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调查石家庄市一次性输液器使用现状,为制定正确使用输液器的相关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运用问卷调查法从石家庄市所有二级及以上医院(11家三级甲等医院和33家二级医院)中随机抽取309个科室进行调查。结果:二级医院科室普通输液器使用率高于三级医院(P<0.05);精密过滤输液器的使用率低于三级医院(P<0.05)。二级医院在输注脂肪乳剂、化疗药物以及中药制剂时精密过滤输液器使用率低于三级医院(P<0.05)。二级医院与三级医院均约有40%的调查科室无避光输液器,只有约10%的调查科室使用不含有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材质的输液器。三级医院在输注一种新药前根据说明书选择输液器的习惯或制度也好于二级医院,但均无药剂专业人员指导,存在为特殊人群输液时输液器选用不当现象。结论:石家庄市二级及以上医院在输液器的选择和使用上均存在一定问题,应进一步加强培训与检查,确保护患双方安全。
作者:赵改婷;孙秀梅;雷琤;刘思文;刘志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维护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延续护理的形式、内容和效果评价进行综述,旨在为高血压患者延续护理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作者:吴雅晶;尹永田;陈莉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我国于2010年正式开展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目前全国已有多所院校对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进行了探索,但其中高等中医院校开展较少,并未形成一套适合我国高等中医院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统一培养体系。本文拟在国家“硕士专业学位”背景下,探讨高等中医院校如何开展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
作者:何诗雯;杨玉佩;陈偶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新一轮医疗改革将步入全面推进的决胜阶段,护理改革也将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为推动护理行业发展和护理学科建设,传播业内先进经验,交流护理改革成果,5月26-27日,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指导下,由《中国护理管理》杂志社主办,健康报社、湖南省护理基础质量控制中心、北京护理学会、台湾护理学会、香港护理学院协办的“2016中国护理管理大会--?融合·引领·创新”在湖南长沙隆重召开,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近2000名护士参加了本次会议。
作者:李婷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ICU护士道德困境对其职业认同感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温州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ICU护士198名进行问卷调查,了解ICU护士道德困境和职业认同感的现状,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ICU护士职业认同感总分为(32.58±6.47)分,ICU护士道德困境与其职业认同感呈负相关,回归分析显示,控制人口学变量之后,价值冲突、个体责任共可以解释职业认同感的28.6%。结论:护理管理者应根据ICU护士道德困境的不足之处,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增进ICU护士的职业认同感。
作者:林丽艳;李贤连;陈洁;胡碎钗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调查三级甲等医院PICC应用现状。方法:采用中华护理学会静脉治疗护理专业委员会设计的“全国三级甲等医院静脉治疗护理现状调查问卷”,于2013年3-5月便利抽取全国27个省份147家三级甲等医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146家(99.3%)三级甲等医院已经开展了PICC技术,分别有90家(61.2%)、101家(68.7%)开展了塞丁格技术和超声引导下PICC穿刺技术;89家(60.5%)医院成立了PICC门诊;②大多数医院目前使用的是进口(94.6%)、三向瓣膜(85.7%)、硅胶材质(72.8%)的导管;③104家(70.7%)医院在PICC穿刺时消毒范围以穿刺点为中心直径≥20cm;④20.4%的医院并没有规定在经PICC输注药物前通过回抽血液确定导管在静脉内;⑤透明敷料、纱布敷料在147家医院广泛应用。结论:PICC置管患者的延续护理需求有待满足,感染控制有待进一步加强,操作技术有待进一步规范。同时,建议探索不同种类PICC导管之间的差异,不同敷料的使用效果,以促进我国静脉治疗专科的健康发展。
作者:李欣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网络共享课程《急救基本知识与技术》2015春夏学期的运行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总结教学效果和存在问题,以进一步完善课程建设。方法:对全国选修《急救基本知识与技术》共享课程春夏学期的学生18049人进行网上调查,包括课程整体满意度调查、课程运行测评情况和见面课运行测评等。结果:选课学生对课程整体满意度、课程运行测评情况和见面课运行测评的满意度较高(>89%)。结论:网络共享课教学模式适合《急救知识与技术》课程的开展,总体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完善课程建设。
