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雯;刘宁;齐迎春;张颖;邓昭阳;杨靖;谢晓华
目的 确定α-毒素诱导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C)的凋亡在金葡菌L型垂直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在培养的HUV-EC-C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0、10、30、90、270 ng/ml)的金葡菌α-毒素,处理不同时间(0、2、4、6、8h)后经Annexin V-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HUV-EC-C细胞的凋亡率.通过ELISA检测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caspase-3与caspase-8的表达量,并观察加入TNF-α中口抗体、caspases-3抑制剂zDEVD-FMK、caspase-8抑制剂zIETD-fmk对α-毒素诱导HUV-EC-C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α-毒素能够诱导HUV-EC-C细胞凋亡并表现为时间、剂量依赖性,明显增加HUV-EC-C细胞中TNF-α、caspase-3与caspase-8的表达;在加入TNF-α中和抗体、zDEVD-FMK、zIETD-fmk后可部分阻断α-毒素能够诱导的HUV-EC-C细胞凋亡.结论 α-毒素通过TNF-α及caspase-8介导的外源性死亡途径诱导HUV-EC-C细胞凋亡,表明α-毒素诱导内皮细胞凋亡是金葡菌L型垂直感染影响胎儿发育的主要机制之一.
作者:管俊昌;朱翔;余峰玲;杨文选;刘婷婷;张涛;林娜;刘勇;刘从森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从菌群总体角度分析和比较健康育龄期女性和细菌性阴道病(BV)患者阴道菌群差异.方法 采集临床Amsel标准及Nugent评分筛选的37例BV患者及37例健康育龄期女性阴道穹窿分泌物标本,提取总基因组DNA,对16S rRNA V6区基因进行扩增,所有扩增的PCR产物经Illumina测序后,通过BIPES、UCHIME、TSC、GAST终得到样品的物种信息.结果 健康育龄期女性阴道分泌物乳酸杆菌占95%以上,单独以惰性乳酸杆菌或卷曲乳酸杆菌为主,或者两者比例相当,同时存在少量加德纳氏菌属,颗粒链球菌属,链球菌属,普氏菌菌属,埃希氏杆菌属和其它菌属;30例BV患者阴道菌群Alpha多样性明显增加(P<0.001),Beta多样性也发生了明显变化,表现为乳酸杆菌明显减少,其相对比例从45%到1%(24例),以惰性乳酸杆菌为主,部分患者(6例)甚至未检出,同时加德纳氏菌属,普氏菌菌属,颗粒链球菌属,厌氧球菌,微单胞菌属,Peptoniphilus.harei,消化链球菌属,戴阿李斯特杆菌属等相对丰富度增加,不同于既往研究的是7例BV患者以少见的格氏乳杆菌,嗜酸乳杆菌为优势菌群,约占75%~50%.结论 健康育龄女性阴道菌群以乳酸杆菌占绝对优势,单独以惰性乳酸杆菌或卷曲乳酸杆菌为主,或者两者相当,并与多种微生物并存;大部分BV患者阴道菌群表现为乳酸杆菌显著减少甚至缺失,小部分BV患者以少见的格氏乳酸杆菌、嗜酸乳酸杆菌为优势菌群.
作者:许苏容;宗利丽;刘木彪;何彦;黄雪梅;周宏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对1例左顶枕部脑出血导致纯失读症的患者于急性期及恢复期分别进行语言能力检查并分析其神经语言学特点.方法 采用汉语失语成套测试(ABC)、汉字阅读检查表(1999年,林谷辉)、汉语失写成套测验(CAB)对患者的阅读和书写能力进行检查.结果 (1)ABC检查发现该患者急性期口语表达和理解正常,语言障碍表现以阅读障碍为主,合并部分书写障碍;恢复期复查可见阅读障碍较书写障碍恢复更显著;(2)汉字阅读检查表检查结果为患者单字阅读的朗读、释义、配画能力基本平行.急性期单字阅读障碍以近形错误为主,兼有语义性错误、规则化发音错误及近音错误.恢复期复查仅出现近形错误;(3)CAB检查发现书写障碍由重到轻依次为看图书写、听写、主动书写,系列书写及抄写保留完好.恢复期看图书写和听写仍有损害,余书写项目为满分.书写障碍表现为失语性失写,均有明显的构字障碍和字词错写;主动书写过程为先有自发言语后有文字书写,写后能重新读出.结论 汉语纯失读症患者语言各个成分的损害及恢复均不一致,推测语言各个成分均有其特有的神经心理学途径.
