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植物袋泡调味茶中粗多糖的测定

赵楚文;王蔚

关键词:植物袋泡调味茶, 粗多糖
摘要:目的:建立植物袋泡调味茶中粗多糖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相对分子质量1×104的高分子物质在80%乙醇溶液中沉淀,与水溶液中单糖和低聚糖分离,用碱性二价铜试剂选择性地从其他高分子物质中沉淀具有葡聚糖结构的多糖,用苯酚-硫酸反应以碳水化合物形式比色测定其含量,其显色强度与粗多糖中葡聚糖的含量成正比,以葡聚糖为指标,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可测定样品中粗多糖的含量。结果:葡聚糖在0.009736mg~0.097360mg间线性关系良好,其线性回归方程为C=0.20411*Abs (r=0.99975)。平均回收率为118.84%(RSD%=6.74%)。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重复性好,适用于本品中粗多糖含量测定。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品管圈在五官病区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质量管理的应用

    目的:应用品管圈的管理方法与技巧,提高五官病区基础护理服务质量。方法:对五官病区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现状调查,要因分析,提出实施对策。品管圈中所有圈员运用PDCA-SDCA程序,以“夯实基础护理,提高五官病区基础护理服务合格率”为活动主题,进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结果:基础护理服务合格率由实施前的60.25%提升至实施后的83.87%(P<0.01)。结论:通过五官病区开展品管圈活动,提升了病区基础护理服务质量,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程晖;李晨;方敏;吴雪华;黄琪;吴姗姗;汪芳;金丽卿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干预用于胃溃疡合并大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对胃溃疡合并大出血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6例,护理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止血率、溃疡愈合情况、住院时间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36例患者止血率为86.1%,溃疡愈合率58.3%,对护理措施满意率80.6%,住院时间平均为8.7天;护理组36例患者止血率97.2%,溃疡愈合率77.8%,对护理措施满意率94.4%,住院平均时间为5.2天;结论:对胃溃疡合并大出血患者,给予积极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护患纠纷,值得推广。

    作者:王秀英;段雪峰;李娜;盛微;黄瑶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热奄包配合穴位按摩在乳腺癌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热奄包配合穴位按摩在乳腺癌术后康复护理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02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对照组51例。对照组是常规护理组,治疗组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于术后第一天开始进行热奄包热敷于患侧上肢相关穴位及配合穴位按摩。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肩关节疼痛变化程度、肩关节功能活动变化程度、上臂肿胀臂围的测量等。结果: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肩关节疼痛症状(t=7.58,t=12.63,t=11.59)。肩关节功能活动(X2=35.62,X2=25.13 X2=26.51),上臂臂围恢复程度(t=6.58,t=8.63,t=10.39),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热奄包配合穴位按摩在乳腺癌术后能减轻肩关节疼痛,使肩关节功能活动更灵活,能减轻上臂肿胀,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谭秀卿;聂广杰;伍丽容;肖曙娴;温威;吴祖培;陈宇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基层医院护士长的管理体会

    基层医院的护士长即为病房护士长,在护理部的领导和科主任的业务指导下,为医院护理管理中一线护理工作的管理者,是病房护理单元的具体领导者和组织者,在完成病房管理和基础护理业务技术管理中起着主导作用[1];是临床护理工作的指挥者和实践者;是护理管理工作的主体,在医院的护理工作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现将本人在工作中的体会与大家探讨一下。

    作者:金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高原新生儿窒息431例临床分析

    目的:为了探讨高原新生儿窒息发病与民族及在高原时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对431例高原新生儿窒息临床资料分析。结果:汉族新生儿及孕期在高原时间越长患儿患高原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越高。结论:孕期尽量避免在高原居住,尽量避免在高原出生。

    作者:李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析护士职业形象美的塑造

    护士是医疗活动中一个主要的群体,护理工作中的职业形象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病患的心理和行为活动【1】。护士职业形象美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主要有仪表美、语言美、行为美、人格美。是护士品德修养和知识素养在言谈举止中的自然流露,是护士内在美和外在美交映生辉的整体美。

    作者:张立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曲美他嗪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体会

    目的:研究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中随机选择80例进行研究,对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常规速尿、强心药,以及血管转换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并加用曲美他嗪。观察研究对象治疗前后的 EF(射血分数)和LVS (左室收缩末内径),以及 FS(短轴缩短率)和 LVD(左室舒张末内径),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的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经治疗,患者的EF(射血分数)和LVS (左室收缩末内径)以及FS(短轴缩短率)和LVD(左室舒张末内径)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治疗总有效率为95.0%。结论:临床中利用曲美他嗪来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黄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高敏C反应蛋白的来源

