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琼芬
糖尿病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常见于心、脑、肾及视网膜。糖尿病血管病变是临床上至今没有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当今糖尿病病人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病人发生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比率要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其发生率约是非糖尿病人群的两倍。因此,对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病理生理、生化、药理及临床的研究十分重要。
作者:宋婷婷;陈琦;张磊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奥铂联合方案加艾迪注射液治疗晚期胃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接收治疗的50例晚期胃肠癌患者的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静脉注射奥沙利铂(LOHP)80 mg/m2,亚叶酸钙(CF)200 mg/m2,氟尿嘧啶(5-FU)400 mg/m2,同时将50 mL 艾迪注射液加入500 mL 葡萄糖中进行静脉滴注,每天静脉滴注一次,每种药物静脉滴注2h,化疗疗程为2周,每2周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病情完全缓解的有6例,18例得到了好转,14例病情得到稳定,14例患者病情有待观察;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为神经毒性以及消化道反应。结论:奥铂联合方案加艾迪注射液治疗晚期胃肠癌的临床效果显著,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辉生;郭卫锋;熊志君;吴素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住院糖尿病病人临床营养治疗的效果。方法:将糖尿病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药物治疗,而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体质指数、饮食控制情况进行评估,制定出适合患者个体化的饮食治疗方案。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药物治疗同时加强对住院糖尿病患者开展针对性的饮食指导和医学营养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减少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林秋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丘疱疹性皮肤病。近年来,我院儿童水痘患者日益增多,且病情较重,通过科学护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配合医生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可有效提高医疗效果,使患病儿童早日康复。本文通过对本院58水痘患儿护理的分析总结,提出儿童水痘患者护理要点,供大家参考。
作者:王秀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了解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和临床特点,为手足口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总结2011~2013年本院收治的45例重症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和临床治疗的结果。结果:45例患者中,治愈37例,好转6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1例。结论:早期识别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高危因素、早期干预治疗是降低病死率、减少后遗症、改善患儿预后的关键。
作者:肖巨庆;莫宝妹;廖华;陈侃;周鹏;曾东良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不同补片行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老年人腹股沟斜疝的治疗效果。方法:是随机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10例老年人腹股沟斜疝患者,将其分为UHS补片修补、疝环填充式补片修补疝两组;比较两组手术中、术后等情况,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的处理。结果:UHS补片修补在术后舒适性、术后阴囊积液、术后复发率均优于疝环填充式修补组,而在手术费用明显高于疝环填充式修补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两组未见明显差异。结论: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患者腹股沟疝能显著降低手术风险,安全可靠,UHS补片疝修补术降低患者术后不适感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它加强了强了薄弱的腹壁,更能预防其疝的发生,目前合理的补片,尤其对复发疝修补更加可靠。
作者:侯英奎;王白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护理行为干预对慢阻肺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行为干预。结果:观察组主诉症状的改善、肺功能测定值、睡眠质量、住院时间效果高于对照组(p<0.5)。结论:护理行为干预可以改善慢阻肺的主诉症状、肺功能测定值、睡眠质量,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谢月娥;黄建龙;王梅华;谢群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通过文献回顾和政策分析,探讨延伸护理在造口护理中的发展及应用,并通过造口患者院外延伸护理的运作模式,提升出院造口患者的护理质量。
作者:杨春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适合母婴同室护理模式。方法:选择2010年3月住院分娩的80例产妇为对照组,采用护士以照顾者角色为主的传统护理模式;选择2010年3月住院分娩的60例产妇为实验组,采用护士以照顾者与教育者角色兼顾的具有人性化的改良式护理模式。结果:实验组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新生儿日常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作者:方东洋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针对性护理对慢性胃溃疡的护理效果分析。方法:资料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胃溃疡患者7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92%;且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2.05%,两组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胃溃疡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能够增强护患关系,提升患者的依从性,促进疾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张春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护理在基础医院妇产科患者产褥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的产妇76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人文护理。统计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病人舒适度和产褥期并发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心理、生理和社会方面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在产褥期并发症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分别是10.5%、18.4%。结论:在护理工作中融入人文护理的理念有助于减少产褥期并发症,增加患者在产褥期的舒适度。