作者:陈晨;刘晓加;潘速跃;吴小琴;吴积宝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一种可用于后续双向电泳研究的细胞骨架及相关蛋白的提取方法.方法 采用亚细胞组分蛋白分步提取方法,根据提取过程中细胞形态变化,提取后组分蛋白电泳图谱等优化提取条件.用双向凝胶电泳、免疫印迹分析、蛋白质点质谱鉴定等方法验证该提取方法的重复性和各组分蛋白提取纯度.结果 各组分蛋白的双向电泳蛋白图谱差异明显,具备各自特征性的蛋白点分布,各组分标志蛋白FAK、Integrin-β1、Histone Hl和cytokeratin 19分别只表达在细胞浆、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骨架组分.细胞骨架蛋白组分中约90%以上的蛋白质点经质谱鉴定为细胞骨架及相关蛋白.结论 亚细胞组分蛋白顺序提取方法具有较好的重复性,提取组分选择性较高,并且能够有效提高低丰度蛋白的检出效率,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进行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样本预处理方法.
作者:蔡贞;熊石龙;周园;籍会彩;向春艳;郑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在炎症氧化应激细胞模型中筛选参与Nox1启动子活化的相关调控蛋白.方法 TNF-α激A549细胞建立炎症氧化应激细胞模型,运用DNA pull-down技术筛选出Nox1启动子区结合蛋白,再用二维凝胶电泳技术分离pull-down后的结合蛋白,然后在2D凝胶上选取与对照组表达差异大于1.5倍的蛋白质点进行切胶,后经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鉴定,筛选出Nox1启动子区差异结合蛋白.结果 2D凝胶上共筛选出1.5倍以上差异蛋白点7个,均为表达上调蛋白,鉴定出GLE1 、DDX19A,KRT1、KRT10四种蛋白质.结论 GLE1、DDX 19A,KRT1、KRT10参与了TNF-α诱导的A549细胞Nox1活化的基因调控,为研究炎症氧化应激细胞模型的Nox1启动子区调控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实验基础.
作者:邱娴;胡水旺;徐俊;李理;黄文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评估喉罩全麻小潮气量高频双肺通气胸腔镜手术治疗肺大疱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肺大疱患者.试验组在喉罩小潮气量高频双肺通气全麻下行胸腔镜手术;对照组在双腔气管插管全麻单肺通气下进行胸腔镜手术.结果 喉罩组与插管组在麻醉和手术时间、低氧饱和度、高呼末二氧化碳分压、术野和麻醉满意度、失血量无明显差异.喉罩组手术前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程度明显低于插管组,术后清醒时间、开始进食时间、下地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引流时间均比插管组短;喉罩组胃肠道反应、咽部不适、声嘶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结论 喉罩全麻胸腔镜手术治疗肺大疱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
作者:蔡开灿;王向东;叶靖;刁定伟;何建行;刘君;黄志勇;吴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hsa-miR9在伯基特淋巴瘤细胞株EBV+Raji/EBV-Ramous中差异表达及其与BCL-6的关系.方法 荧光定量PCR检测hsa-miR9和BCL-6在EBV+Raji和EBV-Ramous细胞中的表达;利用Oligofectamine 2000脂质体法将化学合成的hsa-miR9-inhibitor和随机序列转染高表达hsa-miR9的EBV+Raji细胞(Raji-miR9-inhibitor组和Raji-CON组),hsa-miR9-mimics和相应的随机序列转染低表达hsa-miR9的EBV-Ramous细胞(Ramous-miR9-mimics组和Ramous-CON组);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前后BCL-6的表达,AnnexinV/PI双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和观测凋亡细胞形态.结果 hsa-miR9和BCL-6在EBV+ Raji细胞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EBV-Ramous细胞(P<0.01);EBV+ Raji细胞经转染hsa-miR9-inhibitor 48 h后,BCL-6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量均降低,而EBV-Ramous细胞经转染hsa-miR9-mimics 48 h后,BCL-6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量均升高,与相应的随机序列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转染48 h后Raji-miR9-inhibitor组凋亡率明显低于Raji-CON组,Ramous-miR9-mimics组凋亡率明显高于Ramous-CON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aji-CON组和Ramous-miR9-mimics组可见明显凋亡细胞.结论 hsa-miR9正向调控伯基特淋巴瘤细胞株EBV+Raji/EBV-Ramous细胞BCL-6的表达和凋亡.
