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瑾
目的:观察 ICU 严重脓毒症患者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后的效果。方法:选取 ICU 严重脓毒症患者72例,随机平均分为2组,早期完全肠内营养组(TEN)和混合形式营养支持组(EN+PN),营养支持大于3周,观察两组治疗后营养指标及炎性指标的变化。结果:分别对两组患者给予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淋巴细胞,降钙素原(PCT)及白介素-6(IL-6)指标的监测,以及比较两组间治疗后的指标变化,显示营养指标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炎症指标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且完全肠内营养组指标改善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脓毒症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
作者:姚慧;张文杰;王宝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管理,规范护士行为,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确保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加强安全知识学习,确保护理安全;增强服务意识,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充分发挥护士长作用,严把质量关;鼓励全员参与质量管理,不断持续改进工作。结果:终得到患者、家属和医务人员的满意。结论真正认识到护理缺陷与护理安全的重要性,用实际行动为患者提供安全、满意、优质的护理服务,以取得他们的理解、支持和信任,从而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
作者:郭玲格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在我院就诊的100例外科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观察对象均接受常规的临床治疗和护理,实验组患者同时行健康教育护理,回顾分析两组观察对象的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由本次医学研究结果可知,外科疾病患者在针对性临床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接受系统的健康教育护理,有助于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的提高,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
作者:吕婷;刘彩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昏迷患者的急诊护理要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9月在我院急诊科抢救室治疗的的109例外伤性昏迷患者从入我院急诊抢救室至外伤性昏迷患者各项生命体平稳后转送期间的抢救方法及护理措施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109例外伤性昏迷患者均我院急诊抢救室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后,在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后98例外伤性昏迷患者转送至相关科室,11例外伤性昏迷患者因并发多器官衰竭而死亡,死亡率为10.01%。结论:对外伤性昏迷患者进行快速及时的诊断和救治,完善和细致的急诊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之一,为外伤性昏迷患者的进一步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
作者:魏雪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对消化内科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6月收治的77例消化内科的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41例,采用人性化的护理方法;对照组36例,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患者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显效31例,有效7例,无效3例;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11例,无效6例。结论:对消化内科的患者采用人性化的护理,能够使患者得到更加舒适的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裴小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通便汤治疗老年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就近代各家对便秘的中医治疗加以概述,从气虚便秘、血虚便秘、阳虚便秘加以分述,概述各家关于便秘的分型论治。并将近年来关于治疗老年性便秘的经验加以总结。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到2013年5月便秘患者80例,采用中医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为91.25%(73/80)。结论:中医治疗老年性便秘有良好效果,有补益肝肾的功效。
作者:尹国松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子宫破裂是妊娠期和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诊断及处置不及时直接威胁母儿生命及健康。近年来,初产妇的剖宫产率居高不下,使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越来越常见,其常见的并发症为子宫破裂,但其具体的发生情况如何值得进一步探讨。为探讨目前子宫破裂的临床特点,现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9例子宫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倪筱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肝癌切除合并脾切除及门奇静脉断流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地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经病理确诊的原发性肝癌并进行肝癌切除合并脾切除及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分别采用早期的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操作。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评定。结果:护理组术后低血容量休克、肝功能衰竭、胸腔积液、胆瘘、感染、血栓形成及脾热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于对照组明显降低,其中以感染的组间差异为明显,护理组的发生率为1.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对对肝癌切除合并脾切除及门奇静脉断流术患者而言在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方面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作者:王爱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1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64例及对照组62例,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2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 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组用川芎嗪100mg 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 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14日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急性脑梗死显示良好效果。
作者:孙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层级护理在消化病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通过层级护理具体措施的实施来优化消化科病区的管理工作,并结合患者满意度来评价层级护理的应用效果。结果:通过层级护理的应用,提高了消化科病区管理中的患者满意度。讨论:层级护理的应用能够提高护士的积极性,协调护患关系,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结论:层级护理在消化科病区管理的应用值得推广。
作者:李慧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对眼科住院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前后其满意度的变化。方法:随机抽取眼科住院患者100例,各随机抽取5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对照组患者只进行普通的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然后对两个组的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了解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对眼科住院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后,其满意度有了显著提高(P<0.00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以大大提高眼科住院患者的满意度,故在眼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当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密秀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学知识的普及,患者的法律意识及经济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重视和懂得维护自身的权利。对医院的医疗技术、护理技术、生活护理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患之间矛盾日显突出,护患纠纷也随之增多,如不能很好地解决,不仅影响病人的康复,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医院的信誉。
作者:刘莉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近几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方式也丰富多彩,从而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巨大改变,新的生活习惯是否有利于身心健康,我们通过对年轻人健康体检的调查分析,探讨了生活习惯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作者:白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建立十八味诃子利尿丸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 TLC 法同时鉴别制剂中红花、山矾叶、小檗皮;采用 HPLC 方法测定制剂中没食子酸的含量。色谱柱:Agilent-C18柱(250mm×4.6mm,5μm)。甲醇-水-磷酸(10:90:0.01)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273nm,柱温:30℃.结果:没食子酸在0.412-2.06μg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8%,RSD 为0.5%(n=5).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分离效果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评价。
作者:韩秀兰;张志成;常立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总结护理干预降压的方法,探讨其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150例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其中80例患者采取系统性护理干预为研究组。另70例患者采取一般护理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压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量表(QOL)、抑郁自评量表(SD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等指标。结果: TG组健康教育有效率明显高于与OG组,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明显提高慢性病患者遵医率,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降低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治疗。
作者:刘小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组,观察组40例,治疗组4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糖尿病基础治疗,其中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硝苯地平及厄贝沙坦片。对其治疗前后血压进行测量记录,观察血压变化,同时记录患者对药物有无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其中治疗组有效率为90%,观察组有效率为60%,治疗组明显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2例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但反应情况较轻微。结论:针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采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的方法进行治疗,其有效率要明显高于传统的糖尿病基础治疗,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言宏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复治肺结核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状况及需要,针对性地实施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复治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方法:对89例住院复治肺结核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总结分析结果。结果:复治肺结核患者的心理负担较重,心理需求与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医疗费用、治疗效果以及社会支持系统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结论:针对复治肺结核患者不同心理需求实施护理,在治疗期间保持良好心态,坚持完成强化期疗程,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杨萍芬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5例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死亡1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痊愈出院34例。结论: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及病变部位、梗阻近端肠管病理状况进行手术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赵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和胰、胆道等病变引起的出血,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大量出血是指数小时内失血量〉1000ml 或循环血容量的20%。它是临床常见的急症,病情危重,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对此类病人实施系统的整体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病人恢复。
作者:郑会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急性乙醇中毒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方法:对收治的52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的救治与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患者经治疗后0.5~2.5 h神志转清,平均观察4.5h,痊愈出院。结论:迅速、准确地判断中毒程度,采取针对性的抢救和护理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琼芬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