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忠;王小燕;丁彦青
目的 探讨ER、VIM、CEA和p16四联检测在官颈原发腺癌和子宫内膜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on法染色,观察ER、VIM、CEA和p16蛋白在31例官颈原发腺癌和30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比较四联检测和三联检测(ER、VIM和CEA)诊断官颈原发腺癌和子宫内膜腺癌的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告值、阴性预告值和准确度.结果 ER、VIM、CEA和p16在官颈原发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5.5%、19.4%、77.4%和67.7%.在子宫内膜腺癌中则分别为70%、73.3%、40%和1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四联检测对于诊断官颈原发腺癌的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告值和准确度要高于三联检测-分别为96.3%(90.2%),65.1%(57.6%),94.9%(89.4%)和85.8%(80.6%),对于诊断子宫内膜腺癌的阴性预告值和准确度要高于三联检测-分别为58.7%(51.9%)和75.4%(68.6%),其他指标则基本相当.结论 在传统三联检测中加入p16对于提高官颈原发腺癌和子宫内膜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准确有重要临床意义,尽管对于诊断敏感性的提高不够显著.
作者:胡维维;陶金华;李广民;许欣;杨秀媚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静脉注射臭氧盐水(OS)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91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OS组、模型组和对照组.OS组给予30 μg/ml OS、模型组给予氧气盐水尾静脉注射,每日1次,连续15 d.第16天腹腔注射CCl4,对照组不予任何预处理,仅同期给予植物油2 ml/kg腹腔注射.注射CCl4后第1、2、3、5、7天检测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D、谷草转氨酶(ASD、肝组织总抗氧化能力(TAOC)、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以及肝脏病理、不良反应及生存率.结果 注射CCl4后大鼠ALT、AST、MDA先升后降,TAOC、GSH、CAT先降后升,对照组保持稳定;与模型组比较,OS组ALT、AST峰值低42.9% (P<0.05),TAOC谷值高25%(P<0.05),峰/谷期延后,峰期肝损伤面积低(44.8% vs 28.9%.P<0.05),生存率高(7.7%vs46.2%,P<0.05);大鼠注射OS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OS静脉注射能预防减轻CCl4致大鼠肝损伤,提高生存率;OS减轻CCl4中毒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提高大鼠总抗氧化能力有关.
作者:彭福江;屈丹丹;郭亚兵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罗哌卡因和地塞米松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小鼠坐骨神经旁包埋的药效学和药动学的研究.方法 165只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均分为A.B、C三组,各组分别于坐骨神经旁包埋罗哌卡因.醋酸地塞米松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ROP-DXM-PLGA-MS)、罗哌卡因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RoP-PLGA-MS)、空白乳酸一羟基乙酸微球(PLGA-MS)400mg·kg~(-1).每组植入微球后按0.5、1、2、4、8、12 .24、36.48、72、96h时间点,以小鼠热踏板法检测小鼠埋药侧小鼠舔后足的潜伏期为痛阈指标值的变化评价微球镇痛效果,每个时间点测定5只小鼠;小鼠热踏板测定结束后摘眼球取血,采用HPLC测定给药后各时间点血浆罗哌卡因浓度.结果 药效学实验表明ROP-DXM-PLGA-MS组麻醉镇痛时间达72 h以上较RoP-PLGA-MS组36h明显延长(p<0.01),空白微球未显示麻醉镇痛作用;药动学实验显示A、B两组罗哌卡因药动学参数Cmax、Tmax、AUC、MRT、t_(1/2)分别为117.8和119.8 ng·ml~(-1),24和12 h.8793.2和6861.15 ng·h·ml~(-1),43.7491和38.7743 h,65.799和46.166h.A、B、C三组均未测到地塞米松血药浓度数据,C组罗哌卡因和地塞米松血药浓度均未测到.结论 罗哌卡因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中包入地塞米松可明显延长罗哌卡因的麻醉镇痛作用.
作者:余让辉;陈仲清;陈辉;傅卫军;徐岩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病理类型、诊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对120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0例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消化道出血、贫血、腹部肿块、黄疸.经腹部X线、消化道钡剂造影、CT、MRI等影像学手段以及纤维内镜取活组织检查或手术探查确诊.十二指肠为高发部位,占54.1%,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占55.8%.中位生存期19.2个月,1年生存率55.4%,小肠腺癌接受化疗者的生存期和1年生存率与未化疗者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842).结论 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应尽早诊断及手术治疗.
作者:刘哲峰;焦顺昌;杨俊兰;戴广海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创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的指征.方法 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2002年1月至2008年1月选择36例创伤性脾破裂患者进行非手术治疗.结果 选择的36例开放性及闭合性脾破裂患者,治疗成功32例(88.89%),4例中转手术,无死亡病例.全部随访1年到5年未见迟发性出血病例.结论 血液动力学指标是选择非手术治疗非常重要的参考条件,同时还要考虑脾脏损伤的程度、年龄、治疗条件等因素.