作者:代新珍;陈少红;葛娟;韩西群;周新华;吴自勍;赵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血浆及心肌局部炎细胞髓过氧化物酶(MPO)及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心血管系统损害中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 应用止血带结扎构建大鼠双下肢缺血再灌注模型,按照缺血及再灌注不同时间点随机分为9组:①正常对照组(C);②缺血2、4h组(I2,I4);③缺血4h再灌注0.5、2、4、6、12、24 h组(R0.5,R2,R4,R6,R12,R24).观察各组大鼠血浆及心肌MPO、TNF-α水平的变化,以免疫组化法观察心肌组织TNF-α的表达.结果 与C组比较,I2组血浆及心肌MPO、TNF-α即开始明显上升;与I4组比较,血浆及心肌MPO分别于再灌注R0.5、R2组明显升高;R4组血浆TNF-α明显上升,R12组心肌TNF-α明显下降;R24组血浆MPO、TNF-α明显下降(P<0.05).R4血浆MPO、TNF-α及心肌TNF-α达到峰值;R6组心肌MPO达到峰值.TNF-α免疫组化提示I4组大鼠心肌胞浆即可见较多棕色染色颗粒,R4组浆棕色染色颗粒继续增多,R24组明显减少.结论 炎细胞在心肌组织的聚集活化、全身及心肌局部炎性细胞因子的激活是肢体缺血期及再灌注期心肌损伤的重要病理学基础,其中再灌注期心肌损伤与全身性炎性细胞因子激活关系更大.
作者:陈雯;刘宁;齐迎春;张颖;邓昭阳;杨靖;谢晓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各项研究进行系统分析以研究鱼的摄入与肾癌发病风险关系.方法 在PubMed,Embase,CNKI,CA中检索有关鱼及其产品的摄入与肾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以及队列研究的文献.通过meta分析方法研究鱼的摄入与肾癌的关系.运用I2检验各项研究的异质性,并使用漏斗图检验发表偏倚.结果 共纳入17篇文献,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分析后的结果未发现鱼的摄入与肾癌的发病风险相关(RR=0.90;95% CI,0.78~1.02)且异质性明显(P=0.003,I2=52.3%),针对研究类型、研究地区以及发表时间进行亚组分析,同样没有明显的证据证明两者相关,但在性别亚组的分析中发现,男性增加鱼的摄入可降低肾癌的发病率,而在女性中则没有关系.结论 meta分析结果提示增加鱼的摄入未发现有预防肾癌发病的作用.
