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彦
目的:探讨梗阻性结肠癌手术方式。方法:一期根治切除吻合48例,Hartmann手术12例,单纯造口8例,捷径手术4例。结果:吻合口漏2例(2.8%),切口感染8例,肺部感染4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对梗阻性结肠癌患者,在解除梗阻的同时要力争切除肿瘤,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情况下可行I期根治切除是可以施行的。
作者:陈耀堂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把240例初治的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心理状况、营养饮食、传染途径、用药督导及随访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组患者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针对患者的自身情况,采用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地提高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作者:李桂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脑中风临床上以猝然昏扑、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言蹇、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脑中风包括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高血压脑病和血管性痴呆四大类。本文主要对近年来中医药对脑中风的治疗研究及经验进行综述。
作者:张绿浪;王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与观察临床护理干预在急性胰腺炎保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行保守治疗的3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及护理干预后,18例治愈,10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3.3%。结论:在急性胰腺炎行保守治疗过程中,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病情康复。
作者:郭小春;任敏;陈小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析利用宫腔纱布填塞治疗顽固性长后出血的护理方式。方法:选取我站调查顽固性产后出血的患者24例。对此24例患者做常规处理仍止血无效后实行宫腔纱布填塞方法进行止血,为实验组。另选取其他24例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止血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止血效果,处理时间做出对比。结果:实验组在止血效果方面照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在止血时间,处理时间方面照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宫腔纱布填塞治疗顽固性产后出血显著优于常规处理方法,建议推广实施。
作者:李新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结合我院(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医保血透病人的管理情况,探讨该病种病人的管理难点及对策。方法:以成都市医保局165、155、154号文件规定为依托,结合我院实际情况血透病人按门诊特殊疾病管理的相关对策。结果:通过实施医保政策宣传,医患沟通,信息化管理等对策,使此项工作顺利开展,血透参保人员逐年增加,并受到患者好评。结论:严格执行国家医改政策,加强管理力度,完善信息化管理措施,保障血透参保人员基本医疗,提高血液透析病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彭叶;李小玲;季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脑梗塞病人功能锻炼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对8例脑梗塞患者功能锻炼时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观察和分析,找出主要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干预。结果:8例患者能逐渐进行功能锻炼,语言和肢体功能在不同程度上都得到了一定的恢复。
作者:江一铃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建立快速准确测定水中砷和硒含量的方法。方法:将水样中的各种价态砷和硒用混酸消化,转变成五价砷和六价硒,再加入还原剂经两步还原为三价砷和四价硒并转化生成砷化氢和硒化氢,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砷和硒的含量。结果:该法线性范围是0-80μg/L,砷、硒的检出限均为0.2μg/L、六次测定结果的砷和硒的RSD分别为1.80%和1.82%,砷和硒的回收率在95.0%-101.2%。结论:该法灵敏度高、检验限低、结果准确,适用于各种水样中砷、硒的同时测定。
作者:梁卫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1临床症状患者,女性,38岁,已婚。自诉于一年前因下腹坠感不适,来妇科检查发现盆腔肿物,做彩超检查,证实为右侧附件区肿物,有鸡卵大,确诊为“右卵巢囊肿”。近感觉尿频,腰骶部酸痛。一周前于经期第三天开始下腹坠痛。来医院要求手术治疗,故门诊以“右侧卵巢囊肿”之诊断收入院,该患发病以来,无恶心、呕吐,无发热及腹胀,无明显消瘦,睡眠良好,二便正常。2检查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已婚已产型,分泌物正常,宫颈光滑,子宫前位,大小正常,无触痛。右侧附件区可触及一“手拳”大肿物,表面光滑,界限清,无触痛。左侧附件未触及异常。
作者:郝玉丹;张艳英;李金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妊娠是生命过程中重要的时期,孕产期健康教育可减轻孕妇及家属对妊娠、分娩的担忧和恐惧,促进妊娠和分娩的过程更加健康,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普及优生优育知识。孕期的营养更是直接影响着孕妇与胎儿的健康,合理正确的膳食营养,是提高人口素质的根本保证。本文阐述了孕期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和内容,以及孕期营养对胎儿的影响,旨在提高群众对孕期保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做好孕期保健工作,以达到优生的目的。
