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Barrett食管CK7/20的表达方式及其意义

王瑞华;谢建国;沈玉玲;任婷婷

关键词:Barrett食管, 长节段Barrett食管, 短节段Barrett食管, 贲门肠化, 细胞角蛋白
摘要:目的 研究CK7和CK20在Barrett食管和贲门肠化黏膜表达的差异.方法 对19例长节段Barrett食管,36例短节段Barrett食管,20例贲门肠化胃镜标本进行CK7、CK2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其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结果 100%(19/19)长节段Barrett食管、85%(31/36)短节段Barrett食管和10%(2/20)贲门肠化表达Barrett's CK7/20模式.长节段Barrett食管Barrett's CK7/20模式表达方式及病理资料与短节段Barrett食管相似,与贲门肠化明显不同.结论 Barrett食管CK7/CK20表达模式是诊断Barrett食管的客观标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大鼠多器官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及其在心肌缺血再灌注中的作用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多器官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合成及eNOS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在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对多器官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20月龄Wistar大鼠应用阿托伐他汀灌胃至24月龄,采用结扎冠状动脉方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并设立未用药未手术组、未用药手术组、用药未手术组及用药手术组.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NOS在各组大鼠心、肝、肾组织的含量,应用RT-PCR方法检测eNOS mRNA的表达情况.同批次同处理24月龄大鼠,分为大剂量他汀组、小剂量他汀组并老年对照组.采用同上方法检测eNOS在各组大鼠心、肝、肾组织的含量,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NOS在各组大鼠心、肝、肾组织的含量,应用RT-PCR方法检测eNOS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阿托伐他汀能显著提高老年大鼠心、肝、肾器官内eNOS合成(P<0.05)及eNOS mRNA的表达(P<0.05),且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无关.引入药物剂量分组后,与老年对照组相比,他汀组eNOS合成及eNOS mRNA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其中,大剂量他汀组较小剂量他汀组增加更为显著(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使老年大鼠多器官内eNOS合成及eNOS mRNA的表达增加,部分解释了阿托伐他汀在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对多器官功能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今尧;王浩;叶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HIV-1CRF07_BC毒株gp41NHR结构域N51的表达及结构分析

    目的 对来源于HIV-1中国流行株CRF07 BC的包膜糖蛋白gp41 NHR结构域的N51进行表达和结构及抗原性分析.方法 运用重叠延伸PCR方法扩增出N51Fd基因,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FUSE-hIgG1-Fc2,并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圆二色谱法、免疫印迹法对表达的N51FdFc-BC重组蛋白进行结构和抗原性分析.结果 成功构建pFUSE/N51Fd-BC表达载体,并在真核表达体系实现了目的蛋白的高效表达.免疫印迹结果显示该重组蛋白大小约为35 000,可与抗HIV-1 gp41 N/C多肽的抗体反应.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N51 FdFc-BC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34 315.1,等电点PI为7.59,且形成了无规则卷曲结构,易于与抗体反应,可作为抗原.圆二色谱的分析与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的结果一致.结论 N51FdFc-BC重组蛋白具有无规则卷曲结构,可适合作为HIV-1亚单位疫苗的免疫原.

    作者:邵继平;姜世勃;刘叔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及代谢产物邻苯二酸-单-2-乙基己酯对雄性幼鼠生精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了解环境内分泌干扰因子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已酯(DEHP)及代谢产物邻苯二酸-单-2-乙基己酯(MEHP)对雄性幼鼠生精细胞凋亡有否影响.方法 生后2周龄的Wistar雄性幼鼠98只,随机分为14组,7只/组.随机选择1组行生理盐水(0.9%NS 0.2 ml·kg-1·d-1)灌胃喂养3周,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再选1组行环磷酰胺(CTX 100 mg·kg-1·d-1)灌胃喂养1周,作为阳性对照组(PC组);余各组分别用DEHP、MEHP按低剂量(100 mg· kg-1·d-1)、中剂量(200 mg·kg-1·d-1)、高剂量(300 mg·kg-1·d-1)灌胃喂养1周;以及分别按低剂量(100mg·kg-1·d-1)灌胃喂养1、2、3周分组,建立动物模型.观察不同时期、不同剂量下睾丸生精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并应用TUNEL法检查睾丸生精细胞凋亡情况,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性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以及睾酮T)水平.结果 (1)睾丸生精细胞的变化:用药组生精细胞萎缩、发育落后、数量少,线粒体肿胀、空泡化等;在喂养1周的不同剂量组内,随剂量增加生精细胞损害加重,在低剂量不同喂养时间组内,随喂养时间的延长生精细胞损害亦加重;(2)睾丸组织中生精细胞凋亡:与NC组比较,用药组生精细胞凋亡显著增多(P<0.01);在喂养1周的不同剂量组内、以及低剂量不同喂养时间组内生精细胞凋亡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清性激素水平:与NC组比较,用药组FSH、LH水平升高,T水平下降(P<0.05);在喂养1周的不同剂量组内、以及低剂量不同喂养时间组内性激素水平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EHP及代谢产物MEHP对幼鼠生精细胞凋亡有明显影响,且呈时间-量效依赖效应.

