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注射用夫西地酸钠与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庞雨

关键词:注射用, 夫西地酸钠, 氧氟沙星注射液, 药物配伍禁忌, 现报告如下, 临床工作, 联合用药, 常用注射, 应用
摘要:临床工作中常采用联合用药,但有些药物的配伍禁忌在“常用注射药物配伍禁忌”中无法查到。在应用中笔者发现注射用夫西地酸钠与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两者之间存在配伍禁忌。现报告如下。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6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手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行手术治疗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2012年收治的6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手术治疗和围手术期护理,36~72 h 拔管,6~14 d 全部治愈出院,未出现胃肠瘘、腹腔脓肿、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并施以精心护理,效果满意。

    作者:李文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颈椎椎体旋转在颈椎病影像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颈椎椎体旋转与颈椎病的关系。方法: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确诊的椎动脉型和交感型颈椎病患者30例,统计治疗前后颈椎 CT中椎体旋转角度和症状评分,随机选用健康查体者30例进行比较。结果:颈椎病组和对照组椎体旋转角度有显著性(P<0.05)。颈椎病组治疗前后椎体旋转角度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颈椎病组椎体旋转度和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颈椎病与上位和下位颈椎体的旋转关系密切。

    作者:白纪红;王永利;张翠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下尿路尿动力学检查护理的重要性

    目的:分析研究下尿路动力学检查与护理对患者起到的作用。方法: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收治的120例患有排尿功能障碍的患者,采用随机抽取的模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实验组对患者采取下尿路尿流动力学的检查以及优质护理,对照组对患者采取常规检查以及临床护理。结果:实验组病人出现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人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尿路动力学检查以及优质护理对检查结果的精准性以及病人的治疗效果给予保证,并且使合并症的发生几率明显得以降低,对病人的生活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应用。

    作者:李红;王亚波;谢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青稞β-葡聚糖产品辅助降血脂功效实验研究

    为确认青稞β-葡聚糖及其产品的生理保健功能,对以青稞β-葡聚糖为主要成分的“青之元?青稞银杏胶囊”进行了严格的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食实验。动物实验中,用1.400g/kg.bw剂量的受检样品给大鼠灌胃30天,可使其血清总胆固醇(TC)和总甘油三酯(TG)分别下降24.84%和26.67%,与对照组相比达到显著性水平(P <0.05);人体试验中,服用受试物45天后,受试者的CHOL、TG与试食前比较分别下降10.42%、22.44%,与对照组相比亦达到差异显著性(P<0.05),并无不良反映;而两实验试食后试食组HDL-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则无显著性(P>0.05)。此结果证实该产品对动物和人体均有突出辅助降血脂的作用,间接证实了青稞提取物即β-葡聚糖的降血脂、胆固醇作用。

    作者:强小林;魏新虹;周珠扬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急诊护理干预体会

    目的:分析 SAH(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诊护理干预方式、效果以及体会。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 SAH 患者中的120例,护理组(60例)均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60例)仅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有效率、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结果:护理组有效率83.3%,满意率90.0%,并发症发生率5.0%,死亡率10.0%;对照组有效率70.0%,满意率78.3%,并发症发生率10.0%,死亡率21.7%;护理组效果更理想(P<0.05)。结论:对 SAH 急诊患者应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加强护理,以利于临床疗效的改善。

    作者:邱凤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老年习惯性便秘的护理体会

    探讨老年习惯性便秘患者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护理。减轻老年习惯性便秘患者的病痛,促进老年人身体健康,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谢静巧;王凤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美式整脊疗法结合核心肌力训练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美式整脊疗法结合核心肌力训练治疗颈椎病效果。方法:从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门诊收治的颈椎病患者中选取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80例,将两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美式整脊疗法结合核心肌力训练来治疗;而对照组患者仅采用美式整脊疗法来治疗,疗程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眩晕状况的改善。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眩晕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较对照组好;治疗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对照组复发率13.33%,观察组复发率为3.3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优于对照组的8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式整脊疗法结合核心肌力训练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胡建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2例煤工尘肺并发气胸救治体会

    继发性自发性气胸多见于有基础肺部疾病患者,多由病变引起细支气管不完全阻塞,形成肺大疱破裂,如肺尘埃沉着病、肺结核、COPD、肺癌、肺脓肿等【1】。本文回顾分析我院呼吸内科2013年8月份明确诊断“煤工尘肺并发气胸”两例患者,现将病情总结如下。

    作者:张勇强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静脉留置针在骨科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

    随着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不断进步,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的运用范围不断扩大,并逐步取代传统钢针。静脉留置针又称导管针,近几年在我院广泛应用,因其操作方便,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减少了骨科病人因反复穿刺而造成的静脉损伤、感染(因骨科病人骨折造成局部的肿胀、固定等限制了输液血管的有效选择范围,往往在有效的范围内反复穿刺),有效保障了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明显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从而节约了人力、物力[1]。所以熟练掌握静脉留置针操作及护理对于骨科护士尤为重要。

    作者:庄景焕;陈春梅;张晓锋;胡丽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我国临床死亡教育实行的研究进展

