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以Delphi法构建职业生涯早期军队文职护士职业成熟度他评指标的研究

高秀娟;毕越英

关键词:Delphi法, 文职护士, 职业成熟度
摘要:目的:应用Delphi法构建军队医院职业生涯早期文职护士职业成熟度他评指标.方法:采用Delphi法进行3轮专家咨询,汇总、分析专家意见,构建各级指标.结果:终确定了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18个三级指标和50个四级条目构成的职业成熟度他评指标体系,其重要性赋值均大于3.5,一、二、三级指标及条目的协调系数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此研究专家代表性好,结果可靠性强,构建的文职护士职业成熟度他评指标为职业发展提供了评判依据.
中国护理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在手术室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实施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在手术室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6-12月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登记本》的传统常规质量控制方法对手术室护理质量进行监管;2012年1-6月制定并应用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应用失效模式分析法和根本原因分析法对手术室护理质量进行持续改进管理.结果:实施干预后,实验组的总体不良事件发生率从0.851%下降到0.276% (P<0.001).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价15项指标中,实验组有10项指标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说明干预措施有效(P<0.05).结论:运用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进行质量控制管理能降低手术室差错发生率,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作者:常后婵;戴红霞;钟爱玲;曹艳冰;刘新莲;别逢桂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参与式教学法在护理本科生科研训练中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参与式教学法在护理本科生科研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届和2012届在北京市某医科大学附属临床医学院参加科研训练的护理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2011届为对照组,采用目前“双导师”科研训练模式;2012届为干预组,在“双导师”科研训练模式中采用参与式教学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法评价干预效果.结果:①干预组研究对象科研知识、态度得分均在干预后呈现出明显的升高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10名干预组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得到三个主题:参与式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的主动性;参与式教学法可提升本科生在科研训练过程中的团队协作精神;护理本科生应尽早开始护理科研培训.结论:参与式教学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双导师”制科研教学的不足,可作为护理本科生科研教学的方法.

    作者:黄静;李小红;孔祥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风险管理

    目的:提高中心静脉置管的安全性,降低ICU病房住院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发生率,为防治CRBSI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处理和管理手段.方法:成立持续质量改进(CQI)小组,应用FOCUS-PDCA标准化管理程序,针对CRBSI发生的风险环节和因素,采取系统的预防和管理手段,通过组织专业培训、规范操作流程、加强手卫生、重视监测工作、严格无菌操作和提高一针穿刺成功率等措施,并应用核查表对导管的维护进行全程质量监控.结果:CRBSI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由2.04‰ ~ 9.82‰下降到0~ 1.82‰,达到预期目标(≤3‰).结论:FOCUS PDCA标准化管理程序的应用,可以明显降低CRBSI发生率,降低患者医疗费用支出,提高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李希西;曾登芬;杨文群;姚娟;简福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基于工作过程的成人外科护理学教学情境设计与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在成人外科护理学教学中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情境的设计和实施方法.方法:选取2010级三年制高专护生2个班共105人为实验组,采用基于临床工作过程即“入院评估-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健康教育”4个环节设计的教学情境进行教学.2010级另2个班107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结果:两组护生的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92.4%的护生认为该组教学方法能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83.8%的护生认为能够融“教、学、做”为一体;89.5%的护生认为有利于护生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85.7%的护生认为在仿真的临床情境下进行护理技能的学习,能提高其学习效果.结论:该教学方法能够融“教、学、做”为一体,提高护生的学习效果.

    作者:丛小玲;杨艺;许苏飞;李路寰;沈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护士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调查我院护士对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的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完善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495名护士进行调查.采用自行修订的“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问卷”进行调查.结果:①护士对不良事件的认知与态度的积极应答率为64.89%,总均分为(3.67±0.95)分,问卷5个维度按积极应答率的高低降序排列依次为执行意向、管理期望、科室文化、惩罚环境、报告认知.②年龄、护龄、职称与报告的认知和态度呈正相关(P<0.01).③岗位、护龄是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的影响因素.④年龄、科室文化、惩罚环境、管理期望是不良事件执行意向的影响因素.结论:护士对不良事件报告的认知与态度是较正向的.年龄、护龄越大,职称、岗位越高,护士对不良事件报告的认知与态度越正向.岗位、护龄影响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年龄、科室文化、惩罚环境、管理期望影响不良事件执行意向.建议医院针对目标群体的需求和特点,采取更具敏感性的干预策略;从系统的角度审视安全问题,开展系统化的安全管理,进一步完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促进不良事件的报告行为.

