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固定植骨融合与Cage植骨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间盘病变的Meta分析

孙永建;裴国献;姜晓锐;魏宝富;王丹

关键词:融合术, 腰椎间盘病变,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摘要:目的 分析内固定植骨融合与Cage植骨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间盘病变的疗效.方法 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荷兰医学文摘(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手工检索中文文献,并询问相关厂家及研究者.纳入所有脊柱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间盘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6篇RCT,共计702例进行评价,可能存在选择性偏倚、实施偏倚和测量偏倚.Meta分析结果 显示:两种手术方式的融合率各研究间的同质性较好(I2=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显示,合并后效应量OR=3.08,95%CI(2.01,4.72);两种手术方式的总体疗效各研究间有异质性(I2=53.4%),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合并后效应量OR=2.45,95%CI(1.25,4.80);手术并发症的3个研究之间同质性较好(I2=0%),Meta分析显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24,95%C1(1.14,4.38),P=0.02].结论 内固定植骨融合组与Cage植骨融合组相比能显著提高融合率,总体疗效方面较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但并发症的发生率稍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肾结石合并非特异感染的细菌学研究

    目的 探讨肾结石合并非特异感染的细菌学特点,了解常见致病菌的种类、菌谱特点、发生频率、对抗生索的耐药性和敏感性.方法 通过经皮肾穿刺或输尿管导管留取318例肾结石合并非特异感染患者肾盂尿液,统计尿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结果 检出细菌334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2.33%(108/334),革兰阴性菌60.17%(201/334).药敏试验结果 不同于菌种抗菌谱,有明硅差异.结论 肾结石合并非特异感染菌种分布广,不同菌种对抗生索的敏感性差异明显,提示临床应根据不同菌种和药敏试验结果 合理选择抗生素.

    作者:潘兆君;汪中扬;马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改良组织块法培养SD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

    目的 应用改良植块法体外培养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方法 15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5只,分别采用组织块法、酶消化法及改良组织块法分离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在含双抗及20%胎牛血清DMEM,37℃、5%CO2.95%空气的细胞培养箱静置中培养,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及扩增情况,用α-平滑肌肌动蛋白(a-SM-Actin)及结蛋白(desnu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细胞类型.结果 α-平滑肌肌动蛋白在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阳性率为96.3%.在成纤维细胞中阳性率为23.8%,结蛋白在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阳性率为74.4%,在成纤维细胞中呈阴性.三组间结蛋白阳性细胞率具有显著差异,改良组织块法组结蛋白阳性细胞率高于组织块法和酶消化法组.结论 结蛋白是鉴定海绵体平滑肌细胞的特异性指标,改良组织块法可获纯度更高、结构和功能良好的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

    作者:万波;韦安阳;叶挺宇;杨勇;罗新贵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对鼻内镜手术后鼻黏膜的影响

    目的 鼻内镜术后应用自制中药液加西药液冲洗鼻腔,观察对鼻腔黏膜的影响.方法 鼻内镜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用生理盐水250 ml加庆大霉素(80000 U)和地塞米松(5mg),于术后第2天取出鼻腔油纱条开始鼻腔冲洗,前两个月2次/d,第3个月1次/d.实验组5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制中药洗液250 ml冲洗.术中、术后3个月用鼻内镜取患者鼻道窦口周围黏膜,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术后黏膜iNOS表达情况.结果 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术中实验组及对照组iNOS无统计学差异,术后3个月实验组阴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后用中西药液结合冲洗鼻腔可以通过调节鼻腔黏膜的iNOS修复鼻息肉术后黏膜,提高鼻内镜手术的疗效.

