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璨;余艳红;欧阳淑媛;李胜利;姚远;陈琮瑛;文华轩;肖志莲;廖玉媚
目的 探讨1,2-二甲肼(1,2-dimethylhydrazine,DMH)对小鼠结直肠与卵巢的影响.方法 60只雌性ICR小鼠随机平均分为A、B两组,A组给予腹腔注射DMH(20mg/kg,每周1次,连续24周),B组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首次注射后12、16、20、24、28和32周分批处死小鼠,观察其结直肠与卵巢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 A组小鼠结直肠发生显著病理改变,DMH注射12~16周后,小鼠结直肠上皮出现不同程度增生改变,20周后,2只小鼠发生结直肠肿瘤,并且随DMH作用时间的延长,肿瘤发生率逐渐增加,至32周共有7只小鼠发生结直肠腺瘤,5只结直肠腺癌,且肿瘤主要位于距肛门8 cm内;值得注意的是,A组小鼠卵巢也发生明显病理改变,32周内共见21只A组小鼠发生卵巢血肿伴慢性炎症改变,而且,28和32周各发现1只A组小鼠卵巢出现绒毛膜癌病理学改变.实验过程中B组小鼠均未见异常.结论 DMH对小鼠结直肠与 卵巢组织形态学变化具有显著影响,多次腹腔注射DMH能够导致小鼠结直肠与卵巢发生病理改变.
作者:李新;于莉娜;张庆玲;齐鲁;丁彦青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筛查可能导致青年骨量减少(OST)的危险因素.方法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1992年颁布14~44岁属于青年的年龄划分界定,收集我院15~43岁原发性骨量减少(-2.5
作者:张丽;李文源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体外模拟5-氟尿嘧啶(5-Fu)腹腔气雾化疗环境,评价5-Fu雾化对人胃癌细胞MKN-45增殖、凋亡及周期的影响.方法 运用自主研发的气雾化疗仪将5-Fu雾化,体外模拟腹腔气雾化疗环境,对胃癌细胞进行处理,维持气雾环境压力为8 mmHg,作用时间为30 min,并设生理盐水雾化作为对照,处理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结果 MTT结果显示,5-Fu气雾化疗组杀伤率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31.13±3.51)%比(4.65±1.99)%,P<0.001];流式细胞结果显示,与生理盐水组相比,5-Fu气雾化疗组细胞凋亡率升高[(12.00±0.92)%比(2.65 ±0.52)%,P<0.001)],G1期细胞增多[(51.83±1.95)%比(36.41±2.33)%,P<0.001]、S期细胞减少[(16.72±2.36)%比(45.20±3.27)%,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5-Fu气雾能有效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凋亡,使细胞阻滞于G1期,为气雾化疗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林填;余江;魏志刚;胡彦锋;王亚楠;李国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恩替卡韦(ETV)联合阿德福韦酯(ADV)对既往核苷类似物(Nas)治疗失败的慢性乙肝(CHB)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分析可能影响应答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既往Nas治疗失败,经ETV和ADV治疗24周以上(随访中位数18周)的45例CHB和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比较治疗24和48周病毒学应答率(VR)、生化学应答率(BR)及联合应答率(CR).运用单因素分析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 24周时VR率、BR率和cR率分别是66.7%、77.8%和57.8%;48周时VR率、BR率和CR率分别是76.2%、78.6%和61.9%.与基线相比,24周VR率(Z=-4.796,P=0.000)、BR率(Z=-5.196,P=0.000)及CR率(Z=-3.606,P=0.000)均显著提高.48VR率(Z=-3.742,P=0.000)、BR率(Z=-4.472,P=0.000)及CR率(Z=-4.690,P=0.000)均显著提高.单因素分析显示肝硬化患者比非肝硬化BR率低(24周:BR率17.1%vs82.9%,x2=4.546,P=0.048;48周BR率23.8%vs76.2%,x2=6.364,P=0.023)有统计学意义;联合基线HBVDNA水平3~6 Log10 copies/ml与>6 Log10 copies/ml相比,前者48周VR率高于后者(85.2%vs40%,Z=-4.796,P=0.037)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TV联合ADV对既往Nas治疗失败的CHB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补救治疗方案.治疗前HBVDNA水平低的非肝硬化患者疗效更优.