作者:万沛;李妍;李飞;马天骏;蓝开健;陈炜;陈三三;何成武;谭万龙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癌原发灶B细胞与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0年1月~2002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手术的130例Ⅰ~Ⅲ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石蜡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乳腺癌原发灶间质中CD20阳性B淋巴细胞的浸润情况并分析其与CD8和CD4阳性淋巴细胞密度的关系,以及分析CD20阳性细胞浸润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在部分乳腺癌(37.69%,49/130)间质可见CD20+B细胞聚集分布,并可观察到CD3+T细胞聚集在CD20+B细胞聚集区的周围形成淋巴滤泡样结构.总体分析时,CD20+细胞聚集与预后不相关.在激素受体阴性(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均为阴性)患者的COX多元分析中,CD20+细胞聚集与较好的DDFS (HR=0.251,95%CI=0.071-0.894,P=0.033)、OS(HR=0.325,95%CI=0.103-1.028,P=0.056)相关.而在激素受体阳性(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至少有一个阳性)患者,CD20+细胞聚集与DFS(P=0.997)、DDFS(P=0.759)、OS(P=0.700)均不相关.在激素受体阳性患者,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可显著改善CD20+细胞聚集阴性患者的OS(P=0.001).结论 CD20+细胞聚集在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患者有预后预测价值.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的远期疗效与乳腺癌原发灶CD20+细胞聚集相关,并进而影响CD20+细胞聚集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
作者:于海明;杨俊兰;焦顺昌;王建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人类胎儿期大脑额叶VZ和SVZ的彤态变化及神经干细胞分布的规律.方法 将收集的引产胎儿按胎龄分为4组:9~11周,14~16周,22~24周和32~36周.切取额叶内含脑室区(VZ)和脑室下区(SVZ)的脑组织固定后切片,H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观察脑室区和脑室下区细胞构筑及nestin阳性细胞的分布及其增殖状况.结果 在人胎9~36周期间,VZ的厚度在32周时才明显变薄(P<0.05);SVZ的厚度在9~24周期间快速增厚(P<0.05),32周时未见明显变薄(P>0.05);9~11周期间,VZ厚度明显大于SVZ厚度,而后其厚度却显著小于SVZ的厚度(P<0.05).从组织结构来看,VZ内的细胞密度大于SVZ内的细胞密度,两者之间有较明显的分界线.VZ和SVZ内含有大量nestin阳性细胞,阳性物质主要沉积于细胞突起内,少量分布于胞浆,在SVZ内可见有1~3个突起的nestin阳性细胞.随着发育的进行,nestin免疫反应程度逐步减弱.Ki67和nestin双标阳性细胞主要位于VZ的内层和整个SVZ内,也可见部分Ki67阴性的nestin阳性细胞.结论 人胎脑发育过程中,SVZ充分扩大,VZ/SVZ内的神经干细胞具有形态多样的特征.
作者:杨蓬勃;靳辉;肖新莉;石秦东;吕海侠;刘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下调microRNA-221 (miR-221)表达对人结直肠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常规培养人结直肠癌Caco2细胞系,以脂质体转染反义miR-221 (anti-miR-221)后,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PCR)检测Caco2细胞中miR-221和PTEN mRNA表达水平,应用Western-blot分析肿瘤细胞中PTEN蛋白表达变化;不同处理组的肿瘤细胞经照射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各处理组细胞的死亡情况.结果 Real-time Q-PCR显示转染anti-miR-221后miR-221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同时PTEN蛋白表达增高(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可见anti-miR-221转染组及anti-miR-221转染联合照射组死亡细胞比例均明显增多(P均<0.01),转染anti-miR-221可明显提高Caco2细胞的放射敏感性,且此效应能被PTEN-siRNA部分但不完全阻断.结论 Anti-miR-221可通过上调PTEN蛋白表达增加结直肠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作者:张晓槟;孙凯;雷尚通;钟育波;邓海军;区文弢;吴承堂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检测hsa-miR-186在结肠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探讨hsa-mir-186对结肠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作用.