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百白破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体会

黄彦清

关键词:儿童, 百白破疫苗, 不良反应,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接种百白破疫苗后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在我所计划免疫门诊接种百白破疫苗的儿童15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名。两组儿童接种同一批号的疫苗,采用相同的接种方法,对家长宣教的内容也一致。观察组操作人员在开始接种前加强培训一次;对照组以前接受过上岗培训,本次接种疫苗前未再培训。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当前我国疫苗生产质量已达国际先进水平,若要进一步降低不良反应率重要和有效的措施是对参与接种人员的强化培训和严格要求。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昆明市五华区集体儿童膳食营养与生长发育状况调查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我区幼儿园儿童的营养状况与生长发育及其变化规律。方法:2009-2012年每年对五华区辖区内幼儿园在园儿童进行的常规体检,包括体重、身高、血常规、龋齿、视力筛查等。结果:身高、体重、生长发育合格率逐年上升,营养不良、发育迟缓、消瘦、贫血患病率逐年下降而肥胖儿逐年升高。结论:加强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提高保教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保证儿童膳食营养的均衡,同时加强儿童的体格锻炼,是共同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任务。调查结果显示:学龄前儿童的膳食和营养状况调查结果:有三种与膳食营养有关的疾病在学龄前儿童中呈现高发病率,一是反复呼吸道感染,二是超重与肥胖,三是潜在缺铁及缺铁性贫血。

    作者:肖芳;李兰;徐蓉;邹国庆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探讨纳络酮在急性脑梗塞中的应用疗效

    目的:分析纳络酮用于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选取潍坊医学院附属益都中心医院2012年至2013年收治的50例急性脑梗塞病患为分析对象,经随机方式将全部病患分成对比组及观察组,各25例。均给予两组病患基础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纳络酮,观察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治愈14例,显效8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对比组治愈6例,显效3例,有效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6%;两组总有效率对比显示,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比组,差异有着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比组出现3例不良不应,观察组无1例不良反应。结论:将纳络酮用于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效果显著,,副作用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传磊;张仕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手术室工作中的护理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

    目的:增强手术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减少或杜绝护理工作差错事故的发生,使手术室护理安全质量管理更加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方法:把手术室工作中应注意的护理安全问题分类列出,有针对性地制订相应的流程及防范措施。结果:加强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可以进一步提高手术室工作人员的护理安全意识,使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率降低到低程度。结论:使手术室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将安全护理的理念运用到手术室日常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可以有效地减少和杜绝因护理工作缺陷所造成的医源性问题,从而保证了手术安全,保证了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牛晓琳;张毓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大学生接种疫苗的选择

    人与周围环境在不断的相互作用进程中,获得一系列防御、适应和代偿的功能。人体的免疫反应可以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两种方式疫苗是免疫预防工作中极其重要的工具。疫苗的选择则应根据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如地区分布、年龄分布、免疫学特点来确定。

    作者:李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心脏再同步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双心室同步起搏治疗对药物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1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NYHA分级)Ⅲ~Ⅳ级,QRS时限≥120ms,左室射血分数(LVEF)≤3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55mm,伴二尖瓣反流。经多种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无效后行双心室同步起搏治疗,其中2例安装三腔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术后随访观察临床症状并进行心脏彩超检查,平均随访6-48个月。结果:手术顺利,无并发症,术后心功能平均改善Ⅰ~Ⅱ级,射血分数、左室内径、左室质量指数、二尖瓣反流及心胸比例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均P<0.05);死亡2例,因心室颤动猝死1例,非心源性死亡1例。结论:双心室再同步化起搏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逆转左室重构,且随着时间延长持续改善。

    作者:曾新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雌激素受体亚型 ERα在子宫肌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雌激素受体亚型 ERα在子宫肌瘤中的表达,探讨 ERα与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子宫肌瘤组织标本30例,相应肌瘤包膜外正常子宫肌层组织30例,选取正常子宫肌层组织10例。应用免疫组化 S-P 法,检测 ERα在子宫肌瘤组织、肌瘤包膜外正常子宫肌层组织及正常子宫肌层组织中的表达。结果:30例子宫肌瘤组织中,29例 ERα蛋白阳性表达(29/30),30例肌瘤包膜外正常子宫肌层组织中21例阳性表达(21/30),10例正常子宫肌层组织中7例阳性表达(7/10),三组不同组织 ERα蛋白阳性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x 2=8.06, P =0.004)。结论:雌激素受体亚型 ERα与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李青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

    目前高血压的患病率逐年增加,并且越来越年轻化。高血压是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疾病本身及并发症正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进行健康教育干预不良行为来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认识危害健康的因素,促使患者自觉地选择有益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并能积极配合治疗,较好的控制了血压。责任护士经过正确的沟通技巧,了解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得到了良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刘改枝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老年病人输液护理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和急救用药供给营养的重要途径,尤其是老年患者存在血管条件差或是经常使用一根静脉反复穿刺,长期输入较多药物的刺激,浅静脉留置针放置时间过长而引起局部静脉炎的化学特性反应,等等,易造成血管痉挛、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重者有局部皮肤变色或坏死情况,从而加重患者心理负担,增加患者疼痛。为了减少老年患者外周静脉损伤,减轻痛苦,近来我科对一百多例老年患者静脉输液进行观护理,采取各种方法措施,减少各种输液并发症发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冯慧;韩倩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胃癌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353例病人均经胃镜及病理学检查确诊,胃癌和胃溃疡病人均在病灶中央及边缘取组织5~6块做病理学检查;各组病人都在幽门5~8cm 处粘膜做快速尿素酶试验,并作病理学检查(包括组织学及 HP 银染色检查),二者之一阳性即确定为 HP 感染。结果:胃癌、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 HP 感染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胃癌的 HP 感染率69.8%,HP 感染率在不同部位的胃癌中比较无差异,与胃癌高发区 HP 感染率62.5%相近。结论:胃癌的形成非常复杂,即使在 HP 感染低发区,HP 感染可作为胃癌发生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王荣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刍议创伤骨科护理风险管理