    前言死亡教育是指引导人们科学、人道地认识死亡、对待死亡,以及利用医学死亡知识服务于医疗实践和社会的教育。其主旨在于使人正确地认识和对待人人都不可回避的死亡问题,首先是正确地认识和对待自己的死亡,同时也正确地认识和对待他人的死亡。死亡教育不仅让人们懂得如何活得健康、活得有价值、活得无痛苦,而且还要死得有尊严[1]。

    作者:刘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改良外科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经验总结

    大隐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病,约20%-25%的女性和7%-15%的男性有明显大隐静脉曲张,本病特点是有家族遗传倾向,单腿、双腿均可发病。且女性患者往往在怀孕后常发生或加重。对于生产3个或以上孩子的妇女发病率增高,后天的危险因素包括:长时间的站立、肥胖、怀孕、便秘及慢性的咳嗽等○1。近十余年来下肢静脉曲张的微创治疗给下肢静脉的治疗带来新的活力,而大隐静脉的高位结扎剥脱仍然是外科方法的主要内容。近年我科对传统的外科手术进行改良,疗效较好,现将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姚明;关克勤;贾政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肿瘤患者术后化疗所致疼痛反应的护理

    癌症疼痛是癌症患者普遍存在的症状。近年来,随着疼痛治疗手段的发展,癌痛控制效果明显提高,但是未缓解的疼痛仍然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解除癌症病人疼痛是一个重要而不能忽视的医疗问题。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中,疼痛管理专业的组成人员正在从以麻醉医师为主体转向以护士为主体[1]。护士在对癌痛的管理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癌痛的评估及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白丽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心里护理在手术患者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O 例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治疗结果。结果:无一例患者因心理障碍而影响治疗与护理的病例发生。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使手术患者消除心理障碍,以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而提高医疗与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余效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临床上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很多,如消化性溃疡、胃炎、胃癌、肝硬化所致门静脉高压等疾病,其起病急,病情重,死亡高,除积极抢救治疗外,护理工作至关重要。现将我护理的102例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晓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腹腔镜使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灭菌的应用体会

    目的:观察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系统灭菌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2010年10月至2013年6月共使用老肯牌低温等离子灭菌器3236次对腹腔镜手术器械进行循环灭菌。结果:在3236次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循环中,3203次灭菌完成后物品的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均符合要求。结论: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灭菌效果安全,快捷,方便。比较适合腹腔镜器械的灭菌。

    作者:刘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小儿脑瘫运动疗法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及探讨运动疗法对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确诊脑瘫患儿,尊重其监护人意见,协商治疗方案,签订治疗知情同意书,并根据治疗方案随机选取137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运动治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疗法;以改良 Ashworth 量表和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表为观察指标,于治疗前和治疗2疗程后对两组患儿的肢体痉挛状态和综合功能进行评定。结果:1.治疗后,两组 Ashworth 痉挛分级都有降低(P<0.05),说明两种法均能缓解肢体痉挛状态,又两组间比较,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的(P<0.05),表明观察组在缓解肢体痉挛状态方面优于对照组;2.两组治疗后综合功能积分均明显提高(P<0.05),说明两组均可提高患儿综合功能,但两组间比较,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3.根据综合功能积分评定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86.4%,对照组显效率为71.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临床观察比较,运动疗法能提高小儿脑瘫的显效率,并能有效缓解肢体痉挛状态,提示该方法是小儿脑瘫综合康复的一种重要施治手段。

    作者:杨红霞;何柯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护士长如何提高护理病例讨论质量

    护理病例讨论是运用语言、书面、音像、画面等媒体手段,展现病人病情的客观资料,让临床护士和学生通过自己对案例的阅读和分析,在群体中共同讨论,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提供学习或指导寻求解决病人实际问题方案的护理活动[1]。护理病例讨论能够促使护理工作质量及护理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促使护理人员解决疑难问题能力的提高,促使护理人员知识面的拓展。本科室自2007年来,坚持每季度一次的护理病例讨论(危重症、疑难、新开展的技术或死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赵兰;周莲;江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常见原因与预防对策

    临床上常有一些患儿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来就诊,其实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病,病因复杂,其临床特点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病程较长,影响儿童生长发育,且缺乏特殊的治疗方法,是当前儿科临床上倍受儿科医护工作者重点要解决的难题。我们在临床中查找常见病因,针对这些进行预防,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非常有意义。

    作者:杨艳云;王永霞;程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ICU 严重脓毒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

    目的:观察 ICU 严重脓毒症患者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后的效果。方法:选取 ICU 严重脓毒症患者72例,随机平均分为2组,早期完全肠内营养组(TEN)和混合形式营养支持组(EN+PN),营养支持大于3周,观察两组治疗后营养指标及炎性指标的变化。结果:分别对两组患者给予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淋巴细胞,降钙素原(PCT)及白介素-6(IL-6)指标的监测,以及比较两组间治疗后的指标变化,显示营养指标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炎症指标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且完全肠内营养组指标改善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脓毒症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

    作者:姚慧;张文杰;王宝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静坐与健康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因身心障碍引起的疾患日益增多,因此本文主要从静坐理论渊源、静坐养生原理和功效及静坐的方法三个方面阐述静坐的必要性和意义。

    作者:李邓辉;洪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