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龙;韩新华;延吉
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于2008年6月~2012年6月共接收了4批来自不同本科院校毕业的护生进行实习。她们分别来自南京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徐州医学院护理学院、江南大学护理学院三所知名学校,这些护生都过了英语四级,大部分甚至通过了英语六级的水平,她们护理英语的理论知识较扎实,英语运用能力较强,如何通过与临床相结合的的方法提高英语水平,激发了护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为今后走向国际化的护理。值得我们更深层次的探讨。
作者:骆燕芳;马静娜;柳蒙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地运用法律手段去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和依靠法律维护医院的正当权利,这样才能杜绝护理纠纷。方法:我们以优良的服务质量,精湛的技术,娴熟的护理操作技术以及高质量的服务水准,高质量的护理水平来为患者服务,尊重患者应有的权利,严格遵守各项护理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核心制度,提高护理安全防范意识。结果: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地运用法律手段去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和依靠法律维护医院的正当权利,这样才能杜绝护理纠纷。结论:加强护士法律与服务意识,防范纠纷才能让医院护理事业不断发展。
作者:杨梅;张红;赵秀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了解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耐药趋势,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对2008-2012年间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回顾性耐药性分析。结果:5年中共培养出462株MRSA,MRSA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头孢西丁完全耐药; MRSA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80%;对庆大霉素、四环素、利福平耐药率>40%;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烷完全敏感。结论: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茵药物,控制耐药菌株的播散和流行,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时应筛查MRSA。
作者:潘如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时,部分患者在症状缓解的恢复期,出现病情急危变化,甚至死亡,这种现象久称为“反跳”。在临床上,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有两个死亡高峰,中毒后24小时内是第一个高峰,2-7天是第二个高峰,由于抢救措施的改进,近年来死于第一个高峰的人数正在不断下降,因出现“反跳”死于第二个高峰的人数却在增加。因此,应掌握有机磷农药中毒发生的原因与规律,正规操作,合理用药,加强临床观察与护理,及时发现反跳的先兆症状,及时治疗,随时处理。以提高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唐琼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动静脉内瘘是血透患者的生命线,而新内瘘的穿刺与护理直接影响着内瘘的使用寿命。相比于老瘘,新瘘的血管壁薄而脆,血管扩张不明显,穿刺难度较大,易形成皮下血肿,其穿刺和护理方面有其特殊性。笔者就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间20例新内瘘的使用心得介绍如下。
作者:杨政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子宫腔积脓是妇科感染性疾病之一,好发于绝经后老年妇女。当炎症侵润至子宫肌层及浆膜层可导致子宫穿孔,多易误诊为外科疾患和卵巢囊肿。
作者:张润菊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不仅仅在商场、宾馆、饭店等公共场所中能够听到悦耳的音乐,现在音乐也走进了医院,音乐疗法也涉,l 及到医院的各个领域,成为临床的一种治疗手段。康复大厅是促进病、伤、残者康复锻炼的地方,能够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和重返社会。音乐疗法在康复大厅中的应用,不仅仅使患者身体得以康复,更使得精神得到康复,真正的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内涵。
作者:张桂芝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避免针脱落漏液,减少穿刺次数,使用方便利于活动,避免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发生。方法:将40例酒精过量患者随机对其中20例使用留置针20例使用钢针选择合适的血管进行穿刺告知家属对穿刺肢体制动。结果:使用留置针的20例患者无脱针漏液,护理人员针刺伤0,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和护理人员工作量;使用钢针的20例患者脱针漏液平均在3次以上。结论:留置针可广泛运用于酒精中毒患者的抢救。
作者:杨玉丹;王岩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老年患者病程迁延、长期输液,浅静脉穿刺是诊疗或抢救患者基本的操作技术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临床上常常会遇到穿刺困难的情况。如何提高老年患者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尽量做到微痛、无痛,一直是护理同仁研究的课题,而其操作技巧和方法,至今在教科书上也未见描述,现就老年患者血管的选择、扎止血带的时间和方法、血管暴露方法、穿刺技术与方法等进行综述,以期为护理同行提供老年浅静脉穿刺的技术与方法。
作者:刘丹菊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气喘等反复发作为主要症状,每年持续3个月,连续2年以上,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早期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轻微,多于冬季发作,春夏缓解。晚期因炎症加重,症状可常年存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时,老年人常因呼吸道黏膜纤毛运动减弱、咳嗽反应迟钝、咳嗽无力及肺功能低下等因素使痰液阻塞气道,影响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护理非常重要。
