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蓉;谭娜娜;邓敏
目的:增强手术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减少或杜绝护理工作差错事故的发生,使手术室护理安全质量管理更加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方法:把手术室工作中应注意的护理安全问题分类列出,有针对性地制订相应的流程及防范措施。结果:加强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可以进一步提高手术室工作人员的护理安全意识,使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率降低到低程度。结论:使手术室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将安全护理的理念运用到手术室日常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可以有效地减少和杜绝因护理工作缺陷所造成的医源性问题,从而保证了手术安全,保证了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牛晓琳;张毓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儿童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在全球呈上升的趋势,引起社会越来越多的重视,明确过敏性结膜炎的病因及诊疗特点,减少漏诊及误诊的发生,进行早期干预治疗。
作者:刘若琼;裴玉喜;李慧丽;娄雪彩;付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总结妇科阴道炎患病情况,探讨阴道炎疾病的临床治疗与护理。方法:选取我院妇科收治的3245例妇科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患者阴道内分泌物标本检测滴虫、假丝酵母菌菌丝、孢子及阴道 PH 值,统计分析相关数据资料。结果:阴道炎疾病的临床检测率为26.4%,其中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炎症检出率高,其次是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检出率较低;阴道炎症发病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秋冬季节是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阴道炎疾病发病高峰期,细菌性阴道炎春季发病率低,滴虫性阴道炎疾病多发于春季;近年来,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阴道炎与滴虫性阴道炎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细菌性阴道炎发病率逐年上升。结论:阴道炎发病具有季节性,且不同类型的阴道炎病菌于不同季节的活跃性表现不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阴道炎发病率较高,应该探讨系统化的护理措施推进阴道炎疾病的临床治疗。
作者:秦慧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05年10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糖尿病足病者进行了综合的、科学的治疗和护理。结果:56例糖尿病足病病者经积极治疗及护理后痊愈出院,2例好转。结论:对糖尿病足病者采取积极有效全面综合治疗和护理,疗效满意,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陶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复方陈香胃片配合三联疗效法治疗胃溃疡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98例胃溃疡患者,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给予对照组口服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兰索拉唑组成的三联疗法,研究组在其基础之上加入复方陈香胃片。结果:两组胃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研究组治疗后痊愈者25例,显效者17例,有效者4例,无效者3例;对照组治疗后痊愈者20例,显效者15例,有效者9例,无效者5例,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10%,明显高于对照组82.76%,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陈香胃片配合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显著,治愈率高,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前景。
作者:张方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对烧伤病房感染因素的分析,进行有效的医院感染的控制管理,杜绝院内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法:从病房环境、工作人员、患者及家属、物品、无菌技术操作等因素进行分析,健全烧伤病房感染控制管理制度,提高医护人员感染防范意识。结果:通过加强对烧伤病房感染控制的管理,提高了医疗护理安全。结论:对烧伤病房进行有效的感染控制管理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保障。
作者:邢玲莉;徐喜艳;王海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对脑梗死者予以脑血管造影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2010-07-01至2013-07-01,我院对116例脑梗死患者进行脑血管造影术,随机将之分组:常规造影术组(58例)与对照造影术组(58例),常规造影术组经脑梗死常规护理,对照造影术组经脑梗死专科护理。常规造影术组与对照影术组的护理效用。结果:常规造影术组与对照造影术组的护理成效,对照造影术组优于常规造影术组,P<0.05,且对照造影术组的并发症比常规造影术组少,P<0.05。。比较对照造影术组护理满意度要高于常规造影术组,P<0.05。结论:围术期给予脑梗死者专科护理,可以保住患者性命,对康复、预后很有益处。
作者:尚小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研究产后产妇出现抑郁症的一些原因和相关的护理方法。方法:随机抽取近三年在我院分娩的产妇300例,使用 EPDS(抑郁评分量表)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1例产妇出现抑郁症状,经过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对这些病人进行相关护理,并且在一年以内得以治愈。结论:产后抑郁症是一种心理问题,对产妇的影响非常大,护理人员一定要加强其相关护理工作,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工作是非常关键的,能够使其抑郁症的发生率得以明显下降。
作者:王晓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比分析尿液白细胞酯酶试验与镜检白细胞结果的情况,以选择白细胞检验的可靠方法。方法:收集2012.08-2013.08期间,我院收治的尿路感染患者125例,取其新鲜尿液标本,应用白细胞酯酶试验以及镜检法进行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酯酶试验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分别为60.0%和97.9%,敏感性较高,特异性较低。结论:白细胞酯酶试验对于尿路感染患者的检查敏感性优于镜检,但特异性较低,将两种方法联合应用有利于提高临床检查准确率。