    作者:郭童雷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吗啡-壳聚糖缓释微球的制备及其体外药物释放性能研究

    目的 应用乳化-离子交联法制备负载盐酸吗啡的壳聚糖微球并考察初始吗啡量和不同交联剂用量对微球载药量、包封率、体外缓释性能的影响.方法 相对分子质量50000,脱乙酰度大于或等于90%的壳聚糖100 mg,分别加入盐酸吗啡20、30、40、50 mg溶于2%的乙酸制成20 mg/ml的吗啡壳聚糖乙酸溶液作为水相,缓慢加入到15 ml含0.75 ml司盘80的大豆油中电动搅拌700 r/min.温度35℃,乳化时间1.5小时.乳化完成后以微量注射泵缓慢滴入10 mg/ml的三聚磷酸钠溶液进行交联,壳聚糖与三聚磷酸钠质量比分别为5:1、7:1、9:1,交联时间2h.丙酮、无水乙醇去油干燥测定载药量、包封率和体外释放曲线.结果 微球载药量随初始吗啡量的增加而增加,包封率随初始吗啡量的增加而减小,交联剂用量越大缓释作用越明显.结论 制备的吗啡-壳聚糖缓释微球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

    作者:李雅兰;廖锦华;胡冬华;陈文斌;周长忍;鲁璐;容建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120例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病理类型、诊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对120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0例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消化道出血、贫血、腹部肿块、黄疸.经腹部X线、消化道钡剂造影、CT、MRI等影像学手段以及纤维内镜取活组织检查或手术探查确诊.十二指肠为高发部位,占54.1%,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占55.8%.中位生存期19.2个月,1年生存率55.4%,小肠腺癌接受化疗者的生存期和1年生存率与未化疗者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842).结论 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应尽早诊断及手术治疗.

    作者:刘哲峰;焦顺昌;杨俊兰;戴广海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XELOX方案一线治疗晚期或复发胃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XELOX方案一线治疗局部进展期、转移性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经组织学证实的局部进展期、转移性或复发胃癌胃腺癌患者41例,接受XELOX方案化疗(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滴注3h,第1天,卡培他滨1000mg/m~2,口服,2次/d,第1~14天,每3周重复).每2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价.中位治疗4个周期.结果 41例接受XELOX方案一线治疗的患者中.4例不可评价,CR2例,PR 15例,总有效率为41.5%,SD11例,PD9例.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6.2个月,中位生存期达到11.8个月.XELOX方案治疗中导致3-4度毒性,其中神经毒性4例,手足综合征3例,血液学毒学4例.结论 XELOX方案作为一线治疗晚期或复发胃癌疗效肯定,毒副反应轻,患者耐受性好.

    作者:闵娜;何本夫;张罗生;廖洪;贾彦征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缺氧条件下谷氨酸对鼠脑星形胶质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谷氨酸在缺氧条件下对星形胶质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SD大鼠星形胶质细胞,传代后分为4组:①对照组;②谷氨酸组(1 μmol/L);③缺氧组;④缺氧+谷氨酸组.缺氧条件为:(94%N_2,5% CO_2和1%O_3),每组包括6个时相点:0、2、4、6、8、12 h(以缺氧后开始计时),②和④组加入1μmol/L的谷氨酸.在不同时间点提取细胞总RNA,用Real time FQ-PCR法检测VEGF mRNA表达变化;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VEGF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对照组和谷氨酸组(1 μmol/L)各实验时相点星形胶质细胞VEGF mRNA和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而缺氧组和缺氧+谷氨酸组VEGF mRNA和蛋白表达却随实验时相逐步增高,分别在6和8h达高,之后渐下降.缺氧+谷氨酸组VEGF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较单纯缺氧组更为显著.结论 谷氨酸(1μmol/L)可在缺氧条件下增强星形胶质细胞VEGF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这可能与缺氧状态下星形胶质细胞表面谷氨酸受体的表达变化有关.

