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辉生;郭卫锋;熊志君;吴素军
目的:对创伤骨科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50例于2012年2月至2013年7月间在我院骨科进行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护理风险进行分析和总结并采取相应的护理风险管理办法。结果: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30例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12例患者比较满意,8例患者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84%,实施后41例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8例患者比较满意,1例患者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8%,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创伤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推动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有效改善和优化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高宁宁;冯秀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倍他乐克对风湿性心瓣膜病心衰患者长期疗效。方法:以数字法抽选90例风湿性心瓣膜病心衰患者,以抽签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按常规用地高辛和卡托普利治疗,后者服用倍他乐克治疗,比较两者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 LVEDD 为(60.4±6.2)mm,明显小于对照组(68.4±4.2)mm,观察组 LVEF 升为53.2%,高于对照组45.4%,观察组治疗后步行结果为(542±56)米,显著大于对照组(434±45)米,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心功能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显效、有效者23例、17例,总有效率88.9%(40/45),明显高于对照组71.1%(32/45,显效、有效者16例、16例),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风湿性心瓣膜病心衰患者长期应用倍他乐克治疗,可改善心功能,效果安全可靠。
作者:王峰;于江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对烧伤病房感染因素的分析,进行有效的医院感染的控制管理,杜绝院内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法:从病房环境、工作人员、患者及家属、物品、无菌技术操作等因素进行分析,健全烧伤病房感染控制管理制度,提高医护人员感染防范意识。结果:通过加强对烧伤病房感染控制的管理,提高了医疗护理安全。结论:对烧伤病房进行有效的感染控制管理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保障。
作者:邢玲莉;徐喜艳;王海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饮食指导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0-2012年我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60例作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1年后观察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血浆总蛋白、体重增加量。结果:通过饮食指导患者的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血浆总蛋白浓度、体重增加量都有所提高。结论:饮食指导是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重要方法,其可有效改善患者身体状况,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作者:沈练林;滕红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前,肿瘤生物治疗是继手术、化疗、放疗等传统手段之后的第四大肿瘤治疗模式。传统治疗手段侧重于肿瘤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如采用手术、放疗局部控制肿瘤,通过化疗控制复发和远处转移,但手术不能解决肿瘤细胞扩散、转移问题,而放化疗是一把“双刃剑”,在杀伤肿瘤细胞同时,对正常细胞特别是对机体的免疫、造血功能有严重损害。近年来,肿瘤的细胞免疫治疗在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降低复发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和重视。国际新研制的自体高效 CIK 细胞免疫治疗技术,主要是在体外活化和扩增患者或供者免疫细胞回输机体后,以期达到利于杀灭肿瘤的免疫平衡状态,通过与手术、放化疗结合应用,具有清除残留病灶、防止肿瘤复发与转移以及增加放化疗的耐受性、敏感性和治疗效果有重要作用。
作者:程保丽;范本本;王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大隐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病,约20%-25%的女性和7%-15%的男性有明显大隐静脉曲张,本病特点是有家族遗传倾向,单腿、双腿均可发病。且女性患者往往在怀孕后常发生或加重。对于生产3个或以上孩子的妇女发病率增高,后天的危险因素包括:长时间的站立、肥胖、怀孕、便秘及慢性的咳嗽等○1。近十余年来下肢静脉曲张的微创治疗给下肢静脉的治疗带来新的活力,而大隐静脉的高位结扎剥脱仍然是外科方法的主要内容。近年我科对传统的外科手术进行改良,疗效较好,现将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姚明;关克勤;贾政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引言:强直性脊柱炎又称竹节状脊柱炎,是一种非特异性感染的骨关节疾病。由于本病发展缓慢,病程较长而且部分病例在某一阶段还可静止而不再发展,故本病所致脊柱及关节不同时期的形态学改变的资料较难获得。现将作者以前工作中收集的一例完整 X 线观察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刘文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为解决剖宫产术后产妇早泌乳,满足母乳喂养。方法:将我科2011年10月-2012年5月20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O0例设专职责任护士。术后6小时给予拔除尿管、早进食、早活动、早排气、合理膳食、心理指导与健康教育。母乳不足者给予乳房按摩。对照组1O0例仅给予常规母乳喂养知识宣教及技巧指导,待肛门排气后进食,母乳不足的新生儿采用小勺或小杯喂奶。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第一天乳汁分泌情况无显著差异,而第二天、第三天泌乳量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增多。结论:通过对剖宫产产妇设责任护士,指导产妇早进食、早活动、早排气、合理膳食,乳房按摩,改善泌乳起到积极作用,有力地支持了母乳喂养,是保障母乳喂养早实施的有效方法。
作者:黄红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随着宫腔镜手术的广泛开展,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宫腔镜检查术的特点,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宫腔镜检查术中护理质量的整体水平,保证宫腔镜检查术顺利进行,避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肖岚;肖丽俐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通过分析口腔科医务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以或减少口腔科医务人员的职业危害。
