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髂骨骨皮辨移植修复足部创面的临床应用

郭大强;李展添;邹红平;刘伟鑫;郭伟文

关键词:血管蒂, 髂骨(皮)瓣, 足部骨皮肤缺损, 手术治疗, 显微外科
摘要:目的:探讨游离髂骨皮瓣治疗足部骨缺损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方法:对收治的6例合并软组织缺损、骨缺损的患者进行游离髂骨(皮)瓣移植手术治疗。结果:6例全部取得成功,术后随访时间半年~2年,临床效果满意。6例患者随访资料完整,随访时间3~12个月。优3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83%。结论应用游离髂骨皮瓣移植移植修复治疗足部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骨外露,可同时修复骨和软组织两种缺损。使病人住院时间缩短,加快骨折愈合时间,大限度恢复和保留了邻近骨折的关节功能。并且早期恢复肢体负重行走功能。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输液护理技术分层次准入管理分析

    目的:分析静脉输液护理技术分层次准入管理的实用性。方法:采用专家咨询法与文献调查法,对比对护士实施分层管理前后的静脉穿刺结果、并发症出现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将进行分层管理前作为对照组,实施分层管理之后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静脉穿刺结果更好、并发症出现率更小、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更高,经对比,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分层管理静脉输液护理技术,能够减少静脉穿刺次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刁淑范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肛周脓肿治疗200例体会

    目的:观察1次性根治肛周脓肿的疗效。方法:200例肛周脓肿均采用一次性根治手术,并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对照组80例,治疗组术后加用荆芥l5g,防风12g,金银花30g,连翘30g,苦参20g,马齿苋30g,蛤蟆草30g,透骨草30g,苏木30g,生甘草10g。将以上药物加水1000ml煎至400ml。熏洗坐浴,拔毒膏、生肌玉红膏填塞换药治疗;对照组术后每日常规用高锰酸钾溶液熏洗,坐浴,双氧水清洗伤口,外用凡士林纱条换药。结果:治疗组在术后伤口渗出、术后肛周不适及疼痛、术后伤口愈合进度、愈后伤口瘢痕和后遗症、并发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药物组成:荆芥l5g,防风12g,金银花30g,连翘30g,苦参20g,马齿苋30g,蛤蟆草30g,透骨草30g,苏木30g,生甘草10g。将以上药物加水1000ml煎至400ml。汤药熏洗,坐浴拔毒膏、生肌玉红膏外用,结合手术根治肛周脓肿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

    作者:傅晓文;郝东鹏;闫新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全程精细化护理在脑血管造影术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脑血管造影术患者的全程精细化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脑血管造影术患者176例。结果:患者手术配合依从性好,手术成功率100%,无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精细化的全程护理保证了脑血管造影术的顺利完成,同时保证了患者安全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胺碘酮治疗心脏术后心衰伴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对进行过心脏手术患者出现心衰伴心律失常现象用胺碘酮进行治疗时的效果。方法:对于在2011年6月到2012年6月之间在我院进行过相关治疗的64位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胺碘酮进行过治疗之后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副作用很小。结论:用胺碘酮治疗进行过心脏手术患者出现心衰伴心律失常现象有很好的效果。

    作者:徐海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中西药联合应用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探索中西药物联用,药物互相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加强临床医生合用中西药物用药安全性,方法:结合药代动学-药效学等方面理论分析研究结论,通过理论研究分析中西药物联用相互增强疗效,互相制约、减少毒副作用,大限度减少或避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吴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急诊科护士健康状况与工作压力的相关性调查研究

    急诊科是救死扶伤的前沿的阵地,是集院内急救、留观、输液、注射等为一体的科室,急诊科护士工作责任重,工作量大,轮班制和经常要面对死亡刺激[l]。这些都导致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日趋增高,严重影响了护士的身心健康。紧张的工作环境导致了急诊科护士工作疲倦感,不仅影响其身心健康、工作热情、工作效率。还影响工作质量[2]因此,笔者希望通过对我院急诊护士的压力状况调查分析,寻找应对措施,消除影响护士健康的因素,以进一步提高护士健康身心的发展和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殷俊;施银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临床上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很多,如消化性溃疡、胃炎、胃癌、肝硬化所致门静脉高压等疾病,其起病急,病情重,死亡高,除积极抢救治疗外,护理工作至关重要。现将我护理的102例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晓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围产儿死亡与围产保健

    目的:为了降低江阴市围产儿死亡率,减少病残儿的出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健康水平,对我市2010年-2012年产科围产儿资料进行分析。方法:监测江阴市2009年10月-2012年9月的围产儿死亡情况。结果:围产儿死亡率:2010年为3.65‰2011年3.08‰2012年3.07‰。

    作者:吴榴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我院慢性盆腔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所改善,观察组痊愈39例,痊愈率为70.91%,总有效率为90.91%,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比常规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刘慧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46例护理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我院急诊科的一种常见重症,,它对人的毒性主要是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引起乙酰胆碱蓄积,使胆碱能神经受到持续冲动,导致先兴奋后衰竭的一系列毒蕈样、烟碱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严重者可因昏迷而死亡,如抢救、护理得当,病死率会降低。现将我院自2009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46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现报告如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孙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围手术期护理的探讨