    作者:杨俊杰;马洪;李静;刘红;张伟同;周永正;赵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经不同剂量培哚普利治疗后心肌能量消耗水平的变化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给予不同剂量培哚普利治疗12个月后经无创超声心动图评估的心脏结构指标及心肌能量消耗(MEE)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心肌梗死后不同程度心力衰竭患者63例,分别给予培哚普利治疗,根据长期口服剂量水平分为常规剂量组(N,培哚普利4 mg)和靶剂量组(H,培哚普利8 mg).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分别用多普勒成像技术测量心脏结构指标、左室收缩功能指标(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室射血分数LVEF),计算左室收缩末周向室壁应力(cESS)、MEE.入组前及治疗后分别于清晨采集外周静脉血,检测NT-proBNP及血肌酐.结果 治疗前两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N组心脏结构指标(主动脉内径A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房内径LA)、心肌能量消耗指标(cESS、MEE)及lgNT-proBNP大于H组,收缩功能指标(LVFS、LVEF)低于H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H组治疗后心脏结构指标、心肌能量消耗指标及lgNT-proBNP均明显降低,收缩功能指标明显升高;N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除PWTs、LVFS外其他各指标间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MEE与lgNT-proBNP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 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经过12个月不同剂量培哚普利治疗,均抑制了心肌重构,改善了左室收缩功能,降低了NT-proBNP及心肌能量消耗水平;高剂量培哚普利治疗较低剂量能更明显地抑制心肌重构,改善左室收缩功能,降低NT-proBNP及心肌能量消耗水平.

    作者:梁健球;白书昌;许顶立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协同白介素-1β可增加人气道上皮细胞白介素-8的表达

    目的 探讨损伤相关分子模式分子高迁移率族蛋白B1 (HMGBl)单独或联合白介素-1β(IL-1β)对人气道上皮细胞(16HBE,A549)白介素-8(IL-8)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重组人HMGB1与IL-1β复合物的制备:一定浓度的HMGB1与IL-1β混匀后于4℃冰箱静置16h.实验分组:对照组,HMGB1-100 ng/ml,IL-1β-10 ng/ml,HMGB1-25 ng/ml+ IL-1β-10 ng/ml,HMGB1-100 ng/ml+IL-1β-10 ng/ml处理气道上皮细胞24 h,四唑盐(MTT)法检测不同刺激组对气道上皮细胞活力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IL-8mRNA表达水平,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IL-8的浓度.结果 在不影响细胞活力的情况下,HMGB1-100 ng/ml对气道上皮细胞IL-8的表达水平无显著影响,但与IL-1β形成复合物后,可协同IL-1β显著增加16HBE和A549 IL-8的表达和释放(P<0.05),并具有浓度依赖趋势.结论 HMGB1可协同IL-1β促进气道上皮细胞IL-8的表达,可能为HMGB1参与气道中性粒细胞炎症提供新的证据.

    作者:张丹丹;赵海金;周丽芹;宋甲富;董航明;邹飞;蔡绍曦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小腿肌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经小腿肌肉移植对大鼠糖尿病足溃疡(DFUs)的治疗效果.方法 全骨髓贴壁法体外培养雄性Wistar大鼠BM-MSCs至第3代,经4,6-联脒-2-苯基吲哚(DAPI)标记.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A组(BM-MSCs小腿肌肉移植组,n=12)、B组(正常足溃疡对照组,n=12)和C组(DFUs对照组,n=12).大鼠糖尿病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然后在其双后足背上切取3 mm×7 mm矩形全层皮肤制成大鼠DFUs模型.于移植后第2、5、8、11天评估各组大鼠的创面愈合率,冰冻切片观察DAPI标记的BM-MSCs在创伤组织中的示踪,肉芽组织的厚度采用HE染色法检测,CD31和Ki-67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创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采用ELISA和RT-PCR检测.结果 B组的创面愈合快(P<0.05),第8、11天A组的创面愈合率高于C组(P<0.05).冰冻切片发现A组荧光强度和区域在第5天时达到高峰.HE染色结果显示第5天A、B两组的肉芽组织厚度相同,但比C组厚.CD31和Ki-67的免疫组化发现A、B两组的平均阳性小血管数和细胞数无差异,但与C组相比有差异(P<0.05).ELISA和RT-PCR结果均显示,第11天A组的VEGF表达水平明显较对照组高(P<0.001).结论 BM-MSCs经小腿肌肉移植能明显促进大鼠DFUs的愈合,这种促愈疗效可能是通过促进创伤组织中VEGF的表达实现的.

