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美式整脊疗法结合核心肌力训练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胡建伟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 美式整脊, 核心肌力训练
摘要:目的:观察美式整脊疗法结合核心肌力训练治疗颈椎病效果。方法:从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门诊收治的颈椎病患者中选取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80例,将两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美式整脊疗法结合核心肌力训练来治疗;而对照组患者仅采用美式整脊疗法来治疗,疗程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眩晕状况的改善。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眩晕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较对照组好;治疗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对照组复发率13.33%,观察组复发率为3.3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优于对照组的8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式整脊疗法结合核心肌力训练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肺栓塞病人抗凝治疗的护理体会

    报告了通过对58例肺栓塞病人进行心理护理、抗凝治疗护理、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饮食指导,预防和减少了并发症发生及肺栓塞复发,促进疾病康复。58例患者均好转出院。

    作者:姜晶;张春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机械通气患者 ICU 综合症的病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ICU 综合征是指在 ICU 监护过程中出现的以精神障碍为主,兼有其他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使用呼吸机的患者,ICU 综合征会导致人机对抗、气胸、血流动力学紊乱、自行拔管等严重后果,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作者:刘国华;姜秀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下颌前移矫正器治疗 OSAS 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下颌前移矫正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 OSAS 患者共68例,随机分为 A 组和 B 组,各组34例,A 组应用自制 Activator 前移矫正器治疗,B 组应用改良 Herbst 下颌前移矫正器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A、B 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矫正器固定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睡眠呼吸紊乱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A 组的舒适度明显优于B 组(P<0.05)。结论:下颌前移矫正器用于治疗 OSAS 具有显著疗效,矫正器固定效果及舒适度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综合性医院疾病控制处对社区手足口病防控管理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道。1981年上海首例报道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也发生了手足口病疫情。2008年5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将手足口病纳入国家《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作为社区内三级综合性医院疾病预防控制处,依据市区卫生局和疾控中心的防控要求,明确责任,与社区相关部门齐心协力,担负起对社区传染病的管理防控任务。2012年1-12月针对手足口病的疫情特点,结合该病的传播途径和临床症状,在医疗机构和社区内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进行防控管理,大程度地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减轻手足口病对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的危害。。

    作者:庞克慧;苗建文;邵春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48例清润止咳方治疗慢性咳嗽肝火犯肺证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清润止咳方治疗慢性咳嗽肝火犯肺证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资料选取2012年2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咳嗽肝火犯肺患者48例,给予所有患者清润止咳方治疗,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疗效观察,48例患者中痊愈者为23例,显效者为12例,有效者为10例,无效者为3例,总有效率为93.75%;患者咳嗽相关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观察,48例患者中显著提高者19例,提高者27例,无效者为2例,总有效率为95.83%。结论:清润止咳方具有润肺清热、活血通络和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能预防及改善因痰或瘀血引起的肺通气功能障碍,治疗慢性咳嗽肝火犯肺证的临床效果显著,无副作用。

    作者:杨颖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联合雾化吸入方式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及其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0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治疗期间给予的不同治疗方式,将20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100例,给予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10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联合雾化吸入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临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指标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情况和治疗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雾化吸入方式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推荐应用。

    作者:赖德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浆细胞 CD38+CD138+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浆细胞 CD38+CD138+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 MM 患者骨髓浆细胞CD38+CD138+表达水平。结果:MM 患者骨髓浆细胞 CD38+CD138+表达率为,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骨髓浆细胞 CD38+CD138+表达率。结论:MM 患者骨髓浆细胞 CD38+CD138+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骨髓浆细胞 CD38+CD138+表达率。

    作者:陈院朝;孙伟娜;王升;蔡文杰;齐慧丽;吴莎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钦州市钦北区1~6儿童乙型肝炎血清学调查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钦州市钦北区1~6岁儿童乙型肝炎抗体水平,评价当地免疫规划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免疫效果。方法:从辖区12个镇中随机抽取5个镇,每个镇随机抽取1个行政村各30名1~6岁儿童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检测。结果:共调查150名儿童,HBsAg 总阳性率为1.33%,抗-HBs 总阳性率为79.33%。其中,1-2岁组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高(90%以上),其他各年龄组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不同乡镇儿童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2003年实施乙肝疫苗免费接种后,钦北区实施乙肝疫苗免费接种成效显著。但不同乡镇儿童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率有差异,应继续加强对医院产科及接种单位的管理,充分利用预防接种信息平台,进一步提高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和全程合格接种率。

    作者:吴雄信;黄良安;冯永文;陆玉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疾病护理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神经科接受脑卒中治疗的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患者。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程度进行临床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护理有效率为96.9﹪,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护理有效率为84.3﹪。观察组患者护理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对于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有很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明双;杨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52例肝脾破裂大出血病人的抢救配合及护理体会

    肝脾破裂是一种严重的腹部外伤,它可以引起失血性休克,如不及时处理和抢救可能危及病人的生命。因此如何争取时间抢救生命,做好准备,积极配合手术是挽救病人生命,减少并发症的关键[1]。

    作者:张子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儿科患儿输液心理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患儿输液心理的心理特征,加强心理护理。方法:采取调查、心理询问、表情观测等方法,对250例患儿进行心理特征分析,并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不同的情况分别处理。结果:护理组患儿输液合作率为87.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患儿输液时,应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可提高患儿配合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顾丹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基层妇幼人员压力与对策

