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雾化方式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

王昕华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 氧气雾化吸入, 超声雾化吸人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方案雾化吸人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把2010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治疗的16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成氧气雾化吸入组和超声雾化吸入组,每组各81名患者,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氧气雾化吸入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患者满意率均高于超声雾化吸入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短于超声雾化吸入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超声雾化吸入组,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显效快,总有效率高,且安全性也较高,较受患者欢迎。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瓦斯爆炸烧伤临床治疗探讨

    目的:研究探讨瓦斯爆炸烧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烧伤科收治的瓦斯爆炸烧伤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探讨,根据患者的烧伤程度不同和有无伴随吸入性损伤、气体中毒、骨折、头颅损伤、内脏损伤等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正确进行创面清理和抗生素治疗,同时兼顾其他伴随症状的处理,防止发生合并感染。结果:32例瓦斯爆炸烧伤患者,治愈31例,1例烧伤面积过大且伴有重度吸入性损伤,经医治无效死亡。治愈率96.9%。结论:对瓦斯爆炸烧伤的患者的烧伤及其他伴随症状进行合理有序的治疗,有助于患者的伤口恢复,并能有效防止继发感染与交叉感染。

    作者:祖红旭;李庆华;黄培信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重症肺炎患者血清PCT、sTREM-1及乳酸测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动态检测重症肺炎患者血清中的降钙素原(PCT)、人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和乳酸水平对判断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1月于本院收治的88例重症肺炎的患者在入院后的第1、4、7天分别进行PCT、sTREM-1和乳酸水平的检测,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来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88例患者中死亡组第4、7天的PCT值、sTREM-1值和乳酸值分别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存活组中随着病情的好转,患者血清内的PCT值、sTREM-1值和乳酸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结论:动态检测血清中的PCT、sTREM-1和乳酸的水平对于判定重症肺炎的病情程度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程兴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植物袋泡调味茶中粗多糖的测定

    目的:建立植物袋泡调味茶中粗多糖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相对分子质量1×104的高分子物质在80%乙醇溶液中沉淀,与水溶液中单糖和低聚糖分离,用碱性二价铜试剂选择性地从其他高分子物质中沉淀具有葡聚糖结构的多糖,用苯酚-硫酸反应以碳水化合物形式比色测定其含量,其显色强度与粗多糖中葡聚糖的含量成正比,以葡聚糖为指标,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可测定样品中粗多糖的含量。结果:葡聚糖在0.009736mg~0.097360mg间线性关系良好,其线性回归方程为C=0.20411*Abs (r=0.99975)。平均回收率为118.84%(RSD%=6.74%)。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重复性好,适用于本品中粗多糖含量测定。

    作者:赵楚文;王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经皮平行克氏针治疗拳击骨折22例分析

    目的:评价闭合复位经皮平行克氏针以第四掌骨为支架治疗拳击骨折疗效。方法:对22例新鲜闭合性拳击骨折一期采用闭合手法复位经皮平行克氏针以第四掌骨为支架治疗。结果:所有骨折于术后6周内达临床愈合,12周内达骨性愈合,第五掌指关节功能良好,无骨折不愈合发生。结论:采用闭合手法复位经皮平行克氏针以第四掌骨为支架治疗拳击骨折,固定牢固、对第五掌指关节影响小、恢复快、疗效可靠。

    作者:龚乐;王晓莉;朱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脑卒中患者的护理

    目的:为了探讨脑卒中与护理系统的关系。方法:通过对75例脑卒中临床资料分析、护理体会。结果:系统护理在脑卒中疾病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结论:在医院实行“卒中单元”,使患者得到较好恢复,而在基层,通过系统护理也可以使患者得到较好的康复,大大提高了患者和亲属的满意度。

    作者:夏德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脊柱侧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

    总结脊柱侧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护理重点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以及术前评估,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双下肢的神经系统症状,加强肺部功能、伤口情况、体位、胃肠道的管理,术后早期进行脊柱及四肢的功能锻炼。患者全部康复出院。

