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兰;杜宇
目的:调查我院护士对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的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完善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495名护士进行调查.采用自行修订的“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问卷”进行调查.结果:①护士对不良事件的认知与态度的积极应答率为64.89%,总均分为(3.67±0.95)分,问卷5个维度按积极应答率的高低降序排列依次为执行意向、管理期望、科室文化、惩罚环境、报告认知.②年龄、护龄、职称与报告的认知和态度呈正相关(P<0.01).③岗位、护龄是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的影响因素.④年龄、科室文化、惩罚环境、管理期望是不良事件执行意向的影响因素.结论:护士对不良事件报告的认知与态度是较正向的.年龄、护龄越大,职称、岗位越高,护士对不良事件报告的认知与态度越正向.岗位、护龄影响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年龄、科室文化、惩罚环境、管理期望影响不良事件执行意向.建议医院针对目标群体的需求和特点,采取更具敏感性的干预策略;从系统的角度审视安全问题,开展系统化的安全管理,进一步完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促进不良事件的报告行为.
作者:练敏;陈湘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实施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在手术室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6-12月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登记本》的传统常规质量控制方法对手术室护理质量进行监管;2012年1-6月制定并应用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应用失效模式分析法和根本原因分析法对手术室护理质量进行持续改进管理.结果:实施干预后,实验组的总体不良事件发生率从0.851%下降到0.276% (P<0.001).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价15项指标中,实验组有10项指标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说明干预措施有效(P<0.05).结论:运用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进行质量控制管理能降低手术室差错发生率,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作者:常后婵;戴红霞;钟爱玲;曹艳冰;刘新莲;别逢桂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早期认知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按照入院顺序,将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前30例)和观察组(后30例).两组均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并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1个月的早期认知康复训练.在训练前、训练第15天和第30天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训练前两组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普遍较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优于对照组和训练前(P<0.05),对照组训练30天后各项评分优于训练前(P<0.05).结论:早期认知康复训练能够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增强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促进神经功能的早日恢复.
作者:王丽香;李霄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增强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以年龄、性别及病程为配对条件,将92例人组高血压患者分配至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人),干预组给予自我效能增强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性社区护理干预,共干预6个月.结果:在干预结束时、干预结束后1个月、干预结束后3个月,两组患者血压控制及治疗依从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效能增强干预可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促进血压控制,同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及实用性,值得在社区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谢少飞;李华萍;宁晓东;林婕;郑翠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的应用对提高乳腺癌患者PICC维护质量、降低乳腺癌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针对主题,进行现状把握,计划拟定,目标设定与解析,对策拟定、实施与检讨,进一步改进,效果确认,标准化.结果:通过品管圈的应用,PICC穿刺点红肿、机械性静脉炎、导管异位的发生率均下降,且前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品管圈对PICC维护质量进行管理控制,可以提高乳腺癌患者PICC维护质量,降低乳腺癌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主动管理的优点,能够更好地促进临床实际问题的解决,促进PICC换药室管理制度、PICC维护标准化操作流程的建立和完善.
作者:石岚;徐卫英;董赟;王烈亮;戈卓;吴毓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同伴教育在急诊科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9月至2011年3月进入急诊科的新护士28人设为对照组,2011年9月至2012年3月进入急诊科的新护士31人设为实验组,对照组接受传统培训方法,实验组在传统培训的基础上接受同伴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护士在知识、技能、奖惩以及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得分.结果:实验组护士的知识、技能、综合能力的得分和受表彰的例数均高于对照组,投诉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伴教育有助于提高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效果.
作者:崔秋霞;单君;郁红霞;陈小燕;吉云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1]明确指出,护理管理必须科学设置护理岗位,提高管理效率.手术室作为对外科患者集中进行手术干预的场所,手术室护理岗位承担着为围术期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的责任.随着外科技术、麻醉技术以及消毒灭菌技术的进步,手术室护理岗位也随之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从单一角色到专业化角色的发展过程.如今,在复杂的手术室环境中,如何合理运用护理人力资源,既能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又能保证手术患者护理的连续性、可及性和安全性,终促进手术室护理专业化岗位体系的建立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在阅读国内外文献后,本文综合各种信息对手术室护理岗位设置的发展与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护理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参考.
