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白癜风的病因与高危人群

刘涛;王永霞;程菲

关键词:白癜风, 病因, 自卑心里, 治疗过程, 治疗比较, 健康教育, 高危人群, 对症治疗, 早干预, 皮肤病, 皮肤癌, 发病率, 危害, 人体, 临床, 疾病, 复发, 病人
摘要:白癜风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皮肤病,治疗比较困难,容易复发和扩散,不仅影响美观,导致病人自卑心里,还易诱发皮肤癌以及其他疾病,白癜风的病因有很多,在治疗过程中要寻找病因进行对症治疗,同时对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及早干预,能更好地降低白癜风的发病率,减少白癜风对人体的危害。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血栓通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下肢深静脉高凝状态10例临床观察与分析

    下肢深静脉高凝状态在临床上比较多见,易致深静脉血栓形成,可致肺栓塞致死及遗留坏死性静脉功能不全综合症。现随着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年轻化趋势,此类患者的发病率亦逐渐增高且呈年轻化趋势。2011年01月-2012年12月我院采用血栓通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下肢深静脉高凝状态患者10例,疗效显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井玉红;谢五民;张凤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早产儿合并医院内感染致死亡一例分析

    1病历资料患儿,女,生后30分钟,以早产儿生后20分钟为代主诉于7月15日23:45分收入监护室,患儿系 G3P2孕31W+1因母亲患前置胎盘出血保胎失败宫产娩出。出生体重1350g,身长41cm。出生后患儿全身紫绀,无自主呼吸,心率<100次/分,给予纳洛酮肌注、吸氧、新生儿复苏抢救后转入监护室,呈早产儿貌,皮肤发绀,呼吸急促可吸气性三凹征,四肢肌张力低,足底纹理<1/3。入院诊断:1.早产儿2.新出窒息3.低出生体重儿4.肺透明膜病?入院后给予固尔苏240mg经气管插管内滴注以改善肺内通气,并给予维生素 k1预防出血,阿洛西林预防感染及行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治疗。两天后患儿呼吸改善改为鼻导管给氧。生后第二天患儿开奶后出现呕吐,腹胀,立即停止经口喂养,行胃肠减压、禁食,并给予持续静脉营养,支持治疗。一周后再次开奶,小量缓慢增加奶量,无异常。至生后第十五天,患儿出现拒奶、面色发灰、胃储留、呕吐、反应差、不哭等症状,我们意识到是否出现了院内感染,立即采取采血查降钙素原升高至0.24mg/ml,CRP5.6mg/L 均提示细菌感染,采血做细菌培养,并给予美罗培南抗感染加强隔离措施等。于生后第十七天的9:00患儿突然出现呼吸心跳骤停,全身皮肤发花,测血压55/30mmHg,立即行心肺复苏,扩容纠酸,改善呼吸,再次插管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抢救措施,抢救9小时后无效死亡。后经全科医护人员死亡讨论,分析死亡原因为新生儿医院内感染导致的感染性克并代谢性酸中毒呼吸衰竭。7天后患儿血液细菌培养回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此菌为多重耐药菌,是医院内感染常见的细菌之一,进一步证实了患儿死亡原因正是医院感染所致。

    作者:牛莉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颈部开放性气管外伤麻醉体会

    目的:探讨颈部气管开放性损伤的麻醉。方法:对24例气管开放性损伤患者的麻醉实施。结果:保留自主呼吸进行插管安全可靠。结论:颈部气管开放伤麻醉插管以保留自助呼吸为宜。

    作者:杜彩凝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宫颈环形电切除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病变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宫颈环形电切除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7例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宫颈环形电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记录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出血量、对手术前宫颈活检以及宫颈环形电切除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研究对象中治愈83例,治愈率为95.4%,术后随访患者宫颈塑性满意79例,满意率为90.8%;运用宫颈环形电切除术手术时间为(7.1±0.9)min,出血量为(8.7±1.6)ml;术后有1例患者出现流血性分泌物,2例患者阴道流血多于正常月经量,1例患者出现小腹疼痛,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均经针对性治疗得到恢复;CINⅠ、CINⅡ、CINⅢ阴道镜下活检与术后标本病理诊断具有正相关关系。结论:宫颈环形电切除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病变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副作用小,安全快捷,应该在临床中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孔芸芬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康复护理计划单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计划单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髋关节置换患者分成2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康复护理计划单进行有计划的康复,对比2组术后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0%(P<0.01)。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观察组术后优良率为92.5%,对照组为69.5%(P<0.05)。结论:此康复护理计划单的应用能增强患者锻炼积极性,减少并发症,促进功能恢复。

    作者:张红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100例新生儿呕吐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新生儿呕吐发病原因,并探讨治疗新生儿呕吐的佳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出现频繁呕吐症状的新生儿,对其发病原因进行分析。随机分为治疗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子给予纠正水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补液等常规治疗,同时加以适量吗丁啉混悬液、红霉素、葡萄糖注射液;而治疗组再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2%碳酸氢钠进行洗胃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咽下综合征是引起新生儿呕吐的主要原因,其次为感染疾病、新生儿窒息。经过临床治疗后,治疗组呕吐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82%,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新生儿呕吐缓解时间较对照组少,体重减轻程度较对照组小,两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呕吐患儿2%碳酸氢钠进行洗胃治疗,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呕吐症状缓解时间,降低患儿体重减轻程度。