    作者:廖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上肢洗伤方熏洗治疗对柯雷氏骨折后腕关节功能康复的疗效观察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上肢洗伤方”对柯雷氏骨折后期腕关节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柯雷氏骨折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A组(中药熏洗治疗组)和B组(热水浸浴治疗组)。其中A组30例,B组30例。在患者解除夹板后,测量治疗前患者的腕关节活动度、握力及疼痛积分。分别给予“上肢洗伤方”熏洗及同温度热水浸浴治疗1个月。于治疗后第3、6个月后进行随访,并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两组患者的腕关节活动范围、握力、疼痛积分、C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等差异。结果:A组与B组在腕关节活动度、握力、疼痛积分方面的组内差异比较,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A、B两组组间比较,在腕关节活动度、握力、疼痛积分、Coney腕关节评分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上肢洗伤方”熏洗对于涉及桡腕关节而又适合于保守治疗的柯雷氏骨折后期腕关节功能康复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

    作者:高菲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术后护理体会

    2002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20例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瓣膜置换及冠脉搭桥术(CABG)的护理体会。手术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其中二尖瓣病变合并冠心病12例,主动脉瓣病变合并冠心病2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病变合并冠心病6例。术后因心脏破裂死亡2例,其余均经ICU监护治愈出院,术后随访心功能恢复满意。

    作者:孙新月;牛璐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及早期症状的再认识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危害人们健康、影响人们生产和生活的致盲眼病,可发生于各种年龄的人。青光眼是一种发病迅速、危害性大、随时导致失明的常见疑难眼病。特征就是眼内压间断或持续性升高的水平超过眼球所能耐受的程度而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损害,导致视神经萎缩、视野缩小、视力减退,终导致失明,在急性发作期24-48小时即可完全失明。青光眼属双眼性病变,可双眼同时发病,或一眼起病,继发双眼失明,一旦患上青光眼,就必须按双眼病变对待,不能盲目的认为单一眼患青光眼失明,还有另一只眼睛代偿。因此了解青光眼的发病特点,及对其早期症状早发现和及时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石继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宫颈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宫颈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接受宫颈癌治疗的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患者。对观察组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3%,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8%,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在治疗宫颈癌时具有手术时间短,恢复速度快,并发症出现少、出血量少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秀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2011年公主岭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公主岭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情况,为流行性腮腺炎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年公主岭市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1年公主岭市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749例,发病率为68.5074/10万。发病居前10位的地区为范家屯(66例)、河北街道(49例)、岭西街道(49例)、玻璃城子(47例)、岭东街道(43例)、河南街道(43例),东三街道(38例)、二十家子(34例)、怀德(33例)、黑林子(32例),发病数占57.94%。9~12月发病425例,占56.74%。男女分别发病478例和271例,性别比为1.76∶1。流行性腮腺炎病例主要分布在15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共报告662例,占发病总数的88.38%。学生和幼托儿童共报告614例,占发病总数的81.98%。结论:提高疫苗接种质量,加强疫苗应急接种,管理传染源是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疫情暴发的有效措施。

    作者:汤仁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耳鼻咽喉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在围手术期应用心理护理对耳鼻咽喉疾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耳鼻咽喉科入院患者先进行焦虑自评量表测评,将分值在60分以上的中度焦虑者134例作为入选患者,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2例,给予干预组患者一般护理和心理护理,对照组只给予一般护理,应用围手术期患者心理护理评分表进行评分,并用问卷测评患者心理状态改变程度。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入院后SAS、SDS评分无显著差异,出院前SAS、SDS评分有显著差异;干预组入院后与出院前SAS、SDS评分有显著差异,对照组入院后、出院前SAS、SDS评分无显著差异。结论:对患者应用有效的心理护理可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消除抑郁及紧张等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更快、更好地全面康复。

    作者:董立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正常患者阴道分娩终止妊娠时机选择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正常患者阴道分娩终止妊娠时机选择。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妊娠期糖尿病于41周终止妊娠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260例近预产期终止妊娠孕妇2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经催产素引产所需时间,平均产程,引产失败率,新生儿结局。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引产所需时间,平均产程,引产失败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新生儿结局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好患者可像正常孕妇一样妊娠至41周计划终止妊娠,提高引产成功率,不影响新生儿结局。

    作者:南蓓蓓;周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吞咽治疗仪配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效果观察

