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黎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在产妇产后出血抢救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产科收治的72例产后出血产妇随机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产后出血急救护理流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产妇在平均出血量上的差异。结果:治疗组的平均出血量为(385.4±187.5) 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96.1±259.7)ml,且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对产妇进行一定的心理护理干预,有效减少了其产后出血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季洪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硝苯地平(NIF)临床广泛用于调节心率,本文主要研究年冠心病患者长期应用NIF对骨代谢及功能的影响。探讨NIF应用1年后对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骨钙蛋白(OCN)和钙离子水平的影响,为治疗骨代谢性疾病提供理论性的依据。方法:本研究筛选160名老年冠心病患者,均参加NIF治疗临床跟踪随访1年,观测并评价NIF的疗效及对骨代谢及功能。结果:本研究所有病例用药前与用药后,男性和女性体内的钙离子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羟脯氨酸的浓度也显著降低(P<0.05),碱性磷酸酶、骨钙素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所有项目中男性和女性在用药后均没有差异(P>0.05)。结论:对于长期使用NIF的老年患者,应当及时监测骨骼代谢水平以及骨骼发育状况评价指标,提前预防骨质疏松。
作者:陈斌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控制和人性化管理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妇产科进行护理的妇女50例,对其进行风险控制和人性化管理,对其治疗、护理满意度和意外事故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0例患者,非常满意为36例,满意为14例,总体的满意度为100%;在护理的过程中,没有出现意外事故。结论:结合妇产科的特点,进行风险控制和人性化管理,能够提高满意度,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宗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止血带是医院临床科室每日输液,采血时必须的诊疗物品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属于低度危险性用品。按照医院院感要求。止血带必须一人一用一消毒。我院于今年实行了由供应室集中对止血带进行清洗,消毒有效阻断医源性感染,方便了临床科室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
作者:张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腰椎间盘镜(MED)技术属显微微创技术,具有创伤小、失血少、安全性高、恢复快等优点,我科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应用MED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87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程萍萍;陈家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葡萄糖是人体内主要的能量来源,肝糖原和肌糖原是体内碳水化合物的储存形式,而大脑几乎无能量储备。糖代谢紊乱是危重新生儿的常见代谢紊乱之一,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血糖调节功能不成熟,可使血糖调节机制失衡,从而导致低血糖,低血糖可使脑细胞的修复失去基本能量来源,影响脑细胞的代谢与发育,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现就本院2006年2月--2010年2月住院的新生儿低血糖58例,探讨新生儿低血糖与脑损伤的关系。
作者:曹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渐进式康复操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肩关节活动度的改善效果。方法:将60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术后实施渐进式康复操训练,采用肩关节活动度(ROM)于术后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渐进式康复操可显著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
作者:刘晓蓓;殷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通过改变胰岛素的注射部位的方法,提高胰岛素在体内的吸收,从而增强胰岛素疗效,减少胰岛素用量。方法:将60例长期应用胰岛素(诺和灵30R)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按血糖情况分为三组,每组各20例,同时对胰岛素的注射方法进行改良,实验结束时进行自身对照。结果:三组自身对照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圆移动注射胰岛素部位的方法对提高胰岛素在体内的吸收有一定的疗效,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
作者:李春梅;周婷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米索前列醇配伍米非司酮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方式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36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治疗期间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118例,行单纯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患者120例,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时间、出血情况及血压情况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不明显,两组间比较亦不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出血时间相对较短,两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米索前列醇配伍米非司酮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明显,术中出血量少、出血时间短,且对患者的血压影响小,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
