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新华;尚蓓;金玉峰;杜晓云;雷炜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保健,尤其是妇女更年期保健成为妇女保健的热门话题,女性迈入更年期后,由于卵巢功能减退,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多数会出现一些生理和心理改变,如失眠、烦躁、易激动等不适症状,症状是否出现和出现的轻重程度因人而异。临床实践表明:70%左右的更年期妇女会发生轻重不同的不适症状,其中需要治疗的仅占10%~15%。相当一部分更年期妇女可以没有任何不适,而有症状的更年期妇女大部分也可以通过自身心理的调节和适当的饮食和药物调理来顺利度过这一生理转折期。本文为多年从事妇幼保健工作的粗浅认识。
作者:梁峻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胎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对符合胎盘早剥症状表现的203例孕妇行超声检查,探查胎儿胎盘分布,厚度,内部结构。结果:203例超声诊断与产后胎盘外观所见符合胎盘早剥者32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早期诊断胎盘早剥,准确率高,为临床选择分娩方式提供可靠的图像依据,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刘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探讨影响检验结果质量的因素,包括检验前、检验中和检验后三个环节,临床医师在医疗过程中要获得患者客观、真实、有价值的检验结果,就要求医护人员和检验人员必须加强有效的沟通协作,认真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严格把关,大限度地降低检验全过程中的误差,减少各种影响检验结果质量的因素,确实为临床提供科学、准确的诊疗依据。检验科要积极主动与临床科室保持密切联系,才能取得临床的支持和理解,才能提供准确数据,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作者:周政文;朱洪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安珂(Encor)旋切系统行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策略。方法:2012年02月至2013年9月,对106例行麦默通旋切活检术的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康复出院。结论: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是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并康复出院的关键。
作者:田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1次性根治肛周脓肿的疗效。方法:200例肛周脓肿均采用一次性根治手术,并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对照组80例,治疗组术后加用荆芥l5g,防风12g,金银花30g,连翘30g,苦参20g,马齿苋30g,蛤蟆草30g,透骨草30g,苏木30g,生甘草10g。将以上药物加水1000ml煎至400ml。熏洗坐浴,拔毒膏、生肌玉红膏填塞换药治疗;对照组术后每日常规用高锰酸钾溶液熏洗,坐浴,双氧水清洗伤口,外用凡士林纱条换药。结果:治疗组在术后伤口渗出、术后肛周不适及疼痛、术后伤口愈合进度、愈后伤口瘢痕和后遗症、并发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药物组成:荆芥l5g,防风12g,金银花30g,连翘30g,苦参20g,马齿苋30g,蛤蟆草30g,透骨草30g,苏木30g,生甘草10g。将以上药物加水1000ml煎至400ml。汤药熏洗,坐浴拔毒膏、生肌玉红膏外用,结合手术根治肛周脓肿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
作者:傅晓文;郝东鹏;闫新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采用单一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治疗组40例采用拉米夫定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主要症状、体征、肝功能、肝纤维化标志物及肝纤维化程度的变化。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0.0%和4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抗肝纤维化疗效明显优于单药对照组。
作者:卜玉杰;黄德峰;李少昊;李一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炎性肠梗阻临床资料。结果:保守治疗52例,治愈50例(96.2%),中转手术2例治愈。早期手术4例,死亡2例(50%)。结论:炎性肠梗阻以保守治疗为主,早期手术疗效差,常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作者:陈耀堂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纳络酮用于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选取潍坊医学院附属益都中心医院2012年至2013年收治的50例急性脑梗塞病患为分析对象,经随机方式将全部病患分成对比组及观察组,各25例。均给予两组病患基础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纳络酮,观察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治愈14例,显效8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对比组治愈6例,显效3例,有效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6%;两组总有效率对比显示,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比组,差异有着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比组出现3例不良不应,观察组无1例不良反应。结论:将纳络酮用于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效果显著,,副作用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传磊;张仕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为了使临床药学专业的学生尽快地适应毕业实习生活,迅速进入岗位角色,保证在我院药房实习生的教学质量,避免意外差错情况发生,我院药房对2011年、2012年进入生产实习的大学本科、高职高专学生进行了毕业实习前培训。现将培训过程及效果进行总结,目的为高校学生在生产实训中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陈延春;曲生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1病例资料患儿,男,生后4小时30分钟,因面色青紫20分钟于2004年12月28日转入。系第2胎第2产,孕37周宫内窘迫行剖宫产,脐绕颈1周,l 分钟 Apgar评分8分,羊水Ⅱ度混浊,胎盘无异常,体重2800g。生后给吸氧4小时,停氧后面色青紫,未开奶。母亲孕期体健,否认服药物史及病毒感染史。
