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天兰;梁宏
排便的原因:正常的排便是一种反射性的动作,平时直肠内没有粪便,当肠蠕动将粪便推入直肠后,直肠内压升高,刺激直肠壁内的感受器产生冲动。传人冲动沿盆神经和腹下神经传至脊髓腰骶段的初级排便中枢。经背髓上传至大脑皮层,产生便意。初级排便中枢通过盆神经发放冲动,使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收缩,肛门内括约肌舒张,同时抑制阴部神经冲动。肛门外括约肌扩张。此外,由于支配膈肌和腹肌的神经兴奋,膈肌和腹肌发生收缩,腹内压增加,协助排便口。而老年人腹部肌张力及肛门括约肌张力降低,结肠平滑肌松弛,肠蠕动减弱,故易发便秘。
作者:王壹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全麻手术病人术后防止窒息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实施全麻手术59例,所有患者均行防止窒息护理干预,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59例,在其围手术期均给予有效的防止窒息护理干预,所有患者无一列发生窒息,提高了治疗效果,为患者的术后恢复提供了有效保障。结论:全麻手术病人术后防止窒息的护理干预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是全麻手术护理的关键环节,应当得到高度重视。
作者:皮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与呼吸训练项目对 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的影响。方法:随机将76例 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分组:护理训练组、干预训练组。对护理训练组行使基本治疗+常规护理。对干预训练组行使呼吸训练+护理干预(全面、多项护理)。结果:护理训练组和干预训练组对比,干预训练组中的 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的恢复成效比护理训练组的恢复成效好,P<0.05(含统计学意义)。结论:多项、全面护理与呼吸训练的合用更能使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得到有效医治,应对之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刘兰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国际互联网络的建立,我们迈进了一个全新的网络时代。为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成果,使医院档案工作从传统工作模式向电子化模式发展,强化和提高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等各环节的手段和效率,跟上社会信息电子化发展的步伐,为经济社会各项工作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作者:陈琦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采用针刀治疗和针灸治疗,分别结合功能锻炼疗法治疗肩周炎患者,观察其疗效。方法:治疗组在喙突处喙肱肌和肱二头肌端头附着点、冈上肌抵止端、肩峰下冈下肌和小圆肌的抵止端取病变或压痛点,每次治疗选取3~5点为宜,每周一次,结合功能锻炼,每5次针刀治疗为一疗程。对照组应用肩周炎常规治疗手法进行治疗,主要选取中府、肩髃、肩髎、天宗、合谷等穴,随症加减。每周5次,结合功能锻炼,每35天为一疗程。结果:以小针刀为只要治疗方式的治疗组疗效远优于对照组。结论:小针刀治疗作为一种闭合性手术具有伤口小、痛苦少、疗效快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肩周炎的治疗。
作者:姬滢;汤纳;李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随着我国临床药师制的不断发展,临床药学服务已经成为医院内药学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和核心竞争力,它的内容也得到不断创新,而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药学咨询服务。本文概述了我国药学咨询服务开展的概况以及现状分析,为我国药学咨询服务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从而促进国内临床药学服务的开展,实现患者能够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目标。
作者:叶俊滨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通过归纳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高危因素,包括患者自身因素。机械通气相关因素以及人为因素,总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防护措施,如切断外源性传播途径。人工气道管理。呼吸管路管理。胃管管理。用药管理和营养支持等,在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以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作者:晏义花;毕文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肿瘤化疗患者 PICC 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科87例肿瘤患者进行 PICC 置管,观察和记录各种并发症,并分析其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结果:PICC 穿刺置管时常见并发症有:首次穿刺失败6例(6.89%),导管推进困难3例(3.45%),导管异位2例(2.29%),穿刺点渗血2例(2.29%),机械性静脉炎1例(1.15%),导管相关感染2例(2.29%),导管堵塞1例(1.15%).结论:肿瘤化疗患者 PICC 置管期间有一定并发症,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其发生率可以明显降低.