    作者:刘重霄;刘勇;师蔚;陈新林;肖新莉;赵凌宇;田玉梅;张军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联合羊膜移植治疗陈旧性眼部化学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联合羊膜移植治疗陈旧性眼部化学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陈旧性眼部化学伤(伤后大于3月)后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及角膜溃疡30例(30眼),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联合人羊膜移植术进行治疗,并随访观察8周.结果 28眼原上皮缺损区恢复光滑透亮,角膜溃疡全部或部分修复,治愈率达93.3%.结论 角膜缘干细胞为病灶角膜提供了健康干细胞来源,恢复了眼表屏障功能;人羊膜本身无抗原性,且具有抗炎及抗纤维化作用,使其成为角膜上皮移行及生长的支架.自体角膜缘干细胞联合羊膜移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陈旧性眼化学烧伤的手段.

    作者:王军;尹东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罗哌卡因-醋酸地塞米松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药效学和药动学的观察

    目的 罗哌卡因和地塞米松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小鼠坐骨神经旁包埋的药效学和药动学的研究.方法 165只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均分为A.B、C三组,各组分别于坐骨神经旁包埋罗哌卡因.醋酸地塞米松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ROP-DXM-PLGA-MS)、罗哌卡因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RoP-PLGA-MS)、空白乳酸一羟基乙酸微球(PLGA-MS)400mg·kg~(-1).每组植入微球后按0.5、1、2、4、8、12 .24、36.48、72、96h时间点,以小鼠热踏板法检测小鼠埋药侧小鼠舔后足的潜伏期为痛阈指标值的变化评价微球镇痛效果,每个时间点测定5只小鼠;小鼠热踏板测定结束后摘眼球取血,采用HPLC测定给药后各时间点血浆罗哌卡因浓度.结果 药效学实验表明ROP-DXM-PLGA-MS组麻醉镇痛时间达72 h以上较RoP-PLGA-MS组36h明显延长(p<0.01),空白微球未显示麻醉镇痛作用;药动学实验显示A、B两组罗哌卡因药动学参数Cmax、Tmax、AUC、MRT、t_(1/2)分别为117.8和119.8 ng·ml~(-1),24和12 h.8793.2和6861.15 ng·h·ml~(-1),43.7491和38.7743 h,65.799和46.166h.A、B、C三组均未测到地塞米松血药浓度数据,C组罗哌卡因和地塞米松血药浓度均未测到.结论 罗哌卡因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中包入地塞米松可明显延长罗哌卡因的麻醉镇痛作用.

    作者:余让辉;陈仲清;陈辉;傅卫军;徐岩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黄体酮促进培养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目的 研究黄体酮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100 nM黄体酮刺激黄体酮受体阳性的乳腺癌细胞株T-47D和MCF-748小时后,用MTT方法 检测细胞增殖,用细胞划痕愈合实验检测细胞迁移,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内E-Cadherin的表达.结果 黄体酮刺激MCF-7和T-47D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并且可以下调MCF-7和T-47DE-Cadherin的表达.结论 黄体酮能够促进培养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提示抗黄体酮治疗可能有临床意义.

    作者:赵嘉佳;王辛;霍中军;罗深秋;熊静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自体骨髓源性肝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索自体骨髓源性肝干细胞在体外诱导与扩增后肝内移植治疗肝炎后肝硬化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6月至2009年4月入住我科的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并在我科接受了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的患者12例.治疗组6例,采集并分离自体骨髓源性肝干细胞,在体外培养诱导与扩增7天后,收集细胞在接受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中经肝固有动脉注入法将其移植至肝内;对照组6例,以同样方法 注入等体积生理盐水.通过术前术后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的指标来评估治疗的效果.结果 两组病人的术后均未发现手术并发症,术前的各项检验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治疗组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索、血浆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人III型前胶原,均好转:对照组未见明显变化,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体骨髓肝干细胞体外培养诱导与扩增后肝内移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肝病治疗方法 ,可以显著改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的指标.