    作者:万江波;蔡黔;刘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腹腔镜辅助下侧脑室经腹腔暂时性外引流治疗脑积水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侧脑室经腹腔暂时性外引流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确诊为脑积水的52例入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接受腹腔镜辅助下侧脑室经腹腔暂时性外引流术(简称腔镜辅助外引流组)(共26例,男19例,女7例)和另一组接受常规侧脑室-腹腔分流术(简称常规分流组)(共26例,男20例,女6例),比较两组患者腹腔置管手术时间、颅内高压症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6例腔镜辅助外引流组患者均在腹腔镜下成功完成手术,无1例中转开腹.与常规分流组比较,腔镜辅助外引流组的腹腔置管手术时间、颅内高压症缓解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1);术后4、8、16、24 h疼痛评分低(P<0.01),但术后48 h和72 h的疼痛评分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随访3个月,腔镜辅助外引流组分流管腹腔端梗阻和腹腔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常规分流术组(3.8%:19.2%,P<0.01,Pearson x2检验;1.0%:23.1%,P<0.01,校正x2检验).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侧脑室经腹腔暂时性外引流术治疗脑积水引流确切、置管准确、观察直接,而且操作便捷,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陈建发;刘长续;朱红胜;傅明;林福禄;刘君;谢奎龙;李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1型登革病毒初次感染患者血清中和抗体的动态反应分析

    目的 研究感染登革病毒(DENV)后,机体DENV中和抗体产生的特点及其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采集2006年DENV-1初次感染患者在发病2周之内的,以及同一组患者在2010年随诊期间的血清标本,用本实验室建立的以群特异性DENV NS1抗原捕获ELISA为基础的,可同时测定4型DENV中和抗体的微中和试验(ELISA-MNT),对这两组血清中的DENV中和抗体滴度进行检测.这两组血清标本均检测了全部抗4型DENV的中和抗体.此外,2010年的血清标本还检测了抗3种不同毒株的DENV-1(其中包括1株标准株和2株临床分离株)的中和抗体.结果 2006年和2010年这两组不同时间段的血清标本对全部4型DENV均可显示出一定程度的交叉中和抗体反应,其中,2006年的血清标本交叉中和抗体反应更为明显,表现为其高的中和抗体针对的甚至是DENV-2,而不是预计中的DENV-1; 2010年的血清标本中高的中和抗体滴度针对的是同型的DENV-1.Mann-whitney U检验显示:对于同型的抗DENV-1中和抗体滴度,2010年的血清要明显高于2006年的血清(U=86.500,P=0.000),但异型中和抗体滴度在两组血清标本中无明显改变.Friedman检验显示,尽管同属DENV-1,但2010年的血清标本对3种不同毒株的DENV-1的中和抗体滴度之间还是存在显著差异(x2=12.123,P=0.002).结论 4型交叉中和抗体反应是D ENV感染后,尤其是在感染早期中和抗体的产生特点,但只有同型DENV中和抗体滴度可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明显的上升;然而即使是同属于一种血清型,不同毒株之间的中和抗体也可能存在差异.