    作者:王代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右美托咪啶的在围麻醉期运用进展

    右美托咪啶是一种高效和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催眠、抗交感、镇痛和无呼吸抑制等药理特性。近年来研究发现其不仅可以减少全身麻醉药物的用量、降低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而且可以降低围拔管期的风险。本文对其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与全身麻醉药联用、围拔管期运用等几个方面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李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围手术期护理的探讨

    围手术期就是为患者手术做准备和促进手术之后患者的康复,围手术期概念的问世,在医学界引起暨大重视。本文主要论述围手术期的基本概念和服务理念,围手术期护理的理论和方法以及相关的具体操作。

    作者:匡亚南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癌的 CT 表现与病理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癌的 CT 表现和病理特征。方法:选取自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癌患者20例,采用 CT 影像学检查病灶的位置、大小、形态等特征,并分析其病理特征。结果:经 CT 检查后发现了病灶的位置,分别位于胃8例,食管5例,肝脏1例,胰腺6例,并且清楚地观察到各病灶的大小、形态、密度等。结论:CT 在检查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癌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分析出病灶的病理特征及临床表现,为临床治疗提供优化方案。

    作者:焦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新生儿母婴同室护理模式的研究

    目的:探讨新生儿适合母婴同室护理模式。方法:选择2010年3月住院分娩的80例产妇为对照组,采用护士以照顾者角色为主的传统护理模式;选择2010年3月住院分娩的60例产妇为实验组,采用护士以照顾者与教育者角色兼顾的具有人性化的改良式护理模式。结果:实验组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新生儿日常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作者:方东洋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实习护生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分析和对策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专业学生针刺伤的原因及感受,制订相应对策。方法:分析临床护生针刺伤发生的原因、感受。结果:通过分析学生针刺伤的原因和精神心理状态,完善安全教育制度。结论:临床护理带教工作中应重视临床护生的安全防护教育,强化自我防护意识,减少针刺伤发生。

    作者:肖球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患者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后护理。方法:回顾总结2010年-2012年收治的8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手术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患者术后的护理措施,以临床症状消失或完全消失作为治愈标准,术后出现并发症6例,其中血肿复发5例,继发性癫痫1例,无一例护理并发症。结论:术后引流管的护理和病情观察,积极预防并发症,做好心理护理、安全护理和康复期护理,是提手术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阮灵芝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我院小包装饮片的使用体会

    目的:探讨中药饮片小包装使用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方法:通过使用体会总结小包装饮片的优缺点,提出改进的建议。结果与结论:小包装中药饮片利大于弊,应扬长避短,不断改进,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调配模式。

    作者:胡爱红;陈晨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4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特点,预后,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3年6月我院经腹腔镜治疗阑尾炎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应用抗生素20例,未用抗生素26例,无其他并发症,均治愈出院。结论: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疼痛较传统开腹轻,切口疤痕小,更隐蔽,更美观。

    作者:洪志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慢性咳喘冬病夏治

    阐述慢性咳喘疾病反复发作之机理及慢性咳喘疾病的防治,应用祖国医学“冬病夏治”及“治未病”的法则于春夏季节对慢性咳喘疾病的缓解期进行防治,临床表明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杨凤午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前列地尔对早期糖尿病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治疗观察

    目的:临床探析前列地尔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本文将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2月~2013年4月间收治的5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尿β2-MG和尿微量自蛋白变化情况。结果:在血肌酐、血β2-MG、尿β2-MG、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变化方面,实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应用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而且使用时间越早使用临床疗效越显著,无明显毒副作用,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平丽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非洛地平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药学分析

    目的:探讨采用非洛地平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进行治疗的临床药学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98例,并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的5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口服非洛地平进行治疗,对照组的48例患者则进行单纯的常规治疗,治疗一周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52.1%,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且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都咩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采用非洛地平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常规治疗要高,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建宁;李金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2008~2012年德州市无偿献血者血液复检结果分析

    目的:为了减少血液报废,大限度的保障受血者安全、减少经输血疾病的传播,根据不同的血液报废原因,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方法:对2008~2012年德州市无偿献血者血液复检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2008~2012年德州市无偿献血者血液复检不合格率为4.864%,ALT、HBsAg、抗-HCV、抗-HIV、抗-TP 不合格率分别为4.369%、0.178%、0.112%、0.010%、0.195%。结论:严格执行采前 ALT、HBsAg 的筛查,根据无偿献血者血液不合格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宣传,采血前询问病史,可以有效的减少血液报废。

    作者:郭善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生长抑素联合应用于 SAP(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 SAP 患者100例,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采用生长抑素联合方式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治疗前后两组血淀粉酶和胃肠减压量变化情况对比。结果:治疗7d 后,治疗组的 D-乳酸与血乳酸水平相对均更理想(P<0.05);治疗组有效率42.0%,治愈率52.0%,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有效率38.0%,治愈率40.0%,总有效率为78.0%;治疗组效果相对更佳(P<0.05)。结论:生长抑素应用于 SAP 的治疗中,整体效果明显,临床可推广应用。

    作者:周凯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妇科恶性肿瘤病人应用化疗药物的护理路径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病人化疗期间的护理路径。方法:对35例病人实施护理路径方法,密切观察和及时处理化疗的毒副反应,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病人均能掌握健康教育知识,积极配合治疗,化疗引起的副反应降低。结论:对化疗病人提供全方位护理路径,能够减轻病人的痛苦,保证化疗疗程顺利完成,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作者:王丹;赵海艳;戚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