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6例甲状腺癌的再次手术体会

霍德秋

关键词:甲状腺癌, 手术效果, 颈部淋巴结, 甲状腺切除, 术后复发, 首选模式, 手术治疗, 清除, 甲状旁腺, 喉返神经, 恶性肿瘤, 再手术, 发病率, 癌组织, 转移, 医学, 损伤, 患者
摘要: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引起全球的关注,并且与其他恶性肿瘤相比,再手术率较高(30%~40%)。目前手术治疗是甲状腺癌公认的首选模式,并且手术效果也不错。但是医学上手术的原则是在不损伤尽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的范围内可能清除癌组织和清除可能已发生转移的颈部淋巴结。手术难以完全将甲状腺切除干净,虽然手术效果良好,但仍有部分患者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术后复发。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临床诊断分析

    目的:探求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1月100例女性在妇科超声中查出盆腔积液的声像图资料,观察资料特征,结合妇科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本次研究100例盆腔积液患者中,正常排卵6例,盆腔脓肿15例,黄体破裂8例,巧克力囊肿2例,炎性渗出35例,宫外孕破裂34例。结论:用 B 超对盆腔积液进行检查具有方便快捷、高准确率、无创伤、无痛苦、可多次检查等优点,为临床治疗及穿刺提供可靠检查资料。

    作者:肖敏;曾正经;周和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手术室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控制的不足及对策措施

    在我国大部分医疗机构当中均已形成了电子化病历,无纸化办公等非常便利的工作流程,无论是医疗机构的长远发展方面,还是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保证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系统分析目前我国各级医疗机构中电子化病历和无纸化办公在手术室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控制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措施,为进一步规范我国医疗机构手术室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控制流程,为提高手术室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控制的管理水平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经验参考。

    作者:栗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关于将临床肌电图学引入诊断学教程的设想分析及方法

    肌电图检查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广泛,除在神经内科范围以外,也涉及到神经外科、骨科、皮肤科、免疫科、眼科、耳鼻喉科、康复科、泌尿科、内分泌科等相关疾病的检查。但临床诊断水平参差不齐,究其原因较多,但完善其学科建设、注重人才培养很重要,建议将肌电图检查学引入医学综合院校临床医疗专业教学的教程中,尤其是诊断学的教程中,从基础做起。

    作者:张卫红;张晶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安珂(Encor)旋切系统行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安珂(Encor)旋切系统行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策略。方法:2012年02月至2013年9月,对106例行麦默通旋切活检术的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康复出院。结论: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是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并康复出院的关键。

    作者:田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老年住院患者口服用药安全管理

    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口服用药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安全管理措施,达到防止口服药意外的发生,保障患者口服用药安全。方法:通过访谈与问卷相结合的方法,对我院160例住院老年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研究表明了住院老年患者用药种类3种以上占93%,65%的住院老年患者存在口服用药安全隐患。通过提升医护人员自身素质与安全用药意识,坚持为患者服药到口,作好口服用药过程各个环节监控,将不安全因素消灭于萌芽状态。结论:加强老年住院患者口服用药安全管理,是确保老年病人安全用药,防止医疗纠纷,达到佳治疗状态的有效措施。

    作者:赵君健;方健;任春碧;张璇;张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益肾润肠方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益肾润肠方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病人88例,治疗组(A 组)44人采用益肾润肠方治疗,对照组(B 组)44人采用莫沙比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症状均有所改善,治疗组95.45%,对照组75.00%,治疗组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益肾润肠方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守亮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60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护理配合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特点及护理配合的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总结我科60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术中护理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结果:60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2-4h,平均3h,术中出血量20-50ml,平均40ml,术后2-4d 肠蠕动恢复,术后住院天数7-14d,平均10d。结论:护士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中默契的配合是手术快速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

    作者:刘见;范小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原子荧光法同时测定水中砷和汞的不确定度评定

    一个完整的测量结果,除了应给出被测量的佳估计值外,还应同时给出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1]。本方法对原子荧光法同时测定水中的砷和汞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后整体合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脑脊液置换并鞘内注药联合治疗结核性脑膜炎5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并鞘内注药联合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价值。方法:5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组后,将脑脊液置换并鞘内注药联合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脑脊液置换并鞘内注药联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联合治疗组脑脊液细胞数及蛋白恢复、主要症状消失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结论:脑脊液置换并鞘内注药联合治疗可明显提高结核性脑膜炎疗效、缩短疗程,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肠内营养患者胃肠道并发症的护理

    肠内营养(EN)是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为促进患者康复起到良好的作用。经过研究发现肠内营养也会引起腹泻,恶心、呕吐、腹胀,便秘等一系列胃肠道并发症。本文主要论述并发症出现的原因以及针对各项并发症采取的相应护理措施。