    作者:胡冬梅;李洁;王大虎;狄飚;丘立文;王压娣;丁细霞;车小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广州地区无偿献血者抗-Mur筛查及Mur抗原基因型检测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无偿献血者中抗-Mur及Mur抗原基因型的频率,为指导临床输血及产前抗体监测提供依据.方法 用微柱凝胶卡方法筛查2725名献血者血清中37℃有活性的抗-Mur;采用多重连接依赖的探针扩增技术(MLPA)对91名献血者的Mur抗原基因型进行检测,然后用人源抗-Mur血清检测Mur抗原基因型阳性样本的红细胞表型.结果 无偿献血者血清中抗-Mur频率为0.04%(1/2725),Mur抗原基因型阳性频率为6.59%(6/91),经血型血清学方法验证基因型与表型符合率为100%(6/6).结论 广州地区无偿献血者中抗-Mur频率较低,而Mur抗原阳性则相对较常见;通过MLPA方法检测Mur抗原基因型可以准确推断其表型,解决了因缺乏商品化抗-Mur试剂导致Mur抗原鉴定难以开展的难题.

    作者:魏玲;姬艳丽;莫春妍;张润青;赵阳;骆宏;王贞;罗广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罗格列酮对RAW264.7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及SR-BⅠ表达的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罗格列酮对RAW264.7泡沫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和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ACAT-1)及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SR-B Ⅰ)表达的影响,探讨罗格列酮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RAW264.7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为研究对象,分为空白对照组、泡沫细胞组和罗格列酮组,用不同浓度的罗格列酮(5、10和20 μmol/L)对泡沫细胞进行干预.采用油红O染色观察泡沫细胞形成,胆固醇氧化酶法检测泡沫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泡沫细胞表面ACAT-1及SR-B Ⅰ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泡沫细胞组内总胆固醇及游离胆固醇含量升高(P<0.01)、ACAT-1表达增加(P<0.05)、SR-B Ⅰ表达略有增加(P>0.05);与泡沫细胞组相比,不同浓度罗格列酮干预组细胞内总胆固醇及游离胆固醇含量下降(P<0.05)、ACAT-1表达下降(P<0.05)、SR-B Ⅰ表达升高(P<0.05),呈现出一定的浓度依赖性.结论 罗格列酮可通过下调ACAT-1的表达和上调SR-B Ⅰ的表达来降低泡沫细胞内胆固醇含量,从而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作者:徐芳;蒙颖;王志禄;李万玲;贾军正;郭文芬;谢宛霞;胡海英;胡旭堂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手术中钩区的骨骼化处理和疗效

    目的 探讨原发性大隐静脉(GSV)曲张术中钩区处理技巧和1年疗效.方法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近4年来624例(774条肢体)GSV曲张手术,其中265例(325条肢体)行钩区GSV骨骼化分离结扎,另有359例(449条肢体)常规高位GSV主干结扎,两组进而根据CEAP分期予以GSV主干的传统抽剥或激光闭合、小腿属支Muller术、交通支离断术以及溃疡的处理.结果 研究组20例GSV属支于不同组织层次经卵圆窝汇入GSV或直接汇入股静脉,对照组14例把股内侧静脉或股外侧静脉误认为GSV.两组患者单肢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t=0.68,P≥0.05),研究组出血量小于对照组(t=1.75,P<0.05),研究组腹股沟区域出血发生率小于对照组(7/325vs15/449,V=2.12,P<0.05).研究组术后1年VCSS和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2.1+0.5 vs 4.6+0.9,t=1.96,P<0.05),研究组术后1年内曲张静脉残留和复发率和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3/325vs13/449,V=1.25,P<0.05).结论 骨骼化分离钩区GSV主干、分支和汇入异常的浅静脉,可降低术后逆向血流引起的下肢静脉曲张残留和复发.

    作者:周忠信;叶玲;刘正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六味地黄丸改善OLETF鼠肝脏胰岛素抵抗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六味地黄丸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中肝细胞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正常LETO鼠为LETO组,OLETF鼠分为不加药的对照组以及予六味地黄丸加药的干预组,分别于8、32、40周龄随机处死,收集肝组织.制作病理切片观察各组肝脏组织形态学改变,RT-PCR检测PEPCK表达改变以及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IRS-1、IRS-2蛋白表达.结果 与LETO组相比,对照组肝脏细胞随着时间延长出现明显的小叶结构破坏以及肝脏脂肪变性,而干预组小叶结构基本正常,仅有轻度脂肪变性.RT-PCR检测显示对照组PEPCK表达显著高于LETO组(P<0.01),而给予六味地黄丸的干预组PEPCK的表达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免疫印迹检测对照组p-IRS-1和p-IRS-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LETO组以及干预组(P<0.05).结论 六位地黄丸通过抑制肝脏中糖异生关键酶PEPCK的活性以及提高胰岛素信号通路中IRS-1和IRS-2的表达,改善肝细胞的胰岛素抵抗.