作者:张旭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护理五常法”是指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做到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和常自律。具体工作有药品分类、药品摆放、医疗物品维护等等。“五常法”的推行,将提高医疗护理水平,“五常法”在医院、疗养院推广后,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得到改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五常法”运用于护理工作中,将有效避免过期药品运用在临床上,确保了医疗疗养安全。为了适应疗养院院消毒供应专业多元化的需求,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运用新的专业技术系统和管理手段全面、科学地进行管理,使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从而不断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质量。我院消毒供应室尝试引入护理五常法管理模式,经过一年来的实践,取得初步成效。
作者:徐江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合并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方法:分析引起妊娠期合并消化性溃疡的病理生理,对妊娠期合并消化性溃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进行表述。结果:有针对性地列举治疗原则。结论:消除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对保证孕产妇生命健康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徐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在各大医院中,临床中有一些应用量比较少的药品,此类药品的供药管理体系往往不够完善,不能及时满足患者需要。加强供给临床中用量较少的药品对于保障患者的健康来说极为重要,这成了医院供药管理人员的重要责任。如何做好临床少量用药的管理工作,成了困扰很多医院药品管理者的难题。只有完善医院的供药体系,切实的做好供药管理工作,才能够保证患者尽快恢复健康,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就如何加强临床用量较少的药物供给问题做了相关阐述,以供大家参考。
作者:薛蔚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急性乙醇中毒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方法:对收治的52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的救治与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患者经治疗后0.5~2.5 h神志转清,平均观察4.5h,痊愈出院。结论:迅速、准确地判断中毒程度,采取针对性的抢救和护理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琼芬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探索健康教育对不同年龄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首先,由接受过专业心血管教育的社区责任医生对110名高血压患者分次进行健康教育,然后按年龄将其分为中青年患病组和老年患病组,采用问卷式调查。结果: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认为健康教育比较重要,而且更倾向于了解饮食、运动和疾病监测等方面的有关知识,而老年患者则更想了解合并症、自身护理和心理治疗等方面的有关知识,同时在接受健康教育后,大部分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显著降低,血压控制率提高。结论:应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根据不同年龄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并积极实施,将有利于高血压患者的身心健康。
作者:李春;蒋惠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研究胺碘酮治疗老年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96例老年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给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给予普罗帕酮治疗,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2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胺碘酮治疗老年性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天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维生素 c 作为一种辅助治疗用药,在儿科的各种感染性疾病及发热病人中使用广泛。今年5月始,我科开始使用维生素 c 粉针剂,在使用中发现一些不良反应,介绍如下。
作者:胡晓琴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研究并探讨优质护理在儿科护理服务中的实施。方法给合在院的336例患儿优质护理服务,根据患儿的恢复情况判定护理疗效及对家长、患儿满意度调查。结果通过给予患儿优质护理服务,患儿在疾病的恢复过程中所受痛苦明显减少,患儿及其家属对于整个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大大提升,对于健康知识的了解也明显增多,总的护理质量得到提升。结论通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工作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护理工作能够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自信心。
作者:黄惠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心内科疾病风险防范中的应用。方法:评估心内科患者的护理风险的问题,包括查找风险原因,健全风险管理知识及护理风险管理制度,规范护理规程和护理操作,完善护理风险管理程序。结果:护士风险意识增强,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结论:实施风险管理减少护理风险缺陷的发生,减少医疗纠纷,达到预防风险发生的目的。
作者:赵淑君;卢源元;肖蔓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我们临床工作中发现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与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联合应用存在配伍禁忌,实验如下。
作者:尚玉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在阴道镜下有异常图像时,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的必要性。方法: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门诊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结果为 ASCUS 的170例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将142例有阴道镜异常图像的 ASCUS 患者行宫颈活组织检查。结果:142例患者中宫颈活检示:慢性宫颈炎者有74例,宫颈上皮内癌变者64例(48%),其中 CIN Ⅰ级者36例(25%),CIN Ⅱ级26例(18%),CIN Ⅲ级6例(4%),宫颈癌1例。结论:宫颈细胞学检查(TCT)结果为 ASCUS 者,其组织病理学结果从炎症到宫颈癌均有可能,应结合阴道镜检查,能有效检出 ASCUS患者的宫颈癌前病变(CIN)及宫颈癌,在基层医院对 ASCUS 的处理有临床价值。
作者:李惠彬;张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