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
目的:分析艾条隔姜灸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腹泻采用艾条隔姜灸法治疗和一般补液治疗的小儿患者共10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艾条隔姜灸治疗的同时同步进行灸法护理,对照组单纯进行补液治疗和一般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护理)后的整体效果,以及患儿家长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护理)后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2.0%;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为90.0%(45/50);对照组患儿家长满意度为78.0%(39/50);观察组总体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采用艾条隔姜灸法治疗小儿腹痛腹泻中同时加强相应的护理,利于临床治疗效果的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丽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检测雌激素受体亚型 ERα在子宫肌瘤中的表达,探讨 ERα与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子宫肌瘤组织标本30例,相应肌瘤包膜外正常子宫肌层组织30例,选取正常子宫肌层组织10例。应用免疫组化 S-P 法,检测 ERα在子宫肌瘤组织、肌瘤包膜外正常子宫肌层组织及正常子宫肌层组织中的表达。结果:30例子宫肌瘤组织中,29例 ERα蛋白阳性表达(29/30),30例肌瘤包膜外正常子宫肌层组织中21例阳性表达(21/30),10例正常子宫肌层组织中7例阳性表达(7/10),三组不同组织 ERα蛋白阳性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x 2=8.06, P =0.004)。结论:雌激素受体亚型 ERα与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李青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头孢克洛在102例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在2009年12月到2013年01月收治的102例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使用头孢克洛治疗作为观察组,把同时期102例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使用头孢克肟治疗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3.3%,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1%,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克洛在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安全、有效性,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刘开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全科医生”起源于欧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引人中国,很快受到政府、医学界和广大居民的重视。目前,全科医生基本遍布各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和发展。而承担基层预防工作任务的“基层公共卫生医生”,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医生,还没有被充分认识和重视。因此,对基层公共卫生医生的职能与现状进行探讨,以此唤起各方对基层预防工作和基层公共卫生医生的重视,真正做好基层的公共卫生预防工作。
作者:张海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在献血前开展 ALT 检测对降低血液报废率,确保有限血液资源的有效利用的分析。
作者:刘玉双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根据中老年人心血管病的产生原因进行护理,以便在临床中得到更多的推广和运用。方法:将来我院就诊的病人根据其主要病因和临床反应,分组进行护理治疗,再看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根据影响病人的主要原因对病人进行着重点不相同的日常护理,对病人的康复治疗有很好的效果。分析:根据患者的病理现象和临床反应,相应的护理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李尉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引起全球的关注,并且与其他恶性肿瘤相比,再手术率较高(30%~40%)。目前手术治疗是甲状腺癌公认的首选模式,并且手术效果也不错。但是医学上手术的原则是在不损伤尽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的范围内可能清除癌组织和清除可能已发生转移的颈部淋巴结。手术难以完全将甲状腺切除干净,虽然手术效果良好,但仍有部分患者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术后复发。
作者:霍德秋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了解三台县某镇居民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利用情况。方法:从三台县某镇按照经济状况好、中、差分层随机抽取工870户、3176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居民的两周患病率为13.6%,其中两周患病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年龄、文化程度、是否在业;慢性病患病率为12.1%,其中慢性病患病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年龄;居民两周就诊率为10.6%,患病后对卫生服务的利用情况偏低,常就诊单位为卫生室(站),其次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论:居民的健康状况良好,对卫生服务的利用程度较低,但是在就诊机构中,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认知和认可程度高。
作者:杨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脑动脉粥样斑块导致中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已成为临床脑血管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措施(1)。但术后采用人工或机械压迫止血法易出现出血、皮下血肿、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及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等并发症,因而为减少患者长期卧床的时间,减少因卧床出现的排尿困难及疼痛不适感觉,缩短术后止血时间及制动时间越来越受到介入医生的关注,特别是高龄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目前,股动脉缝合器已进入临床,效果十分理想。
作者:陶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生长抑素联合应用于 SAP(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 SAP 患者100例,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采用生长抑素联合方式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治疗前后两组血淀粉酶和胃肠减压量变化情况对比。结果:治疗7d 后,治疗组的 D-乳酸与血乳酸水平相对均更理想(P<0.05);治疗组有效率42.0%,治愈率52.0%,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有效率38.0%,治愈率40.0%,总有效率为78.0%;治疗组效果相对更佳(P<0.05)。结论:生长抑素应用于 SAP 的治疗中,整体效果明显,临床可推广应用。
作者:周凯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肿瘤化疗患者 PICC 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科87例肿瘤患者进行 PICC 置管,观察和记录各种并发症,并分析其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结果:PICC 穿刺置管时常见并发症有:首次穿刺失败6例(6.89%),导管推进困难3例(3.45%),导管异位2例(2.29%),穿刺点渗血2例(2.29%),机械性静脉炎1例(1.15%),导管相关感染2例(2.29%),导管堵塞1例(1.15%).结论:肿瘤化疗患者 PICC 置管期间有一定并发症,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其发生率可以明显降低.
