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芳;刘映红;田俊玮;彭佑铭;刘伏友
目的 初步了解广州市腹泻病人中香港海鸥型菌(LH)和产肠毒索性大肠杆菌(ETEC)感染情况和分离株的耐药情况.方法 2008年9月~2009年10月于广州某医院采集了646例门急诊腹泻患者的新鲜粪便标本,用EC肉汤进行增菌,并分别采用麦康凯平板及头孢哌酮麦康凯平板进行ETEC和LH的分离培养;用生物梅里埃API20NE和API20E进行生化鉴定;用PCR方法 进行基因鉴定:K-B纸片扩散法作耐药性检测.结果 646例标本中未检出LH,检出38例ETEC.检出率6%.药敏结果 显示ETEC对头孢类抗生素的敏感性较高,而对青霉素类,四环索类及磺胺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结论 广州市LH的人群感染率可能较低;ETEC引起的腹泻较10年前有降低倾向,仍需进一步做多中心调查.食用水产品可能是ETEC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治疗ETEC类腹泻建议首选头孢类抗生素.
作者:贾宇静;贺小峰;张欧;朱江峰;胡静;俞守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血清PCT浓度在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检测不同感染病例的PCT、CRP、WBC、neu%和lym%,以SPSS软件进行ROC曲线分析,并采用binary logistc回归建立预测概率模型,获得新的统计量,计算各曲线下面积(AUC),获得佳诊断点.结果 PCT在血培养阳性、阴性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x~2=52.52,P<0.001),ROC曲线诊断标准选择为>2处的Youden指数大,灵敏度为63.3%.特异性为86.8%;PCT、CRP、WBC、neu%和lym%的AUC分别为:0.700、0.765、0,636、0.618和0.648;PCT联合CRP、1ym%检测的AUC为0.776,在0.566处的Youden指数结果 大,其诊断灵敏度为63.8%,特异性为84.7%.结论 PCT在败血症早期鉴别诊断中有一定价值,PCT联合WBC、CRP和1ym%等指标可提高败血症早期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作者:刘飞;王前;曾方银;张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静脉注射臭氧盐水(OS)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91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OS组、模型组和对照组.OS组给予30 μg/ml OS、模型组给予氧气盐水尾静脉注射,每日1次,连续15 d.第16天腹腔注射CCl4,对照组不予任何预处理,仅同期给予植物油2 ml/kg腹腔注射.注射CCl4后第1、2、3、5、7天检测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D、谷草转氨酶(ASD、肝组织总抗氧化能力(TAOC)、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以及肝脏病理、不良反应及生存率.结果 注射CCl4后大鼠ALT、AST、MDA先升后降,TAOC、GSH、CAT先降后升,对照组保持稳定;与模型组比较,OS组ALT、AST峰值低42.9% (P<0.05),TAOC谷值高25%(P<0.05),峰/谷期延后,峰期肝损伤面积低(44.8% vs 28.9%.P<0.05),生存率高(7.7%vs46.2%,P<0.05);大鼠注射OS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OS静脉注射能预防减轻CCl4致大鼠肝损伤,提高生存率;OS减轻CCl4中毒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提高大鼠总抗氧化能力有关.
作者:彭福江;屈丹丹;郭亚兵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罗哌卡因和地塞米松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小鼠坐骨神经旁包埋的药效学和药动学的研究.方法 165只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均分为A.B、C三组,各组分别于坐骨神经旁包埋罗哌卡因.醋酸地塞米松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ROP-DXM-PLGA-MS)、罗哌卡因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RoP-PLGA-MS)、空白乳酸一羟基乙酸微球(PLGA-MS)400mg·kg~(-1).每组植入微球后按0.5、1、2、4、8、12 .24、36.48、72、96h时间点,以小鼠热踏板法检测小鼠埋药侧小鼠舔后足的潜伏期为痛阈指标值的变化评价微球镇痛效果,每个时间点测定5只小鼠;小鼠热踏板测定结束后摘眼球取血,采用HPLC测定给药后各时间点血浆罗哌卡因浓度.结果 药效学实验表明ROP-DXM-PLGA-MS组麻醉镇痛时间达72 h以上较RoP-PLGA-MS组36h明显延长(p<0.01),空白微球未显示麻醉镇痛作用;药动学实验显示A、B两组罗哌卡因药动学参数Cmax、Tmax、AUC、MRT、t_(1/2)分别为117.8和119.8 ng·ml~(-1),24和12 h.8793.2和6861.15 ng·h·ml~(-1),43.7491和38.7743 h,65.799和46.166h.A、B、C三组均未测到地塞米松血药浓度数据,C组罗哌卡因和地塞米松血药浓度均未测到.结论 罗哌卡因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中包入地塞米松可明显延长罗哌卡因的麻醉镇痛作用.
