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在无偿献血招募中的作用

金铃子

关键词:护理工作质量, 无偿献血, 献血者, 献血工作, 直接接触, 义务献血, 采血工作, 献血法, 血源, 宣传, 奖金, 基础, 成绩, 颁布
摘要:自我国《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市的无偿献血工作逐步由义务献血发展为无偿献血,现全市献血100%来自志愿无偿,无偿献血工作稳步向前发展。截止2012年,我站有1名献血者获得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2名献血者获得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4名献血者获得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成绩的取得不仅依靠社会的宣传,更是我站在工作中注重与献血者直接接触的一线护理工作质量。高质量的护理不仅保证了采血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为献血者的再次献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保证了充足的血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奥铂联合方案加艾迪注射液治疗晚期胃肠癌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和分析奥铂联合方案加艾迪注射液治疗晚期胃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接收治疗的50例晚期胃肠癌患者的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静脉注射奥沙利铂(LOHP)80 mg/m2,亚叶酸钙(CF)200 mg/m2,氟尿嘧啶(5-FU)400 mg/m2,同时将50 mL 艾迪注射液加入500 mL 葡萄糖中进行静脉滴注,每天静脉滴注一次,每种药物静脉滴注2h,化疗疗程为2周,每2周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病情完全缓解的有6例,18例得到了好转,14例病情得到稳定,14例患者病情有待观察;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为神经毒性以及消化道反应。结论:奥铂联合方案加艾迪注射液治疗晚期胃肠癌的临床效果显著,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辉生;郭卫锋;熊志君;吴素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伴肌酶显著升高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1例

    患者,女,28岁,因“反复胸闷、心悸伴四肢抽搐2年,再发2天”于2013年1月31日入院。患者自诉2年前“受凉感冒”后出现全身肌肉酸痛,并胸闷,气促、心悸、四肢反复麻木抽搐,于当地医院行血生化检查:AST113.4U/L, CK1610.4U/L,CKMB36.3U/L,LDH979U/L,HBDH541.2U/L,提示“肌酶广泛升高”,诊断为“心肌炎”,间断口服“辅酶 Q10、肌苷片”及充分休息后上述症状有所缓解,但仍有间断胸闷、心悸、四肢麻木抽搐,无胸痛、黑朦、晕厥,后多次复查血生化肌酶持续升高,未予重视。2天前于家中无明显诱因突然晕厥1次,致“头皮裂伤”,于本院急诊科行“清创缝合”并查血生化:AST 正常,CK1048U/L (正常值24-195U/L),CKMB8.1 ug/L(0-5ug/L),LDH463U/L(109-245U/L), HBDH278U/L(95-250U/L),肌红蛋白111ug/L(14.3-65.8ug/L),血钙1.72mmol/L (2.03-2.54mmol/L),血磷1.83mmol/L(0.84-1.5mmol/L)。心脏彩超:主动脉瓣轻度关闭不全。头颅 CT:双侧额叶多个点状钙化灶,右侧顶部头皮软组织肿胀。为进一步诊治来本院。既往2周前于本院眼科门诊诊断为“双眼白内障”;否认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史,无家族性疾病、颈部手术史。入院查体:神志清楚,言语流利,反应稍迟钝,记忆力、定向力正常,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颅神经(-),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甲状腺无肿大,无血管性杂音。心肺腹部查体无异常。入院初步诊断:.胸闷原因待查(心肌炎?)。入院后给予改善循环、营养心肌等治疗,第2d 完善相关检查,心电图:Q-T 间期延长。血生化:肝肾功、血糖、血脂均正常,CK1452U/L,CK-MB 正常, ;LDH512U/L,a-羟丁酸脱氢酶314U/L,肌钙蛋白阴性,血清钙0.91mmol/L,血清磷2.28mmol/L。继续上述治疗3d 后患者胸闷、心悸症状改善,仍感间歇性四肢抽搐,之后多次复查血生化均提示 CK、LDH 升高、血钙低、血镁低、血磷高。经过再次详细追问病史及查体,患者近2年以反复口角、手足搐搦为主要症状,伴精神紧张焦虑、烦躁,多汗、声音嘶哑、视物模糊、牙齿钙化不全,皮肤干燥、脱屑,指甲出现纵嵴,结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考虑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可能,本院2次查 PTH(2.36,4.62ng/dl)(参考值0-20),同时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查 PTH<3pg/ml(参考值8-74 pg/),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超声正常。双腕关节、骨盆摄片未见异常。患者既往无甲状腺或颈部手术史,病因不明,明确诊断为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给予静脉滴注葡萄糖酸钙,口服碳酸钙 D3等口服3周后,复查患者血钙水平逐渐升高,手足搐搦等症状逐渐缓解,胸闷、心悸症状完全缓解,患者要求出院,建议其继续院外补钙治疗。随访5个月,搐搦症状基本缓解,胸闷、心悸未再发作,视物模糊明显好转,仍需长期坚持口服钙剂。