    吞咽困难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症状,29~60%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可发生吞咽困难。吞咽困难可引起营养及水分的摄入不足,也常发生误吸,导致呛咳、窒息,吸入性肺炎等,甚至危及生命。2011年10月-2012年11月我们使用吞咽治疗仪配合吞咽训练对30例脑卒中后出现吞咽困难的患者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曹洪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颅脑外伤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护理

    目的:颅脑外伤重症患者在营养供给不足时,脑细胞产生三磷酸腺苷(ATP)水平降低,脑细胞凋亡也随之加速。因此早期的营养支持,对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缓解应激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并发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有重要作用。本文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意义和方法进行了探讨。方法:应用鼻胃管持续滴注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方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5例。结果:早期的营养支持,对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缓解应激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并发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有重要作用。结论:颅脑外伤重症患者在营养供给不足时,脑细胞产生三磷酸腺苷(ATP)水平降低,脑细胞凋亡也随之加速。

    作者:董周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原发性胼胝体变性一例报告

    患者,男性,45岁,因意识模糊、言语不清伴四肢乏力6h入我院急诊科就诊。既往有20余年酗酒史,每日白酒量100-300g,多以酒当饭。体检:T36.4℃,P70次/min,R16次/min,BP125/80mmHg。心肺腹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神经内科情况:神志不清,意识模糊,言语不清,四肢肌张力正常,双下肢肌力 V级,未引出病理征,肌腱反射正常;辅助检查:三大常规正常,谷草转氨酶:56IU/L,谷丙转氨酶:60IU/L。头颅 MRI 平扫示:横断面胼胝体膝部、压部见对称性长T1长T2信号,矢状面T1Flair胼胝体萎缩变薄呈长T1信号,多考虑为原发性胼胝体变性。以“原发性胼胝体变性”转神经内科治疗,予对症积极治疗为主,入院2周后,患者情况稍好转,言语对答正确,语次偏慢,四肢乏力好转,反应迟钝未见明显恢复,计算力差,患者及家属要求自动出院。

    作者:温小良;揭苏平;廖佳隆(通信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糖尿病人的心理健康指导

    糖尿病(DM)是一种慢性的代谢性疾病,主要是因为胰岛素供求不平衡造成碳水化合物代谢失常同时引起蛋白质、脂肪代谢不正常。已经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病变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目前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约3.8%,到2010年患病率将达到14.5%;糖尿病病人抑郁心理的发生率将比一般人群高14%~20%,并且不良情绪对糖尿病的血糖控制及疾病转归有消极的影响。部分糖尿病患者在患病初期心理状态常有紧张、焦虑、悲观失望。有的患者得知没有根治的可能,需终生用药治疗和控制饮食,出现消极的心理反应,尤其是合并有慢性并发症、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悲观失望。因此,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疾病观,使患者对治疗期间可能发生的情况有所了解和准备。树立信心,调节情志,这对疾病的恢复是很重要的。

    作者:王建立;王军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如何降低剖宫产率

    目的:探讨如何才能有效的降低剖宫产率。方法:通过2012年剖宫产率与2013年1-9月剖宫产率的对比。结果:通过采取措施,剖宫产率是可以得到控制的。结论:剖宫产率居高不下既有准妈妈的原因,也有医生的无奈和社会现实的因素,控制剖宫产率需要社会、家庭、医院、医务人员以及产妇和家属的积极配合。

    作者:李宜梅;李凤粉;马红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析老年病人的身心健康及护理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护理工作已经迫在眉睫,如何延缓衰老,发挥残存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是目前我们大家需要面对的问题。

    作者:李国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脊柱后凸畸形截骨手术术中体位的护理

    目的:总结脊柱后凸畸形截骨手术体位护理中的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于本院行脊柱后凸畸形截骨手术的30例强直性脊柱炎及25例严重脊柱后凸畸形患者的手术配合情况。结果:55例患者安放手术体位均一次完成,满足手术需求,术后无一例发生与手术体位相关的并发症。结论:通过术前访视,根据情况评估结果,做好个性化准备工作,提高了对脊柱截骨手术体位护理的预见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及病人的康复。

    作者:石柳燕;王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