作者:余让辉;陈仲清;陈辉;傅卫军;徐岩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应用乳化-离子交联法制备负载盐酸吗啡的壳聚糖微球并考察初始吗啡量和不同交联剂用量对微球载药量、包封率、体外缓释性能的影响.方法 相对分子质量50000,脱乙酰度大于或等于90%的壳聚糖100 mg,分别加入盐酸吗啡20、30、40、50 mg溶于2%的乙酸制成20 mg/ml的吗啡壳聚糖乙酸溶液作为水相,缓慢加入到15 ml含0.75 ml司盘80的大豆油中电动搅拌700 r/min.温度35℃,乳化时间1.5小时.乳化完成后以微量注射泵缓慢滴入10 mg/ml的三聚磷酸钠溶液进行交联,壳聚糖与三聚磷酸钠质量比分别为5:1、7:1、9:1,交联时间2h.丙酮、无水乙醇去油干燥测定载药量、包封率和体外释放曲线.结果 微球载药量随初始吗啡量的增加而增加,包封率随初始吗啡量的增加而减小,交联剂用量越大缓释作用越明显.结论 制备的吗啡-壳聚糖缓释微球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
作者:李雅兰;廖锦华;胡冬华;陈文斌;周长忍;鲁璐;容建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抗生素(头孢噻肟)作用下河流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及耐药基因bla_(CTX-M)多样性.方法 应用基于16S rRNA的末端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技术,分析分别在0、6.4、64和320 mg的头孢噻肟作用下,城市河流底泥细菌群落结构变化;并通过巢式PCR,分析其耐药基因bla_(CTX-M)的多样性变化.结果 T-RF特征峰统计分析表明:不同抗生素浓度处理,与底泥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变化之间无显著相关性;但实验室处理时间会导致群落结构产生显著变化.PCR结果 表明:随实验室处理时间的延长,耐药基因bla_(CTX-M)多样性下降.结论 对已承受排放废水污染的河流沉积物,由于其中富含大量的耐药菌群,其总体菌群结构对抗生素的作用不敏感.同时,对非原位开展的菌群结构研究,实验室处理时间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作者:陆素颖;李天宇;周宏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后发生颌骨放射性骨坏死并不少见,但并发下齿槽动脉破裂引起大出血甚为罕见,笔者遇到一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洁妹;吴乃强;曾伟鹏;刘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大麻素2型受体(CB2受体)在人正常皮肤与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规律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RT-PCR检测人正常皮肤和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B2受体在蛋白和mRNA不同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 CB2受体在人正常皮肤和鳞状细胞癌均有表达;皮肤鳞状细胞癌与正常皮肤表达CB2的强度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皮肤鳞状细胞癌中CB2受体在蛋白和基因水平表达均升高,皮肤鳞状细胞癌CB2受体表达强度明显大于正常皮肤,提示CB2与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
作者:赵梓纲;李园园;杨洁;李恒进;赵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不同载脂蛋白E(Apo E)基因型VCI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基因测序法测定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患者的载脂蛋白E基因型,分为Apo Ee4携带者24例和非携带者51例两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24周.比较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同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画钟测验分数等指标.结果 治疗前ε4等位基因携带者TC、LDL-C高于非携带者,MMSE积分低于非携带者.治疗后两组TC、TG、LDL-C都明显低于治疗前,ε4等位基因非携带者TC的下降幅度高于携带者.ε4等位基因携带者MMSE积分高于治疗前,MMSE、画钟测验积分升高的幅度明显高于非携带者.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改善Apo Eε4携带VCI患者的认知功能,其作用可能独立于降脂.
作者:顾萍;王坚;邵加庆;杜宏;张凯;蒋卫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分析乳腺癌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7518例乳腺钼靶X线受检者中232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与对照组1:1配对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统计分析其月经生育史、乳腺良性疾病史、肿瘤家族史与乳腺癌关系.结果 月经初潮年龄、第一胎生育年龄与乳腺癌发生无显著相关;流产次数增多,乳腺癌危险性增加;良性乳腺疾病史、肿瘤家族史与乳腺癌正相关;而哺乳则与乳腺癌负相关.结论 乳腺癌发病重要危险因素为良性乳腺疾病史、肿瘤家族史及流产次数多.