作者:阎丽;王战会;杨洁;周彬;郭亚兵;彭劼;孙剑;侯金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应用吉非替尼作用于鼻咽癌细胞株CNE2,观察其放疗增敏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鼻咽癌细胞株CNE2,以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抑制情况及吉非替尼对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用克隆形成法绘制细胞存活曲线,获得不同处理条件下的放射增敏比.以流式细胞术(FCM)分析细胞周期变化和凋亡情况.结果 MTT显示与单纯照射组比较,联合吉非替尼照射组细胞生存率显著降低(0.582±0.012 vs 0.398±0.016,P=0.0020);FCM显示吉非替尼联合放射组S期细胞显著下降(P=0.000),而G2/M期细胞比值显著增加(P=0.000),吉非替尼和放射线可协同作用,使CNE2细胞的周期再分布显著变化.结论 吉非替尼可增强鼻咽癌细胞株CNE2放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改变细胞周期的分布相关.
作者:何本夫;孙爱民;黄碧燕;王雯珺;郑小康;罗荣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与丹参对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54只健康成年雄性Z∶ZCLA长爪沙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GF治疗组、丹参治疗组,通过尼氏染色观察各组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6 h、3 d和7 d)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的存活状况,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免疫组化结果.结果 全脑缺血再灌注6 h后,海马CA1区基本未见死亡神经元;与6 h组相比,3 d组和7 d组死亡神经元明显增加(P<0.05);与生理盐水组相比,NGF或丹参治疗3 d组和7 d组死亡神经元明显减少(P<0.05);两个治疗组第3天神经细胞元死亡数无明显差别,而第7天NGF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丹参治疗组(P<0.05);Bcl-2在NGF组表达高;同组内不同时间相比,Bcl-2在6 h表达高;Bax在生理盐水组有阳性表达,同组内不同时间相比,Bax表达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NGF与丹参均对脑缺血再灌注后损伤有保护作用,NFG优于丹参,为中风病人使用脑保护剂或中药治疗可减轻缺血造成的再损伤提供了依据.
作者:周宏珍;吕田明;申鹏;王梦龙;罗炳德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背景嗜酸粒细胞(EOS)在哮喘气道炎症中起着很重作用,我们前期发Slingshot-1L(SSH-1L)在急性发作期哮喘病人外周血EOS表达明显增高,可能在EOS的激活、迁移中发挥重要作用.目的 探讨SSH-1L在哮喘急性发作期病人外周血EOS的定位及治疗后的表达及功能变化.方法 招募4例未经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急性发作期哮喘门诊病人,在治疗前及吸入糖皮质激素3个月后抽取外周静脉血各30ml进行EOS的分离纯化并计数,应用RT-PCR和WesternBlotting方法分别在基因及蛋白质水平检测哮喘外周血EOS SSH-1L的表达变化;应用免疫荧光观察其中1例病人SSH-1L在外周静脉血EOS中的定位.结果 免疫荧光显示外周血EOS的SSH-1L定位在胞浆中,在贴近胞壁处丰富表达.急性发作期哮喘病人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外周血EOS RT-PCR扩增SSH-1L基因的SSH-1L/β-Actin灰度值比:治疗前0.7403±0.1124,治疗后0.4101±0.0363,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01);急性发作期哮喘病人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外周血EOS蛋白的SSH.1L/β-actin灰度值比分别为0.3410±0.1337和0.1543±0.0551,治疗后明显降低(P=0.039).结论 SSH-1L可能在急性发作期哮喘病人外周血EOS的激活、迁移上发挥作用,糖皮质激素可能通过抑制哮喘急性发作期EOS的SSH表达而抑制Eos的激活、迁移起到治疗作用.