作者:高明;曹明溶;劳学军;龚瑾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黄体酮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100 nM黄体酮刺激黄体酮受体阳性的乳腺癌细胞株T-47D和MCF-748小时后,用MTT方法 检测细胞增殖,用细胞划痕愈合实验检测细胞迁移,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内E-Cadherin的表达.结果 黄体酮刺激MCF-7和T-47D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并且可以下调MCF-7和T-47DE-Cadherin的表达.结论 黄体酮能够促进培养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提示抗黄体酮治疗可能有临床意义.
作者:赵嘉佳;王辛;霍中军;罗深秋;熊静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解剖大鼠坐骨神经,使用不同的射频热凝温度及作用时间,观察不同状态下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潜伏期、峰-峰值、负相波面积作用前后的变化.方法 解剖70只成年SD大鼠双侧坐骨神经,分组予以30、50、55、60、70℃不同射频热凝作用时间,另30~50℃每隔5℃一组予以60 s射频热凝作用时间,观测处理前后坐骨神经MCV各参数变化情况.结果 不同温度射频热凝作用前后MCV各参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除55℃10 s时);50℃以下处理组处理前后MCV与射频作用时间并无相关关系;55℃不同时间组,除55℃处理组15、20、25、30 s时处理后潜伏期与时间无相关关系及50 s以上无法测出数据外,其余处理后潜伏期与时间呈显著正相关,峰-峰值、负相波面积与时间呈显著负相关:60 s不同温度组(50℃以下)与MCV各参数呈正相关;55℃50 s以及60℃10 s以上处理组无法测出MCV.结论 低温射频热凝(50℃以下)对于MCV有明确影响,与时间无相关关系,机制尚不明确;同时予以一定温度的射频热凝,只要予以适当够长的热凝时间,同样可以取得完全阻滞MCV的作用;当予以高温射频时,阻断神经传导的效果是肯定的.
作者:罗高权;刘晓加;彭凯润;刘雁;杨红军;杨忠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0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与鼻咽癌放疗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择80例鼻咽癌患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测量MGMT含量后分为低MGMT组(18例)和高MGMT组(62例)作为对照,然后对放射敏感性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 低MGMT组放射高度敏感率15/18(83.3%),低度敏感率3/18(16.7%);高MGMT组放射高度敏感率28/62(45.2%),低度敏感率34/62(54.8%).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4.393;P=0.036<0.05).结论 MGMT含量与鼻咽癌放疗敏感性明显相关,测定MGMT含量预测鼻咽癌放疗敏感性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葛永斌;张宏;谢强;刘兴京;周涛;赵荡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抗生素(头孢噻肟)作用下河流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及耐药基因bla_(CTX-M)多样性.方法 应用基于16S rRNA的末端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技术,分析分别在0、6.4、64和320 mg的头孢噻肟作用下,城市河流底泥细菌群落结构变化;并通过巢式PCR,分析其耐药基因bla_(CTX-M)的多样性变化.结果 T-RF特征峰统计分析表明:不同抗生素浓度处理,与底泥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变化之间无显著相关性;但实验室处理时间会导致群落结构产生显著变化.PCR结果 表明:随实验室处理时间的延长,耐药基因bla_(CTX-M)多样性下降.结论 对已承受排放废水污染的河流沉积物,由于其中富含大量的耐药菌群,其总体菌群结构对抗生素的作用不敏感.同时,对非原位开展的菌群结构研究,实验室处理时间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作者:陆素颖;李天宇;周宏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在血清胱抑素C(Cys-C)含量基础上开发的肾小球滤过率(GFR)评估方程在我国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适用性.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11月我院肾内科就诊的412例CKD患者,将简化MDRD方程、Cys-C方程1~5计算的GFR值与~(99m)Tc-DCPA测定的GFR(sGFR)进行比较.结果 各方程计算的GFR与sGFR总体上均呈显著性相关(P<0.001),Cys-C方程4和Cys-C方程5估算的GFR与sGFR的一致性佳,Cys-C方程4、5的准确性和精确度均高于其他方程.在CKD1~5期,Cys-C方程4、5的准确性高于其它方程(P<0.001).所有方程中仅Cys-C方程5的偏差一致性限度在事先规定的专业界值60 ml·min~(-1)·1.73m~(-2)之内.结论Cys-C方程4、5的准确性、精确度均优于以往的GFR评估方程,并在不同CKD分期病人中有较好的适用性.但该方程的一致性限度仍存在不足,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检验和方程,为临床提供更加准确和适用的肾功能评估方法.