作者:胡嘉乐;王惠芬;阮洪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参与式教学法在护理本科生科研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届和2012届在北京市某医科大学附属临床医学院参加科研训练的护理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2011届为对照组,采用目前“双导师”科研训练模式;2012届为干预组,在“双导师”科研训练模式中采用参与式教学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法评价干预效果.结果:①干预组研究对象科研知识、态度得分均在干预后呈现出明显的升高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10名干预组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得到三个主题:参与式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的主动性;参与式教学法可提升本科生在科研训练过程中的团队协作精神;护理本科生应尽早开始护理科研培训.结论:参与式教学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双导师”制科研教学的不足,可作为护理本科生科研教学的方法.
作者:黄静;李小红;孔祥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构建军队医院非现役文职人员灾害救护能力体系.方法:运用德尔菲法,对27名专家进行3轮问卷咨询,构建非现役文职人员灾害救护能力体系.结果:确定了兰州军区总医院非现役文职人员灾害救护能力体系,包括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33个.结论:采用德尔菲法构建的非现役文职人员灾害救护能力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编制应急预案、编写灾害护理教材、更有针对性地培训以提高军队医院的护理卫勤保障能力提供依据.
作者:张华;李娟;汉瑞娟;孙玉玲;朱鑫华;冯霞;陆皓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预防患者跌倒/坠床事件发生的实践及效果.方法:2010年1-12月住院患者采用常规预防跌倒/坠床管理方法,2011年1-12月住院患者采用预防跌倒/坠床风险管理.比较预防跌倒/坠床风险管理实施前、后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结果:预防跌倒/坠床风险管理前患者跌倒/坠床的发生率为0.88‰,实施后为0.45‰.结论:实施风险管理,可明显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许春娟;姚琳;石玉慧;李秀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随着全球老龄人口数量的增长,有效满足养老服务需求、缓解老龄化对医疗机构造成的压力已经成为各国家必须面对的难题.人口高龄化、失能失智老人骤增使为老人提供专业护理服务的养老机构的作用与价值突显,其一定程度上的替代作用使得医疗机构的负担减小,服务利用率提高.日本是老龄化为严重的国家之一,2010年日本65岁以上老龄人口比例占总数的22.84%[1].为了有效应对严峻的养老问题,顺应社会化养老的发展趋势,日本自21世纪初开始实行全民性长期护理保险(Long-Term Care Insurance,LTCI)制度[2].实践证明,长期护理保险能有效降低医疗成本[3],使老人得到政府及社会的高度重视[4],实现了养老资源利用全民均等、高效和统一管理[5].日本养老机构依托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迅速发展,其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对于养老机构服务效率与质量提升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我国与日本都是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的东方国家,在人口结构、老龄化进程等方面有诸多相似.但是,由于我国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养老资源受到经济发展和社会资源利用均衡化较差等条件的限制[6],确保在现有政策体制下,实现养老资源的公平、有效利用,争取投入与产出的优化显得尤为重要.构建完善的养老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可以通过监管和评价来保证养老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果.因此,借鉴日本养老机构的管理经验、机构质量管理与质量评价的核心理念,将其转化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管理制度与评价标准,对于实现我国养老机构科学化管理与评价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作者:郭红艳;王黎;彭嘉琳;谢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分析门诊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中的缺陷因素,制定相应改进措施.方法:对护士进行培训,改进标本存放区域,应用信息系统代替手工书写标本标志,改进固定液取液装置,规范标本管理制度,改进标本处理流程等.结果:改进前后标本袋字迹不清、病检单字迹不清、患者名称不一致、标本质量不合格发生率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进后标本处理、核对、发报告查找时间明显缩短,回执单丢失率少于改进前(P<0.01).结论:通过各项措施的落实,降低了病理标本管理的安全隐患,提高了病理标本送检质量和工作效率.
作者:闫晶;亓英;洪爱军;车稼萍;冯瑰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应用Delphi法构建军队医院职业生涯早期文职护士职业成熟度他评指标.方法:采用Delphi法进行3轮专家咨询,汇总、分析专家意见,构建各级指标.结果:终确定了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18个三级指标和50个四级条目构成的职业成熟度他评指标体系,其重要性赋值均大于3.5,一、二、三级指标及条目的协调系数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此研究专家代表性好,结果可靠性强,构建的文职护士职业成熟度他评指标为职业发展提供了评判依据.