作者:张卫珍;赵海金;邹飞;李文军;蔡绍曦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exendin-4对烫伤大鼠早期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54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n=6)、单纯烫伤组(S组,n=24)和烫伤加exendin-4组(E组,n=24).S组和N组大鼠采用30%TBSAⅢ°烫伤模型,伤后按Parkland公式补液抗休克.E组伤后给予exendin-4.采用DNA切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左室心肌细胞凋亡;免疫荧光法检测心肌组织caspase-3活性.结果 S组大鼠于伤后6 h,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即升高,12 h达高峰,48 h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心肌组织caspase-3活性于伤后6 h开始增强,12 h达高峰,伤后24 h仍显著高于N组.E组较S组,在伤后6、12、24、48h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降低(P<0.05),心肌组织caspase-3活性在伤后6、12、24h也显著降低(P<0.05).统计学分析表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与心肌组织caspase-3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Exdendin-4可抑制烫伤大鼠早期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心肌组织caspase-3活性,从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
作者:陈云辉;王甲汉;李志清;易朝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雌性Wistar-Furth大鼠发情期不同时段垂体前叶neuregulin-1(Nrg1)的表达变化.方法 采用RT-PCR观察雌性Wistar-Furth大鼠不同发情期间垂体Nrg1亚型及其内源受体ErbB-2及ErbB-4mRNA表达变化;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质水平垂体前叶及后叶Nrg1亚型表达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明确表达Nrg1的垂体细胞,并观察垂体前叶Nrg1及磷酸化ErbB-4的分布.此外,研究雄性恒河猴垂体前叶Nrg1及ErbB-4共表达.结果 结果显示在大鼠动情周期Ⅰ(E1)和动情周期Ⅱ(E2),部分Nrg1亚型,尤其是Ⅲ型Nrg1mRNA表达水平较高,与E1 and E2期垂体前叶Western blotting结果一致.免疫荧光染色表明促性腺激素细胞是垂体前叶Nrg1的主要来源.E1 and E2期垂体前叶Nrg1分布广泛,同时伴有ErbB-4受体磷酸化激活.此外,可观察到雄性恒河猴垂体前叶部分Nrg1与ErbB-4毗邻分布.结论 雌性Wistar-Furth大鼠垂体前叶有多种Nrgl亚型表达以及Nrg1/ErbB-4信号通路的存在,且与动情周期相关.在雄 性非人灵长类垂体前叶存在以Nrgl1/ErbB-4为基础的邻分泌机制.
作者:赵炜疆;任颂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C25P肽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以及体外致癌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大耐受剂量法 (MTD)进行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对照组小鼠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40 ml/kg);用药组小鼠尾静脉注射C25P多肽(3.64 g/kg).给药后连续观察14 d.14 d处死小鼠,测定血常规及血液生化学指标,并解剖小鼠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并采用染色体畸变试验、细胞转化试验、非锚定依赖性生长试验对C25P多肽进行体外的致癌性评价.结果 未出现小鼠死亡,用药组有3只小鼠发生轻微毒性反应;每组小鼠体质量均有增长,各组问的平均增长率无显著差异;所测血液生化指标中,用药组GPT(谷丙转氨酶)值比对照组呈显著性升高(p<0.05);用药ALP(碱性磷酸酶)值比对照组呈显著性降低(P<0.05);大部分小鼠器官正常,发生毒性反应的3只小鼠的肺、脾、肝脏出现病变.C25P多肽的染色体畸变试验、细胞转化试验、非锚定依赖性生长试验均呈阴性.结论 C25P肽对受试动物无明显急性毒性作用以及无明显致癌性作用,属于低毒类药物.
作者:莫雪梅;孙晗笑;汤曼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利用T2*GRE多回波序列对膝关节OA各期软骨弛豫时间进行测量,与正常组软骨T2*弛豫时间测量值对比,评价OA患者病变进程与T2*弛豫时间变化的相关性;同时评价早期软骨损伤T2*弛豫时间的改变.方法 62例OA患者行膝关节MRI检查,利用T2*GRE多回波序列测量不同部位关节软骨的厚度.并与20名对照组膝关节MRI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轻度OA组大部分关节软骨区域其T2*弛豫时间测量与正常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重度OA组大部分软骨区域T2*弛豫时间测量与正常组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软骨T2*弛豫时间变化与年龄、体质量及身高之间存在关联,T2*弛豫时间变化可能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结论 OA病变早期关节软骨形态改变不明显,主要以软骨组织结构及成分的改变,以股骨内侧髁负重面及髌骨软骨病变为主.T2*弛豫时间测量能够发现一些早期病变或软骨内在性病变.