    目的: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体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来源。方法:在SHR高血压形成过程中,检测血清hsCRP浓度的动态变化,并从蛋白和mRNA水平同时检测主动脉平滑肌和肝脏CRP的表达情况。结果:5周龄后SHR的收缩压随着周龄的增加而增加,其血清hsCRP水平和主动脉平滑肌CRP的表达量进行性增高,但其肝脏CRP却始终为低表达。相关分析显示,SHR的收缩压水平和血清hsCRP浓度呈正相关;主动脉平滑肌CRP的表达量与血清hsCRP浓度也呈正相关;但是肝脏CRP的表达量却与血清hsCRP水平无相关性。结论:SHR高水平的hsCRP主要来源于主动脉平滑肌而不是肝脏。

    作者:黄根牙;肖爱梅;彭良欢;杨静;朱灿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阿司匹林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心绞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阿司匹林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心绞痛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心绞痛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硝酸甘油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硝酸甘油进行治疗,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95%),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绞痛患者阿司匹林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杜平;朱福君;李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药安神枕配合温针灸治疗失眠30例

    失眠又称不寐,属于现代医学的神经衰弱,常见于脑力劳动者和长时间精神紧张者。轻者表现为入睡困难或睡后易醒,醒后入睡困难;重者表现为彻夜难眠,常伴头痛、头晕、心悸健忘、多梦等症状。中医学认为,失眠多由思虑劳伤所致。其病机为阴阳失调,阴不入阳,昼夜阴阳运转失常。因此,治疗失眠的关键在于调节阴阳的偏盛偏衰,疏通经络,促使机体归于阴平阳秘,恢复正常的生理机能。

    作者:周光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腹部手术术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影响腹部手术术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选取在我院外科行腹部手术,术后发生术口感染的78例患者为感染组,选取78例未发生术口感染的患者为对照组。通过自制的调查表收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等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腹部手术术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结果显示,感染组患者的性别、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情况和对照组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感染组的年龄、身体质量指数、住多人病房的比例、在夏季接受手术的比例、合并糖尿病的比例、备皮至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肥胖、病房病人多、过早备皮、手术时间长是腹部手术术口感染的危险因素(OR值=3.09、2.73、3.01、3.72)。结论:肥胖、病房病人多、过早备皮和手术时间长是腹部手术术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加强健康教育和病房消毒工作、控制病房人数、掌握好手术备皮时机、尽量缩短手术时间以降低腹部手术术口感染的风险。

    作者:肖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瓦斯爆炸烧伤临床治疗探讨

    目的:研究探讨瓦斯爆炸烧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烧伤科收治的瓦斯爆炸烧伤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探讨,根据患者的烧伤程度不同和有无伴随吸入性损伤、气体中毒、骨折、头颅损伤、内脏损伤等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正确进行创面清理和抗生素治疗,同时兼顾其他伴随症状的处理,防止发生合并感染。结果:32例瓦斯爆炸烧伤患者,治愈31例,1例烧伤面积过大且伴有重度吸入性损伤,经医治无效死亡。治愈率96.9%。结论:对瓦斯爆炸烧伤的患者的烧伤及其他伴随症状进行合理有序的治疗,有助于患者的伤口恢复,并能有效防止继发感染与交叉感染。

    作者:祖红旭;李庆华;黄培信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早期护理干预对腹胀的影响

    目的:分析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早期护理干预对腹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80例分为对照组(90例),给予常规护理;与观察组(90例),给予饮食、体位、早期锻练和心理等护理干预,观察、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腹胀发生率和肛门排气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腹胀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比对照组短,两组差异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妇科腹腔镜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患者术后腹胀症状,使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作者:彭艳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颈椎病的MRI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MRI对颈椎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岁以上180例经临床确诊、影像证实的颈椎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颈椎曲度改变68例,椎体、椎小关节骨质增生180例,椎体内骨髓变性21例,椎间盘变性357个椎间盘,椎间盘突出357个椎间盘,后纵韧带肥厚或骨化49例,硬膜囊及脊髓受压占全部病例,椎间孔改变27例,颈椎滑脱36例,椎管狭窄180例。结论:颈椎病作MRI检查具有特征性阳性表现,对明确诊断具有极高的价值,是目前理想的检查手段,对临床治疗及预后的判断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袁忠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迪瑞FUS-2000全自动尿液分析工作站性能评价

    目的:评价FUS-2000全自动尿液分析工作站检测尿液有形成分的性能。方法:随机选取200份新鲜尿液样本,对FUS-2000进行准确性、重复性、检出限、识别率以及携带污染率的检测。结果:FUS-2000的对低值与高值的重复性分别为12.16%,4.88%;检出限达到100%;对红细胞、白细胞与管型的符合率分别达到74.88%、82.76%和73.89%,假阴性率为2.46%;稳定性检测的重复率为5.35%;携带污染率为0.05%。结论:FUS-2000可提供清晰的图像信息,且样本无需离心、检测速度快,省时省力,其检测结果准确性好与镜检结果符合率高,综合性能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杜东娜;王敬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输注麻醉应用于肺癌患者切除术的进展分析