作者:高秀娟;毕越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出院时的一般状况、出院准备度及出院后可利用的资源情况.方法:采用自设一般情况调查表、出院准备度调查表、出院后可利用资源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61例,年龄中位数为70岁,平均服药种类为4.21种,ESSEN评分在3分及其以上者45例(78.95%),Barthel指数评分在60分及其以下者13例(21.31%);出院准备度调查中,照顾维度平均得分(4.44分)大于4分,其余各维度均小于4分;65岁及其以上的老年人中,独居者有15人(41.67%);55位家庭附近有社区卫生机构的患者中,30位(54.55%)认为自己不会到社区卫生机构就诊,主要原因是不相信其技术.结论:脑卒中患者年龄大、服药种类多、危险因素多、复发风险高;患者出院准备不足,在出院时存在未被满足的卫生服务需求,且出院后可利用的资源不足.应关注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卫生服务需求,拓展护理工作领域,向社区和家庭延伸.
作者:董玉静;李葆华;万巧琴;孙静;侯淑肖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了解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出院后对延续护理服务 ——以网络为媒介的远程管理模式的接受程度及其选择与否的原因.方法:对106位在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让患者自由选择“门诊随诊结合远程管理”“门诊随诊结合电话随访”或“仅门诊随诊”方式中的一种,同时询问其选择原因.结果:20.75%的患者选择远程管理模式;选择不同模式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入住科室、糖化血红蛋白(HbA1c)值及入院时随机血糖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我院糖尿病患者对远程管理模式接受程度不高,不熟悉上网操作或家中不具备上网条件是患者不选择网络远程管理的主要原因.因此,可将三种管理方式结合,制定适合患者个体的管理模式.
作者:徐玲丽;周佩如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采用回顾性研究对我科两种报告流程进行危急值接受时间及医疗干预时间的比较,结果显示自动化警示提醒报告的接受时间及干预时间均较短(P<0.01).采取自动化警示提醒报告流程不仅可以简化报告程序,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使危急值结果存档更加规范化、统一化、标准化及信息化,防范医疗纠纷,切实提高危重患者就医质量.
作者:甘敏;崔筱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手术室护理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专业,伴随着近代外科学、解剖学、病理生理学及麻醉学等手术相关学科的发展,手术室护理也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各种新技术与研究成果转化并应用于医学领域,手术室作为外科乃至医院中一个重要部门,是手术治疗和诊断疾病的一个关键场所,因此成为各种新技术、新方法集结之地,许多医学领域的高科技产品、设备都首先应用于手术室,这对手术室护理工作产生了很大影响,给以完成手术配合工作为中心任务的传统手术室护理带来了挑战.除此以外,经济的发展、人口结构与疾病谱的改变、全球化带来的新的文化问题以及医疗体制改革等因素均影响着并将持续影响手术室护理专业的发展.
作者:王彩云;张颖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自2010年以来,以改模式、重临床、建机制为内涵的优质护理服务不断深化.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支持和各医疗机构的共同努力下,优质护理服务已取得初步成效,成为公立医院改革的亮点之一.护理改革的目的一方面是要获得患者对医院护理服务的满意,另一方面是要获得护士对医院护理管理的满意,只有护患双方都满意,改革才能健康、持续发展.为了客观地评估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实际效果,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委托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于2012年6月至2013年2月完成了112所优质护理服务重点联系医院住院患者体验与满意度监测及护士体验与满意度监测的研究工作,以期达到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环节、提高护理质量、调动护士积极性的目的.此项调查由中卫医疗评估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作者:郭燕红;于晓初;王圣友;李蕾;张立新;王志稳;孟莉;王曼莉;吴欣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通过对手术室护理工作岗位的合理设置,完善与护理服务的数量、质量、技术难度、患者满意度相挂钩的绩效考核体制,做到岗位实施与绩效考核并轨,从而建立稳定的手术室护理工作队伍,充分调动护士积极性,以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保证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作者:王伟;刘茜茜;王彩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总结了新加坡义安理工学院教育培训中心的卓越七步教学法指导原则.卓越七步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体现,它将如何了解学员、导向学生思维、设计课程方案、创造学习环境、准备学习资料、进行有效评价、学员参与教学7个相关联、相层叠的步骤运用于教学.
作者:孟燕;高祖梅;罗伟;陈静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