作者:庄秀琴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自杀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如何能够减少自杀行为,教育界学者一直在阐明各种观点。用沟通分析理论对学生自杀归因进行诠释,为自杀预防和干预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作者:刘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在急诊科护理工作中,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解除心理压力充分调动病人及家属配合治疗的积极性、主动性,把人性化服务有机地贯穿到整体护理的过程中,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以获得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并提供护理对策。方法:共纳入12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睡眠质量,按 pSQl 总分≥5或 PSQl 总分<5分为 A、B 两组。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2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有20例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影响,睡眠障碍发生率为16.7%;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发生睡眠障碍与年龄 I>60岁、情绪障碍、咳嗽、心衰病史、头痛、对疾病的担忧存在相关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任琰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对后循环缺血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方便患者及时的了解疾病的知识。协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医经络推按在输尿管结石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后对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70例诊断为输尿管结石的患者,进行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治疗,术后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术后进行常规操作,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医经络推按,对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评分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有效率的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5d、术后30d的康复评分表现优于术后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上在术后5d、术后30d 的评分表现上,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后的患者,采用中医经络推按可促进患者症状的康复。
作者:周永建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基层医生及病人对抗菌药物认识存在诸多误区,基层医院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比较普遍,医务人员应严格掌握用药的适应症、适当的疗程和剂量,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局部使用、预防应用及联合使用,避免滥用和浪费,减少毒性反应的出现和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作者:杨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rtral catheter)指将中心静脉导管从外用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为患者提供一条无痛性输液通道。PICC 是现行医疗措施中必可少的治疗手段,浅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尤其在肿瘤化疗、抢救危重患者,输注刺激性强的药物、免疫抑制剂和静脉高营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用 PICC 输液可以大大减少多次静脉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确保静脉用药质量,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PICC 属于侵入性操作,操作护理不当,可产生一些并发症,机械性静脉炎是 PICC置入术后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达15.55%,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拨管的危险。静脉炎的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增加经济负担,还会造成静脉输液穿刺困难,从而影响治疗的进行。因此静脉炎有效的预防尤为重要。我科自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采用邢台市人民医院皮肤二科配置的复方没药膏外敷预防 PICC 所致的机械性静脉炎,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袁栋材;王艳霞;刘印彩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使用 Cable-pin 系统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在临床上可以取得的效果。方法:对我院近3年来接收并确诊的40例髌骨骨折患者采取 Cable-pin系统固定治疗方案开展治疗,并且观察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结果:本院医生对患者开展时间为半年至一年半的随访,发现患者的伤口全部表现为Ⅰ期愈合,骨折均完全愈合,没有出现感染症状和皮肤刺激、退钉以及钢缆松脱等多种并发症。结论:使用 Cable-pin 系统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其操作容易迅速,且术后形成并发症的几率非常低,值得各大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杨翼众;赖长君;胡元元;廖直斌;吴琼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对物质的需求已受到各项业关注。为此这种需求促进了各类新技术的发展,各类新材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临床医学诊断和治疗方面也是如此,其发展速度之快,产品质量正受到社会的关注。仅一次使用医用耗材的用量也逐年递增,据有关资料[1]显示近年来医用卫生材料的年用量已达医院医疗毛收入的6%~10%,其收入已达到或超过医疗器械购置的年度投入。医用耗材用量的不断增大,其产品质量的状况如何?针对这种情况,我中心对本辖区内部分医用耗材类的产品进行了质量监督检测其结果如下。
作者:张韵;倪恒雨;王昆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