    作者:龙云;邓洁;杨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阴式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 TAH(即为:经腹子宫切除术)、TVH(即为:阴式子宫切除术)的疗效。方法:2011-09-12到2013-07-24,我院有80例子宫病变女性,其中,有40例行 TAH,称为:经腹切除组,有40例行 TVH,称为:阴式切除组。之后,对比阴式切除组和经腹切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阴式切除组的各项情况都比经腹切除组的好,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手术时长短、肠功能恢复的好等,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术的疗效更好,可行性、适应性、安全性都较高,应予以推广。

    作者:王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护士长如何提高护理病例讨论质量

    护理病例讨论是运用语言、书面、音像、画面等媒体手段,展现病人病情的客观资料,让临床护士和学生通过自己对案例的阅读和分析,在群体中共同讨论,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提供学习或指导寻求解决病人实际问题方案的护理活动[1]。护理病例讨论能够促使护理工作质量及护理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促使护理人员解决疑难问题能力的提高,促使护理人员知识面的拓展。本科室自2007年来,坚持每季度一次的护理病例讨论(危重症、疑难、新开展的技术或死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赵兰;周莲;江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老年肝硬化后抑郁的临床调查与指导

    肝硬化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目前尚无根治方法,需定期复查,规范治疗,伴随着病程的延长,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为此,笔者对部分老年肝硬化后抑郁情况进行了临床调查与指导,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曙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弥漫性腹膜炎伴大量血胸1例护理

    腹膜炎是发生于腹膜腔壁腹膜与脏腹膜的的炎症,可由细菌、化学性(如胃液、胆汁、血液)或物理性等因素引起。临床所称急性腹膜炎多指继发性的腹膜炎,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是由化脓性细菌包括需氧菌和厌氧菌或两者混合引起的腹膜的急性炎症,累及整个腹腔时称为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而短时间内大量胸腔内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临床上出现低血容量征象:如面色苍白、呼吸浅弱、脉搏细数、血压下降等。因此及时实施外科手术是挽救患者生命可行的方法。

    作者:李文娟;韩怡磊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养生必先养肾防老必先补肾--杨向东教授养生防老学术思想探讨

    杨向东教授,主任医师,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省市名中医,成都肛肠专科医院院长,世界中医药联合学会肛肠学会副会长,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肛肠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副会长,中国 PPH 技术培训中心主任,中国 PPH 技术资格认证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肛肠网[www.chgcw.com]总编辑,四川省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四川省中医药学会肛肠专委会主任委员,成都市中医药学会肛肠专委会主任委员,四川省名中医评委、四川省和成都市高级职称评委,成都市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

    作者:任叔阳;龚文敬;赵希忠;安辉;蓝海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甲状腺腺瘤的 CT 诊断

    目的:探讨甲状腺腺瘤的 CT 表现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腺瘤的 CT 表现结果:15例病人,男3例,女12例,共20个病灶。病灶呈圆形、类圆形,增强扫描病灶均匀强化,2例出现囊变、坏死,3例出现钙化。结论:甲状腺腺瘤 CT 表现典型,多数能明确诊断。

    作者:凡平林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独山县开放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作用与效果

    目的:分析开展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工作的作用与效果,为决策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独山县2008年3月~2013年6月5年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门诊工作相关资料。结果:5年来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门诊运行良好,累计入组389人,入组率、维持率、年保持率逐步上升,服药人员依从性逐年提高,HIV 经血液途径感染比例呈下降趋势,经性途径传播比例逐年上升,服药前后参与刑事案件犯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放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工作,是有效预防共用不洁针具传播艾滋病的有效方法之一,既能体现社会对吸毒人群的人文关怀,又能促进社会综合管理工作的开展,对构建平安和谐社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孙德伦;陈正平;黎敬彪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品管圈活动在住院病人电脑血糖监测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运用品管圈活动提高电脑血糖监测质量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用讨论法及检查法找出影响电脑血糖监测质量的问题,找出根本原因,采用头脑风暴法及甘特图法分析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解决,从而提高电脑血糖监测质量。结果:品管圈活动可发现并解决电脑血糖监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品管圈活动后漏测率明显降低。结论:品管圈活动是改善电脑血糖监测的有效方法。