作者:杨润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我们对286例股骨头坏死患者行保守治疗,对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状况采取相应的心里干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通过观察对不同卒中部位与抑郁症发病率的差异,证实卒中过后抑郁是多因素引发的疾病。方法:将208例卒中患者分成抑郁症与非抑郁症两组,观察抑郁发病率与病变部位的差异,以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不同发病部位患者的抑郁发病率不同,P<0.05。结论:卒中后抑郁是一个多因素发病的疾病。
作者:温进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口咽通气管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总结2012年1月~2013年3月我院院前急救中缺氧患者122例使用口咽通气管后的通气情况。结果:院前使用口咽通气管后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比较有显著差异性( P <0.05),患者的缺氧症状有明显改善。结论:口咽通气管能防止舌后坠,保持有效的呼吸道通畅,改善患者缺氧状态,是一种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
作者:梁智敏;谢志翔;韩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年轻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并针对其心理问题采取应对措施,提高和保障年轻护士的身心健康水平。方法:对3所二级综合医院的116名工作年限5年以内的年轻护士采用 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评,进行心理健康状况问卷调查。结果:基层医院年轻护士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等因子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层医院年轻护士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部分可能是由于职业的高应激所致,应针对基层医院年轻护士的职业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年轻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吕碧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心理护理干预组。两组患者于入院第1日及入院第14日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组内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干预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状态。
作者:单玉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临床治疗通过加强护理进行疗效观察。方法:对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收治的36例肺炎合并心理衰竭患儿进行治疗,对临床护理的有效方法进行总结。结果:经过对所有患儿实施抢救、治疗及护理,本组研究中14例效果显著、20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达到94.44%;35例活儿痊愈出院,1例死亡;和治疗之前相比,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心功能分级等明显好转,P<0.05,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对患儿的基础护理、心理护理、膳食、休息及用药的综合护理,能有效的提高患儿的治愈率。
作者:王亮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心静脉压或有创血压监测为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常用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在抢救和监护危重患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放置的位置直接影响着测得数据的准确性。所以,如何稳妥固定压力传感器非常重要。以往我们都是将压力传感器用胶布粘贴于病人体侧或者床边与心脏水平一致的位置。但因胶布固定易引起过敏,或者因患者出汗而经常使胶布固定脱落;固定于床边则常常因患者体位的改变胶布反复粘贴固定难以牢靠致使压力传感器不能很好的与心脏水平一直,从而影响监测数值,影响病情判断。鉴此下面介绍一种新的压力传感器固定方法。2013年1月至5月应用于65例患者,效果良好。
作者:徐新华;尚蓓;金玉峰;杜晓云;雷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游离髂骨皮瓣治疗足部骨缺损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方法:对收治的6例合并软组织缺损、骨缺损的患者进行游离髂骨(皮)瓣移植手术治疗。结果:6例全部取得成功,术后随访时间半年~2年,临床效果满意。6例患者随访资料完整,随访时间3~12个月。优3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83%。结论应用游离髂骨皮瓣移植移植修复治疗足部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骨外露,可同时修复骨和软组织两种缺损。使病人住院时间缩短,加快骨折愈合时间,大限度恢复和保留了邻近骨折的关节功能。并且早期恢复肢体负重行走功能。
作者:郭大强;李展添;邹红平;刘伟鑫;郭伟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吸烟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污染环境,目前吸烟被认为是主要的可预防危险因素。医院作为人流量较多的公共场所,控烟效果不明显。医院在控烟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医院吸烟者难管理,公众对二手烟危害认识不足、麻木不仁,医院控烟监管执行不力,见面敬烟传统陋习难以根除。为达到医院全面禁烟,医院必须广泛宣传吸烟的危害,加大医院控烟管理力度,医务人员先做表率,开设戒烟门诊,为戒烟患者提供积极的指导,同时呼吁社会控烟立法,消除或减少烟草、烟幕造成的危害,为全社会禁烟创造良好的环境。
作者:蔡瑛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