    作者:秦安成;廖彩仙;王宇;袁杰;黄勇平;廖欣鑫;赖勇强;龚祖元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脂联素对糖尿病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其抗氧化机制探讨

    目的 研究脂联素(ADPN)对糖尿病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其相关的抗氧化机制.方法 采用高糖高脂饮食配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 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可表达球形脂联素的pIRES2-EGFP-gAd质粒用脂质体介导经腹腔转染糖尿病大鼠模型体内.将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模型组(DM组)、ADPN干扰组(DA组)和空载体转染组(DP),分别给予相应处理8周后,观察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变化;留取肾组织切片观察光镜下的病理改变并测定肾组织ROS释放量的变化;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测定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AMPK)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M模型组大鼠UAER显著上升,肾组织ROS释放量增加(P<0.05),DM、DA、DP各组之间尿蛋白无明显差异(P>0.05).与DM组相比,DA组血糖和HbAlc有所下降,ROS释放明显减少(P<0.05).光镜下DM组大鼠大部分肾小球系膜区增宽,基质大量增生,节段性基底膜增厚、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脱落,肾小球内细胞数显著增多、单个核细胞浸润明显,与DM组相比,脂联素干预组以上病变均有减轻.与对照组相比DM组肾组织eNOS水平下降.p-AMPK蛋白表达下调(P<0.05),脂联素干预组eNOS水平也有下降,但较DM组升高,p-AMPK蛋白表达亦高于DM组(P<0.05).结论 脂联素对糖尿病大鼠肾脏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部分通过刺激AMPK磷酸化,抑制ROS产生,减轻氧化应激反应,上调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eNOS的表达实现的.

    作者:袁芳;刘映红;田俊玮;彭佑铭;刘伏友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急性高眼压兔视网膜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全身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索(rhEPO)对急性高眼压兔眼视网膜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在设立正常对照、急性高眼压模型对照的情况下,日本大耳白兔皮下注射rhEPO,分别于造模后第1、3、7、14天免疫组化法观察视网膜bcl-2蛋白表达.结果 正常视网膜组织可见bcl-2蛋白表达,染色阳性细胞数为每高倍视野(10.5±1.2)个.模型组和EPO组兔眼视网膜bcl-2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均较正常对照组减少(P<0.05,P<0.01).EPO组第7天、14天视网膜bcl-2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较模型组增加(P<0.05,P<0.01).结论 rhEPO可以上调视网膜bcl-2蛋白表达,这可能是rhEPO保护急性高眼压引起的兔眼视网膜神经功能损害的机制之一.

    作者:王建明;宋艳萍;孙乃学;惠娜;赵世平;胡凯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高可溶性Aβ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和鉴定

    目的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阿尔茨海默病(AD)相关肽段Aβ与具有强助溶作用的麦芽糖结合蛋白(MBP)的融合蛋白,从而经济有效地获得具有天然免疫原性的Aβ肽段,为深入研究AD的发病机理和治疗药物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方法 用PCR法扩增Aβ的基因片段,并将其插入到含有麦芽糖结合蛋白的融合表达载体pMAL-c2中,经测序后再将重组质粒转化人大肠杆菌TB1中进行诱导表达.经多聚麦芽糖亲和色谱的纯化获得MBP-Aβ融合蛋白.再用SDS-PAGE及Western blotting鉴定Aβ及其融合蛋白的表达和免疫原性.结果 测序结果 证实插入的DNA片段与Aβ序列一致.SDS-PAGE电泳显示Aβ融合蛋白被高效表达.Western blotting结果 表明Aβ及其融合蛋白可被其特异性抗体识别.结论 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了可溶性的Aβ融合蛋白并经纯化和酶解后获得了Aβ纯肽段,为AD病机理的研究及其病理模型的建立提供了物质基础.

    作者:朱瑞;郑传东;王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组织化卒中管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 研究组织化卒中管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自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的脑卒中患者共2637例,随机进入组织化卒中病房(研究组)和普通神经科病房(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病死率、未愈率、好转率、治愈率.结果 研究组病死率、未愈率、好转率、治愈率分别为2.00%、0.90%、74.94%和22.16%;对照组则为3.26%、1.02%、74.01%及21.71%.研究组的病死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而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未愈率、好转率、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组织化卒中管理模式对减少脑卒中患者病死率较普通神经科病房更具有优越性.

