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胎盘早剥中的诊断价值

刘楠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 胎盘早剥
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胎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对符合胎盘早剥症状表现的203例孕妇行超声检查,探查胎儿胎盘分布,厚度,内部结构。结果:203例超声诊断与产后胎盘外观所见符合胎盘早剥者32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早期诊断胎盘早剥,准确率高,为临床选择分娩方式提供可靠的图像依据,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原因及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例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发病原因。结果:产后抑郁的产生原因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及家庭因素,因此要从生理、心理、家庭、社会诸因素给予防治。结论:产后抑郁症的预防对促进母婴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明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非机械通气气管切开患者输液泵持续加温气道湿化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非机械通气气管切开患者输液泵持续加温气道湿化的效果。方法:将49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成 A、B 两组,A 组(观察组)应用输液泵持续加温气道湿化法,B 组(对照组)用传统的注射器间断气道湿化法,以痰液粘稠度风度法判断两种气道湿化的效果。结果:输液泵持续加温气道湿化较注射器间断气道湿化,可有效预防痰痂形成(P<0.01),增加舒适性,避免并发症。结论:观察组痰液湿化满意,减轻了患者痛苦,减少了并发症,减轻了护士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者:周春丽;刘泽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低年制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实践体会

    低年制护士目前已在医院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大约占我院护理人员的30%左右。因此低年制护理的规范化培训将是我们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洋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科内轮流讲课形式提高护士临床用药能力

    随着疾病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随着新药的不断推出,护士用药的监护在临床上至关重要。药物治疗的观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药物的配置,给药过程,给药次数,给药方法,时间疗效以及不良反应通常都是由护士来完成。所以,护士作为药物的实施和监护者有着重大的责任[1],如何提高科内护士药物使用安全性是我们必需解决的事情。我科用科内轮流小讲课的形式对全科的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呼吸训练及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对慢性阻塞性疾病病人采用呼吸训练以及进行相关护理干预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取2011年3月-2012年7月在我院呼吸科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采用随机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实验组患者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之上采用呼吸训练以及相关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入院以后采用传统治疗以及护理。结果:实验组病人的通气功能、戒烟效果、呼吸训练等明显优于对照组病人,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病人采用呼吸训练以及相关护理干预,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使其病人的顺从性得以明显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应用。

    作者:付碧英;杨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老年前列腺电切术后并发认知功能障碍的护理

    目的:总结老年患者前列腺电切术后并发认知功能障碍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6例确定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及时采取用氧、药物、调整心理、播放音乐、改善环境和调整睡眠等方面多种护理措施。结果:本组16例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症状分别在持续1-5d 后消除。结论:及时确诊后对症用药,并施以有效的心理和环境安全护理,能够尽快消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陈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05年10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糖尿病足病者进行了综合的、科学的治疗和护理。结果:56例糖尿病足病病者经积极治疗及护理后痊愈出院,2例好转。结论:对糖尿病足病者采取积极有效全面综合治疗和护理,疗效满意,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陶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老年精神分裂患者的护理体会

    老年痴呆症指老年期发生的慢性进行性智能缺损,并有脑组织特征性病理改变的一种精神疾病,除记忆力减退外,还伴有认知功能障碍及人格、性格改变。且病程进展迅速,到了中期和晚期时工作、学习、社交能力明显下降,不认识亲人,找不到家,严重者生活不能自理。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病和慢性病患者逐年增多,老年痴呆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高。流行病学资料显示,65岁以上人群中痴呆的患病率为4%~6%,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80岁以上老人的患病率为20%。

    作者:王东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不同类型对妊娠结局影响的探讨

    目的:为了探讨不同类型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40例资料,按照文中统计指标统计其妊娠结局,同时选取35例正常孕产妇资料做对照,统计其妊娠情况,后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妊娠结果差异性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出现新生儿窒息现象9例(23.5%),出现胎儿窘迫现象5(12.5%),有产后出血现象5(12.5%),出现胎盘早剥现象1例(2.5%),妊娠结果与正常组结果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症的规律,对于预防措施的建立和严重并发症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玉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优质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研究并探讨优质护理在儿科护理服务中的实施。方法给合在院的336例患儿优质护理服务,根据患儿的恢复情况判定护理疗效及对家长、患儿满意度调查。结果通过给予患儿优质护理服务,患儿在疾病的恢复过程中所受痛苦明显减少,患儿及其家属对于整个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大大提升,对于健康知识的了解也明显增多,总的护理质量得到提升。结论通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工作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护理工作能够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自信心。

    作者:黄惠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无痛人流手术120例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无痛人流手术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资料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我站收治的240例行人流术的受术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从两组手术中宫颈松弛度及手术后疼痛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受术者宫颈松弛度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93.3%,明显大于对照组80.0%,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术者手术后疼痛情况比较,研究组无痛率88.3%,明显高于对照组58.3%,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痛人流术进行妊娠终止,可降低受术者术后疼痛感,增强手术安全性,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手术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张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骨科护理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