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了miR-186在12对配对的结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和5株结肠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扩增包含miR-186前体序列在内的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至PLVTHM载体,将PLVTHM-miR186质粒转染SW620细胞,流式分选慢病毒感染的SW620细胞;CCK-8法、划痕实验和Transwell检测细胞检测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靶基因YY1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与癌组织相比,12例癌组织中miR-186的平均表达量为0.0024±0.0027,显著低于癌旁组织的0.066±0.068,P=0.008;miR-186在高转移潜能的人结肠癌细胞SW620和LOVO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18±0.138和0.157±0.001,与在低转移潜能HT-29细胞中表达量1.00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质粒双酶切及测序鉴定PLVTHM-hsa-miR186重组质粒构建成功;荧光定量PCR表明稳定过表达miR-186的结肠癌细胞株SW620构建成功,且过表达miR-186后降低了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过表达miR-186的细胞中,miR-186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未处理组,YY1蛋白质水平有所下降.结论 hsa-miR-186在结肠癌组织以及在高转移潜能的人结肠癌细胞SW620、LOVO中低表达,具有类似抑癌基因的作用;成功构建PLVTHM-miR186慢病毒重组质粒,并稳定转染结肠癌细胞SW620,抑制了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miR-186调控YY1表达可能是抑制结直肠癌生物特性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陈芳;周畅;陆艳霞;袁理;彭璠莉;郑林;李学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LASIK)术中上皮瓣去留对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和泪液中haze形成的主要调控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 将30例(60眼)接受epi-LASIK的患者分为两组,右眼(30眼)术中保留上皮瓣为留瓣组,左眼(30眼)术中弃上皮瓣为去瓣组,采用酶联免疫反应吸附实验双抗体夹心法测定两组术后1、3、7d泪液中TGF-β1的水平,并观察两组术后1、3、6个月haze的情况.结果 术前等效球镜留瓣组(-4.98±2.28 D)与去瓣组(-5.20±4.02 D)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80).两组术后1、3、6个月haze程度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98,0.52,0.72).两组术前及术后1、3、7天泪液中TGF-β1的水平比较亦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11,055,0.45,0.19).观察期间两组术后泪液中TGF-β1水平不断下降,但始终高于术前水平.结论 上皮瓣去留对epi-LASIK术后haze及泪液中TGF-β1水平无明显影响,术后泪液中TGF-β1可能在角膜伤口愈合反应中起一定作用.
作者:陈静;陈艺;韩苏宁;邹玉平;邹秀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慢性哮喘小鼠肺组织白细胞介素21(IL-21)、磷酸化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表达变化,探讨地塞米松对小鼠肺组织IL-21、p-STAT3表达的影响.方法 SPF级BALB/C雌性小鼠33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地塞米松治疗组,每组11只.卵清白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建立哮喘小鼠模型;肺泡灌洗液进行细胞计数和分类;HE染色观察气道炎症程度;免疫组化法观察IL-21和p-STAT3在小鼠肺组织的表达;免疫蛋白印迹法分析小鼠肺组织中IL-21、p-STAT3蛋白的表达.结果 哮喘组肺泡灌洗液中的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较对照组和地塞米松组明显增加(P<0.01);哮喘组小鼠肺组织IL-21蛋白、p-STAT3蛋白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地塞米松组IL-21蛋白、p-STAT3蛋白的表达低于哮喘组(P<0.05).结论 地塞米松抑制了慢性哮喘小鼠模型IL-21、p-STAT3的表达,IL-21/STAT3细胞信号通路可能为地塞米松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宫静;罗雅玲;张旃;王慰盈;李俊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筛选不同致龋性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差异ssDNA配基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 利用完整细胞为靶子的消减SELEX技术筛选不同致龋性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差异ssDNA配基,通过放射性同位素、流式细胞术、基因克隆测序、MEME在线软件和RNA structue分析软件分析配基的一、二级结构并对筛选得到的配基进行鉴定.结果 经过9轮消减SELEX筛选,放射性同位素检测文库已富集;流式细胞术检测经过测序和分析得到12条配基中的H1、H16、H4、L1、L10和H19与高致龋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特异结合,不与低致龋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特异结合,其中,H19的特异性结合程度强,解离常数为69.45±38.53 nmol/L.结论 筛选获得特异识别高致龋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的ssDNA配基.
