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手术室工作中的护理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

牛晓琳;张毓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 安全问题, 防范措施
摘要:目的:增强手术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减少或杜绝护理工作差错事故的发生,使手术室护理安全质量管理更加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方法:把手术室工作中应注意的护理安全问题分类列出,有针对性地制订相应的流程及防范措施。结果:加强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可以进一步提高手术室工作人员的护理安全意识,使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率降低到低程度。结论:使手术室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将安全护理的理念运用到手术室日常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可以有效地减少和杜绝因护理工作缺陷所造成的医源性问题,从而保证了手术安全,保证了患者生命安全。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乡镇卫生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范化管理初探

    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药物一般统称为抗菌药物,具体包括各种抗生素、磺胺类、咪唑类、硝基咪唑类、喹诺酮类等化学合成药物。是通过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经培养而得到的某些产物,或者是用化学半合成法制造的相同或类似的物质,也可化学直接合成。

    作者:付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心内科培训护士的带教体会

    我院是一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每年承担着众多培训护士的带教工作,护理教学是关系到医院未来护理人才梯队和竞争力等重要方面。如何做好带教,让她们理论联系实际,由学校理论教育转向护理临床实践,圆满的完成培训任务,是带教老师艰巨的责任。心内科针对培训护士的培训工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现将带教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柴蓉;谭娜娜;邓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布托啡诺复合芬太尼用于下肢骨折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复合芬太尼尼在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镇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下肢骨折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 I 组:将布托啡诺12 mg,芬太尼0.5 mg,格拉司琼6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L 注入镇痛泵,II 组:布托啡诺12mg,格拉司琼6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L 注入镇痛泵静脉泵给药。结果:术后8、24h,两组 VAS 评分、BCS 评分比较 P<0.05,不良反应 I 组少于 II 组。结论:布托啡诺复合芬太尼用于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镇痛优于单纯布托啡诺。

    作者:倪绍端;马从学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6月产后康复门诊6-8周复查的产妇167例,按不同分娩方式分为选择性剖宫产组(65例)和阴道顺产组(102例)。观察两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结果:两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比较,P<0.01有统计学差异性。结论:阴道分娩组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阴道分娩时应注意产程,加强对盆底保护,产后及早做盆底功能的恢复训练,以降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或延缓其发病年龄。

    作者:李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在中心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30例(30眼)的 CSC 患者进行OCT 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结果:30例(30眼)经 FFA 确诊的 CSC 患者渗漏点为38个,在 OCT 检查中,有2眼(3个渗漏点)表现为色素上皮层(RPE)脱离,11眼(12个渗漏点)表现为神经上皮层浆液性脱离,17眼(23个渗漏点)表现为神经上皮层脱离伴色素上皮层脱离。结论:OCT 不仅可以对 CSC 患者进行定量、定性检查,还能准确定位渗漏点,具有无创性、灵敏性、安全性、可重复性,可在临床上广为应用。

    作者:吴迪;梁越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PDCA 循环在消毒供应中心下送回收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下送回收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针对影响下送回收质量管理的因素,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有效控制。结果:2012年7~12月满意度调查比2011年7~12月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通过运用PDCA循环对下送回收质量管理,提高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满意度。

    作者:徐嬉平;房红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基于微血管减压术的三叉神经痛的手术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分析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和微血管减压术的治疗原理,讨论手术步骤和手术中的注意事项,对手术的疗效和常见的并发症及治疗方法进行了总结。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是目前治疗三叉神经痛较为理想的手段,治愈率比较高,并发症在正确的护理方式下也可以得到恢复。

    作者:胡京涛;孔凡伦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超声波检测在妇科计划生育手术中的应用价值评价

