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5例小儿重症手足口病临床疗效分析

肖巨庆;莫宝妹;廖华;陈侃;周鹏;曾东良

关键词:手足口病, 重症, 临床疗效, 治疗
摘要:目的:了解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和临床特点,为手足口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总结2011~2013年本院收治的45例重症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和临床治疗的结果。结果:45例患者中,治愈37例,好转6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1例。结论:早期识别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高危因素、早期干预治疗是降低病死率、减少后遗症、改善患儿预后的关键。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脑重症学科不安全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

    安全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严格遵守护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准确无误地执行医嘱,认真实施护理计划,,确保患者在治疗和康复中获得心身安全。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是引发医疗纠纷的隐患。脑重症学科由于病人和工作的特殊性,给护理工作带来了诸多不安全因素。因此,探讨和分析脑重症学科不安全因素,做好安全护理,是脑重症学科护理管理的重点,也是质量的保证。

    作者:姚燕奋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MSCT肺容积成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诊断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 CT 肺气肿体积比例指标及肺容积指标在 COPD 疾病中的诊断预测价值。方法:选择 COPD 病例87例和健康对照29例,进行64层螺旋 CT 容积扫描,采用诊断试验 ROC 曲线分析 CT 肺容积等指标在 COPD 诊断筛查的应用价值。结果:三个肺气肿容积比例指数诊断 COPD 的 ROC 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8(P<0.01);肺容积指标中 Vin、Vex 指标的 ROC 曲线下面积分别达到了0.773、0.859,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论:CT 肺气肿体积比例指标诊断筛查 COPD 效果较好;Vin 和 Vex CT 肺容积指标,具有较好的诊断筛查价值。

    作者:尹子铭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ICU 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探

    目的:探讨 ICU 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2008年1月-2010年5月 ICu 共收治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19例,其中行呼吸机支持治疗9例,气管切开4例,血液净化治疗2例,腹腔引流术6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在 ICU 住院时间9-20d,16例病情稳定后转人普通病房治疗,1例并发 MOF 死亡,2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结论:ICU 早期干预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提高了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张仕娟;陈传磊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多排螺旋 CT 图像重建对颈椎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多排螺旋 CT 图像重建对颈椎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5例颈椎病患者进行16排螺旋 CT 扫描,对获得的图像进行图像重建,观察其 CT 特征并进行分析。结果:1.椎间盘突出伴部分钙化31例;2.钩椎及小关节增生16例;3.椎体边缘骨质增生55例;4.颈项韧带及前、后纵韧带钙化18例;5.椎管、侧隐窝、横突孔改变25例;6.颈椎生理弧度改变53例;7.椎间隙狭窄22例;8.椎动脉钙化或狭窄10例。结论:多排螺旋 CT 图像重建,由于具有超薄层、多方位重建及三维立体重建等功能,故对颈椎病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价值。

    作者:李宏;徐小虎;彭进;朱万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西医治疗下肢骨科手术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西医治疗下肢骨科手术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在我院自2011年 l2月至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80例下肢骨科手术静脉血栓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每组有患者40名。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西医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远高于对照组的8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西医治疗下肢骨科手术静脉血栓,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新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一例手外伤患者的护理体会

    手是重要的劳动器官,且在多数情况下没有太多的保护,受伤的几率很大,外伤后可导致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和工作。

    作者:褚美新;高瑞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老年肾病综合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并分析老年肾病综合征产生的并发症的具体因由以及相应护理行为。方法:2011-04-19到2013-07-25,我院有98例肾病综合征者。探讨98例肾病综合征者的并发症出现的具体因由,并探讨佳护理行为。随机将98例肾病综合征者分组:甲肾病组和乙肾病组,对甲肾病组行日常护理,对乙肾病组行对症护理。之后,对比甲肾病组的护理结果和乙肾病组的护理结果。结果:甲肾病组和乙肾病组相对护理前,都有改善。其中,乙肾病组的护理效果比甲肾病组的好。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症护理比日常护理更能消减肾病综合征所伴有的并发症的危害,能使肾病综合征者得以优质生存、治疗。