    肺癌患者切除术患者接受手术和麻醉的风险较大,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较大,因此采用合理、有效的麻醉方法是麻醉管理的重要临床问题。靶控输注(TCI)当前在临床上的应用比较多,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可明显降低BIS值,能保证充分的镇痛和足够的麻醉深度,也有利于术后管理。本文首先综述了肺癌患者切除术的麻醉要求,分析了输注麻醉应用于肺癌患者切除术的特点与优点,探讨了输注麻醉应用于肺癌患者切除中的药物选择。

    作者:廖少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无痛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无痛性心肌梗死(PMI)非典型临床表现,以提高早期诊断,减少漏、误诊率及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我院诊治的无痛性心肌梗死98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病情稳定48例(49%),死亡16例(16.3%)、心原性休克9例(9.18%),心律失常12例(12.2%),心力衰竭13例(13.2%)。结论:应掌握无痛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早期明确诊断,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仁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加温液体对剖宫产术后低体温及寒颤的预防作用

    寒颤是剖宫产常见的并发症,目前的观点一致认为围术期对机体保温和预防低体温可以防止和抑制寒颤的发生,本研究旨在评价术中不同温度的液体对预防剖宫产术后寒颤的发生。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 ASA 分级Ⅰ~Ⅱ级、术前化验检查正常、无心肺等重要脏器疾病、行剖宫产患者51例,若术中需输血者不符合选择标准。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6例,年龄为26±4岁;B组25例,年龄为25±6岁。A组患者入手术室后所有输入液体均使用液体加温仪加热至36℃~40℃度,B 组液体不加热,即室温22℃~25℃下的液体。记录麻醉阻滞平面、低血压的发生率、术中补液总量及寒颤情况。

    作者:薛真珍;赵博利;高庆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盐酸乌拉地尔治疗高血压急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盐酸乌拉地尔治疗高血压急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高血压急症患者68例临床资料,给予盐酸乌拉地尔注射液治疗。结果:68例患者中显效26例,有效4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01%。结论:应用盐酸乌拉地尔注射液治疗高血压急症效果显著,并且安全可靠。

    作者:郝建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多器官新型隐球菌感染1例

    1病例资料:患者,男,35岁,已婚,无业,因“咳嗽1+月,气促20+天,头痛8天,呕吐6天”入院,家中无饲养鸽、猫、狗等宠物史。院外“HIV初筛阳性”,有吸毒史。入院查体:T 37.8℃,颈软,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双下肺呼吸音减低,闻及少许湿啰音,心律齐,腹平软,肝脾未扪及,无压痛,移浊阴性,双下肢无水肿。院外胸部CT:双肺炎变,右肺下叶结节,并双肺磨玻璃样改变,右侧胸腔积液。入院后检查超声:右侧胸腔积液(中量),肝胆胰脾肾未见异常,腹腔未见积液。痰涂片:未查见抗酸杆菌,未查见真菌菌丝及孢子,查见少量G+球菌,偶见G-球菌。血常规:WBC 13.6×109/L,N 90.7%,LYMPH 0.56×109/L, Hb 134g/L,PLT 115×109/L。CD4+T淋巴细胞:7.28/uL。胸水常规:黄色,微浑,有凝块,RBC 640×106/L,WBC 620×106/L,单核86%,浆液粘蛋白定性(+)。胸水生化:TP 39.1g/L,ALB 22.2g/L,Glu 5.78mmol/L,LDH 216U/L,ADA 29.4U/L。脑脊液墨汁染色:查见新型隐球菌。脑脊液常规:无色,微浑,无凝块,RBC 30×106/L,WBC 20×106/L,单核45%,蛋白定性(-)。脑脊液生化:Cl 112mmol/L, ADA 0.6U/L,PRO 0.31g/L,Glu 2.56mmol/L。痰培养:正常菌群生长。诊断:新型隐球菌脑膜炎,肺孢子菌肺炎?细菌性肺炎?不能除外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可能。予:复方磺胺甲噁唑(SMZ-TMP)、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头孢替唑、甘露醇等治疗。后胸水培养结果:新型隐球菌,对氟康唑、5-氟胞嘧啶敏感。脑脊液培养:新型隐球菌,对氟康唑、5-氟胞嘧啶敏感(无两性霉素B药敏结果)。PPD阴性。故考虑胸水为新型隐球菌感染所致。一周后HIV确证试验阳性,艾滋病诊断明确。头孢替唑使用10天后停用,SMZ-TMP使用21d后改为预防剂量,患者头痛改善,脑脊液培养转阴,胸水吸收,但胸CT显示双肺磨玻璃样变化不明显。新型隐球菌治疗完成诱导期后换为氟康唑巩固治疗,12天后复查胸CT:肺部磨玻璃样改变明显吸收,故诊断新型隐球菌肺炎。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继续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及氟康唑抗真菌、预防PCP等治疗。

    作者:李毅;赵川;唐坤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