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呼吸训练及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分析

刘兰洁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护理干预, 呼吸训练, 基本治疗, 常规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与呼吸训练项目对 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的影响。方法:随机将76例 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分组:护理训练组、干预训练组。对护理训练组行使基本治疗+常规护理。对干预训练组行使呼吸训练+护理干预(全面、多项护理)。结果:护理训练组和干预训练组对比,干预训练组中的 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的恢复成效比护理训练组的恢复成效好,P<0.05(含统计学意义)。结论:多项、全面护理与呼吸训练的合用更能使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得到有效医治,应对之进行临床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护患关系信任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护患关系信任度的影响,提高骨科护理质量。方法:分析影响护患关系的因素,针对这些因素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结果:骨科患者护患关系信任度大大提高。结论:科学、系统的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护患关系信任度有很大影响。

    作者:尹燕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急诊护理风险管理的探讨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预见性地提出急诊护理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对急诊服务需求量和医院急诊实际处理能力之间的差距,启动医院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得到医院各部门的多方参与。同时训练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急救仪器的使用和管理,规范工作程序及规章制度。加强护士风险意识和急救业务知识学习。制定突发事件及抢救预案。结果:我科预见性地识别护理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取得了护士与病人互利的效果。护士的风险意识有了明显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减少了护理差错及纠纷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确保了患者与护理人员的自身安全。结论: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对因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差错防范措施,是减少急诊科护理风险问题的关键。

    作者:顾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靖宇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推进安全生产文化建设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靖宇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坚持以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全体职工生命安全、国家财产安全、环境安全为目标,以树立“安全发展”、“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为观念,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整治”为方针,多措并举实施安全生产法,人人事事保安全,在全中心大力营造“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氛围,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活动,落实职工对安全生产的强烈责任感,提高干部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建立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形成安全生产逻辑链条式监管体系,联防联动预测预警预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为全体职工营造和谐稳定的工作环境。

    作者:于锡锋;李均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新疆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病种分析

    目的:了解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中主要病种,强制隔离戒毒所医院提供的服务内容。方法:采取整群检查。结果:病种列居前三位的为:艾滋病,结核病,性病。结论: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中病种集中,主要病种为传染病,强制隔离戒毒所医院提供传染病人的发现,防控,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的一般性治疗,咨询,危重病人的转诊等医疗服务功能。建议加强强制隔离戒毒所医院建设,严格落实入所体检制度,保存体检证据,制定与当地地方医院双向转诊的技术标准。

    作者:罗峰玲;李新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低钾血症68例心电图分析

    目的:探讨低钾血症心电图变化特征及其与血清钾浓度的关系。方法:对比分析68例患者的心电图特征与血清钾浓度关系。结果:低钾血症的心电图表现为U波明显、T - U 融合、Q - T或Q - U间期延长、ST段下移、T波低平、倒置或心律失常;心电图与血清钾浓度有较好的一致性,心电图异常表现的发生率与低钾血症的严重程度有关。结论:了解低钾血症心电图的各种异常表现以及心电图与血清钾浓度关系,有助于及时发现低钾血症并指导治疗。

    作者:李洪琴;武求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医用耗材类产品质量不容乐观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对物质的需求已受到各项业关注。为此这种需求促进了各类新技术的发展,各类新材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临床医学诊断和治疗方面也是如此,其发展速度之快,产品质量正受到社会的关注。仅一次使用医用耗材的用量也逐年递增,据有关资料[1]显示近年来医用卫生材料的年用量已达医院医疗毛收入的6%~10%,其收入已达到或超过医疗器械购置的年度投入。医用耗材用量的不断增大,其产品质量的状况如何?针对这种情况,我中心对本辖区内部分医用耗材类的产品进行了质量监督检测其结果如下。

    作者:张韵;倪恒雨;王昆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糖尿病患者视力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干预

    目的: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单因素分析,以帮助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控制血糖,减少视力损害,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采用定期视力检查,眼底照相,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了解血糖,血脂,血压及糖尿病病史。治疗情况,生活,饮食习惯等资料分析。结果:本组通过影响视力功能相关因素分析,采取有效的治疗护理干预,帮助糖尿病患者养成健康的健康行为,保持有效的视力功能。结论:依据对患者进行饮食,运动,用药,健康教育,心理等多方面进行护理干预,提高患者遵医率及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减少致盲率。