    作者:吴婉玲;卢锡林;郑民缨;梁伟;姚晓黎;胡正路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ER、VIM、CEA和p16四联检测在宫颈原发腺癌和子宫内膜癌诊断和鉴别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ER、VIM、CEA和p16四联检测在官颈原发腺癌和子宫内膜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on法染色,观察ER、VIM、CEA和p16蛋白在31例官颈原发腺癌和30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比较四联检测和三联检测(ER、VIM和CEA)诊断官颈原发腺癌和子宫内膜腺癌的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告值、阴性预告值和准确度.结果 ER、VIM、CEA和p16在官颈原发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5.5%、19.4%、77.4%和67.7%.在子宫内膜腺癌中则分别为70%、73.3%、40%和1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四联检测对于诊断官颈原发腺癌的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告值和准确度要高于三联检测-分别为96.3%(90.2%),65.1%(57.6%),94.9%(89.4%)和85.8%(80.6%),对于诊断子宫内膜腺癌的阴性预告值和准确度要高于三联检测-分别为58.7%(51.9%)和75.4%(68.6%),其他指标则基本相当.结论 在传统三联检测中加入p16对于提高官颈原发腺癌和子宫内膜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准确有重要临床意义,尽管对于诊断敏感性的提高不够显著.

    作者:胡维维;陶金华;李广民;许欣;杨秀媚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64扫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动脉粥样硬化的应用比较

    目的 评价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的准确性及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 的符合率.方法 对比分析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65例患者结果 .结果 65例患者455个冠状动脉节段,64排螺旋CT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达54.6%、95.1%、85.5%,分近、中远段比较,64排螺旋CT对于冠状动脉近段符合率高于远段.结论 64排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作者:关则劲;谭世奇;周永生;黄向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腺病毒载体介导凋亡素基因联合阿霉素与顺铂对种植性肝癌的治疗研究

    目的 探讨腺病毒介导凋亡素基因联合阿霉素(ADM)与顺铂(CDDP)对种植性肝癌的治疗.方法 建立c57BL/6小鼠皮下荷肝细胞癌模型(n=64),计算成瘤率,观察肿瘤内注射含凋亡素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M及CDDP后种植瘤的体积变化、毒副作用和组织学变化,同时计算抑瘤率.结果 在治疗7d后腺病毒AdAFPvp3联合ADM与CDDP治疗组的种植瘤体积、重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期间没有观察到毒副作用.结论 携带凋亡素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联合ADM与CDDP对肝细胞癌具有治疗作用.

    作者:刘清;罗永胜;耿岚;王伟;赖卓胜;李富荣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人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前列腺癌细胞中的表达与定位

    目的 构建人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 1,RB-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在前列腺癌细胞株PC-3中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在前列腺癌发病中的作用和机制打下基础.方法 采用PCR方法 扩增RB-1基因编码区的全长序列,并加上FLAG标签,利用分子克隆技术将其重组于CMV载体中.利用酶切、序列分析鉴定克隆正确性.转染PC-3细胞,用Western Blot检测其表达,用免疫荧光检测其在细胞中的定位.结果 克隆的RB-1真核表达载体完全正确,Western Blot检测到RB-1有表达,免疫荧光检测其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内.结论 成功地构建了RB-1真核表达载体,其能够在PC-3中高效表达,并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内.

    作者:陆斌;宋先璐;宋方丽;赵善超;姜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并发下齿槽动脉破裂引起大出血的救治:1例报告

    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后发生颌骨放射性骨坏死并不少见,但并发下齿槽动脉破裂引起大出血甚为罕见,笔者遇到一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洁妹;吴乃强;曾伟鹏;刘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