    作者:薛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经额垂体瘤术后水钠紊乱的临床分析

    目的:垂体瘤是颅内的常见肿瘤,手术治疗是主要治疗方法。水电解质紊乱是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本文作者探讨了垂体瘤患者手术治疗后的并发症。方法:本文就2003年~2011年在我院进行的经额垂体瘤手术的41例患者,其中术后发生电解质紊乱10例。结论:垂体瘤术后并发症以尿崩及低钠血症多见。严重的低钠血症可导致脑组织缺氧,脑水肿,意识状态迅速恶化,如不及时发现和纠正,常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所以垂体瘤术后需特别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作者:彭斐;蒋广元;梁新强;宋星志;张征军;覃颜;陈慧溪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戴全口义齿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健康教育

    本文对2008年7月~2013年8月因牙列缺失而进行全口义齿修复,修复后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健康教育小结如下。

    作者:李焕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护士职业倦怠相关因素与研究进展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观念的更新,以及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护理角色职能发生质的变化,对护理人员的素质和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护士面对的是病人的健康和生命,护理人员所面临的工作压力与日俱增,职业倦怠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职业病【1】。职业倦怠不但危害护士的身心健康,而且直接关系到队伍的稳定以及医院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作者:邬役心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酒石酸美托洛尔致腹泻一例

    1病例介绍患者谭某,男,46岁。因心悸、胸闷一周到我院就诊。当时查体:血压120/70mmHg,心率72次/分,心律不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可闻早搏2~3次/分,肺腹正常。行心电图检查提示:偶发室性早搏,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12.5mg口服,每日两次。抗心律失常,减慢心室率治疗,治疗第三天。患者心悸、胸闷好转,但出现腹部隐痛,腹泻稀便3~4次/日,无粘液、脓血,无恶心、呕吐。腹泻2天后就诊,追问病史,患者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无不洁饮食史。查大便常规及血常规正常。嘱患者暂停口服此药。未行特殊治疗腹泻、腹痛自行缓解。一周后患者心悸再次发作,再次服用酒石酸美托洛尔12.5mg 口服,每日2次。第二天再次出现腹泻。本人考虑为酒石酸美托洛尔所致。

    作者:王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谈高血压病人在治疗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目的:总结高血压病人在治疗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排除干扰治疗的不利因素,防止或减缓病情发展,血压持续升高导致的心脑肾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开展健康教育与治疗同步相结合,组织体检,问卷调查,定期复诊、自我监测血压、设立家庭病床、制定血压控制目标,提高病人对高血压的知晓率,合理用药提高药物治疗的依从性。结果:本组对148例高血压病人经过近半年的系统治疗与随访,其中高血压病知晓率达121例,占82%。能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按时就诊者,2级高血压和3级高血压者达59例,占79%。达到血压控制目标者118例,占79.7%。结论:由于高血压治疗的长期性,治疗依从性十分重要,健康教育,合理用药,控制血压是防止高血压的必要手段。

    作者:于玲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的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老龄化和血液透析技术的不断扩展,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可存活30年以上[1],接近正常人的寿命,因此,老年血液透析(血透)患者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他们精神上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再加上各个器官脏器的老化,使他们认知和理解能力有不同程度的减退。另外,由于患者每周透析2-3次即可,无需住院。而患者在院外期间得不到医生、护士及时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因此透析间期的健康指导就尤为重要。我院血液透析中心自2007年1月至2010年9月对129例老年血透患者进行了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周洪玲;王海超;曾庆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X 线片在脊柱骨折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对我院脊柱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和观察,探索 x 线片在对脊柱骨折患者诊断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记录的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脊柱骨折患者进行抽样,选取40例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20例患者采用常规 CT 诊断措施;观察组20例采用 X 线片进行诊断。结果:对照组在脊柱骨折诊断中总有效率为60%,观察组在脊柱骨折诊断中总有效率为9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X 线片在脊柱骨折诊断中有着明显的作用,相较于常规 CT 诊断有着明显的提高[1]。因此作为保守诊断方法,X 线片在脊柱骨折诊断方面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介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非小细胞肺癌 N1期淋巴结分检及意义