作者:龙颖;高德艳;巨秀能;蒋红梅(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通过现场问卷对200例55~75岁辖区内农村居民进行调查和深入访谈,对现存的几种较常用健康教育形式进行比较,探讨比较适合农村居民的健康教育形式,增加健康教育形式的实用性。从而增进农村居民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榴;曾淑仪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骨龄测试在儿童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方法:运用计算机骨龄评分系统软件中CHN 、TW2评分、G-P图谱法三种测评方法,对儿科门诊164名儿童进行骨龄检测。结果:74例健康男孩、女孩骨龄与年龄基本一致;10名性早熟骨龄明显超前,平均超前2.1岁;15例生长激素缺乏骨龄明显落后,平均落后2.8岁;3例甲状腺功能低下患儿,其骨龄落后明显,平均落后4岁;16例特发性矮身材、46例身材偏矮(-1SD至-2SD)骨龄正常或落后1年以上。结论:骨龄能更精确地反映儿童实际发育水平。在儿童保健、儿科临床均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作者:郑仪宁;陶旭光;高燕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血液透析作为治疗终末期肾衰竭患者有效的替代疗法之一,已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我国乃至全世界都有大量的肾衰竭患者依靠血液透析生存。血液透析治疗因为其患者和设备的特殊性,具有较大的风险。所以在治疗中需要时刻注意患者及设备的稳定,保证医疗安全,对于这种情况,血液透析治疗的规范化管理作为患者生命的重要保证,更要得到我们医护人员的重点关注和严格遵守。
作者:朱红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对环氧乙烷灭菌的适用范围和灭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以及灭菌后效果监测方法进行阐述以及采取的职业防护措施进行介绍。
作者:李海君;吴霞;刘君富;陈静;刘祯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护理工作已经迫在眉睫,如何延缓衰老,发挥残存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是目前我们大家需要面对的问题。
作者:李国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河豚鱼中毒的急救与护理方法。方法:对89例河豚鱼中毒患者采取催吐、洗胃等抢救措施,及时用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并发症护理。结果:89例河豚鱼中毒患者经积极抢救与护理,临床治愈84例,好转3例,死亡2例。结论:河豚鱼中毒采取及时准确的急救措施和有效的护理能降低中毒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薛霞;杜娟;郭祥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并2型糖尿病58例患者临床资料,均采取外科手术治疗的方式,其中行根治性手术患者49例,行结肠造瘘术患者9例。所有患者均采取系统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结果:共12例(20.69%)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情况,其中切口感染3例,肺部感染4例,泌尿系感染1例及吻合口出现渗漏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吻合出血1例。所有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均在有效治疗后痊愈,无1例死亡病例发生。结论: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风险性增大,合理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对预防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有重要意义,可有效提高手术的治愈率。
作者:林丽;周苗华;彭守华(通讯作者);周丽静;简红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B超引导PICC置管在单侧乳腺癌化疗患者中临床应用的可行性与优越性。方法:将100例乳腺癌化疗行PICC置管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置管方法置管,实验组采用超声引导下改良赛丁格技术置管。观察分析两组穿刺指标及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周内静脉炎发生率,带管期间感染率,导管脱出及断裂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超声引导下改良赛丁格技术置管,能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医疗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较常规置管优势明显。
作者:杜清妹;林丽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产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正常分娩初产妇120例,按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按照健康教育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按传统方式进行健康教育。比较2组产妇在掌握母乳喂养知识、产褥期保健知识、新生儿相关知识、新生儿护理技巧和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实验组产妇在掌握母乳喂养知识、产褥期保健知识、新生儿相关知识、新生儿护理技巧和满意度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规范了护士的健康教育活动,满足了产妇健康需求,有效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提升产妇满意度。
作者:姚美蓉;兰晓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研究在预防接种门诊中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为进一步开展预防接种工作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所进行预防接种的。适龄儿童未发生以及陪同儿童前来预防接种的家长为研究对象,并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接受健康教育后的儿童接种率以及家长知晓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家长对于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率已达到98%,基础免疫和二类疫苗的接种率相对健康教育前而言,有很大的提高。且有效减少了接种后不良反应以及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结论:开展健康教育对于预防接种门诊工作的顺利实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姚青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