    妇幼保健院妇保科是一个高风险,高强度,具有紧急抢救性,多学科综合性,应急应变性强的科室。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的法制观念及自我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医疗质量、护理质量、医疗安全、健康咨询、妇女及儿童保健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举倒置的新举措,医疗民事诉讼案例日益增多,新闻媒体的负面报道,妇幼人员唯恐差错事故的发生,造成其心里压力增大影响了妇幼工作的开展,尤其县、乡保健院妇幼人员更为突出。

    作者:阮会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逍遥散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60例

    目的:临床应用逍遥散加减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乙型的临床症状及改善肝功能的的效果。方法:采用法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乙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患者以右胁肋部疼痛不适、脘腹胀满、倦怠乏力为主症的临床表现情况,同时监测肝功能及乙肝表面抗原的变化情况。结果:逍遥散加减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总有效率80%。结论:逍遥散加减治疗以右胁肋部疼痛不适、脘腹胀满等为主症及肝功能异常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效果显著,同时患者接受治疗后可以提高机体抵抗力,病症减少复发。结果表明,逍遥散加减治疗此病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建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Wallis 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

    目的:总结115例Wal 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术前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及宣教。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加强切口及引流管护理,发现并处理出血、脑脊液漏、感染等并发症;观察脊髓神经功能;做好功能锻炼指导。结果: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并发症,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结论:对Wal 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正确有效的护理是提高手术效果及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作者:彭凡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积极的心理暗示对乳腺癌患者在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影响的分析

    目的:探讨心理暗示对乳腺癌患者在化疗期间舒适度的影响。方法:比较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于我院行化疗的200例乳腺癌患者,对她们随机分为两组,在化疗期间一组采取积极的心理暗示,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另一组进行常规护理。结果:100例进行心理暗示的乳腺癌患者在化疗期间出现焦虑的的几率为17.2%,不良反应发生率,恶心呕吐:29.2%,腹泻便秘:17.0%,骨髓抑制30.3%,而进行常规护理的一组的100例乳腺癌患者在化疗期间出现焦虑的的几率为37.7%,不良反应发生率,恶心呕吐:38.7%,腹泻便秘:17.3%,骨髓抑制33.4%。结论:在行乳腺癌化疗期间对患者进行心理暗示可以使患者在化疗期间提高舒适度,保证治疗的有效进行,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陈丽莉;蔡雪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53例产后抑郁症患者护理体会

    目的:探索产后抑郁症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53例产后抑郁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结果:53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产后抑郁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能有效改善产后抑郁症的症状。

    作者:祝翠芬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雌激素受体亚型 ERα在子宫肌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雌激素受体亚型 ERα在子宫肌瘤中的表达,探讨 ERα与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子宫肌瘤组织标本30例,相应肌瘤包膜外正常子宫肌层组织30例,选取正常子宫肌层组织10例。应用免疫组化 S-P 法,检测 ERα在子宫肌瘤组织、肌瘤包膜外正常子宫肌层组织及正常子宫肌层组织中的表达。结果:30例子宫肌瘤组织中,29例 ERα蛋白阳性表达(29/30),30例肌瘤包膜外正常子宫肌层组织中21例阳性表达(21/30),10例正常子宫肌层组织中7例阳性表达(7/10),三组不同组织 ERα蛋白阳性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x 2=8.06, P =0.004)。结论:雌激素受体亚型 ERα与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李青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基底细胞样乳腺癌的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目的:观察基地细胞样乳腺癌(即 BLBCs)的形态学以及免疫组织化学的特征,并研究其诊断与判断标准。方法:选取10例 BLBCs 患者作为研究组进行形态学的观察以及免疫组织化学的检验。另外选取10名腔 A 型乳腺癌患者作为参考组,同样进行如上观察与检验。结果:BLBCs 的形态学观察结果为:肿瘤间呈淋巴细胞侵润、地图状坏死、多见核分裂象、生长方式呈推进性均为 P=0.000,非典型类髓样癌表现特征为 P=0.015,核样呈泡状为 P=0.017;BLBCs 免疫指标为:Vim、cyclin E、CK5/6均为 P=0.000,SKP2为 P=0.007,CD117为 P=0.018。结论:BLBCs 为特殊种类的亚型侵润性乳腺癌,通过形态学特征的观察与免疫组织化学的检查结果能够对 BLBCs 进行诊断。

    作者:王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PIVAS 信息系统医嘱管理模块设计探究与新思维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 PIVAS)是在符合国际标准的洁净环境下,由受过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对包括全静脉营养液、细胞毒药物和抗生素在内的药物进行集中审核、配置的部门[1]。在国外,PIVAS 的建设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输液配置的设施和流程不断被改造和完善,目前已处于相对稳定阶段,没有较大的突破,其中美国90%以上,澳大利亚近100%的医院均已成立相应的配置中心,《美国药典》23版已制订了输液配置服务的标准[2]。自1999年起,我国许多大、中型医院也相继开展了 PIVAS的建设和运行。2002年卫生部颁发的《医疗机构药品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指出:医疗机构要根据临床需要逐步建立全肠道营养和肿瘤化疗药物等静脉液体配制中心,实行集中配制和供应。PIVAS 的建立可以保证用药安全、增加护理时间、降低患者药费,它可以更好地保证静脉滴注药物的无菌性,防止微生物污染,减少不合理用药,降低毒性药物对医护人员的伤害,降低用药成本。它改变传统药学服务模式,对提升药学服务内涵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是代表医院药学发展趋势、提升临床医疗质量的全新服务模式[3]。

    作者:王晓杰;江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长期使用阿司匹林导致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4例,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与及时停用阿司匹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法莫替丁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8%和78.1%,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的止血时间为3.96±0.22d,对照组为5.12±0.19d,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可由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引起,法莫替丁的应用有利于加快止血,提高疗效。

    作者:万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