    目的:对骨科护理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选择100例于2012年2月至2013年7月间在我院骨科进行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此护理基础上总结常见护理问题并对观察组患者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27例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12例患者比较满意,11例患者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78%,观察组41例患者满意,7例患者比较满意,2例患者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6%。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4例患者皮肤潮红,4例患者头晕,6例患者便秘,并发症发生率为28%,观察组1例患者皮肤潮红,1例患者便秘,并发症发生率为4%,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护理常见问题进行总结并积极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能够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杨娅;王芳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6128例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孕前各种可能引起胎儿出生缺陷的高危因素的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提出预防措施,提高孕前健康水平,降低高危因素的发生,从而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方法:选取进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3064对夫妇,经一般体格检查和医学检查,包括实验室检查、TORCH 筛查和影像学检查后的结果,作各种疾病的发生情况及各种疾病的发生率与年龄、性别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男性和女性检查对象的高危检出率分别为36.23%和56.85%,在男性和女性中,各种高危因素的检出情况有差别,各种高危因素在不同年龄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要降低孕前可能引起出生缺陷的各种高危因素的发生率,必须提高计划怀孕夫妇的保健意识,提高医疗检查水平,孕前做 TORCH 检测和防治,并防治性传播疾病、传染性疾病以及生殖器等疾病的发生。

    作者:宋文;董剪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行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55例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伴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选择55例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应用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段爆裂性骨折,同时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指导。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3年,骨折均达到复位并临床愈合,未发生内置物断裂和螺钉松动现象,无明显矫正丢失,53例能重返社会,重返工作岗位,2例出院时使用轮椅。结论: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伴脊髓损伤,具有创伤小、椎管减压彻底和复位固定良好等优点。

    作者:毛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新生儿泪囊炎

    新生儿泪囊炎多因鼻泪管下口被膜组织封闭或被上皮碎屑堵塞泪道引起,少数由骨部狭窄或畸形所造成。新生儿鼻泪管形成较迟,常常到出生时鼻泪管下端仍有一粘膜皱壁(Hasner 瓣)部分或全部遮盖鼻泪管开口,经过产道挤压或到出生后数月可自行开通。如果鼻泪管下端发育不全,没有完成“管道化”,或留有膜状物或有上皮细胞残渣阻塞造成新生儿溢泪。

    作者:王秀娟;刘凤仪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个性化健康教育在老年骨折病人中的应用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对医疗保健制度也有了更新的理解。尤其是老年患者住院的时候,儿女因为工作繁忙无法顾及时,更希望相关的护理人员能够认真负责,做到有效的护理,对医护人员的素质也有了更高要求[1]。健康教育是一种新型的临床护理模式,该模式以病人健康为主导,在骨科患者的治疗、护理、康复过程占据重要地位。由于骨科患者治理过程很长,老年患者的理解配合度差,康复中训练难度很大,因此对健康教育要求更高。我们针对不同的病人,采取了个性化健康教育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个案报道

    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较少见,现将在青医附院进修期间接诊一例报道如下。

    作者:刘君华;王进燕;于妮妮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小儿腹痛72例病因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腹痛的常见病因。方法:对72例腹痛患儿详细询问病史,细致体检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以腹痛为主诉就诊的患儿病因复杂多样。结论:小儿腹痛病因复杂,临床医生必须对获得的各种临床资料进行认真分析和鉴别诊断,对常见的腹痛病因逐一进行排除,才能获得正确诊断。

    作者:胡凤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基层医院多重耐药菌预防控制探索

    目的:通过基层医院多重耐药菌预防控制的探讨,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对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91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进行调查、总结。结果:共监测91例,医院感染26例,社区感染65例。结论:通过预防与控制措施的有效实施,推动了我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

    作者:苟旭;王晓荣;刘琪;刘君富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血清 CK-MB 高于 CK 的异常原因分析

    血清中心肌酶谱的检测主要包括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由于它们在心肌组织中含量丰富,主要用于确定心肌缺血坏死或细胞膜的通透性,一直是衡量心肌受损的指标。CK 同工酶有3种形式即 CK-BB、CK-MB、CK-MM。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中,其他组织几乎不存在。CK-BB 则主要存在于平滑肌、神经与脑组织中,其他主要组织器官中含量很低[1]。正常人血清中 CK-BB 含量极微[2]。骨骼肌及心肌中 CK-MM 占优势。在日常实验中,总 CK 活力检测值一般应大于CK-MB 活力值,但却有一例 CK-MB>总 CK 活力的异常结果,现报道如下,并对其原因进行初步分析。

    作者:陈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