作者:王东存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辛伐他汀与依折麦布联合应用对2型糖尿病血脂及 IMT 值的影响。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伴血脂异常的患者51例,随机分为辛伐他汀原用量(10mg/天)联合应用依折麦布(10mg/天)组(n=26,SE 组)和辛伐他汀增量组(20mg/天,n=25,S 组)。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和治疗12个月后测定血脂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治疗3个月后和12个月后,SE 组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 LDL-C 水平显著降低(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增高(p<0.01),颈动脉 IMT 于治疗12个月后可见显著降低(p<0.01),S 组于治疗12个月后可见 TC、TG 及 LDL-C 水平显著降低(p<0.05),HDL-C 水平显著增高(p<0.05),但颈动脉 IMT 未见显著改变。治疗12个月后,两组间比较,SE 组的 TC、TG 及 LDL-C 水平降低及 HDL-C水平增高更明显(p<0.05),颈动脉 IMT 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在调节血脂异常及控制颈动脉 IMT 方面,小剂量辛伐他汀与依折麦布联合应用优于辛伐他汀的单纯增量,对防治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方面可能更加受益。
作者:金文龙;韩新华;延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预防脑卒中急性期预防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预防呼吸道感染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呼吸道感染中医预防护理措施。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呼吸道感染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仅为6.25%,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呼吸道感染发生率21.88%,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常规护理与中医护理相结合的综合性呼吸道护理措施,可显著降低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刘雯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2例住院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并对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干预组患儿体温恢复至正常时间、呼吸音恢复至正常时间、血常规恢复至正常时间、胸片恢复至正常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心力衰竭发生率为2.1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治疗过程中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顾婷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医疗质量是医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是医疗技术、管理水平等方面的综合反映。医疗质量的保证和持续提高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文系统回顾了医疗质量评价体系的发展过程,比较分析国内外主要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并通过因子分析法及科室目标化管理在我院进行了科室医疗质量评价的初步研究,为进一步探索适合我院发展的医疗质量评价管理体系奠定了基础,从而更好地保障我院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
作者:晋淑媛;郝斌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心肺脑复苏教育教学是临床救护教育中的难点和重点,情景教育和项目教育方式能够解决理论无法联系时间的困惑。
作者:马骏;沈祥礼;帕尔哈提·吐尔逊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本文通过对皮肤性病科的四大基石--真菌、病理、皮肤外科、物理治疗的论述,试图增加医院领导或医技科室以及后勤等部们对皮肤性病科的了解,以期得到他们的认可或重视,特别是对基层医院皮肤性病科的发展能够给予适当的支持,从而使我们医生能够有更好地条件服务于广大患本科疾病的患者。
作者:温诏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8例肩周炎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实验组结合针灸和推拿两种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都是一天一次,十天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为一个观察周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34例患者总有效率94.2%,对照组34例患者总有效率67.6%,两组治疗结果又显著性差异。结论:针灸、推拿两者结合治疗肩周炎,则扬长避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任小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腱鞘囊肿多见于腕背部、足背或关节附近,是常见病。治疗方法较多,但极易复发。2007年8月~2011年8月,笔者对经保守治疗(按压法、囊肿穿刺挤压等)及手术治疗后腱鞘囊肿复发20例患者再次手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章良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儿童接种百白破疫苗后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在我所计划免疫门诊接种百白破疫苗的儿童15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名。两组儿童接种同一批号的疫苗,采用相同的接种方法,对家长宣教的内容也一致。观察组操作人员在开始接种前加强培训一次;对照组以前接受过上岗培训,本次接种疫苗前未再培训。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当前我国疫苗生产质量已达国际先进水平,若要进一步降低不良反应率重要和有效的措施是对参与接种人员的强化培训和严格要求。
作者:黄彦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与对策,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方法:笔者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20例进行外科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其历史资料。对于患者的满意度以及外科护理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根据研究数据显示,发现外科护理存在着一些潜在的风险因素,并对此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及方案。结论:通过实践证明。根据外科护理潜在的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后,提出的相应对策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显著的提升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发生率。
作者:周秀琴;王阳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