    作者:杨丽君;李江博;张立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人性化护理在小儿空气灌肠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小儿空气灌肠中的应用价值,以取得患儿家属的理解和支持,有效配合完成空气灌肠整复。方法:将160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80例,对照组使用一般的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人性化护理,然后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气灌肠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有利于空气灌肠整复成功,同时大大提高了患儿家属对我们工作的满意率。

    作者:覃晓燕;赵济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循证护理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是科学指导实践的方法,又称实证护理,是近年来护理学科发展起来的一种提高护理实践科学性和有效性的方法[1]。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指脑卒中后引发的抑郁症,它属于继发性抑郁症的一种。它的临床表现为言语减少、情绪抑郁、睡眠障碍、兴趣缺乏、食欲缺乏、精力减退、主动性差、不配合康复治疗等[2]。

    作者:虞鎏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共情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通过对共情概念的描述与分析,介绍共情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及护理工作中共情意识的培训方法。

    作者:王海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围产儿死亡与围产保健

    目的:为了降低江阴市围产儿死亡率,减少病残儿的出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健康水平,对我市2010年-2012年产科围产儿资料进行分析。方法:监测江阴市2009年10月-2012年9月的围产儿死亡情况。结果:围产儿死亡率:2010年为3.65‰2011年3.08‰2012年3.07‰。

    作者:吴榴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乡镇卫生院健康管理团队服务实践与思考

    目的:通过实施健康管理团队服务,摸索管理方法,探索实施路径,落实新一轮医改环境下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任务。方法:理论联系实践,转变服务模式,制定计划,绩效引导,解决矛盾,正视存在的问题。结论:社区健康管理团队服务在卫生院具有茂盛的生命力,有规律可循,可以实现预防保健关口前移,缓解医患矛盾,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作者:张建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阴道超声监测卵泡及内膜对不孕症的应用价值

    目的:通过经阴道超声监测不孕妇女子宫内膜变化以及卵泡生长发育,旨在探讨阴道超声监测对不孕症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对2012年0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不孕症妇女进行超声卵泡监测,分析卵泡发育特征、子宫内膜类型及厚度。结果:80例不孕妇女通过阴超检查发现正常排卵45%,卵泡发育不良3.75%,卵泡未破裂黄素化综合症(LUFS)11.2%,无优势卵泡形成10.0%,延缓排卵17.5%,多囊卵巢12.5%。妊娠率与子宫内膜厚度及类型有关。结论:阴道超声监测卵泡及内膜在不孕症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为临床诊断提供线索和帮助。

    作者:董明卫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西药药品的储藏

    药品具有其特殊性、高质量性特点,在一定时间内和储藏条件下,能保持药品的有效性及治疗。如不按规定的条件进行储藏,则会使药品的含量逐渐下降,疗效也会逐渐丧失,甚至会有毒性增加,以致药品无法使用。

    作者:刘滨;李群;于华;王丽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原子荧光法同时测定水中砷和汞的不确定度评定

    一个完整的测量结果,除了应给出被测量的佳估计值外,还应同时给出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1]。本方法对原子荧光法同时测定水中的砷和汞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后整体合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危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床旁行 CRRT 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护理经验,探讨在床旁行 CRRT 治疗危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科学护理方法。方法:对50例危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治疗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患者治愈出院,4例患者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4例患者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结论:通过床旁行 CRRT 挽救了患者的生命,提高了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治愈率。

    作者:武小青;李勋;于海涛;王娜;梁志军;彭梅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清 D-乳酸和 C-反应蛋白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血清D-乳酸及C-反应蛋白(CRP)浓度变化,了解CAP患者肠黏膜损害和通透性变化及其与系统性炎症反应关系。方法:将54例符合诊断标准的CAP患者作为观察组,1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分为重症组及非重症组,分别采用分光光度法以及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中D-乳酸浓度和CRP浓度。结果:1.观察组血清D-乳酸、CRP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2.重症组血清D-乳酸、CRP浓度高于非重症组(P<0.01)。3.相关分析表明观察组血清D-乳酸与CRP浓度之间具有正相关性(r=0.742,P <0.01)。结论: CAP患者系统性炎症反应与肠黏膜损伤密切相关。

    作者:李轲;朱述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