作者:黎晓磊;梁敏;杨小兵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术中结肠灌洗I期治疗梗阻性左半结肠癌与常规手术围手术期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7月至2009年12月接受术中结肠灌洗行I期切除吻合术的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患者58例及同期接受常规I期手术的左半结肠癌患者58例,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灌洗组和常规组平均失血量分别(255.5±137.5)ml和(240.5±145.5)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开始流质进食时间灌洗组分别(3.1±0.8)、(4.5±0.6)、(5.2±0.5)d,常规组分别(2.4±0.5)、(3.5±0.4)、(4.7±0.7)d,灌洗组较常规组胃肠道功能恢复稍晚(P<0.05).术后住院时间灌洗组[(11.5±2.7)d]与常规组[(10.9±2.8)d]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严格手术适应症,经有效术中结肠灌洗,梗阻性左半结肠癌行I期切除吻合术是安全、可行的,且避免了二次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经济负担和痛苦.
作者:潘春球;周望梅;余壁湘;曾灿辉;韩述岭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对猝死型冠心病复苏过程中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60例心脏骤停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均给予两组患者基本的抢救措施,包括心肺复苏及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抢救措施基础上加用肾上腺素1 mg,静脉推注,同时给予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400 mg静脉推注.观察两组病例复苏前、复苏即刻、再灌注0.5h、再灌注1h心肌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及超氧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的情况.结果 对照组复苏后各时期血清MDA及SOD水平与复苏前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组复苏后各时期血清MDA水平较低,SOD、NO水平较高(P<0.05);两组复苏后其他心肌酶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但治疗组的升高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能使血清NO水平升高,SOD活性增加,MDA水平降低,并使LDH、CK、CK-MB水平降低,抑制对心肌的损伤,保护缺血再灌注细胞.
作者:刘志宁;赵庆霞;尤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与放置左炔诺孕酮官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明显增大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12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测官腔长度≥11 cm,平均年龄40.3岁).接受皮下注射戈舍瑞林3.6 mg,每4周1次,至测量官腔深度≤10 cm时,放置LNG-1US12个月.在用GnRH-a治疗前、放置LNG-IUS后6个月、放置LNG-IUS后12个月进行疼痛VAS评分和月经量PBAC评分,并检测相应子宫体积和血红蛋白变化.结果疼痛VAS评分在GnRH-a治疗前68.3±9.3,放置LNG-IUS后6个月和12个月下降为22.2±8.3和6.8±4.2,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月经量PBAC评分在GnRH-a治疗前为153.8±21.6,放置LNG-IUS后6个月和12个月减少为39.2±12.3和16.7±5.2,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体积在GnRH-a治疗前为(378.5±39.2)cm3,放置LNG-IUS时为(162.4±49.2) cm3,放置LNG-IUS后6个月和12个月子宫体积分别为(254.3±52.4)和(282.9±56.3) cm3;与GnRH-a治疗前比较,放置LNG-IUS时和放置LNG-IUS后6个月、12个月子宫体积显著缩小(P<0.05);而放置LNG-IUS后6个月较放置LNG-IUS时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于GnRH-a治疗前为(92.6±8.2)g/L,放置LNG-IUS时、放置LNG-IUS后6个月和12个月分别为(113.1±5.2)、(116.5±4.5)、(120.3±4.1) g/L,均较GnRH-a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结论联合GnRH-a与LNG-IUS可有效治疗大子宫腺肌病合并疼痛与月经过多.
作者:郑峥;王宁宁;万俊红;甘小清;郑清泉;柯佩琪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应用寡聚核苷酸基因表达谱芯片研究人肝细胞生长因子(hHGF)转染肝癌细胞系后基因表达谱的差异,分析hHGF抗肝纤维化的信号转导途径.方法 应用包含20000条人类全长基因的寡聚核苷酸芯片ImaGene3.0检测hHGF转染的肝癌细胞系基因表达谱差异,并选择其中参与肝纤维化过程的存在表达上调基因[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1(STAT1)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用RT-PCR方法 进行验证分析.结果 基因芯片筛选出存在差异表达的基因.其中包括转录因子、细胞周期素、细胞因子相关蛋白、糖脂类物质代谢相关酶及细胞信号转导相关因子等,RT-PCR验证参与肝纤维化过程中的几种存在表达差异的基因,其中STAT1和MAPK1表达明显上调,与基因芯片分析结果 一致.结论 hHGF转染肝癌细胞系存在基因表达差异,可能影响细胞周期的调控、物质代谢相关过程及细胞信号转导系统.hHGF可能通过激活JAK/STAT通路和MAPK通路发挥其抗肝纤维化作用.