    作者:欧春蓓;梁雪英;梁彩红;陈艳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Caroli 病合并乙肝病毒感染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64岁,因“乏力、纳差、腹胀2月”入院。患者近2月反复出现全身乏力、食欲下降、腹胀,外院查肝功:血清总胆红素(TBIL)95.4Umol/L,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72.4Umol/L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35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111 U/L ,白蛋白(ALB)34.7g/L,球蛋白(GLB)43.2g/L,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 e 抗体(Anti-HBe)、乙肝核心抗体(Anti-HBc)均为阳性,甲、戊肝抗体阴性,腹部 B 超:门静脉增宽,内径1.5cm,腹腔积液5.2cm,入院后查血常规:白细胞(WBC)6.04×109/L,红细胞(RBC)4.51×109/L,血小板(PLT)60×109/L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14.6秒,乙肝病毒 DNA定量:9.242E+03拷贝/毫升,初步诊断为乙肝肝硬化失代偿,给予抗乙肝病毒、退黄、护肝等综合治疗1周后,患者腹胀无明显缓解,查血、尿淀粉酶均正常,甲胎蛋白正常,胃镜下未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复查上腹部彩超:肝内查见多个囊性暗区,壁薄,内清晰,门静脉内径1.1cm,脾厚2.1cm。综上所述,患者虽有乙肝病毒感染,但乙肝肝硬化失代偿诊断不成立,应考虑其他原因所致反复乏力、腹胀。进一步行磁共振水成像检查(MRCP)提示:Caroli 病 I 型(图1、图2),修正诊断:(1)Caroli 病 I 型,(2)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由于患管相通,肝外胆管及胆总管未见扩张。

    作者:刘舒舒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小儿指纹信息化研究的分析与探讨

    望小儿指纹是中医学的特色诊法。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小儿指纹的信息化研究已成为必然。进行小儿指纹信息化研究,需注意几个关键环节,一是小儿指纹名词术语的界定,规范表述,界定内涵,减少主观性影响。二是小儿指纹要素的提取及分类,提取特征要素,建立客观的分类方法,把握与证候的内在联系。三是临床小儿指纹的信息化,借鉴现代图像采集及分析技术,建立简便易行,稳定可靠的小儿指纹采集方法,逐步实现临床小儿指纹信息化。

    作者:马剑;申应涛;王钢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银质针治疗慢性肌筋膜疼痛的护理体会

    慢性肌筋膜疼痛是指持续一个月以上的软组织疼痛,目前,我国至少有一亿以上慢性疼痛患者,人体运动系统软组织损害引起的疼痛和相关症状,通常以软组织松解、密集型压痛点银质针导热等方法为主要治疗手段。我科于2010年1月~2013年3月对145例慢性疼痛患者给予银质针治疗及积极、有效的护理,其效果较为明显,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建华;白美英;祝丽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4月到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并且进行评估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 SAS、SDS 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 SAS、SDS 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心绞痛发生率以及高血压的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有很大的改善,可以减轻或者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高复峰;金红云;冯明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便秘原因分析与护理

    依据86例便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便秘发生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对多发性肋骨骨折病人施行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创造良好的排便环境,促进患者顺利排便,减少患者痛苦。

    作者:虞腊青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主动脉夹层,又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指主动脉腔内血液从主动脉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主动脉壁的二层分离状态。通常将其分为三型,其中Ⅰ型和Ⅱ型均起自升主动脉,Ⅰ型的受累范围超过升主动脉与主动脉弓,Ⅱ型则仅局限于升主动脉,Ⅲ型起源于降段胸主动脉,往往向远端延伸一定距离。临床表现为突发的剧烈疼痛,休克和压迫症状,是血管外科为凶险的疾病,起病急骤,发展迅速,致死率高。微创血管腔内带膜支架隔绝术是目前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介入治疗法,创伤小,手术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生活质量提高,自2013年1月~2013年10月我科对14例患者实行了介入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邹太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藏药浴中五味甘露药的采集