作者:杨艺;丛小玲;李璐寰;沈娟;邹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综合分析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为预防PICC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Web?of?Science、PubMed、Cochrane?Library、OVID?EBM?Reviews、?CNKI、万方数据、CBM及VIP,并辅以手工检索、文献追溯等方法收集符合标准的文献,采用Stata?12.1软件进行合并分析。结果: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6篇,合计样本量1277例,其中血栓组253例,对照组1024例,血栓发生率为19.81%。Meta分析结果显示,化疗史、糖尿病、高血压、COPD、活动量减少与PICC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有关。结论:化疗史、糖尿病、高血压、COPD、活动量减少是PICC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作者:于瑞;陈利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2005-2015年我国高血压社区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和发展现状,为深入拓展相关研究提供依据及建议。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学术论文数据库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2005年1-11月的相关文献,对文献发表趋势、期刊分布、发表地域以及关键词等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文献911篇,发表量大致呈上升趋势;核心期刊收录文献共167篇(18.33%),基金论文仅6篇;发表文献地域分布前3位是江苏、广东和浙江;文献类型以实验性研究和类实验性研究较多;关键词排序前3位是老年、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结论:目前我国高血压社区健康教育研究已受到较高重视。但建议加大偏远地区的科研投入,完善科研设计和提高质性研究比例。重视研究高血压发展的年轻化和前期人群的新动态,研究中医防治的优势及应用并完善高血压社区健康教育的评价体系。
作者:祁雯雯;陶莹;张怡;董丽华;李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调查护理人员医护合作关系和护士工作投入的现状,并分析医护合作关系对护士工作投入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5年2-5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医护合作量表、护士工作投入量表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309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医护合作量表总分为(91.20±15.89)分,总均分为(3.65±0.64)分;护士工作投入总分为(51.82±9.37)分,总均分为(3.46±0.62)分。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护士和医生的关系、共同参与治疗或护理的决策过程、患者信息的交流是护士工作投入的影响因素。结论:改善医护合作关系可以提高护士工作投入水平,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作者:任春艳;马晓雯;谢红;王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评价集束化护理在成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急性压疮预防中的作用。方法:将2014年2月1日至8月31日经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入住ICU的压疮高危患者作为对照组(62例)进行历史回顾,将2014年12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术后入住ICU的压疮高危患者作为观察组(111例)。采用集束化护理对观察组进行干预。结果:对照组中15例发生I期压疮,2例发生Ⅱ期压疮,1例发生Ⅲ期压疮,压疮发生率为29.03%;观察组中6例发生I期压疮,无Ⅱ期和Ⅲ期压疮发生,压疮发生率为5.41%;两组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对成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压疮高危患者实施集束化压疮预防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其围手术期压疮的发生率。
作者:智红晓;宋葆云;杨巧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科学研究的选题多从临床经验和日常工作实践中发现问题,通常来自:①个人的实践活动;②受他人研究结果的启发;③现在或未来需要探讨的内容;④研究者的兴趣等。研究题目的方向常见有:①研究各临床科室专业问题;②比较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治疗或护理方法;③评价新的研究方法或护理模式;④健康教育和医院管理方面的问题;⑤发展测量工具等。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为了让广大护理工作者了解我国护理发展现状及国家新护理政策信息,医院评审标准和护理工作要求,并帮助临床护理工作者提高科研写作能力,将护理工作与科研工作相结合,让大家学会从临床实际工作中选题,采用科学、有效的手段进行护理科研,解决实际问题,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的指导及宁夏回族自治区护理质量控制中心的支持下,由《中国护理管理》杂志社主办、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承办的“医院评审与护理质量提升暨护理科研写作研讨会”将于2016年9月8-9日在银川市召开。