    目的:分析超声波检测在妇科计划生育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到我站就诊的拟行计划生育手术的患者共130例,选择 SONSITE TITAN便携式彩超,3.5-5.0MHz 探头频率进行超声波检测。结果:在130例计划生育手术中,采用超声波检测行手术后,50例人工流产术成功率为98%,21例清宫术成功率为95.2%,25例取环术成功率为96%,34例放环术成功率为100%。总的手术成功率为97.7%。结论:超声波检测在妇科计划生育手术中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能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黄碧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医用耗材类产品质量不容乐观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对物质的需求已受到各项业关注。为此这种需求促进了各类新技术的发展,各类新材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临床医学诊断和治疗方面也是如此,其发展速度之快,产品质量正受到社会的关注。仅一次使用医用耗材的用量也逐年递增,据有关资料[1]显示近年来医用卫生材料的年用量已达医院医疗毛收入的6%~10%,其收入已达到或超过医疗器械购置的年度投入。医用耗材用量的不断增大,其产品质量的状况如何?针对这种情况,我中心对本辖区内部分医用耗材类的产品进行了质量监督检测其结果如下。

    作者:张韵;倪恒雨;王昆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心理护理干预组。两组患者于入院第1日及入院第14日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组内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干预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状态。

    作者:单玉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肿瘤化疗过程中肝损害的防治作用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肿瘤化疗过程中肝损害的防治作用。方法:对照组(568个周期):采用常规化疗方案;预防组(540个周期):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保肝。对照组肝功能异常者,随机分别给予静滴还原型谷胱甘肽及甘草酸二胺进行保肝治疗。结果:对照组568个化疗周期,127个周期出现肝功能损害;预防组540个化疗周期,42个周期出现肝功能损害。其肝损害主要表现在 AST/ALT 异常,胆红素异常轻微、两组无明显差别。对照组与预防组因肝功能持续异常导致化疗不能如期进行分别为28个周期、5个周期(x2=15.38,P<0.01),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能够明显降低化疗药物对肝脏的损害且对肝损害有明显的恢复作用。

    作者:赵作银;刘敏;江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论中医中药对唇疔的辩证治疗

    目的:探讨中医、中药对唇疔的辩证治疗。方法:以五味清毒饮为基本方加减治疗唇疔。方中重用银花、紫花地丁、知母,使积热火毒清解消散。生甘草清热解毒,白果去湿杀虫。桔梗引药上走于唇,合用能达到清解疔疮之效,由于唇疔病情往往发展迅速,在服用汤药前加服化疔内消散。结果:唇疔多因脾胃火毒及心经火毒而致,内治以五味消毒饮加减以上清热毒为主,外治解毒消肿,化腐止痛,临床效果非常满意。结论:唇疔的主要病因是火毒。火毒来由多是外因治病。因感受四时不正之疫气及蛇虫之毒;亦有唇部受损而邪毒直侵。内因上有嗜食膏梁厚味、烧、烤、烟酒之品而致脾胃热毒壅盛,七情所伤,气郁化火,心经火毒上攻而致。对外邪引起的则以疏风清热,泻火解毒为主;脾胃热毒壅盛的则以泻胃火、清脾热为主,在治疗上应用辩证施治取得显著疗效。

    作者:黄再兴;王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产科护理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法律意识和保健意识日益增强,社会对医疗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有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医疗护理纠纷日趋上升。只有不断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才能满足患者越来越高的服务需求。本文结合现代医疗护理管理理论和我院日常工作实践,探讨有关产科护理工作在护理管理方面的改进和创新。

    作者:李燕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玻璃纤维桩在修复残根残冠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在对残根残冠进行修复时运用玻璃纤维桩例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间160例进行残根残冠修复的患者,共184颗牙,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为92颗牙。对照组患者运用铸造金属桩进行修复,观察组患者运用玻璃纤维桩进行修复,比较两组患者均采用烤瓷冠对牙体外形进行修复,对所有患者进行3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牙龈黑线、桩核折断、桩核脱落、根折以及继发的龋、牙周根尖炎症。结果:对照组患者修复成功的牙齿为76颗,占82.61%;观察组修复成功的牙齿为88颗,占95.65%,比较两组患者的修复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残根残冠的修复效果中,玻璃纤维桩的效果较为显著,明显优于铸造金属桩。