作者:庄秀琴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昏迷患者的急诊护理要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9月在我院急诊科抢救室治疗的的109例外伤性昏迷患者从入我院急诊抢救室至外伤性昏迷患者各项生命体平稳后转送期间的抢救方法及护理措施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109例外伤性昏迷患者均我院急诊抢救室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后,在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后98例外伤性昏迷患者转送至相关科室,11例外伤性昏迷患者因并发多器官衰竭而死亡,死亡率为10.01%。结论:对外伤性昏迷患者进行快速及时的诊断和救治,完善和细致的急诊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之一,为外伤性昏迷患者的进一步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
作者:魏雪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安体舒通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6例。对照组常规采用利尿强心、扩血管及其他综合治疗措施。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缬沙坦和安体舒通,观察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7%,对照组73.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血管紧张素Ⅱ拮抗剂(ARB)联合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心力衰竭效果显著,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时间存活率。
作者:陈美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慢性肌筋膜疼痛是指持续一个月以上的软组织疼痛,目前,我国至少有一亿以上慢性疼痛患者,人体运动系统软组织损害引起的疼痛和相关症状,通常以软组织松解、密集型压痛点银质针导热等方法为主要治疗手段。我科于2010年1月~2013年3月对145例慢性疼痛患者给予银质针治疗及积极、有效的护理,其效果较为明显,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建华;白美英;祝丽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探讨孕产期健康教育对分娩的影响。妊娠分娩是妇女的一种生理过程,为了让孕妇平安度过这一阶段,大限度地保证母婴安全。我院于2012年以来,开展了每周一次的孕产妇健康教育讲座,让孕产妇及家属掌握孕产期保健意识,提高自我检护能力。产前宣教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消除孕产妇在妊娠和分娩过程中的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状态,具有重大的意义。
作者:李增秀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通过对臀位孕妇胎膜早破的诊断、处理及护理体会。注意胎儿监护并做好早产儿抢救准备,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探讨专病专科能力,从而加强专科专病的理论知识学习,落实健康教育,从根本上提高护理质量和专业知识。
作者:蔺瑾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心理暗示对乳腺癌患者在化疗期间舒适度的影响。方法:比较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于我院行化疗的200例乳腺癌患者,对她们随机分为两组,在化疗期间一组采取积极的心理暗示,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另一组进行常规护理。结果:100例进行心理暗示的乳腺癌患者在化疗期间出现焦虑的的几率为17.2%,不良反应发生率,恶心呕吐:29.2%,腹泻便秘:17.0%,骨髓抑制30.3%,而进行常规护理的一组的100例乳腺癌患者在化疗期间出现焦虑的的几率为37.7%,不良反应发生率,恶心呕吐:38.7%,腹泻便秘:17.3%,骨髓抑制33.4%。结论:在行乳腺癌化疗期间对患者进行心理暗示可以使患者在化疗期间提高舒适度,保证治疗的有效进行,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陈丽莉;蔡雪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小学期医学生睡眠质量情况,为大学教育体制改革提供参考。方法: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在小学期内对342名医学生进行睡眠质量调查,并与正常学期内医学生进行比较。以 PSQI 总分≥8作为判断睡眠质量问题的标准。结果:仅有1.8%的医学生在小学期内有睡眠质量问题,睡眠状况提高主要体现在睡眠时间以及日间功能的提高,其他方面则无明显差异。结论:小学期有助于缓解医学生平时学习压力,改善睡眠质量,应给予推广支持。
作者:徐璇;杨晓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在脑外伤病人中,昏迷病人占相当比例。由于这部分病人创伤较重、完全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发生压疮、坠积性肺炎、营养不良、肢体静脉血栓、尿路感染、便秘等并发症的比例较高刚,严重影响病人的康复、延长了住院时间、加重了患者负担、甚至造成病人死亡等严重后果。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如何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足护理工作多年来一直探讨的话题。笔者近年来,通过对脑外伤昏迷患者实施有计划、系统的护理干预,明显减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俞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产后早期促进泌乳,减少乳腺胀痛是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乳腺按摩能促进乳汁分泌,使乳汁分泌时间提前,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下奶后,乳腺按摩能缓解乳胀,减少乳腺炎的发生。许多产妇产后对乳房缺乏正确的早期护理,导致产后乳房胀痛及乳汁分泌减少,加强产后乳房早期护理能减少乳房胀痛,促进乳汁分泌。。我科自2013年1月起对产后产妇实施乳房按摩,经过半年的临床观察,发现产后实施乳房按摩可使乳汁分泌早,且乳汁量多,现将乳房按摩的方法和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郑雪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波姆光治疗宫颈柱状上皮移位合并反复发作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中心2012年6月到2013年6月用波姆光治疗的186例宫颈柱状上皮移位合并反复发作阴道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随访6个月,治愈152例(81.72%),有效34例(18.28%),总有效率100%。结论:波姆光治疗宫颈柱状上皮移位合并反复发作阴道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燕波;包建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对社区高血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4月社区93例老年高血压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9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照组44例,采用西药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疗效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显效37例,有效10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14例,无效9例。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中西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够使治疗效果得到提高。
作者:黄碧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腹胀是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引起患者不适,而且影响切口愈合,延长进食时间,不利于患者康复。严重的腹胀使患者膈肌上抬、运动受限,引起呼吸困难、下腔静脉血流受阻,甚至导致腹腔室隔综合征[1]。因此,如何促进腹部手术后肠道功能尽早恢复,预防和治疗术后腹胀,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医疗质量成为临床工作的重点之一[2]。目前处理术后腹胀的方法较多,如鼓励患者早期活动,胃肠减压、中药外敷,中药内服、中药灌肠、穴位治疗等等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就穴位注射治疗术后腹胀综述如下。
作者:谭旭东;张波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