作者:林志春;翟磊;陈燕萍;张雪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糖化血清蛋白(GSP)等指标的关系.方法 选取某医院确诊为糖尿病肾病患者303例,同时选取基线资料相似的糖尿病未并发糖尿病肾病患者167例作为对照,测定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GSP,分析糖尿病肾病组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并与非糖尿病肾病肾病患者组相比较.结果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GSP含量显著大于非糖尿病肾病肾病患者(P<0.01),GSP与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606及0.733.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GSP含量大于非糖尿病肾病肾病患者,糖尿病肾病患者GSP与血清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三者关系密切.GSP测定简单、实用、稳定,可以弥补瞬时血糖监测的波动及糖化血红蛋白不能反映近期血糖平均水平的缺点.
作者:李沛霖;杨锐;周勇;陈宏;蔡德鸿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肠道内灌注蛋白酶抑制剂乌司他丁(UTI),探讨肠道蛋白酶在失血性休克大鼠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28只Wistar大鼠(雌雄不限)随机分为4组:未灌注肠道组(A组)、盐水灌注肠道组(B组)、UTI灌注肠道组(C组)、静脉UTI组(D组).记录各组大鼠平均动脉压和生存时间的变化,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人粒细胞表面CD11b表达的变化,从而比较不同处理对大鼠血浆活性的影响.采用手工计数法计量不同时间点外周血白细胞数目,后制作肠道组织病理切片,比较不同组别大鼠肠道黏膜的损害程度.结果 (1)平均动脉压:休克后,C组和D组大鼠血压下降较其他两组缓慢(P<0.05).(2)生存时间:C组大鼠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其余3组(P<0.05).(3)血浆活性:休克后各组大鼠血浆活性均呈增高趋势,但C组活性与其他3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4)外周血白细胞:休克后各组大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呈下降趋势,但C组数目与其他3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5)比较空肠黏膜组织病理变化发现,A组黏膜损害程度深,B、D组次之,C组轻.结论 肠道内灌注蛋白酶抑制剂UTI可以延缓大鼠休克后血压下降过程,减弱血浆活性及炎症反应水平,终延长生存时间,说明肠道蛋白酶在失血性休克大鼠炎症反应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郭培培;陈仲清;席小丽;陈辉;傅卫军;王瑞亭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miR-145基因在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ED)大鼠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糖尿病性ED大鼠动物模型,取阴茎海绵体组织,提取总RNA,qRT-PCR法检验miR-145在糖尿病性ED大鼠、糖尿病性勃起功能正常大鼠及正常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中表达差异.结果 miR-145在糖尿病性ED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中的表达量下降.结论 糖尿病可导致大鼠阴茎ED,miR-145基因表达下调可能与ED发生有关.
作者:韦安阳;杨勇;何书华;罗新贵;张涛;刘洋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深圳地区札如病毒(sapovirus,SaV)的感染情况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收集的852份腹泻患者粪便标本进行SaV检测,PCR产物测序进行核苷酸序列比对构建系统发生树并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 检出SaV阳性株16例,阳性率为1.88%.同源性比较发现8例为SaV GⅠ型,7例GIV型,1例GⅡ型.结论 深圳地区存在SaV感染,主要基因型为GⅠ型;首次报道中国存在SaV GIV型,与先前检出的安徽株A141和北京株CHN99/BJ360均不同,说明SaV感染在中国存在基因多样性,为进一步研究SaV感染情况提供了流行病学及基因型别基本资料.