    作者:练敏;陈湘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出院后远程管理模式选择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出院后对延续护理服务 ——以网络为媒介的远程管理模式的接受程度及其选择与否的原因.方法:对106位在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让患者自由选择“门诊随诊结合远程管理”“门诊随诊结合电话随访”或“仅门诊随诊”方式中的一种,同时询问其选择原因.结果:20.75%的患者选择远程管理模式;选择不同模式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入住科室、糖化血红蛋白(HbA1c)值及入院时随机血糖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我院糖尿病患者对远程管理模式接受程度不高,不熟悉上网操作或家中不具备上网条件是患者不选择网络远程管理的主要原因.因此,可将三种管理方式结合,制定适合患者个体的管理模式.

    作者:徐玲丽;周佩如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文版急性冠脉综合征反应指数量表信度及效度研究

    目的:评价中文版急性冠脉综合征反应指数量表(C-ACSRI)的信度及效度.方法:采用翻译并修订的C-ACSRI对224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信度、效度分析.结果:以Cronbach's α系数检验总量表及态度、信念分量表的信度,Kuder-Rechardson 20 (K-R20)系数检验知识分量表的信度,结果分别为0.81(总量表)、0.79(知识)、0.87(态度)、0.71(信念).总量表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3;分量表与总量表得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8 ~ 0.82,P<0.01;主成分分析经方差大正交旋转后,知识分量表抽取2个因子共解释总方差的31.6%,态度、信念分量表抽取3个因子共解释总方差的61.0%.结论:中文版急性冠脉综合征反应指数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及效度,可作为临床医务人员和研究人员进行筛查、测量的工具.

    作者:曹英娟;曹秀玲;娄凤兰;高晖;刘庆红;Patricia M Davidson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日本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评价研究进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随着全球老龄人口数量的增长,有效满足养老服务需求、缓解老龄化对医疗机构造成的压力已经成为各国家必须面对的难题.人口高龄化、失能失智老人骤增使为老人提供专业护理服务的养老机构的作用与价值突显,其一定程度上的替代作用使得医疗机构的负担减小,服务利用率提高.日本是老龄化为严重的国家之一,2010年日本65岁以上老龄人口比例占总数的22.84%[1].为了有效应对严峻的养老问题,顺应社会化养老的发展趋势,日本自21世纪初开始实行全民性长期护理保险(Long-Term Care Insurance,LTCI)制度[2].实践证明,长期护理保险能有效降低医疗成本[3],使老人得到政府及社会的高度重视[4],实现了养老资源利用全民均等、高效和统一管理[5].日本养老机构依托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迅速发展,其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对于养老机构服务效率与质量提升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我国与日本都是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的东方国家,在人口结构、老龄化进程等方面有诸多相似.但是,由于我国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养老资源受到经济发展和社会资源利用均衡化较差等条件的限制[6],确保在现有政策体制下,实现养老资源的公平、有效利用,争取投入与产出的优化显得尤为重要.构建完善的养老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可以通过监管和评价来保证养老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果.因此,借鉴日本养老机构的管理经验、机构质量管理与质量评价的核心理念,将其转化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管理制度与评价标准,对于实现我国养老机构科学化管理与评价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作者:郭红艳;王黎;彭嘉琳;谢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护士长的病人安全态度现状调查与分析

    目的:调查护士长的病人安全态度现状,为有针对性地对护理管理者进行病人安全教育提供参考.方法:使用中文版安全态度调查问卷(C-SAQ),对2012年7月参加山西省某次护理管理者培训的544名护士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山西省护理管理者对病人安全的认知态度总体上较为积极.三级医院护士长在工作条件维度及团队协作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二级医院护上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科室的护士长对病人安全态度总分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级医院需要进一步改善工作条件,并对护士长进行团队协作培训;急诊科、门诊、手术室等科室的护士长安全态度令人担忧,须采取相应措施,提升科室安全文化,保障病人安全.

    作者:董艳;周卫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医护理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剖析中医护理学科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中医护理学概念的内涵予以解释,并提出应重视高层次和专科人才培养、加强理论研究、适应社会需求、扩大发展空间等发展策略,以期推动中医护理学科的发展.

    作者:张勇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老年人社区健康服务利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北京市老年人社区健康服务利用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2年5-7月对北京市20个社区的406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较差,希望得到的健康服务为意外事件救助(98.0%);对社区医疗服务利用率低,仅24.3%的老年人考虑去社区医院就诊;影响老年人社区就诊的因素包括性别、家庭结构、文化程度、自理能力、就医经济压力等.结论:社区健康服务在体系支撑、经费投入和人员配置上仍须加强;社区工作者应促进社区健康服务水平优质化和服务方式多样化.

    作者:刘淼;余馨;王粟;姜亚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图文式健康教育路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图文式健康教育路径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98例糖尿病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实验组采用图文式健康教育路径方法,对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糖尿病知识情况和干预后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和比较.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糖尿病知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糖尿病知识得分及对健康教育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图文式健康教育路径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糖尿病知识水平,提高健康教育满意度,是一种可行的健康教育方法.