作者:曾柳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年轻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随访,探讨危险因素的控制情况。方法:对181例,年龄小于45岁,同时确诊心肌梗死(符合2007年ESC 共识心肌梗死诊断新标准),符合上述标准,入选本研究。入选对象共181人,其中有157人,完成了2年随访,随访率为86.74%。对所有患者采取群体教育与个体指导,包括健康教育、运动锻炼、控制饮食、戒烟限酒等。部分确诊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的降压、降糖药物治疗。所有入选本研究的患者,均给予患者抗血小板聚集、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随访采用门诊、电话随访或住院随访诊治的形式,随访1年、2年,分别测定患者的血压、甘油三酯、体重指数、腰围、空腹血糖等指标的变化。随访终止于进入调查后的2年。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随访2年后,所有患者SBP、DBP、甘油三酯、体重指数、体重、腰围较随访前明显降低;但SBP、DBP、腰围(120.55±16.43)、甘油三酯(1.71±0.38)等指标,总体上未达标;在完成随访的157人,吸烟人数较前明显下降,但仍有89人仍在吸烟。结论:对年轻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的行为干预,在改善患者行为生活方式、控制血压、血糖、降低体重等方面有积极作用,但仍不达标。因此临床上需继续通过宣教、随访的形式进行干预。把危险因素控制在目标水平内,从而防止再次出现心血管不良事件,改善预后。
作者:古丽娜尔·白托拉;马依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角膜新生血管是角膜接触镜佩戴者的常见并发症。本文试就作者近六年来门诊观察随访的102例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的患者角膜新生血管的情况与可能有关的一些因素加以探讨。
作者:侯建晖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下颌前移矫正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 OSAS 患者共68例,随机分为 A 组和 B 组,各组34例,A 组应用自制 Activator 前移矫正器治疗,B 组应用改良 Herbst 下颌前移矫正器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A、B 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矫正器固定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睡眠呼吸紊乱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A 组的舒适度明显优于B 组(P<0.05)。结论:下颌前移矫正器用于治疗 OSAS 具有显著疗效,矫正器固定效果及舒适度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和临床处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5例男性乳腺癌的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5例男性乳腺癌患者均行乳腺癌根治性手术,术后病理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ER 和 PR 的阳性率分别为80%和60%。临床Ⅰ期3例,Ⅱ期6例,Ⅲ期4例,Ⅳ期2例。术后辅以放化疗和(或)内分泌治疗。术后第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9.7%和68.9%。结论:男性乳腺癌发病率低,预后较差,其临床治疗应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
作者:易伟光;付晏;张丽;赵凯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总结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并提出对策。方法:分析本科40例60岁以上住院患者的基本情况及疾病情况,对其常见护理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呼吸内科40例老年患者的健康问题除了与患病有关外,还与老化过程、心理、环境、社会等因素有关。结论:要想给病人提供连续的整体护理,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就必须要着眼于患者的生理、心理、文化、精神、环境需求。
作者:陶震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使患者血压稳定,减少并发症。方法:对红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血压患者有计划进行2年随访,并进行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进行社区综合干预),对饮食、起居、合理的用药等科学的监测血压,对干预前、干预后血压稳定进行比对。结果:经过2年的社区干预,对患者的饮食、起居、合理用药等不良行为习惯大大改观,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对于预防和治疗高血压进行社区干预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作者:于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脑血管病是指脑血管破裂出血或血栓形成,引起的以脑部出血性或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又称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该病常见于中年以上人群的急性发作,严重者可发生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是造成人类死亡和残疾的主要疾病,也是高血压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积极的抢救治疗,加之科学悉心的护理,对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大有裨益。
作者:李继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松解粘连,疏通输卵管阻塞,恢复生育功能。方法:运用综合电、热、磁、按摩等多功能盆腔治疗仪结合中药液冲冼会阴阴道治疗输卵管阻塞病人50例。结果:痊愈34例。有效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6%。结论:中药冲冼结合盆腔治疗仪对输卵管阻塞的再通进行治疗,操作简单,经济方便,病人痛苦小,并给予及时的护理,效果理想。
作者:覃瑶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化脓性中耳炎是发生于中耳粘膜的化脓性炎症,为化脓性细菌感染所引起,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尤其好发于儿童,是导致小儿听力损失的常见病因,若得不到合理及时的治疗,易使病变扩展而出现颅内外并发症,对于该病及时合理的治疗,可以避免并发症的出现,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晓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按慢性咽炎患者临床分型和症状差异,分别采用超声雾化吸入、冷冻治疗、CO2激光治疗、电脑微波治疗等方法。结果: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慢性咽炎134例,痊愈71例,有效40例,无效23例;冷冻治疗慢性咽炎45例,痊愈36例,有效9例; CO2激光治疗慢性咽炎36例,痊愈26例,有效10例;电脑微波治疗慢性咽炎19例,痊愈14例,有效5例。结论:慢性咽炎患者应根据临床分型和症状的差异,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才能更好地达到治疗效果。
作者:詹东泸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