    通过探讨对非小细胞肺癌 N1期淋巴结的剖取及病理检测结果,了解其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术后病理分期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方式目前仍然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术后的病理分期是指导临床选择术后辅助治疗方式的可靠依据,任何一种术前的淋巴结转移判定方法都无法达到术后病理分期的准确程度。因此,非小细胞肺癌术中 N1淋巴结和 N2淋巴结彻底清扫及病理检测,就显得非常重要。目前,N2淋巴结的清扫比较规范,有明确的标准,而 N1淋巴结的清扫则没有明确的规范和标准。随着人们对肺癌的认识深入,N1淋巴结被逐渐重视起来。本文主要对 N1期淋巴结,尤其是13~14组淋巴结清扫及意义做一综述。

    作者:张磊;郭占林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内科护理风险因素及其管理对策分析

    为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给病人提供安全、优质、有效的护理服务。通过分析日常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来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并制定完善的护理工作制度和风险管理制度,优化工作流程,可以大大地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

    作者:哈斯格日勒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中风患者恢复期的中医护理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对中风患者恢复期的效果。方法对60例中风恢复期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结果60例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对治疗充满信心,患者满意度增加。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对促进中风恢复期患者康复效果显著,并能明显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张凡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白癜风的病因与高危人群

    白癜风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皮肤病,治疗比较困难,容易复发和扩散,不仅影响美观,导致病人自卑心里,还易诱发皮肤癌以及其他疾病,白癜风的病因有很多,在治疗过程中要寻找病因进行对症治疗,同时对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及早干预,能更好地降低白癜风的发病率,减少白癜风对人体的危害。

    作者:刘涛;王永霞;程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在我院就诊的100例外科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观察对象均接受常规的临床治疗和护理,实验组患者同时行健康教育护理,回顾分析两组观察对象的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由本次医学研究结果可知,外科疾病患者在针对性临床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接受系统的健康教育护理,有助于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的提高,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

    作者:吕婷;刘彩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摩拉生物共振仪检测1500例过敏性疾病变应原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过敏性疾病(湿疹、荨麻疹、过敏性紫癜、过敏性鼻炎、皮肤瘙痒症、面部皮炎、过敏性哮喘)患者发病与过敏原的关系,寻找该类疾病常见的过敏物质,为患者的脱敏治疗及预防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所有被检患者(1500例,其中男531例,女969例,年龄4~80岁,病程3天~20年)7天内未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3天内未口服抗组胺药物,应用德国摩拉(MORA-Super)生物共振仪,选择检测程序,在患者手指上确定信息点,对过敏原进行逐一检测,将常见的过敏原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过敏性疾病常见的过敏原有组胺、汞合金、发酵粉、蛋黄、蛋白、牛奶、小麦、鱼类、酒类、肉类、菌类、豆制品、食品添加剂、香料、花粉、粉尘螨、杀虫剂、动物皮毛、化学环境毒素、光敏物质、化妆品、织物染料、洗涤剂、药物、霉菌、烟草烟雾等,1500例患者常见的前十类过敏物质为粉尘螨834例(55.60%)、花粉821例(54.73%)、鸡蛋642例(42.80%)、化学环境毒素535例(35.67%)、食品添加剂364例(24.27%)、香料285例(19.00%)、织物染料259例(17.27%)、鱼类237例(15.80%)、组胺163例(10.87%)、烟草烟雾134例(8.93%)。结论:大多数过敏性疾病患者能找到过敏原,且种类复杂多样,以粉尘螨、花粉、鸡蛋、化学环境毒素、食品添加剂为主。

    作者:张春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