    作者:孟朝琳;修小芬;吴小彬;崔轶男;王媛媛;张锦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压疮风险评估会诊单在手术室压疮高危患者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手术室压疮高危患者压疮管理的方法,以降低高危患者在体位安置时压疮的发生率.方法:采用手术室压疮高危患者压疮风险评估会诊单对手术患者进行评估,并对护理干预进行有效管理.结果:236例压疮高危患者中,220例无压疮发生,16例术后发生难免性压疮.结论:手术室压疮高危患者压疮风险评估会诊单的应用,能有效降低因为体位安置不当导致的压疮发生率.

    作者:曹建萍;刘美春;黄淑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病人对照护关系的体验

    目的:探讨中国病人对“照护关系”的感受及体验.方法:以现象学和第二分析法研究和分析中国南部某省会城市的2家医院与1家私人诊所的5个疗区内9个病人的访问.结果:照护关系是病人在失衡的状态下建立的互动性人际关系,因此照护关系的和谐性对病人的康复有重大的意义.结论:照护和谐性需要双方的维持,是相向性的.随着中国的经济形态改变,病人对照顾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照护关系和谐性的维持带来了新的冲击.

    作者:周玉兰;杜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早期认知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早期认知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按照入院顺序,将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前30例)和观察组(后30例).两组均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并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1个月的早期认知康复训练.在训练前、训练第15天和第30天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训练前两组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普遍较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优于对照组和训练前(P<0.05),对照组训练30天后各项评分优于训练前(P<0.05).结论:早期认知康复训练能够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增强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促进神经功能的早日恢复.

    作者:王丽香;李霄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脑卒中患者出院准备度和出院后可利用资源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出院时的一般状况、出院准备度及出院后可利用的资源情况.方法:采用自设一般情况调查表、出院准备度调查表、出院后可利用资源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61例,年龄中位数为70岁,平均服药种类为4.21种,ESSEN评分在3分及其以上者45例(78.95%),Barthel指数评分在60分及其以下者13例(21.31%);出院准备度调查中,照顾维度平均得分(4.44分)大于4分,其余各维度均小于4分;65岁及其以上的老年人中,独居者有15人(41.67%);55位家庭附近有社区卫生机构的患者中,30位(54.55%)认为自己不会到社区卫生机构就诊,主要原因是不相信其技术.结论:脑卒中患者年龄大、服药种类多、危险因素多、复发风险高;患者出院准备不足,在出院时存在未被满足的卫生服务需求,且出院后可利用的资源不足.应关注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卫生服务需求,拓展护理工作领域,向社区和家庭延伸.

    作者:董玉静;李葆华;万巧琴;孙静;侯淑肖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风险管理在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预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预防患者跌倒/坠床事件发生的实践及效果.方法:2010年1-12月住院患者采用常规预防跌倒/坠床管理方法,2011年1-12月住院患者采用预防跌倒/坠床风险管理.比较预防跌倒/坠床风险管理实施前、后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结果:预防跌倒/坠床风险管理前患者跌倒/坠床的发生率为0.88‰,实施后为0.45‰.结论:实施风险管理,可明显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许春娟;姚琳;石玉慧;李秀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观摩新加坡义安理工学院卓越七步教学法的体会

    总结了新加坡义安理工学院教育培训中心的卓越七步教学法指导原则.卓越七步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体现,它将如何了解学员、导向学生思维、设计课程方案、创造学习环境、准备学习资料、进行有效评价、学员参与教学7个相关联、相层叠的步骤运用于教学.

    作者:孟燕;高祖梅;罗伟;陈静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门诊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缺陷分析与对策

    目的:分析门诊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中的缺陷因素,制定相应改进措施.方法:对护士进行培训,改进标本存放区域,应用信息系统代替手工书写标本标志,改进固定液取液装置,规范标本管理制度,改进标本处理流程等.结果:改进前后标本袋字迹不清、病检单字迹不清、患者名称不一致、标本质量不合格发生率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进后标本处理、核对、发报告查找时间明显缩短,回执单丢失率少于改进前(P<0.01).结论:通过各项措施的落实,降低了病理标本管理的安全隐患,提高了病理标本送检质量和工作效率.

    作者:闫晶;亓英;洪爱军;车稼萍;冯瑰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的: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对45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确定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各级指标及权重.结果:形成了由6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73条评价标准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结论:专家的积极性和权威程度高,意见的协调程度好;形成的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可为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考核和评价提供依据.

    作者:郭杰;王丽波;杨玉美;李艳双;洪素;李秋洁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中国护理管理杂志

中国护理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