    作者:郭伟强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加强检验科与临床护士的沟通与联系

    临床检验的目的是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实验诊断依据,特别是在当今循证医学时代,检验结果都将作为疾病诊断和治疗的证据[1],所以临床检验质量直接影响到临床医护人员对疾病的观察、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要保证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就要对影响检验结果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监控,除了实验室本身的质量控制外,临床所提供的标本也是质量控制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患者标本的采取、转送均由护士来完成,因此护士这工作成了检验质量全面控制的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需要临床护士给检验科提供合格的、高质量的标本,配合把好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第一关。检验科应对临床护士进行标本采集知识的培训,让临床护士熟悉影响检验结果潜在因素的认识[2],所以检验科加强与临床护士的沟通与联系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李彦娜;魏爱婷;王晓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年轻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的随访研究

    目的:对年轻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随访,探讨危险因素的控制情况。方法:对181例,年龄小于45岁,同时确诊心肌梗死(符合2007年ESC 共识心肌梗死诊断新标准),符合上述标准,入选本研究。入选对象共181人,其中有157人,完成了2年随访,随访率为86.74%。对所有患者采取群体教育与个体指导,包括健康教育、运动锻炼、控制饮食、戒烟限酒等。部分确诊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的降压、降糖药物治疗。所有入选本研究的患者,均给予患者抗血小板聚集、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随访采用门诊、电话随访或住院随访诊治的形式,随访1年、2年,分别测定患者的血压、甘油三酯、体重指数、腰围、空腹血糖等指标的变化。随访终止于进入调查后的2年。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随访2年后,所有患者SBP、DBP、甘油三酯、体重指数、体重、腰围较随访前明显降低;但SBP、DBP、腰围(120.55±16.43)、甘油三酯(1.71±0.38)等指标,总体上未达标;在完成随访的157人,吸烟人数较前明显下降,但仍有89人仍在吸烟。结论:对年轻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的行为干预,在改善患者行为生活方式、控制血压、血糖、降低体重等方面有积极作用,但仍不达标。因此临床上需继续通过宣教、随访的形式进行干预。把危险因素控制在目标水平内,从而防止再次出现心血管不良事件,改善预后。

    作者:古丽娜尔·白托拉;马依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阿托伐他汀的药理作用分析及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对阿托伐他汀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6月-2012年6月间使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的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治疗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使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后,患者的 TG、TC、LDL-C 和 CRP 值明显降低,HDL-C 水平上升,说明阿托伐他汀在调节血管、降低血脂方面具有显著效果。结论:阿托伐他汀具有良好的调节血脂的作用,临床应用范围广泛,特别对治疗高胆固醇血症、三高症方面效果显著,安全有效,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白小平;武爱民;张建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胃癌根治术126例患者应用中医护理的效果

    目的:总结胃癌根治术患者应用中医护理的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行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126例实施情志调护、睡眠调护、术前护理及术后护理。结果:本组胃癌根治术患者126例经过应用中医护理措施,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结论:有效的中医护理措施,增强了患者治疗的信心,使患者疾病得到更好的控制,减轻了患者和家属的心理负担,达到了较好的康复效果。

    作者:谢会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手外伤皮瓣修复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手是人重要的劳动器官,极易在劳动过程中受伤。随着我国现代化制造业的发展,手外伤在经济发达地区呈现迅速上升的趋势。各种外伤致手部皮肤缺损或神经、肌腱、骨骼的损伤,临床上常采用皮瓣修复创面。有利于创面愈合和后期手功能的重建,具有对缺损部可以较好地修复的优点[1]。手外科手术中大约有60%的患者需要做皮瓣移植,在皮瓣移植过程中护理是皮瓣成活的关键[2]。皮瓣的成活与护理的得当有相当的关系。以下是我科手外伤皮瓣修复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

    作者:黄少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方法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方法,比较两组药物对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治疗情况及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方法:将100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各随机选取50例相关病例进行对比试验。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进行临床效果对比及HP检测。疗程结束后4周进行胃镜检查及HP检测。结果:显示A组溃疡愈合率和Hp根除率分别为94.0%和90.0%,B组溃疡愈合率和Hp根除率分别为86.0%和70.0%,两组比较溃疡愈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Hp根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o。结论: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呋喃唑酮3联疗法相比传统的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脞3联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好、副反应少,值得推荐。

    作者:代敏;陈梅芝;刘建芬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