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混杂偏倚(confounding bias)指在研究过程中,由于一个或多个混杂因素(即外变量)的影响,夸大或缩小了研究因素(自变量)与研究指标(因变量)之间的真实联系。在研究中,如果某些对研究结果有干扰的混杂因素在各组间分配不均衡,就会产生混杂偏倚,常见的混杂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护士的职称、学历、工作年限等。在研究设计阶段,可通过随机化、匹配、分层、限制等方法控制混杂偏倚;在资料分析阶段,可采用分层分析和多因素分析技术等方法来控制混杂偏倚。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是20世纪9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并被广泛实施的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初于1990年由美国的Michael Hammer提出,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首次引入中国,逐渐被国内医疗机构所熟悉。BPR是对医疗机构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地再思考和彻底性地再设计,从而获得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业绩的戏剧性的改善。BPR强调以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利用先进的服务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大限度地实现技术上功能整合和管理上职能的整合,以打破传统的职能型组织结构,建立全新的过程型组织结构,实现医疗机构在成本、质量、服务效果和效率等方面的巨大改善。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个案管理、保健管理和保健协调是近四十多年来英、美等国护理界先后采用的服务模式。本文论述它们的发展演变、服务模式、实施要求和功能作用,并探讨其对我国护理的启示。
作者:韦凤美;赵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调查儿科护士离职意愿和心理契约现状,并分析二者的关系,为促进儿科护士的科学、有效管理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离职意愿量表和心理契约问卷,对徐州地区17家三级综合性医院的358名儿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儿科护士离职意愿条目均分为(2.17±0.67)分,心理契约条目均分为(4.13±0.46)分,员工责任得分高于组织责任得分;分层回归分析表明:心理契约中的组织规范责任、组织人际责任、组织发展责任能影响儿科护士的离职意愿,能独立解释其离职意愿22.6%的变异。结论:儿科护士的离职意愿较强,心理契约是其离职意愿的重要因素。
作者:李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构建临床护士不良事件风险感知量表,并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通过半结构访谈与开放问卷调查形成量表初稿,然后经专家咨询及预调查进行修改。抽取917名泰安市二、三级医院临床护士进行信效度检验,对量表进行修改并形成终稿。结果:总量表全部条目内容效度指数(CVI)为0.91,各条目CVI为0.71~1.00;利用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终确定20个条目、3个维度,分别为患者照护风险、系统流程风险和护士操作风险,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0.374%;验证性因子分析拟合总体较理想(χ2/df=2.427、GFI=0.936、AGFI=0.917、RMSEA=0.049、NFI=0.915、CFI=0.948、IFI=0.948);量表总体Cronbach’s?α系数为0.939,各维度Cronbach’s?α系数均大于0.70;各条目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46~0.77(P<0.01)。结论:临床护士不良事件风险感知量表体现出护理服务自身的特点,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临床护士不良事件风险感知的测评工具。
作者:毛秋云;赵伯莲;刘春玲;张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调查男护士职业生活质量和离职意愿的现况,分析男护士职业生活质量对其离职意愿的影响。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离职意愿量表及护士职业生活质量量表,对广东省27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628名男护士进行调查。结果:男护士职业生活质量得分为(160.79±23.29)分;离职意愿得分为(15.80±3.35)分,离职意愿较高及以上者达83.3%。男护士的职业生活质量与离职意愿呈负相关,影响男护士离职意愿的的因素依其作用大小分别为:工作环境、择业原因、工作家庭平衡、工作量及对科室的喜欢程度。结论:男护士职业生活质量处于中等水平,而离职意愿处于较高水平。建议护理管理者应通过人性化管理、改善男护士的工作环境、减轻护士工作量等有效措施,提高男护士的职业生活质量,从而降低其离职意愿,稳定男护士队伍。
作者:魏丽君;黄惠根;胡亚妮;蓝惠兰;肖柳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前在国外认知刺激疗法已被广泛运用到痴呆患者的治疗中,本文从其产生、运用效果及发展等方面对认知刺激疗法进行了回顾,以期为国内学者实施该干预提供参考。
作者:王玮荻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