    围手术期就是为患者手术做准备和促进手术之后患者的康复,围手术期概念的问世,在医学界引起暨大重视。本文主要论述围手术期的基本概念和服务理念,围手术期护理的理论和方法以及相关的具体操作。

    作者:匡亚南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服用卡马西平导致过敏反应教训1例

    1临床资料2012年10月底自己因患病毒性脑炎住院。经抗病毒及对症治疗,记忆力恢复,半个多月后出院。因为有脑电图异常及癫痫发作症状,出院后给予卡马西平0.2,bid 口服。服药半个月后因为医院开的卡马西平(得理多)吃完了,自己在药店买了和医院不同厂家生产的卡马西平继续服用。换药一周后开始出现全身皮疹。因皮疹不多,症状不重,当时也没在意。赶巧出现皮疹前两天自己服用了可增强记忆力的浓缩磷脂软胶囊和鱼油软胶囊。厂家说我可能对此产品的某种成分过敏,建议我停服。但是停药后仍有皮疹,自服盐酸曲普利啶胶囊抗过敏治疗症状不见缓解。

    作者:杨晓滨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地奥司明片治疗痔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地奥司明片对痔病的疗效。方法:采用开放、随机、对照试验,对门诊因痔病就诊的8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以服用地奥司明片剂(南京正大天晴公司生产),每次0.9g,每日3次,连服7天;对照组予以龙血竭胶囊(云南红河药业有限公司),每次1.2g,每日3次,连服7天。观察服药前和服药后72h 及7d 时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量化评分比较。结果:服药后72h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42.5%和12.5%(P<0.05);有效率分别为32.5%和15.0%(P>0.05)。服药后7天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87.5%和42.5%(P<0.01);有效率分别为12.5%和52.5%(P<0.05)。结论:地奥司明片治疗痔病的效果更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周康;朱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30例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方法:对3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蓝光治疗,进行细心观察与护理。结果:30例新生儿黄疸经蓝光治疗均痊愈出院,无不良后遗症。结论:蓝光照射能有效降低新生儿黄疸患儿的血清胆红素,而正确、精心的护理则是蓝光治疗的关键。

    作者:殷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慢性肾衰血透患者营养不良治疗与高磷血症防治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如何在治疗慢性肾衰血透患者营养不良的同时防止高磷血症状以及其它并发症。方法:将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期间患有慢性肾衰维持性血透的患者随机分配成 A、B 两个组。A 组患者全部食用低磷全乳清蛋白,而 B 组则食用高生物价蛋白食物。然后测定患者的转铁蛋白、钙、磷、颈动脉硬化情况以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并通过 SGA(即主观综合营养评价法)法进行评价。结果:两种治疗方法都可以得到治疗营养不良的效果,但 B 组患者体内的血磷和甲状旁腺激素含量上升,发生肾性骨病以及颈动脉硬化的频率明显比 A 组要高。结论:食用普通高生物价蛋白食物治疗营养不良的方式会增加高磷血症,同时还与患者血管硬化、肾性骨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并发症有密切的关系。而低磷全乳清蛋白饮食则可以有效缓解患者营养不良的情况并减少高磷血症的出现频率。

    作者:汤文兵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急性肺栓塞42例临床观察

    肺栓塞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近期以来,在基层医院 PTE 呈增多趋势,因为以往我国医学界一直将 PTE 视为少见病,且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规检查无特异性,极易造成误诊、漏诊,许多病人因此致残、致死。因此需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及警惕性,挽救患者的生命。现将本院2008年-2013年以来收治的42例急性肺栓塞病例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于航;孙广清;梁中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分析

    近年来,剖宫产率逐年增加,尽管随着手术技术和麻醉水平的进步,手术安全性得以显著提高,但剖宫产也是一种创伤性操作,手术并发症仍有发生,严重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尤其是腹部切口感染的发生,若不及时处理,会导致不良后果。为探讨影响剖宫产切口感染的潜在高危因素,为临床控制感染提供必要依据,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6例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周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梗塞130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疗法对脑梗塞临床疗效,并探讨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6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现代医学疗法,治疗组加用中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判断中药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改善,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梗塞临床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和康复时间,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爱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儿童喂养习惯及口腔不良习惯对牙颌发育的影响

    目的:调查儿童喂养方式、吮奶瓶时间及其他一些口腔不良习惯对儿童牙颌发育的影响。方法:将牙颌发育正常的儿童240例作为对照组,将牙颌畸形患儿170例作为试验组,进行喂养方式、吮奶瓶时间、不良习惯的统计学分析。结果:喂养方式、吮奶瓶时间、不良习惯均对牙颌发育产生一定影响(各组间 P 值均小于0.05)。结论:各种口腔不良习惯均可导致牙颌畸形的发生,提示应早期纠正口腔不良习惯,提倡母乳喂养。

    作者:陈维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在卫生保健课堂中融入性教育

    1在卫生保健课堂中融入性教育的重要意义1.1卫生保健课程是卫校学生必修的一门课,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确立以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树立整体论的健康观念,强化预防的观念,提高学生以后走上护理工作岗位的服务能力,为人民群众做好卫生保健和疾病预防工作。

    作者:王珺;虞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