作者:姜淑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临床上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很多,如消化性溃疡、胃炎、胃癌、肝硬化所致门静脉高压等疾病,其起病急,病情重,死亡高,除积极抢救治疗外,护理工作至关重要。现将我护理的102例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晓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非计划性 PCEA 拔除原因分析及对策。方法:分析2012年6-12月315例术后 PCEA 的产妇中31例非计划性拔管产妇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予以实施。结果:剖宫产术后非计划性 PCEA 拔除由2012年6-12月315例术后 PCEA 的产妇31例下降到2013年01-06月的2例。结论:建立术后镇痛质量管理体系,加强术后镇痛的控制管理,特别是人为因素的控制,尤为重要。
作者:何天兰;梁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近年来随着疾病谱的变化,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不断升高,中国卫生部发布的《中同癌症预防与控制纲要(2004-2010)》中指出癌症正在成为新世纪人类第一杀手,癌症的危害日益严重[1]。肿瘤相关性肾病行血液透析患者也成为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一个新的组成部分。因此做好他们的身心护理,改善透析效果,提高生活质量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就针对肿瘤相关性肾病患者行血液透析的护理,浅谈体会。
作者:薛金凤;严文静;包晓燕;魏晓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卫生应急是指为了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各类突发事件引起的健康危害,所采取的一切活动的总称。而卫生应急管理是指卫生应急工作的计划、实施与评价活动的总称。
作者:关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宫颈癌腹腔镜广泛术后护理。方法:对住院手术治疗的55例宫颈癌患者提供规范化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均康复出院。结论:对宫颈癌广泛术后患者提供围手术期规范化护理,可缩短术后恢复时间,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薇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在当前医疗改革中,电子病历的出现是解除医患双方不信任问题的一个非常好的方式,电子病历虽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至少比纸质病历更先进,可作为一种病历管理制度进行完善推广。本文首先探讨了医院电子病历的应用价值,分析了医院电子病历的应用建设过程,展望了医院电子病历的应用效果。
作者:吴华辉;连万民;欧志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我院急诊科护理管理的佳管理措施。方法:通过对我院急诊科2012年-2013年急诊护理管理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索出相应对策。结果:急诊护理过程中存在工作流程管理不健全、工作制度不规范、急诊护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服务管理落后等问题。结论:积极有效的措施能够解决急诊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构建了良好护患关系,有效减少了护患纠纷,提高了群众对医院的信任度。
作者:郭春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总结颅内静脉窦血栓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针对不同病因和症状进行护理干预,促进康复、预防复发。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0%患者有明确病因,患者均有头痛及恶心呕吐。介人溶栓治疗对部分患者治疗有效。结论:cV 卵是一类以头痛为主的特殊的脑血管病,无特异性临床体征,介入治疗在该领域有着广泛前景,通过护理干预可促进病人康复。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了解钦州市钦北区1~6岁儿童乙型肝炎抗体水平,评价当地免疫规划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免疫效果。方法:从辖区12个镇中随机抽取5个镇,每个镇随机抽取1个行政村各30名1~6岁儿童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检测。结果:共调查150名儿童,HBsAg 总阳性率为1.33%,抗-HBs 总阳性率为79.33%。其中,1-2岁组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高(90%以上),其他各年龄组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不同乡镇儿童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2003年实施乙肝疫苗免费接种后,钦北区实施乙肝疫苗免费接种成效显著。但不同乡镇儿童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率有差异,应继续加强对医院产科及接种单位的管理,充分利用预防接种信息平台,进一步提高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和全程合格接种率。
作者:吴雄信;黄良安;冯永文;陆玉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了解更年期妇女更年期症状和更年期保健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为开展本地区更年期妇女的保健及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调查外冈地区沪籍、非沪籍各100名45-55岁妇女,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询问有关更年期症状相关了解情况及保健知识。结果:以询问法获得沪籍妇女更年期症状发生率72.7%。更年期保健知识知晓率82.8%。非沪籍妇女更年期症状发生率69.1%。更年期保健知识知晓率24.4%。结论:更年期女性,特别是流动妇女缺乏更年期保健知识和保健意识,存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应加强流动人口妇女更年期保健的健康教育并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作者:吴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