作者:王成龙;胡丹阳;刘佼佼;李少华;苏东华;席庆;储冰峰;夏伟;赵强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年轻恒牙牙髓血管再生治疗的临床疗效,以评价氢氧化钙糊剂介导牙髓感染的年轻恒牙血管再生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12月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口腔科就诊的34例均为外伤、龋病或非龋病等因素导致的牙髓感染、坏死、根尖周炎或根尖脓肿的年轻恒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7例.试验组局麻下将患牙进行常规开髓引流,冲洗消毒,并内封氢氧化钙糊剂以行血管再生治疗,对照组行传统的根尖诱导成形术.术后随访并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试验组4例分别于术后6~18个月复诊发现,根尖周病变愈合,根管腔变小,牙根形成,根尖孔闭合,10例术后12~18个月,根尖周病变愈合,牙根有延长,根管壁有增厚,根尖孔缩小,1例术后2个月出现疼痛和肿胀,2例分别于术后7个月和8个月出现疼痛,有牙龈瘘管形成,牙根发育停止.对照组1例根尖诱导12个月后根尖区病变消失,根端闭合,11例术后6~18个月后根尖孔有硬组织形成,根尖区病变区域缩小,但均未见牙根长度有明显改变;5例在诱导12~18个月后仍无明显的根尖屏障形成.两组治疗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内封氢氧化钙糊剂的血管再生治疗能够有效促进患有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的年轻恒牙的继续发育,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黄义彬;陈柯;张颖;熊华翠;刘彩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染色质重塑复合物SWI/SNF核心亚单位SNF5对骨髓瘤细胞系基因表达谱的调控作用.方法 在KM3细胞中构建四环素诱导的表达SNF5 siRNA的稳定细胞系,通过四环素诱导敲低SNF5,检测SNF5敲低前后的基因表达谱,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对部分基因进行验证.结果 SNF5敲低抑制KM3细胞生长,基因表达谱分析发现545个表达差异基因,其中214个上调,331个下调.结论 SNF5是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生长所需的,它通过影响与细胞生长及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来发挥作用.
作者:谢莹莹;徐旸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构建含有登革Ⅱ型病毒(DENV-2)前膜蛋白(prM)基因反向重复序列(irRNA)的重组质粒,评价其抑制病毒复制的效果.方法 DENV-2接种乳鼠,提取总RNA,在正义和反义引物两端分别加上XhoⅠ和EcoR Ⅰ的识别位点,将经RT-PCR扩增的prM全长基因片段插入pcDNA3.1(+)中,形成含有prM反向序列的重组质粒pcDNA-asprM;于另一对正义和反义引物两端引入酶切位点Nhe Ⅰ和BglⅡ,经RT-PCR扩增prM全长基因片段插入pMD18-T-vector中,形成含有正向序列的重组质粒pMD 18-T-prM.限制性内切酶Nhe Ⅰ和Kpn Ⅰ分别酶切重组质粒pMD18-T-prM和重组质粒pcDNA-asprM,得到片段prM和线性化载体pcDNA-asprM,连接构建成含有prM反向重复序列的重组质粒pcDNA-irRNA.筛选的阳性重组质粒pcDNA-irRNA用脂质体法转染至BHK-21细胞中,半定量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评估该质粒抑制登革病毒复制的效果.结果 成功构建具有prM反向重复序列的重组质粒pcDNA-irRNA.经转染pcDNA-irRNA的实验组与未转染质粒阳性对照组相比,半定量PCR结果显示DENV-2攻击96 h后NS3的mRNA表达水平下降28%;实时定量PCR分析显示,DENV-2攻击72 h后实验组病毒拷贝数比阳性对照组少1.44倍,攻击96 h后实验组的NS1表达量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结论 DENV-2 prM反向重复序列具有干扰病毒复制的效果,为登革病毒基因疫苗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朱娉婷;潘京;郑学礼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设计并合成miR-23a ASO (ASO-23a),封闭内源性miR-23a的功能后,检测人胃腺癌细胞系MGC803增殖及侵袭能力的改变.方法 首先设计并合成ASO-23a,经脂质体方法转染MGC803细胞,实时定量PCR检测转染细胞MGC803中miR-23a的表达水平;经MTT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TUNEL实验及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内源性miR-23a功能被封闭后对MGC803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ASO-23a能够有效封闭细胞中内源性miR-23a; MTT、平板克隆形成及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封闭内源性miR-23a后可抑制MGC803细胞活性;TUNEL实验结果显示,ASO-23a可以促进MGC803细胞凋亡的发生;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ASO-23a可以抑制MGC803细胞的侵袭能力.结论 设计并合成的ASO-23a在人胃腺癌细胞系MGC803中有效封闭内源性miR-23a,能够抑制细胞活性及侵袭能力,并能促进细胞凋亡的发生.
作者:朱丽华;田家莉;陈力;王梅梅;熊亚南;章广玲;李淑英;袁丽杰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