作者:曾艳;徐茂盛;谭世奇;殷亮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初步观察原发性肝癌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大剂量分割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的疗效和毒性,探讨这种治疗模式的可行性与价值.方法 对8例患者共13个病灶行1~4程TACE后,采用大分割模式的共面或非共面多野X线3-DCRT治疗,3~8 Gy/次,3次/周,总剂量40~60 Gy,LQ模型生物等效剂量52~84 Gy.结果 放疗结束1个月后复查,全部病灶中完全消退、部分消退和稳定者各占23.1%(3/13)、46.1% (6/13)和30.8%(4/13).总有效率69.2%(9/13),临床获益率100%.随访1~5个月,全组中有1例发生放射性肝病.结论 TACE联合大剂量分割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安全并有好的近期疗效,值得设置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研究其远期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
作者:欧涛;高兴旺;韦海珠;陆海文;陈海金;向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谷氨酸在缺氧条件下对星形胶质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SD大鼠星形胶质细胞,传代后分为4组:①对照组;②谷氨酸组(1 μmol/L);③缺氧组;④缺氧+谷氨酸组.缺氧条件为:(94%N_2,5% CO_2和1%O_3),每组包括6个时相点:0、2、4、6、8、12 h(以缺氧后开始计时),②和④组加入1μmol/L的谷氨酸.在不同时间点提取细胞总RNA,用Real time FQ-PCR法检测VEGF mRNA表达变化;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VEGF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对照组和谷氨酸组(1 μmol/L)各实验时相点星形胶质细胞VEGF mRNA和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而缺氧组和缺氧+谷氨酸组VEGF mRNA和蛋白表达却随实验时相逐步增高,分别在6和8h达高,之后渐下降.缺氧+谷氨酸组VEGF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较单纯缺氧组更为显著.结论 谷氨酸(1μmol/L)可在缺氧条件下增强星形胶质细胞VEGF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这可能与缺氧状态下星形胶质细胞表面谷氨酸受体的表达变化有关.
作者:刘重霄;刘勇;师蔚;陈新林;肖新莉;赵凌宇;田玉梅;张军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他汀类药物瑞舒伐他汀对合并轻度胆固醇升高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功能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入选50~79岁原发性高血压伴心血管危险因素者79例,随机分分两组:他汀组40例及非他汀组39例,他汀组在使用氨氯地平十替米沙坦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10~20 mg/d,睡前),非他汀组在使用氨氯地平十替米沙坦基础上不用他汀类药物.入组时,两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为2.6-3.6 mmol/L.入组时和12个月后行超声心动图、核素心血池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检查及测定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比较治疗前后血浆hs-CRP、左室功能指数、冠状动脉钙化积分(LN)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 他汀组12月后,LDL-C较入组时下降33,2%.非他汀组较入组时无变化.他汀组12个月后,左室高峰充盈率(LVPFR)较入组时明显增加(P值<0.05);而高敏C-反应蛋白、LN及IMT显著下降(P值均<0,05).结论 对于轻度LDL-C升高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常规降压药物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能明显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及稳定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作者:林泽鹏;张志伟;张荣奎;舒平春;吴仕琴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牙周组织中是否存在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表达.方法 采用培养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的条件培养基与PC12细胞共培养的方法 研究hPDLF是否分泌具有活性功能的NGF.结果 在hPDLF条件培养基中培养的PC12细胞长出突起,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对照组及NGF抗血清培养的PC12细胞仅有少量长出突起.结论 本研究通过体外研究初次显示培养的hPDLF分泌NGF蛋白,提示NGF可能作为信号分子在牙周组织损伤愈合过程中的神经再支配中发挥作用.