    作者:杜华;薛耀明;朱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压力预测

    目的 探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压力与其肺功能指标的关系,并简易预测有效的治疗压力公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确诊为OSAH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行肺功能测定和人工气道压力滴定.观察指标包括治疗压力和肺功能指标(潮气量、一秒量、中心气道阻力、外周气道阻力等).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治疗压力与肺功能各项指标无相关关系,与颈围、腹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平均血氧饱和度、低血氧饱和度、氧降指数有相关关系.根据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按α=0.05检验水准),只有氧降指数(P=0.002)和平均血氧饱和度(P=0.034)两个变量进入以治疗压力为应变量的回归方程中,且有统计学意义.即治疗压力与氧降指数及平均血氧饱和度有线性回归关系,与平均血氧饱和度呈负相关.结论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治疗压力与肺功能无相关关系.预测公式为:有效治疗压力=24.262+0.044×氧降指数-0.19×平均血氧饱和度,在无人工压力滴定的条件下可以通过此公式预测治疗压力.

    作者:韩建芳;李涛平;冯媛;李丹青;李晓琳;罗淼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一种快速去除CT环形伪影的方法

    目的 为快速有效去除CT图像中的环形伪影,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图像重建后处理的CT环形伪影去除改进方法.方法 首先对CT图像从直角坐标系转换成极坐标系,其后对极坐标系下的图像进行滤波,设计一维滤波器,计算每个像素滤波后均值以及方差,通过对计算的方差与方差阈值比较以及该像素点的像素值与像素值阈值比较双重精确确定伪影点位置,并对伪影点进行合理的修正.后将校正完毕的极坐标图像转换为直接坐标图像.结果 仿真和实际CT图像实验表明,本方法在伪影去除、图像保真和计算时间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结论 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准确识别伪影点位置并有效去除伪影信息,其处理速度能够满足临床要求.

    作者:齐宏亮;洪虹;徐圆;甄鑫;卢文婷;周凌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Let-7d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对卵巢癌细胞高迁移率A2蛋白及ras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

    目的 构建let-7d真核表达载体,研究let-7d对卵巢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根据let-7d序列设计合成microRNA片段,定向克隆到pcDNATM6.2GW/EmGFPmiR真核表达载体上,运用基因转染技术将其导入卵巢癌IGROV1细胞中,使let-7d基因过表达,以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let-7d及高迁移率A2(HMGA2)基因的表达,并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相关蛋白HMGA2的差异表达.以MTT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分析let-7d对IGROV1细胞增殖生长的影响.结果 成功构建针对靶向let-7d的表达质粒,将表达质粒转染人卵巢癌IGROV1细胞后,明显下调HMGA2的表达水平,而下调ras蛋白的作用较弱,没有前者明显.细胞表型研究显示,抑制HMGA2表达可能改变该细胞的恶性表型,表现在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自发凋亡率明显增加等.结论 Let-7d通过对HMGA2的调控,在改变卵巢癌IGROV1细胞恶性表型方面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叶海燕;陈建国;黄小穗;郭爱林;郝佩佩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小鼠慢性病毒性肝炎诱发肝脂肪变性模型的构建

    目的 用小鼠肝炎病毒MHV-A59感染C57BL/6小鼠,建立慢性病毒性肝炎诱发肝脂肪变性的动物模型.方法 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组、病毒组和高脂病毒组.实验第13周末取血清检测MHV抗体、脂质和转氨酶;小鼠肝脏冰冻切片进行油红O染色,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观察各组肝组织改变状况.结果 病毒组与高脂病毒组血清MHV抗体强阳性;与对照组相比,3个处理组的AST、ALT明显增高,TC和LDL-C均有不同程度增高;病毒组与高脂病毒组的肝组织表现出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病理特征,肝细胞内脂质蓄积增多.结论 通过感染MHV-A59病毒,成功建立了慢性病毒性肝炎诱发肝脂肪变性的动物模型,为进一步研究慢性病毒性肝炎诱发肝脂肪变性的机制提供了基础.

    作者:甘露;张哲;郭进强;谢茜;蒙子君;万为人;罗炳德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祛风通络方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周期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通过不同检测方法观察祛风通络方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周期调节蛋白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祛风通络方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体外培养肾小球系膜细胞为研究对象,应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分别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周期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LPS组肾小球系膜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CDK2、P21表达明显增强(P<0.01),P27蛋白表达明显减弱(P<0.01);经过药物干预治疗,肾小球系膜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CDK2、P21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减弱(P<0.05或P<0.01),而P27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1),且祛风通络方对CyclinDl、P21和P27蛋白表达的调节明显优于贝那普利(P<0.05或P<0.01).结论 祛风通络方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CDK2、P21和上调P27蛋白的表达有密切关系.

