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国药学咨询服务的现状分析

叶俊滨

关键词:临床药学, 药学咨询, 现状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临床药师制的不断发展,临床药学服务已经成为医院内药学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和核心竞争力,它的内容也得到不断创新,而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药学咨询服务。本文概述了我国药学咨询服务开展的概况以及现状分析,为我国药学咨询服务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从而促进国内临床药学服务的开展,实现患者能够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目标。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检测母乳人巨细胞病毒在新生儿黄疸诊治中的意义

    目的:了解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人巨细胞病毒的感染状况,为新生儿黄疸诊治提供新的检测手段。方法:应用荧光 PCR 法对545例病理性黄疸患儿的尿液及其母亲的乳汁进行配对检测 HCMV-DNA 并进行分析。选择100例健康新生儿做对照组进行尿液 HCMV-DNA 的检测。结果:545例患儿组尿液HCMV-DNA 阳性22例(4.04%),100例健康对照组尿液 HCMV-DNA 阳性1例(1%),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与患儿配对检测的其母亲乳汁 HCMV-DNA 阳性338例(62.0%),乳汁与尿液配对同时阳性的有18例。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与 HCMV 感染有密切关系。母乳中 HCMV 感染率较高,对患有黄疸的新生儿应先进行必要的检测,再进行合理诊治。

    作者:刘清芳;柳文菊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电子支气管镜代胸腔镜治疗难治性气胸2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采用电子支气管镜代胸腔镜行胸膜粘连法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价值,观察患者的复发率。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20例难治性气胸采用在局麻下用电子支气管镜代胸腔镜进入胸腔内观察,离断小的粘连带,修补大于3mm 的肺大疱,对胸膜破口喷洒滑石粉或应用纤维蛋白胶修补,预防复发。结果:20例经回访均治愈。结论:经电子支气管镜代胸腔镜治疗难治性气胸疗效显著,治愈率高,复发率低。

    作者:李冠华;魏晓蕾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糖尿病病人的饮食护理

    糖尿病已经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病变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控制血糖是医疗与护理的终目的,只有这样才能阻止糖尿病的病理进程与合并症的发生。让患者合理控制饮食,从而达到良好的控制病情、保证正常生活及工作的治疗目的。护士必须全面了解糖尿病,才能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田莉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应用 PDCA 循环加强病区药品管理

    目的:通过 PDCA 循环在病区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探讨其在医院药学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组研究将2012年第一季度数据作为 PDCA 循环实施前组,2012年第三季度数据作为 PDCA 循环实施后组,将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应用 PDCA 循环后,备用药品基数、效期、放置、储存环境温湿度、标示管理合格率由37.40%、70.73%、55.28%、34.16%、62.60%上升到93.80%、91.47%、89.92%、82.17%、85.27%(P=0.000)。结论:PDCA 循环是一项重要的质量管理工具,可有效提高药品管理水平。

    作者:华之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葛根定眩胶囊治疗复发性眩晕6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葛根定眩胶囊治疗复发性眩晕的疗效。方法:120例复发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葛根定眩胶囊加常规治疗60例和西比灵、敏使朗等常规治疗60例,观察用药前后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能明显改善眩晕患者症状,减少复发( P <0.05)。且安全有效,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葛根定眩胶囊治疗复发性眩晕有效。

    作者:刘晓丽;顾成光;索宜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新生儿母婴同室护理模式的研究

    目的:探讨新生儿适合母婴同室护理模式。方法:选择2010年3月住院分娩的80例产妇为对照组,采用护士以照顾者角色为主的传统护理模式;选择2010年3月住院分娩的60例产妇为实验组,采用护士以照顾者与教育者角色兼顾的具有人性化的改良式护理模式。结果:实验组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新生儿日常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作者:方东洋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误诊阑尾炎24例体会

    目的:了解误诊阑尾炎病人诊治及愈后情况。方法:通过收集本院1998~2012年以阑尾炎为第一诊断而行手术治疗的患者585例,24例术后与术前诊断不相符病人诊治情况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24例误诊病人常见误诊疾病为宫外孕、右卵巢囊肿蒂扭转、黄体破裂等。术中、术后采取了相应的手术治疗措施,做到了误诊不误治,24例病人均痊愈出院。结论: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必须强调鉴别诊断的重要性,而误诊不误治对病人痊愈意义重大。本组24例中,22例为女性,故对女性阑尾炎病人的鉴别诊断和治疗更为重要。

    作者:管志锋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个案报道

    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较少见,现将在青医附院进修期间接诊一例报道如下。

    作者:刘君华;王进燕;于妮妮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护生管床责任制在肝胆外科临床带教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生管床责任制在肝胆外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7月-2012年5月的肝胆外科实习护理大专生,女58名,男2名,本科生,女16名为对照组,按传统一对一护生带教模式进行带教。将2012年7月-2013年5月实习护理大专生,女57名,男4名,本科生女14名,男2名为实验组,按护生管床责任制带教模式进行带教。结果实验组护生出科综合考核成绩、护生对带教满意度、病人对护生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 P<0.01)。结论:护生管床责任制带教模式提高护生对带教的满意度;提高病人对护生的满意度;提高护生综合理论与操作技能的整体护理能力,从而有效提高护理临床实习带教质量。

