理在PICC带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调查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延续护理在PICC带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例PICC带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按传统模式给予常规门诊维护和口头宣教。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关注微信公众平台,实行网络化健康教育、多维度护患沟通、精细化门诊预约等新型延续护理模式,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PICC相关知识得分及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总得分(150.61±10.21)高于对照组(114.83±9.32),实验组PICC相关知识测评总得分(141.98±12.50)高于对照组(113.82±10.41),实验组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17例)明显低于对照组(38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延续护理服务,方便、快捷、经济、实效,值得推广。

    作者:伍晓莹;林志玉;潘烨;潘传迪;杨海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某医院ICU护士谵妄评估现状及障碍因素调查

    目的:调查ICU护士谵妄评估实施现状,分析影响其评估的障碍因素,为促进ICU谵妄评估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四川省某医院256位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94.9%的护士护理过谵妄患者,80.5%的护士通过临床经验识别谵妄,14.5%通过评估工具,5.0%则是通过精神科医生会诊意见。插管患者评估困难、镇静患者评估困难及认为自己缺乏ICU谵妄评估相关知识是ICU谵妄评估的三大障碍因素。通过临床经验评估谵妄者、未接受过谵妄评估培训者、自评相关知识不能满足临床工作者的障碍因素得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CU谵妄评估现状尚须改善,护士缺乏谵妄评估相关技能和知识是主要障碍因素。

    作者:李智;田永明;李霞;唐志红;胡秀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抛锚式教学法在本科生《护理研究》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从学生的角度评价抛锚式教学法在本科生《护理研究》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4名护理本科生在《护理研究》部分章节中实施抛锚式教学法,选取17名学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了解学生对该教学法的评价。结果:学生反映抛锚式教学法有助于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扎实掌握科研知识,开拓思维形成科研思路,提高综合能力;但在实施中也存在小组学习时间难以保障,学习交流不够充分,知识运用不够熟练等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结论: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抛锚式教学法在提高学习效果和学生综合能力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须进一步优化抛锚式教学法的实施,改善其应用效果。

    作者:王轶;王志稳;吴雪;武杰;王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静脉治疗护理实践研究进展

    本文从静脉治疗的规范与标准、相关操作与技术、患者安全、患者舒适程度、专业队伍建设、多学科团队建立6个方面对国内外静脉治疗护理实践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静脉治疗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孙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查阅文献对选题有哪些帮助?

    科研工作有延续性和继承性,提出研究问题后必须要查阅文献,查看该问题的研究历史、背景资料与现状、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和研究的水平等,从查阅文献中找到创新点,是定题前的重要步骤,故查看文献和立题过程多是相结合伴随进行的。阅读文献的目的:①查看自己选题内容与别人类同的工作是否完全重复,以便及时修改研究内容,逐步完善选题,避免完全重复和减少盲目性。②阅读与课题有关的论文可以启发和充实自己的研究思路和方法。③阅读文献中与自己研究内容有关的理论,可以获得研究问题和撰写论文的某些理论依据。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影响因素Meta分析

    ?目的:综合分析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为预防PICC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Web?of?Science、PubMed、Cochrane?Library、OVID?EBM?Reviews、?CNKI、万方数据、CBM及VIP,并辅以手工检索、文献追溯等方法收集符合标准的文献,采用Stata?12.1软件进行合并分析。结果: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6篇,合计样本量1277例,其中血栓组253例,对照组1024例,血栓发生率为19.81%。Meta分析结果显示,化疗史、糖尿病、高血压、COPD、活动量减少与PICC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有关。结论:化疗史、糖尿病、高血压、COPD、活动量减少是PICC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作者:于瑞;陈利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痴呆患者认知刺激疗法研究进展

    目前在国外认知刺激疗法已被广泛运用到痴呆患者的治疗中,本文从其产生、运用效果及发展等方面对认知刺激疗法进行了回顾,以期为国内学者实施该干预提供参考。

    作者:王玮荻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病人一览表智能化系统应用实践

    ?目的:应用病人一览表智能化系统,以解决传统住院病人一览表信息局限,且需要护士手工填写的现状。方法:病人一览表智能化系统与医院HIS系统、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实时连接,通过无线网络实时、动态显示病人的基本信息和医嘱信息等。结果:病人一览表智能化系统在妇产科应用后,护士每天可节约用于填写、修改每个病人一览表的时间大约为30s至1min;能实时更新病人的医疗信息,保证数据准确。结论:病人一览表智能化系统的应用,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有利于对高危病人的管理,可以为护理管理者提供基础数据。

    作者:李森;吴晓英;王泠;孙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中国护理管理杂志

中国护理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