    藏药浴属藏医治疗学范畴,是藏医外治疗法的重要手段之一,并且,因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配方,而成为我国传统药浴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民族医学中占重要的地位,而且藏药浴以青藏高原的藏药材为主体,在藏药浴中应用极其广泛,几乎覆盖所有无毒副作用的藏药,乃至各种谷物、动物粪、鲜花等都在使用之列,但藏药浴中五味甘露药是药水和蒸汽浴的基本配方,各种药浴方在此基础上加减衍生而来,所谓五味甘露药包括阴山甘露藏麻黄、阳山甘露圆柏枝、土甘露野蒿、水甘露水柏枝、草甘露杜鹃叶等五种药物,因此,对五味甘露药的采集也有其严格的季节性和采集方法,下面以五味甘露药为主方藏药浴用药的采集方法做如下概述:1阴甘露藏麻黄,入药为麻黄科属植物藏麻黄的地上部分,一般在每年6-7月份割取其枝条洗净晒干切断备用,藏医所用的麻黄共有四种即岩生、坡生、山生、水生等四种麻黄,藏药浴多以岩生麻黄为主入药,其功效主要是清热、止血、解表止咳;2阳甘露圆柏枝,入药为柏科圆柏属多种植物如:滇藏方柏枝、祁连圆柏枝、大果圆柏、叉枝圆柏、方柏枝等的嫩枝和果实,也有个别枝叶果实混在一起使用的,各地均有出产,在夏末秋初采摘带叶或果实的嫩枝,洗净杂质晒干切断备用,其功效主要是叶:清肾热、解毒、除湿、;果实:清肝胆热及肺热;3土甘露野蒿,对于土甘露的用药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早期一直用青蒿、黄花蒿、冷蒿、大籽蒿等属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地上部分的嫩枝,每年夏秋两季采集除杂,鲜用或阴干,切断备用;其主要功效是:散肿、止血、利肾、清热解暑;4水甘露水柏枝,入药为柳科木本植物水柏枝及同属数种植物的花、叶及嫩芽,在每年6-7月份采枝,除杂晒干,切断备用,或水煎浓缩熬膏为用,其功效主要是:清热解毒;5草甘露杜鹃花或叶,现已知藏医使用的杜鹃多达20余种,但草甘露所使用的杜鹃应为达里(藏音译),传统分黑、白两类,实际使用中多以白者入药,以白者效价,黑者不常用,入药为杜鹃科木本植物烈香杜鹃及樱草杜鹃的叶和花,每年在6-8月份开花期采摘花、叶及嫩枝,晒干切碎备用,其主要功效是:叶温胃祛寒、解毒止咳;花:止咳化痰、消肿、滋补益肾。

    作者:包陶九;久仙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23例肺癌病人的护理体会

    1临床资料2012年1月至12月,我院共收治23例肺癌患者,其中男22例,女1例,年龄在45~70岁之间,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英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心内科疾病风险防范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心内科疾病风险防范中的应用。方法:评估心内科患者的护理风险的问题,包括查找风险原因,健全风险管理知识及护理风险管理制度,规范护理规程和护理操作,完善护理风险管理程序。结果:护士风险意识增强,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结论:实施风险管理减少护理风险缺陷的发生,减少医疗纠纷,达到预防风险发生的目的。

    作者:赵淑君;卢源元;肖蔓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专业心理护理对脑梗死患者临床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专业心理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脑梗死且有肢体偏瘫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受试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在常规药物及康复训练基础上,观察组由专业护师进行专业心理护理,对照纽只采用常规护理。两纽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NIHSS评分),评估两组存在心理问题的转归。结果:①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 NlHSS 评分(8.6±4.8)低于对照组(12.8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245,P=0.000)②治疗前存在不同类型的心理问题.观察组有37例,对照组35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一0.146,P=0.702);治疗2个后仍然存在心里问题,观察组有5例,对照组20例,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473,P 一0.001)结论:专业心理护理对脑梗死患者临床康复能产生有利影响。

    作者:刘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璧山县妇幼保健服务体系现状

    目的:解璧山县妇幼保健机构的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妇幼保健工作发展的因素,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方法:使用调查表对全县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情况的妇幼保健服务项目等进行基线调查。结果:璧山县妇幼保健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素质不高;技术服务内容单一,三级保健网络不健全等问题,直接影响妇幼保健服务的发展。结论:加强领导,政府重视与支持,加强儿童保健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配备与人口相当的医护保健人员,适应当前妇女儿童健康需求的保健服务。

    作者:董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老年患者临终关怀护理体会

    临终关怀(英文:hospice 或 palliative care)并非是一种治愈疗法,而是一种专注于在患者在将要逝世前的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内,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对于人来说,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一般认为,老年患者在经过积极治疗后仍无生存希望,直到生命结束之前,这段时间称为“临终”。临终老年患者一般经过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抑郁期、接受期,难免会产生对生的渴望和死的恐惧,难免会产生巨大的悲伤和痛苦,为了让其乐观地面对,作为护理工作者应做到以下几点。

    作者:吴洪晶;李琪;张红;黄风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谈社区护士在护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及实施

    在护理健康教育中,社区护士是直接的实施者,发挥着强大的作用。他们走进社区家庭和成员,为其传授健康、保健知识,指导其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全面提升社区居民身体健康。本文就社区护士在护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和实施细节做分析、探讨。

    作者:姚惜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