    目的:对创伤骨科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50例于2012年2月至2013年7月间在我院骨科进行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护理风险进行分析和总结并采取相应的护理风险管理办法。结果: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30例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12例患者比较满意,8例患者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84%,实施后41例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8例患者比较满意,1例患者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8%,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创伤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推动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有效改善和优化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高宁宁;冯秀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临床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发病72小时内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随机分两组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在上述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14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咸东彪;辛丽丽;王丽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探讨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患者致残后发生的抑郁症或抑郁症状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效果观察,探讨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症患者的综合心理护理。方法:根据对35例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症状的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观察治疗效果,探讨有效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35例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症状的患者治疗和护理后,30例患者睡眠质量、少言寡语、食欲下降均有明显改善,抑郁分值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结论:针对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症状的病理特征,引导患者进行认知的改变和生活信心的重建,对患者进行综合心理护理,对减轻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有明显效果。

    作者:姜和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2364名已婚妇女妇科疾病普查分析

    目的:分析女职工妇科疾病患病情况,掌握当前妇女病发病趋势,研究对策。方法:对2364名已婚女职工按照统一的体检登记表格进行询问、妇科检查、乳腺触诊级辅助检查(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B 超检查子宫附件及乳腺),对常见妇科病分年龄段进行比较分析,并将2年的普查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女职工妇女常见病患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乳腺囊性增生、阴道炎、慢性宫颈炎、子宫肌瘤。乳腺囊性增生、阴道炎和慢性宫颈炎以30~39岁组为高发人群,并且有逐年上升趋势。结论:加强妇科肿瘤、乳腺疾病的防治工作,注重妇女保健,提高妇女的身心健康水平。

    作者:李慧卿;陈雪莲;刘艳娟;赵叙维;钟玉莲;区正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方法:选取我院收治静脉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湿敷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外敷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中药外敷治疗静脉炎疗效确切,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硫酸镁湿敷治疗,且操作简单,无毒副作用。

    作者:刘晓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肠梗阻病人的护理

    目的:提高肠梗阻患者的护理水平。方法:总结2010年12月至2012年11月356例肠梗阻患者的护理。结果:保守治疗梗阻解除158例,手术198例,术后肠瘘1例,肠粘连98例。结论:预防术后过度粘连的产生,需要手术轻柔,尽量减少对腹腔的污染,将腹腔彻底冲洗,术后充分引流,合理使用抗生素,早期下床活动,保证充分有效的胃肠减压,胃肠功能恢复后合理饮食是保证康复的必备条件。

    作者:林玲;王益秀;姜深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儿童手足口病的传染、治疗与预防分析

    目的:对儿童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法和预防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8例患有手足口病的儿童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为78例患儿实施干扰素和抗感染等治疗,在经过治疗后,有77例患儿达到治疗有效标准,治疗有效率为98.72%。结论:手足口病传染速度快,对患儿的身体影响大,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和预防,减少手足口病的发生。

    作者:宫兆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优质护理服务在骨科病房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骨科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为病人提供个性化服务,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促进医院和谐发展。方法:转变服务理念,改变工作模式,对骨科住院患者全方位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提升了护士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及工作积极性,病人及家属满意度提高,减少护患纠纷,提升了医院的服务品牌。

    作者:周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657例患者应用高压注射器的护理分析

    目的:应用高压注射器可以通过静脉快速注射大剂量造影剂,从而提高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的对比度,以便清楚地显示病灶的结构及范围。方法:高压注射器增强扫描选用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它的速度根据扫描部位和脏器不同而定。结果:本组657例患者应用高压注射器进行 CT 增强扫描,一次性注射成功650例,注射失败有7例。结论:高压注射器是一种简便、高效的诊断器械,临床只要能正确使用,可以给 CT 增强扫描检查带来更为精确的诊断。

    作者:陈玉梅;贾春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糖尿病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临床以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为主要特征,病机主要是阴津亏损,燥热偏盛。根据三多症的偏重分为上消、中消、下消。若治疗不及时,或护理不当,常可并发内障、雀目、耳鸣耳聋、痈疽疖疮、中风等症[1]。近年来,我科注重中西医结合护理,强调中医辨证施护与西医相关知识结合并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月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在卫生保健课堂中融入性教育

    1在卫生保健课堂中融入性教育的重要意义1.1卫生保健课程是卫校学生必修的一门课,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确立以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树立整体论的健康观念,强化预防的观念,提高学生以后走上护理工作岗位的服务能力,为人民群众做好卫生保健和疾病预防工作。

    作者:王珺;虞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