    作者:张娜;赵丽;贺春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人性化护理在小儿空气灌肠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小儿空气灌肠中的应用价值,以取得患儿家属的理解和支持,有效配合完成空气灌肠整复。方法:将160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80例,对照组使用一般的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人性化护理,然后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气灌肠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有利于空气灌肠整复成功,同时大大提高了患儿家属对我们工作的满意率。

    作者:覃晓燕;赵济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儿童过敏性哮喘的诊断及治疗

    目的:探讨在临床工作中实施儿童过敏性哮喘遇到的问题及对策。方法:总结讨论在过敏性哮喘防治、教育和管理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不同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结果:在过敏性哮喘防治和教育各方面都存有一些问题,其问题在基层医院尤其具有代表性。结论:防治过敏性哮喘关键在于医生脱敏方案的全面、深刻理解,并在实践工作中重视针对医生和患者的哮喘防治知识教育。

    作者:战殷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TCT 检查对宫颈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测对宫颈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在本院2011.03-2012.03间,选自3088例妇科门诊就诊人群液基细胞学检查的结果及其中368例阴道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88例宫颈TCT检出ASCUS以上病变320例(10.4%),其中ASCUS 249例(8.1%)、LSL 56例(1.8%)、HSL 15例(0.5%)。阴道镜多点活检的病理诊断炎症66.58%(245/368),CINI11.96%(44/368),CINII8.69%(32/368),CINⅢ7.61%(28/368),CA4.35%(16/368)。TCT良性细胞改变但宫颈重度糜烂或临床可疑癌的患者病理结果CINI-CINⅢ点12.50%(6/48),浸润癌4.17%(2/48)。结论:TCT检查对于宫颈病变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具有积极预防的作用。

    作者:杨绿梅;强孔俊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宫腔镜检查及治疗前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宫腔镜进行临床检查和治疗之前的护理干预措施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行宫腔镜检查和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检查、治疗期间接受临床护理干预方案不同,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30例,治疗期间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30例,加强临床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 SAS 评分情况,以及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SAS评分均发生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检查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对行宫腔镜检查和治疗的患者做好操作前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有助于患者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

    作者:陈茂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医院电子病历的建设分析

    在当前医疗改革中,电子病历的出现是解除医患双方不信任问题的一个非常好的方式,电子病历虽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至少比纸质病历更先进,可作为一种病历管理制度进行完善推广。本文首先探讨了医院电子病历的应用价值,分析了医院电子病历的应用建设过程,展望了医院电子病历的应用效果。

    作者:吴华辉;连万民;欧志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探讨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现状分析及对策

    目的:对流动儿童免疫接种依从性现状进行调查,总结流动儿童免疫接种对策。方法:对流动儿童重点分布地区的流动儿童及其家长进行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统计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现状。结果:当前流动儿童共2146人,而流动儿童刚迁入时的持证率96.68%;接种证补证率3.23%.五苗接种率,需要完成全程的疫苗均在94%以下。结论:对于流动儿童比较集中的区域要进行重点管理与追踪,对儿童家长进行相关免疫接种知识的宣教,提升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率。

    作者:王慧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护理在无偿献血招募中的作用

    自我国《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市的无偿献血工作逐步由义务献血发展为无偿献血,现全市献血100%来自志愿无偿,无偿献血工作稳步向前发展。截止2012年,我站有1名献血者获得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2名献血者获得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4名献血者获得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成绩的取得不仅依靠社会的宣传,更是我站在工作中注重与献血者直接接触的一线护理工作质量。高质量的护理不仅保证了采血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为献血者的再次献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保证了充足的血源。

    作者:金铃子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尿毒症并脑梗塞患者血清 VEGF、TGF-β1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尿毒症并脑梗塞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 法测定了30例尿毒症并脑梗塞患者治疗前后血清 VEGF、TGF-β1水平的变化,并与20名无脑梗塞的尿毒症患者作比较。结果:尿毒症并脑梗塞患者在治疗前血清 VEGF 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 TGF-β1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2周时血清 VEGF 水平明显下降(P<0.01),4周时与2周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TGF-β1水平2周时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4周时与2周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血清 VEGF、TGF-β1水平的变化对了解尿毒症并脑梗塞患者病程、指导临床实践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唐艳辉;矫淑彩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临床上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很多,如消化性溃疡、胃炎、胃癌、肝硬化所致门静脉高压等疾病,其起病急,病情重,死亡高,除积极抢救治疗外,护理工作至关重要。现将我护理的102例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晓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通过从患者、社会、管理、护士多方面分析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从而减少和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李朝娥;刘学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