作者:屠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0例患者实验室检查临床分析,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实验室检查项目有血常规、离子系列、血脂系列、肾功能、肝功能、血凝系列、风湿系列、血沉、尿常规、D2聚体、结核菌素试验。结果:30例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29例结果异常,阳性率96.67%。临床出现离子系列异常,血氯升高5例,血钙降低6例;肝功能异常7例;肾功能异常2例;血糖异常升高3例;血脂异常2例;血凝系列异常12例;风湿系列异常3例。结论: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可以并发多种内、外科疾病,必须进行实验室检查,在临床诊治应用中,提供科学、有效依据,非常重要。
作者:杨勇;郭文龙;王嘉宁;李正军;庄来挺;姚克胜;王凯;贾贺;孙丽艳;毕连君;肖景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和研究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例选取为2011.5~2013.5月之间我院收治的40例腹股沟疝患者,本组患者均采用无张力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伤口疼痛情况。结果:本组40例患者均能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58.1±11.2min,6例患者术后存在轻度伤口疼痛,2例患者阴囊积液,无一例发生伤口感染,住院时间7.2±1.4d,随访1~6个月,无一例出现复发。结论: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理想,具有简单安全、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崔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 CT 引导下肺穿刺活检对肺部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 CT 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法对92例肺部周围性病变进行穿刺活检,分析其确诊率、并发症及相关因素。结果:92例病例中确诊88例,其中恶性肿瘤79例,肺结核5例,炎性病变4例,活检诊断性95.7%(88/92)。无假阳性,假阴性4例。本组出现并发性9例,其中6例少量气胸,2例肺内出血,1例少量气胸合并肺内出血。结论:CT 引导下经皮肺活检确诊率高,且操作相对安全、简便,是肺周围型病变确诊的重要方法。
作者:李小山;吴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时 CT 手段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急诊92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 CT 平扫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判断 CT 应用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92例患者里明确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100例次,8例次腰椎骨折患者全部确诊,没有漏诊准确率100%;33例次肝脏损伤经 CT 确诊31例次,准确率93.94%;20例次脾脏损伤经 CT 确诊19例次,准确率95.00%;22例次肾脏损伤经 CT 确诊21例次,准确率95.45%;17例次胰部损伤经 CT 确诊16例次,准确率94.12%;CT 总计准确率95.00%。肝脏损伤+脾脏损伤合并2例次,肝脏损伤+肾脏损伤合并3例次,脾脏损伤+肾脏损伤合并2例次,胰部损伤+脾脏损伤1例次。结论:CT 检查检测准确度较高,而且没有开放性创伤,安全,对腹水、腰椎骨折等能准确显示,可以作为检查的首要手段。
作者:钟锦建;李梅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健康观念的转变,就医看病不再是简单的、被动式的目的,而是人们对生命健康的早期重视。与之对应的整体护理也就不应停留在原有的计划、措施、流程上,而应该从针对性、科学性、人性化方面,细化整体护理的内容,在完善、细化过程中,职业素质和技能是整体护理的关键环节。
作者:张德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了解骨科住院病人自备口服药使用情况,探讨对病人自备口服药的正确管理及护理安全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76例病人自备口服药使用情况。结果:发现漏服9例、误服2例、未按规定时间服用12例、服用方式错误2例、擅自停止服用1例、未按规定剂量服用8例。占自备口服药使用的19.3%,骨科住院病人自备口服药使用安全性不高。结论:护士必须加强住院病人自备药安全管理、开展健康教育是解决骨科病人自备口服药安全问题的关键。
作者:夏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总结 HIV 患者破宫产的手术防护及术后的处理。方法:回顾和分析12例 HIV 患者剖宫产手术正确的职业防护。结果:12例破宫产手术顺利完成,参加手术人员无职业暴露和院内感染的发生。结论:加强手术人员的防范意识,充分的术前准备正确规范的手术配合及术后处理有助于手术的顺利完成,同时也是避免手术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懿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在介入治疗产后出血中的作用。方法:回顾24例产后出血的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术前、术中、术后的有效护理干预,24例患者恢复良好,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戚健;王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6月产后康复门诊6-8周复查的产妇167例,按不同分娩方式分为选择性剖宫产组(65例)和阴道顺产组(102例)。观察两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结果:两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比较,P<0.01有统计学差异性。结论:阴道分娩组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阴道分娩时应注意产程,加强对盆底保护,产后及早做盆底功能的恢复训练,以降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或延缓其发病年龄。
作者:李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宫外孕是妇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其中输卵管妊娠占95%[1]。近年来由于超声显像在妇科的应用,为临床早期诊断宫外孕及治疗的选择和疗效的观察提供了新途径。我们自2010年3月~2013年2月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波诊断宫外孕36例,并经手术证实。
作者:李霞;杨铁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1超﹪检查目的主要是诊断或辅助诊断有无子官畸形、炎症、肿瘤等:2先天性生殖道发育异常2.1先天性无子宫无论横切或纵切均不能探及子宫图像,可见卵巢,体积很小。常合并先天性无阴道,故阴道内看不到气体线。
作者:宿世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