作者:王颜歌;何雅青;向文龙;廖玉学;陈清;俞守义;胡贵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敲除cdc42基因的杂合子小鼠与非基因敲除小鼠在急性肺损伤肺组织病理改变和肺微血管通透性变化的差异.方法 cdc42flox/flox小鼠与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表达cre重组酶的小鼠杂交,取其基因型为cde42flox/+Cre+/-的子代小鼠与cdc42flox/flox小鼠回交,得到基因型分别为Cdc420flox/+Cre+/-、Cdc42flox/+Cre-/-、Cdc42flox/floxCre-/-的小鼠,其中Cdc42flox/+Cre+/-为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敲除cdc42基因的杂合子小鼠,其余两种同一窝出生的非基因敲除小鼠作为对照组,在各组小鼠气道内滴入LPS,制成急性肺损伤模型,比较各组小鼠在肺组织病理改变、病理评分、肺湿干重比值、肺微血管通透系数等指标变化的差异.结果 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敲除cdc42基因的杂合子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在肺组织病理改变、病理评分、肺湿干重比值、肺微血管通透系数等方面与对照组小鼠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敲除cdc42基因杂合子小鼠与非基因敲除小鼠比较,在急性肺损伤中肺组织病理改变和肺微血管通透性的变化无明显差异.
作者:胡国栋;陈英华;佟万成;程远雄;张琳;张磊;蔡绍曦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是否存在免疫功能的异常.方法 回顾性研究187名确诊OSAHS患者及20名体检健康对照组资料,观察指标包括整晚睡眠监测、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结果 OSAHS与正常健康对照组比较,体液免疫中C3明显升高,IgM下降,细胞免疫中NK细胞所占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明显下降(P<0.01);相关性分析示C3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正相关、与经皮低血氧饱和度(LSpO2)负相关;IgM与LSpO2弱正相关;NK细胞与AHI弱负相关;其他免疫功能指标在统计学上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OSAHS患者存在免疫功能改变,可能存在免疫功能下降.
作者:李正功;李涛平;叶红;冯媛;李丹青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数字医学技术在临床活体肾移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器官移植科进行的5例亲属活体肾移植的16排螺旋CT扫描数据.利用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系统重建出供、受体的三维模型,将重建后的活体肾移植供受体三维模型导入到FreeForm Modeling System,根据各病例特点,制定出合理的个体化手术方案,并利用仿真手术器械进行仿真手术,验证手术的合理性,术中可与三维重建及仿真手术结果比较,评价其价值.结果 重建的肾脏及其血管模型清晰、立体感强,可三维地辨认肾血管及血管变异情况,依据这些病例特点,合理制定了个体化手术方案,在仿真手术中确定了合理的手术方案;术中发现与三维重建情况完全吻合,并依据术前仿真结果,顺利完成了临床活体肾移植手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 术前三维重建及仿真手术优化了活体肾移植的手术方式,提高了手术成功率,降低了手术风险.
作者:黎程;方驰华;李晓锋;李克晓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索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肝胆管结石病术前诊断、术前评估及手术指导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0例肝胆管结石病人的肝脏64排螺旋CT扫描原始数据,采用自主研发的腹部医学图像处理系统进行肝脏及胆道三维重建,根据三维重建结果进行术前诊断和病理分型,评估手术预案可行性及安全性,确定佳手术方案后指导临床实际手术过程;并观察术中所见与仿真手术的符合程度以及患者结石残留情况.结果 当肝脏设置为半透明时,可以清晰显示肝内、外胆管的立体解剖形态,病变胆管扩张及狭窄部位和程度,肝内结石的精确部位、大小及数量.术中所见与术前三维重建符合率、实际手术过程与术前仿真手术符合率均为100%,实际手术方案与术前预案符合率达到90%(27/30).随访半年,复发率7.4%(2/27).结论 三维可视化技术可实现肝胆管结石病的术前精确诊断和术中精确操作,可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
作者:范应方;方驰华;陈建新;项楠;杨剑;李克晓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广州市售柴胡药材中柴胡皂苷a(SSa)的含量,考察其质量情况.方法 使用抗SSa单克隆抗体,建立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LISA)法,测定广州市售柴胡药材样品中的SSa含量.结果 建立的竞争性ELISA法中,SSa在0.16~2.5μg/ml浓度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10份市售柴胡药材中SSa的含量在0.32~6.87μg/mg之间.结论 ELISA是一种灵敏陕捷、经济环保,特别适合于批量检测的SSa测定法.广州市售柴胡药材质量参差,约30%不符合药典要求,需加强监管.
作者:马丽玲;谭铭铭;晁志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