作者:刘灏;陈景良;向国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应用乳化-离子交联法制备负载盐酸吗啡的壳聚糖微球并考察初始吗啡量和不同交联剂用量对微球载药量、包封率、体外缓释性能的影响.方法 相对分子质量50000,脱乙酰度大于或等于90%的壳聚糖100 mg,分别加入盐酸吗啡20、30、40、50 mg溶于2%的乙酸制成20 mg/ml的吗啡壳聚糖乙酸溶液作为水相,缓慢加入到15 ml含0.75 ml司盘80的大豆油中电动搅拌700 r/min.温度35℃,乳化时间1.5小时.乳化完成后以微量注射泵缓慢滴入10 mg/ml的三聚磷酸钠溶液进行交联,壳聚糖与三聚磷酸钠质量比分别为5:1、7:1、9:1,交联时间2h.丙酮、无水乙醇去油干燥测定载药量、包封率和体外释放曲线.结果 微球载药量随初始吗啡量的增加而增加,包封率随初始吗啡量的增加而减小,交联剂用量越大缓释作用越明显.结论 制备的吗啡-壳聚糖缓释微球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
作者:李雅兰;廖锦华;胡冬华;陈文斌;周长忍;鲁璐;容建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鼻内镜术后应用自制中药液加西药液冲洗鼻腔,观察对鼻腔黏膜的影响.方法 鼻内镜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用生理盐水250 ml加庆大霉素(80000 U)和地塞米松(5mg),于术后第2天取出鼻腔油纱条开始鼻腔冲洗,前两个月2次/d,第3个月1次/d.实验组5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制中药洗液250 ml冲洗.术中、术后3个月用鼻内镜取患者鼻道窦口周围黏膜,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术后黏膜iNOS表达情况.结果 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术中实验组及对照组iNOS无统计学差异,术后3个月实验组阴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后用中西药液结合冲洗鼻腔可以通过调节鼻腔黏膜的iNOS修复鼻息肉术后黏膜,提高鼻内镜手术的疗效.
作者:郭童雷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细胞色素CYP2D6基因多态性与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HSLE)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通过PCR-RFLP技术.分析HSLE患者与吸毒及正常对照基因多态性.结果 HSLE病人CYP2D6/C188、CYP2D6/L2938、CYP2D6/G4268基因突变率均高于正常人.结论 解毒酶CYP2D6基因缺陷与HSLE发病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周亮;陆兵勋;尹恝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大麻素2型受体(CB2受体)在人正常皮肤与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规律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RT-PCR检测人正常皮肤和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B2受体在蛋白和mRNA不同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 CB2受体在人正常皮肤和鳞状细胞癌均有表达;皮肤鳞状细胞癌与正常皮肤表达CB2的强度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皮肤鳞状细胞癌中CB2受体在蛋白和基因水平表达均升高,皮肤鳞状细胞癌CB2受体表达强度明显大于正常皮肤,提示CB2与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
作者:赵梓纲;李园园;杨洁;李恒进;赵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并探讨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法,设立治疗组45例,口服中药加阿奇霉素10 mg/(kgod)静脉点滴,对照组45例,单纯应用阿奇霉素静脉点滴,两组均以7d为1个疗程.并观察两组的有效率、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结果 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73:33%.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发热消失时间、咳喘及罗音消失时间等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细胞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能缩短病程,提高疗效,明显减轻患儿的痛苦,降低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
作者:刘迪军;郑彬;蔡保欢;周望梅;余壁湘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患者、非肿瘤患者和早期NSCLC无脑转移患者脑脊液的蛋白质谱,找出差异蛋白峰,建立NSCLC脑转移的蛋白质谱诊断模型.方法 收集上述三组患者的脑脊液标本各29例、23例和10例,采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SELDI-TOF-MS)进行检测,Biomarker Wizard软件统计分析三组样本的蛋白质峰,Biomarker pattems软件的决策树模型进行差异蛋白峰的比较和判别,建立分类决策树诊断模型,评价其诊断和应用价值.结果 脑转移组与早期无脑转移组有5个显著差异性表达蛋白质峰,运用m/z8698.00、1215.32和1245.70蛋白质峰将两组样本分开,诊断模型的灵敏度100%(29/29),特异度为100%(10/10).早期无脑转移组与非肿瘤组结果 有5个显著差异性表达蛋白峰,应用m/z 6050.00蛋白峰可以把无脑转移组和非肿瘤组分开,诊断模型的灵敏度为90.00%(9/10),特异度为78.26%(18/23).结论 采用SELDI技术可以发现三组患者的脑脊液存在显著差异表达蛋白质峰,利用这些差异蛋白质建立的蛋白质谱分类决策树状诊断模型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
作者:谢松喜;李伟雄;黄玉娟;陈剑光;吴一龙 刊期: 2010年第03期