    作者:张慧玲;蔡霞;王雪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肿瘤异常蛋白(TAP)筛查早期恶性肿瘤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在早期恶性肿瘤(TAP)的筛查中肿瘤异常蛋白所起到的作用。方法:基于自愿原则,对门诊对2009年1月~2013年6月期间健康体检的1200人进行肿瘤异常蛋白筛查,并对同期收治的160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检测。结果:筛查结果表明,接受筛查体检的1200人中,共有150例检测结果呈阳性,占总人数的12.5%。另外,接受检查的160例恶性肿瘤患者中,检测结果呈阳性的共有145例,占总人数的90.63%。结论:通过研究得出,肿瘤异常蛋白检测技术属于早期检查出肿瘤的一种有效技术,其对于早期诊断恶性肿瘤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靳丽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80例高血压患者护理健康教育干预研究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我医院住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患者的80例,应用个体化健康教育问卷调查表。结果:高血压患者按时规律服药的比例由健康教育前的53%上升为78%(P<0.01);高血压患者低盐低脂饮食行为习惯的比例由原来的42%上升为69%(P<0.01);保持心态平和的高血压患者由健康教育前的45%上升为76%(P<0.01),另外高血压患者的吸烟与饮酒比例在经过健康教育以后均出现了明显下降(P<0.01)。高血压患者对吸烟危害知识知晓率由教育前的47%提高到85%(P<0.01),饮酒过量危害知晓率由教育前的44%提高到82%(P<0.01),超重与肥胖知晓率由教育前的52%提高到90%(P<0.01),高盐饮食、高脂饮食知晓率均出现了明显上升(P<0.01),不良心理因素危害知晓率由教育前的41%提高到73%(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护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的应用为医院为减少或控制高血压疾病危害的进展提供新的手段与依据。

    作者:孙百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多索荼碱与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多索荼碱组(观察组)50例,氨茶碱组(对照组)50例,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肺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在临床疗效、肺功能的改善方面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且不良反应少,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索荼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确切,且安全更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口咽通气管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口咽通气管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总结2012年1月~2013年3月我院院前急救中缺氧患者122例使用口咽通气管后的通气情况。结果:院前使用口咽通气管后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比较有显著差异性( P <0.05),患者的缺氧症状有明显改善。结论:口咽通气管能防止舌后坠,保持有效的呼吸道通畅,改善患者缺氧状态,是一种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

    作者:梁智敏;谢志翔;韩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肝胆外科腹腔引流管防滑脱的护理

    目的:探讨本科室制定的导管防滑脱护理措施在预防肝胆外科腹部手术后腹腔引流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6月共89例行腹部手术后置腹腔引流管的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2012年7月至12月共137例患者为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按照本科室制定的护理措施给予健康指导和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中发生腹腔引流管滑脱的有2例,135例未滑脱;对照组中发生滑脱的有7例,82例未滑脱,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科室制定的护理干预措施对腹腔引流管防滑脱有明显的效果。

    作者:韩湘华;王瑞兰;白志芳;王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龄重型脑基底节区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YL-l型一次性血肿粉碎穿刺针在治疗高龄重型脑基底节区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外科2009年06月一2012年06月收治的高龄重型脑基底节区出血患者79例,采用YL-l型血肿穿刺针进行微创治疗28例,开颅手术组26例和保守组25例,术后1个月内的治疗观察,微创组分别与保守组、开颅手术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存活30天以上所有患者,微创组分别与保守组和开颅手术组进行第14天、第30天平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平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后,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高龄重型脑基底节区出血患者通过采用YL-l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微创引流治疗效果可靠、简便易施,针对高龄重型脑基底节区出血患者不失为一种可取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青松;臧卫东;方岩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阴式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 TAH(即为:经腹子宫切除术)、TVH(即为:阴式子宫切除术)的疗效。方法:2011-09-12到2013-07-24,我院有80例子宫病变女性,其中,有40例行 TAH,称为:经腹切除组,有40例行 TVH,称为:阴式切除组。之后,对比阴式切除组和经腹切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阴式切除组的各项情况都比经腹切除组的好,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手术时长短、肠功能恢复的好等,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术的疗效更好,可行性、适应性、安全性都较高,应予以推广。

    作者:王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精细化管理在破伤风抗毒素用药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评估精细化管理的护理策略在破伤风抗毒素(TAT)用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纳入了2011年和2012年两年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需接受TAT治疗的外伤患者共14027例。2011年收治患者采取一般护理策略,2012年收治患者采取精细化管理护理策略。对比两年间患者TAT治疗的安全性。结果:2年间我院TAT治疗的迟发型过敏反应均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荨麻疹、注射部位皮肤水肿、发热、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2012年间我院发生的1例TAT患者用药过敏性休克,经积极救治而痊愈。结论:加强对TAT治疗患者的精细化护理,有利于保障TAT治疗安全性。

    作者:周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超声引导下赛丁格尔技术在困难 PICC 置管患者体会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在外周静脉穿刺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5例Ⅳ期食管癌患者需留置静脉导管长期肠外营养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赛丁改良格尔技术行 PICC 置管。结果:15例患者异常穿刺置管成功。结论:超声引导下改良赛丁格尔技术在困难 PICC 置管患者中应用能有效提供晚期癌症患者静脉营养。

    作者:杨秀梅;杨定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的护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技巧、并发症及护理。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腹腔镜胆囊15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50例全部治愈,手术并发症2例,其中腹腔出血1例,术后胆漏2例,均通过手术及保守治疗痊愈。无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对急慢性胆囊炎患者是安全可行的,可作为首选的手术治疗方案。

    作者:邱建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软性角膜接触镜与角膜新生血管

    角膜新生血管是角膜接触镜佩戴者的常见并发症。本文试就作者近六年来门诊观察随访的102例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的患者角膜新生血管的情况与可能有关的一些因素加以探讨。

    作者:侯建晖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