作者:徐娟;刘洪臣;徐璐璐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对比分析人工肱骨头置换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其临床应用价值,以探讨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较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2002年1月至2005年10月在我院骨科因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手术的病例并归列为两大组:人工肱骨头置换组(简称假体置换组)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简称切开固定组).术后采用Constant评分标准计算两组的优良率,通过优良率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同时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肩关节部分活动度的恢复情况等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评价两组近期疗效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进行人工肱骨头置换组48例,随访40例.疗效优16例、良18例、可3例、差3例,优良率85.0%.切开复位内固定组43例,随访36例.疗效优9例、良12例、可8例、差7例,优良率58.3%;同时,人工肱骨头置换组相对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具有手术时间短和较少的术中出血量,较好的术后关节活动恢复情况,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疗效优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并且近期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较理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昊;查振刚;林宏生;候辉歌;冯永洪;李劫若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莱昔布抑制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周期进程及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塞来昔布处理Tca8113细胞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应用Annexin V-FITC/PI双标记法检测细胞早期凋亡,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塞来昔布抑制Tca8113细胞生长增殖的作用,与阻滞细胞周期进程有关,其主要阻滞Tca8113细胞从G1期细胞向S期细胞进程,导致G0/G1期细胞的数量增加,S期和G2/M期细胞数量减少.Annexin V-FITC/PI双标记法结果 显示,塞来昔布组与对照组相比,早期凋亡细胞增多有显著性意义.透射电镜观察显示,随着塞来昔布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Tca8113细胞出早期凋亡细胞至中后期凋亡细胞的变换.结论 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以剂量依赖的方式,通过抑制细胞周期进程、诱导凋亡抑制Tca8113细胞生长、增殖,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伟忠;王小燕;丁彦青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PLR-R结合PRL后所引发生物学效应能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和进展.本研究旨在探讨乳腺癌PRL-R表达与ER、PR的关联性,并分析CerbB-2表达对此关联性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0年1月~2001年6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攸治的130例乳腺癌患者(中位年龄46岁).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患者原发灶标本中PRL-R的表达.采用X2关联性检验分析乳腺癌PRL-R表达与ER、PR的关联性.结果 130例患者中PRL-R阳性表达89例(68.5%).分析发现,全组病例PRL-R表达阳性率与ER表达呈正关联(P<0.05),但此关联性仅限于CerbB-2阳性表达亚层中出现(P<0.05).全组病例PRL-R表达阳性率与PR表达无关联(P>0.05),但在CerbB-2阳性表达病例中,两者却表现为正关联(P<0.05).结论 乳腺癌PRLR与ER/PR表达间的正关联性有赖于CerbB-2的阳性表达,CerbB-2表达状况对PRL-R与ER/PR表达间的关联性存在较大影响.
作者:郑荣辉;管迅行;张秀萍;何振宇;黄赖机;廖志伟;童琴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并探讨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法,设立治疗组45例,口服中药加阿奇霉素10 mg/(kgod)静脉点滴,对照组45例,单纯应用阿奇霉素静脉点滴,两组均以7d为1个疗程.并观察两组的有效率、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结果 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73:33%.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发热消失时间、咳喘及罗音消失时间等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细胞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能缩短病程,提高疗效,明显减轻患儿的痛苦,降低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
作者:刘迪军;郑彬;蔡保欢;周望梅;余壁湘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与放置左炔诺孕酮官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明显增大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12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测官腔长度≥11 cm,平均年龄40.3岁).接受皮下注射戈舍瑞林3.6 mg,每4周1次,至测量官腔深度≤10 cm时,放置LNG-1US12个月.在用GnRH-a治疗前、放置LNG-IUS后6个月、放置LNG-IUS后12个月进行疼痛VAS评分和月经量PBAC评分,并检测相应子宫体积和血红蛋白变化.结果疼痛VAS评分在GnRH-a治疗前68.3±9.3,放置LNG-IUS后6个月和12个月下降为22.2±8.3和6.8±4.2,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月经量PBAC评分在GnRH-a治疗前为153.8±21.6,放置LNG-IUS后6个月和12个月减少为39.2±12.3和16.7±5.2,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体积在GnRH-a治疗前为(378.5±39.2)cm3,放置LNG-IUS时为(162.4±49.2) cm3,放置LNG-IUS后6个月和12个月子宫体积分别为(254.3±52.4)和(282.9±56.3) cm3;与GnRH-a治疗前比较,放置LNG-IUS时和放置LNG-IUS后6个月、12个月子宫体积显著缩小(P<0.05);而放置LNG-IUS后6个月较放置LNG-IUS时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于GnRH-a治疗前为(92.6±8.2)g/L,放置LNG-IUS时、放置LNG-IUS后6个月和12个月分别为(113.1±5.2)、(116.5±4.5)、(120.3±4.1) g/L,均较GnRH-a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结论联合GnRH-a与LNG-IUS可有效治疗大子宫腺肌病合并疼痛与月经过多.
作者:郑峥;王宁宁;万俊红;甘小清;郑清泉;柯佩琪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组织化卒中管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自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的脑卒中患者共2637例,随机进入组织化卒中病房(研究组)和普通神经科病房(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病死率、未愈率、好转率、治愈率.结果 研究组病死率、未愈率、好转率、治愈率分别为2.00%、0.90%、74.94%和22.16%;对照组则为3.26%、1.02%、74.01%及21.71%.研究组的病死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而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未愈率、好转率、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组织化卒中管理模式对减少脑卒中患者病死率较普通神经科病房更具有优越性.
作者:吴婉玲;卢锡林;郑民缨;梁伟;姚晓黎;胡正路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