    作者:吴喜利;孙万森;叶冰玉;安鹏;石兴民;傅荣国;王竹;乔成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RNA干扰抑制CD133表达对CD133+肝癌干细胞增殖和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 利用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技术下调CD133+ HepG2肝癌干细胞中CD133的表达,探讨其对肝癌干细胞增殖及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利用流式分选技术筛选CD133+ HepG2细胞并检测分选前后CD133表达量,体外成球及体内成瘤实验鉴定其“干性”;随后以CD133 mRNA编码序列为干扰靶点,采用慢病毒介导的shRNA转染CD133+细胞.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D133 mRNA及蛋白表达,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增殖情况,CCK-8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在化疗药物顺铂作用下转染前后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及凋亡情况.结果 分选前后CD133表达率分别为(3.36±1.80)%,(88.74±3.19)%;CD133+细胞相对于CD133-细胞有更强的体外成球和体内成瘤能力;转染CD133 shRNA后的细胞CD133 mRNA表达明显受到抑制(P<0.05),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增殖能力显著下降(P<0.01).顺铂对转染CD133 shRNA后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明显提高(P<0.01),且其在顺铂作用下的凋亡率也显著增加(P<0.05).结论 慢病毒介导的shRNA能显著下调CD133+肝癌干细胞CD133基因的表达,抑制其增殖并提高其对顺铂的敏感性.

    作者:兰曦;王勇;曹姝;邹冬玲;李芳;李少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工程化人胃癌裸鼠原位模型的建立及其活体荧光成像观察

    目的 建立工程化人胃癌裸鼠原位模型,并利用活体荧光成像技术进行观察.方法 以胶原为支架材料,表达绿色荧光的人胃癌BGC823-EGFP细胞为种子细胞,建立人胃癌体外模型;倒置显微镜观察肿瘤细胞生长状态;通过注射将体外模型移植到裸鼠体内;活体荧光成像评估胃癌原位模型的建立;解剖观察原位肿瘤的移植成功率,生长及转移情况;冰冻切片及HE染色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工程化人胃癌体外模型中肿瘤细胞呈立体生长;原位肿瘤成瘤率100%,可见腹腔重要脏器转移;组织学特征呈典型低分化腺癌;活体荧光观察可见原位肿瘤形成,但效果不理想.结论 建立了工程化人胃癌裸鼠原位模型;绿色荧光成像效果较差,活体荧光成像观察应选用穿透力较强的荧光.

    作者:孙培鸣;金润森;杜晓辉;徐迎新;孙慧伟;李荣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阿仑膦酸盐对成骨细胞相关基因RANKL、OPG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阿仑膦酸盐(ALN)对体外培养小鼠成骨细胞相关基因OPG、RANKL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小鼠成骨细胞,应用碱性磷酸酶染色(ALP)检测成骨细胞ALP染色情况,免疫荧光化学检测成骨细胞RANKL、OPG表达.将第二代成骨细胞分为A、B、C、D、E五组.A组(对照组),用DMEM培养基培养;B、C、D、E组除加入上述培养基外,加入不同浓度ALN,分别为:B组,加入10-4 mol/L ALN;C组,加入10-5mol/L ALN;D组,加入10-6 mol/L ALN;E组,加入10-7mol/L ALN.培养48h后应用Real time PCR、Western blot检测各组成骨细胞基因RANKL、OPG表达情况.结果 成骨细胞ALP染色呈阳性,免疫荧光化学检测RANKL、OPG表达阳性.Real time PCR、Western Blot检测各组OPG、RANKL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与ALN浓度密切相关,10-4 mol/L ALN时OPG、RANKL表达低,10-7~10-5 mol/L ALN时OPG、RANKL表达依次增高,10-5mol/L ALN时表达量高.结论ALN对小鼠成骨细胞RANKL、OPG的表达产生作用:10-4 mol/L时明显抑制成骨细胞RANKL、OPG的表达;浓度10-5、10-6、10-7 mol/L ALN促进成骨细胞RANKL、OPG的表达,其中10-5 mol/L ALN促进作用强.

    作者:董伟;戚孟春;邓久鹏;陈洪伟;冯晓洁;廖囡囡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